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對高血壓了解多少?

你對高血壓了解多少?

1.如何診斷高血壓?

高血壓的診斷主要根據診室測量的血壓值,採用經核准的水銀柱或電子血壓計,測量安靜休息坐位時(建議休息10分鐘以上)上臂肱動脈部位血壓,一般需要非同日測量三次血壓值收縮壓均≥140mmHg和(或)舒張壓均≥90mmHg即可診斷高血壓。

2.診斷高血壓還需要哪些檢查?

有些患者會問:都被診斷為高血壓了為什麼不直接治療,還要抽血、做彩超等一些檢查。這是因為高血壓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高血壓,二者的治療方法是不一樣的。而且繼發性高血壓分很多種需要排除。此外也為後期藥物治療提供思路,比如腎臟超聲提示雙側腎動脈狹窄就不能選擇ACEI類的藥物。

3.測量血壓應該測量左上臂還是右上臂?

健康成年人雙側上肢之間的血壓測量值可以有所差異,可能左側高於右側,也可能右側高於左側,但多數人兩側上臂的血壓相差不多,其差值一般不超過20 mmHg。若兩側上臂血壓測量值差異過大,需注意篩查血壓較低一側的大動脈有無狹窄性病變。初次就診的患者應同時測量雙側上臂血壓。雙側血壓測量值不同時,建議以血壓較高一側的血壓讀數作為診斷與療效評估的依據。

4.血壓正常偏高需要治療嗎?

18歲以上成年人的正常血壓為收縮壓

5.高血壓患者為什麼要限制食鹽的攝入?

食鹽的攝入量與高血壓、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疾病存在劑量-效應關係。所以減少食鹽攝入量一直被視為防治高血壓與其他心血管病的重要措施之一。一般來講,每人每天吃鹽的總量不應超過6克(大約一啤酒瓶蓋),吃鹽過多可能會增加高血壓的風險。然而,每日攝入適量食鹽對於維護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是所必需的,過度限制鈉鹽攝入量對於部分人群可能弊大於利。高鹽攝入與鹽敏感性是我國高血壓的重要流行病學特徵,控制食鹽攝入量對於我國人口具有更為重要的意義。正因如此,在我國大力提倡限制食鹽攝入量是合理的,對於高血壓患者以及高血壓前期人群尤為如此。在限制鈉鹽攝入方面,不僅要降低「顯性食鹽」(即做菜用的鹽)的攝入,也要降低「隱形鹽」(包括味精、醬油、腌制食物等)的攝入。減少「隱形鹽」的攝入是降低人均鈉鹽攝入量的關鍵措施之一。

6.診斷高血壓了就要治療嗎?

有人問雖然測量血壓高,但是我沒癥狀是不是不需要治療呢?高血壓是個逐漸發展的過程,患者已經習慣了較高水平的血壓,因而不會感覺到不舒服。然而,高血壓的危害性不取決於有沒有癥狀,只要血壓升高就有害,心臟、腦、腎臟就會受到危害。所以無論有沒有癥狀,只要確診高血壓就需要治療。

7.高血壓患者如何選擇藥物?

對於高血壓患者,初始治療時盡量選擇長效降壓藥物,劑量從小到大,盡量在數周內逐漸將血壓控制在目標值以下,這樣可以減少因血壓降低而導致的不適。短效藥物降壓作用很快,服藥後幾小時血壓就可以迅速降低,很多患者會發生不舒服的感覺,因此盡量避免使用。另外,每個患者的身體情況各不相同,應該根據患者的年齡以及是否合併其他疾病選擇合適的藥物降壓。

8.血壓高時頭暈頭痛,用完葯為什麼還是頭暈頭痛?

一些高血壓患者平時沒有明顯不適,但服用降壓藥將血壓降下來後卻出現頭暈、頭痛、乏力等癥狀,於是自行停用降壓藥。這樣做是不正確的。服用降壓藥物後,一些患者因為血壓降低會產生頭暈、頭痛、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類似於低血壓的癥狀。遇到這種情況請注意測量血壓,只要血壓不過低就不要緊,無需過於擔心,堅持治療幾周後上述癥狀就會消失,不要因此而停葯。

9.降壓藥是否會產生依賴和耐葯?

降壓藥一般不會產生依賴和耐葯,只要血壓控制滿意,且無不良反應,無需換藥,應繼續原治療方案。隨著年齡增長,多數人的血壓會逐漸增高,可能需要增加藥物品種或劑量,調整一下治療方案,並不是產生了耐葯。

10.高血壓會不會遺傳?

高血壓不屬於傳統意義上的遺傳性疾病,但確實有遺傳傾向。一般而言,父母雙方均患有高血壓的人發生高血壓的可能性大於父母一方患高血壓者,後者又大於父母均無高血壓者。若父母一方或雙方於較年輕時發生高血壓,其子女未來發生高血壓的風險顯著增高。對於這些人群,更應該加強血壓監測,並加強生活方式干預(控制飲食、增加運動、保持理想體重、不酗酒、少吃鹽、生活規律等),儘力避免或延緩高血壓的發生。

沈醫健康科普竭誠為您服務

歡迎提出寶貴意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高血壓 的精彩文章:

肥胖,這樣的高血壓患者有什麼特別?
高血壓患者健康生活之「飲酒」

TAG:高血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