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社會變革與教育變革

社會變革與教育變革

教育是一個伴隨人類生產勞動而產生的古老而又嶄新的社會現象。它起源於人類參與社會生活和自身發展的需要。因此,自有人類歷史以來,就有教育,並且人類發展的每一步,包括文化在內的所有創造物,都凝結了教育的成果。人類有跡可循的歷史曾經歷了漫長的歷史演化,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曾出現過形態差異較大的不同社會階段。從原始社會,到農業社會、工業社會,到信息社會,再到未來的人工智慧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不斷推動人類創造新的世界,產生與社會發展和人類需求相適應的教育,帶來教育內容、教育方式和教育條件的變遷。教育特徵的根本變化是社會經濟發展和轉型的必然要求,是由社會經濟發展的總特徵決定的。歷史上任何一次社會經濟形態的變革都導致了教育特徵的根本變化。

一、學校教育的出現:原始社會時代到農業社會時代的教育變革

原始社會的全部教育發展的史實證明,教育起源不僅與勞動有關,而且還與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生活有關,也就是說,社會生產和生活的需要產生了教育。受低下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教育是在生產勞動過程中進行、與生產勞動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嚴格地說,原始社會並無學校教育。只是有了教育和學習的現象,有了生產和生活知識的傳遞。在原始社會時期,既沒有專門進行教育的場所—學校,更沒有專門從事教育的人—教師。教育靠的是人們在生產勞動過程中一代代的口傳身授,教育過程與生產勞動過程是合一的,可謂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

隨著社會生產力水平的提高,人類社會轉型為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為社會經濟特徵的農業社會。進人農業社會以後,由於生產活動規模的擴大和人類交流的日益頻繁,為了進一步提升生產水平,人類社會的教育逐漸由原始社會的廣泛教育建立起學校教育的形式,教育的學校教育唱起了主角。與農業社會經濟發展的特徵相對應,農業社會的教育是一種「向後看」的教育,學校教育的內容是與生產、生活毫不相干的人文知識—前人的價值觀特別是古代聖賢的語錄和品行。教育對歷史負責,對古代聖賢負責。需要指出的是,農業社會的學校是培養封建官吏的場所,廣大勞動人民的教育主要是前人生產經驗、技能的傳授,還不能登上學校這個「大雅之堂」,仍然在民間的生產勞動實踐中以父親傳兒子、母親傳女兒和師父傳徒弟的一對一的「言傳身教」的方式進行。儘管如此,系統的、正規的、有組織的學校教育比之原始社會並不成體系的教育,顯然是一個進步,甚至是一個歷史性的教育變革。

二、走向制度化和規範化:農業社會時代到工業社會時代的教育變革

工業文明使小農經濟被轟鳴的大機器生產所替代,農業社會的生產模式隨著人類社會進人工業社會而被打破。工業社會的社會經濟特徵是規模化的大機器生產。工業的機械化使得社會生產力水平明顯提高,物質產品極大豐富。相應地,隨著人類社會從農業社會轉型為工業社會,農業社會教育的模式被工業社會的教育模式取而代之。教育要解決的中心問題不再是回復到古代社會,而是適應現實社會,為大機器生產背景下的工作和職業做準備。

工業社會的教育與農業社會的教育有著非常鮮明的差異,就教育的主要形式——學校教育而言,工業社會時期與古代學校有著不同含義的現代學校出現了,學校教育的內容也從與生產、生活毫不相干的人文知識改變為與現代大機器生產息息相關的人文知識與自然科學知識的結合,並特別突出了自然科學知識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與工業社會經濟發展的特徵相對應,工業社會的教育是一種著眼於服務現實的規模化的教育,是在全社會廣泛實施的對每一個公民的強迫義務教育—法律要求並保證每一個公民在學校中得到同樣的、最低限度的教育機會。在工業社會裡,教師是知識的擁有者,是知識的代名詞。學生只有通過教師才能獲得知識,教師是學生獲得知識的唯一途徑。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係是知識的「擁有者」和知識的「需求者」之間的關係,是「我有(知識)你無(知識)」、「你若想有(知識)須由我來告訴你」的教師「單向輸出」、學生「被動接受」的關係。儘管在工業社會的教育中主要幫助學生儘可能多地獲得間接經驗成為教育的最大追求。

在農業社會中,學校教育體系只面向少數人,學校教育僅僅局限於一定的範圍內;教育內容單一有限,整個的教育體系和教育形態表現為缺乏系統性和規範性。相較於農業社會的教育,工業社會的學校教育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學校教育的內容得到了擴展。儘管學校教育的方式形式單一,知識傳授的方式落後,與農業社會的教育相比,工業社會的教育已經表現出極大的規範性和制度化,發生了極其重要的變革。

三、走向複雜化和精細化:工業社會時代到信息化社會時代的教育變革

工業時代教育的典型特徵是「雙基」教學、班級授課制和封閉式校園。工業社會是一個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科學技術和社會生產才能發生重大變化的社會,知識的增長和技術的革新以算數級數進行,是線性的,累積性的,人們在自己的一生中難得遇到知識和技術的革命性變化。信息時代教育的典型特徵是面向數字公民的培養、個性化學習和互聯網環境。人類社會進人信息社會以後,現代信息技術特別是互聯網路技術、遠距離教學技術的發展可以把處於不同地區和學校的學生聯結起來,徹底打破了教育的時空界限,使處於不同地區和學校的學生之間的時間界限和空間界限幾乎為零,從而改變了工業社會背景下教育完全被封閉在特定學校的特定班級里進行的狀況,使教育的環境充分敞開,學生不再被局限在某一個學校里的某一個班級里接受某幾位教師的教育。從工業時代教育轉向信息時代教育需要經歷教育信息化的關鍵歷程,其典型特徵是關注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信息化教育和數字化學習環境。

信息化社會有著區別農耕社會和工業社會的三大顯著特點。其一,史無前例的處於知識爆炸時代。知識的產生與積累,均以幾何級數迅速增長。其二,現代社會迎來了科學技術的空前繁榮與發達,進入以電子計算機為標誌的高科技時代,科學技術成為第一生產力。其三,信息化社會也是工業經濟社會。這是相對於古代農業經濟社會和單純的工業社會而言的,而農業經濟社會生產的物質財富自給自足就行了,不求進取,只要社會生產力保持在自給自足的水平上,就萬事大吉,因而無需教育功能發揮巨大作用。而工業經濟社會受著競爭規律的支配,始終不滿足社會財富的現有水平,不斷進取,也就始終不滿足社會生產力的現有水平,因而時刻欲上一層樓,從而非常需要教育功能釋放全部的能量。在此前提下,信息社會為所有受教育者提供了一個充分開放的教育環境,創造了極好的教育機會和教育條件,使得教育資源特別是教師資源的分配對於所有受教育者來說接近均衡,使得受教育者可以獲得越來越接近於公平的受教育機會。進人信息社會以後,教育特徵的第二個變化是教育的單向性轉變為教育的雙向性,即教育從教師單向地輸出知識、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轉變為教師和學生可以雙向互動的師生交互教育。

在信息社會裡,一方面,新知識、新技術不再象工業社會時那樣以算數級數增長,而是以幾何級數激增,任何人都不可能與之保持同步;另一方面,知識和信息的老化速度加快,人們在學校中學到的知識在畢業離校時就會有相當一部分變得過時,成為知識垃圾。知識更新的速度、教育活動開展的複雜性、教育目標和教育手段的創新與變革,使得工業社會的教育逐漸由業已建立起來的規範化和制度化的教育形態,進一步走向精細化和複雜化。從工業社會到信息社會,教育同樣發生了根本性變革。

四、召喚新的變革:面向人工智慧時代的教育變革趨勢

就當前教育實踐樣態來講,我們的教育主要呈現工業時代教育的特徵,信息時代教育特徵正在進一步深化,信息時代教育相對工業時代教育在教育內容、教育方式和教育條件方面存在顯著差異,教育信息化就是這兩種教育形態的變遷過程。如何從信息時代的教育變革為智能時代的教育暫時還難以預測,這正是是未來「教育智能化」要探討的。當前,教育教學正處於大變革的前夜。一方面,一些模糊不清的認識仍然制約著學校內教育教學變革的深入與發展;另一方面,網路和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給教育教學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和機遇。

(圖片來自網路,文獻引用部分因技術之故腳註刪除,致謝相關圖文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鬱江評論 的精彩文章:

TAG:鬱江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