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慈不掌兵,情不立事,義不理財,善不為官」出自何人之口?

「慈不掌兵,情不立事,義不理財,善不為官」出自何人之口?

網友箭鏃:

仁不行商、義不守財;情不立威,善不居官;慈不掌兵、柔不監國。這些都可以在增廣賢文上找到。而增廣賢文是中國明代時期對之前歷史上的諺語金句的整合。也是古代人民的生活經驗與智慧的結晶。

仁義的人不適合行商;講義氣的人會仗義疏財,自然守不住錢財;重感情的人立不下威嚴;善良的人無法在官場存活;慈愛的人無法管理好士兵;懷柔的人無法監察好整個國家。

仁、義、情、善、慈、柔,這些都是褒義詞,基本上都可以用來形容一個好人。但好意並不代表可以應用於所有的場合。都有與之相應的弱點。一個爛好人是無法生存下去的。只有知道什麼時候釋放善意,什麼場合釋放善意才是真正的好意。

網友恆使者:

「慈不掌兵,情不立事,義不理財,善不為官」嚴格意義上來講,這句話不是誰說的,它僅僅是一個古訓,也可以說是一句俗語,並沒有實際出處。但這幾句話細思。句少而道理大。讓人深思。我談談我對這向句話的觀點,供大家參考。或許有些地方不對,還請各位多多批評指教。

慈不掌兵。

這句話簡單來講有兩層意思:一、統率者,要對生死兩字看輕看淡。沙場的生與死,在統率者的眼中,並不是複雜的姓名學,而是簡簡單單的數字。沒有一絲感情夾雜在其中。就象劉伯承元帥大別山戰鬥期間,前後有敵追,天下大雨,道路泥濘。劉伯承元帥怎麼說?"就算是累死,也不能停止行軍!"如果元帥講究人情,講究人性化,考慮士兵承受能力的話,結局只能是進入苦戰、死戰當中......後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網友瀋陽:

意思就是說:太過仁慈的人不能統兵;太重感情的人不能做成大事 ;義氣過重的人沒法管理財務、做投資;過於善良的人無法當一個好官。

《增廣賢文》為中國古代兒童啟蒙書目。又名《昔時賢文》、《古今賢文》。書名最早見之於明代萬曆年間的戲曲《牡丹亭》,據此可推知此書最遲寫成於萬曆年間。 後來,經過明、清兩代文人的不斷增補,才改成現在這個模樣,稱《增廣昔時賢文》,通稱《增廣賢文》。 關於作者 《增廣賢文》的作者一直未見任何書載,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間儒生——周希陶曾進行過重訂,很可能是民間創作的結晶。 所以,我們可以把《增廣賢文》看作經史子集,詩詞曲賦、戲劇小說以及文人雜記的經典名句的摘錄,從廣義上來說,它是雅俗共賞的「經」的普及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社會眼 的精彩文章:

張郃不敵馬超,30回合敗給趙雲,為何能在張飛手下走過50招?
清初四大貝勒分別是誰?他們的結局如何?

TAG:社會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