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陳逸飛油畫賞析,一幅價值上千萬!

陳逸飛油畫賞析,一幅價值上千萬!

陳逸飛的成名作《佔領總統府(1976)》追求火辣辣的原生形態的真實感,把優秀習作方能達到的寫實程度第一次搬上了大型歷史畫,整幅畫將視點集中在那名胸掛衝鋒槍的升旗戰士和那面冉冉上升迎風飄揚的紅旗上。飄蕩在半空的紅旗使畫面充滿動感,預示著一個偉大新時代即將來臨。這幅畫氣勢磅礴,結構緊湊,富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這幅作品可說是新中國油畫中難得一見的大氣之作。

《黃河頌》

(1972),畫面上是一位持槍挺立的威武雄壯的戰士,配以蒼莽的河山和低飛的群雁作背景,完滿地構成了一個詩意蔥蘢的壯闊的藝術境界。

《踱步》

1979 年陳逸飛創作了油畫《踱步》( 現紐約私人收藏),主題是反思中國近代史、表現民主和人文思想。畫家自己面對畫面,彷彿一卷卷膠片組成的真實形象在他身外延伸、呈示。美國《藝術新聞》雜誌評價其作品「焦黑尖銳,寫實而意境深遠,有氣勢而專業」。這展露了陳逸飛被西方接納的一線曙光。這幅油畫是陳逸飛步入國際畫壇的起點,也預示著陳逸飛畫風的深刻轉變和思想心態的深刻轉折。

1985年,他的油畫《橋》被聯合國選作首日封。

1985年,美國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長哈默訪問中國時,將陳逸飛的油畫《家鄉的回憶——雙橋》作為禮物贈予中國領導人鄧小平, 使他真正暴得大名。

《獨坐》

此作品完成於1999年,已成為歐洲重要私人藏家購自紐約馬勃洛畫廊的精品。雖以寫實為本體,但陳逸飛在創作上追求突破,不斷挑戰自己超出惟妙惟肖的寫實框架;畫家於1993年開始拍攝電影,在此作中,他融入了電影的特寫鏡頭與變形的視角,描繪獨坐的年輕女子與其所處的環境,試圖透過戲劇性的鋪排與張力,詮釋主角人物深不可測的心境與生命的寂寥,此超越了寫實的根基,予人更大的心靈觸動,作品出版注錄完整,為本次拍賣增添榮光。此作品在蘇富比2012年春季拍賣會上露出,預估價600萬至800萬港元。

音樂題材的肖像

陳逸飛的作品蘊含了中國的美學和西方的繪畫技巧;超越了地域和人文的界限,將東西方的文化精髓融於咫尺之間。他有一組作品是音樂題材的肖像:《大提琴手》(1983,現哈默收藏)、《鋼琴手》(1984)、《中提琴手》(1988)、《長笛手》( 1987)。畫家把自己所畫的人物置於空曠背景上的雕塑,其造型力度異常紮實、完美,技巧近乎爐火純青。他採用美國照相寫實主義的技法描摹的現代、高貴、優雅的西方美人畫面形成音樂家、樂器和樂曲之間微妙的呼應關係。畫面有旋律感,構圖及人物處理有現代感,背景大膽啟用黑色,給人無窮的想像。

江南水鄉

陳逸飛的另一組作品是江南水鄉:《古橋》(1983)、《童年嬉戲過的地方》(1984)、《寂靜的運河》(1985) .看陳逸飛的風景畫,我們首先感受到的是非同尋常的寧靜,它使人神往,令人陶醉,這是一種超凡脫俗的寧靜,在它的籠罩下,濃郁的異國情調及東方神秘氣氛油然而生。這是主觀的、浪漫化了的江南水鄉,它是建立在西方對東方的想像、理解和需求基礎之上的,這正是典型的「東方主義」特徵。它讓西方人看到了古樸、神秘、寧靜的東方世界,一個與西方完全「不同」的卻為他們所能理解所能想像所能讀解的「東方」。

中國古典詩詞

90 年代初,他將西方古典寫實畫風推向極致,絲絲入扣地遵循著精緻、細膩的完美準則,用爐火純青的西方技法將他的東方美人刻畫得近乎「唯美」,並帶有濃厚的脂粉味,而其作品命名也大多出自中國古典詩詞中的典雅意象。看《潯陽遺韻》(1991)、《罌粟花》(1991)、《西廂待月》(1994)、《戀歌》(1995) 以及上海舊夢系列的《黃金歲月》( 1993)、《玉堂春暖》(1993)、《春風沉醉》( 1993),畫面中那倩影依依、可憐可愛的民初少婦,無一不是柔弱無骨、顧影自憐,以一種希望被寵被看的溫順的哀怨的目光凝視著觀眾,畫面散發出柔和的火焰,充溢著一種溫馨的把玩的情調,籠罩著一層薄薄輕紗般恰到好處的神秘感。畫家筆下的女性都帶著憂鬱哀怨、落寞凄美的神情。繾綣的女子多身穿清末艷麗而獨特的的東方民族服裝,或吹簫或撫琴或執扇或「猶抱琵琶半遮面」,表現出濃郁的東方韻致和情調。

鄭重提示:

1,不收購,不上門

2,贗品與當代工藝品不合作

一件藏品出手的五大必備條件:

1.藏品要好(符合市場需求);2.選擇好的市場;3.公司的平台有實力;4.有實力的買家資源;.5.價位要合理。

香港皇室貴族拍賣、德國聖約翰拍賣

(新加坡、德國柏林、迪拜、澳大利亞悉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重新定義教育 重新思考「人」
來自一個渣男的內心獨白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