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前期當皇帝是不是尊貴看看這幾人就知道

三國前期當皇帝是不是尊貴看看這幾人就知道

原標題:三國前期當皇帝是不是尊貴看看這幾人就知道


三國前期當皇帝是不是尊貴看看這幾人就知道


皇帝是真龍天子,權力至高無上,地位尊貴無比,人能當上皇帝,生殺預奪,似乎是人生的最頂端了。但這要看你是處在一個什麼樣的時代,若是處在三國赤壁之戰前那個時期,這皇帝還真不是那麼好當的。且看赤壁之戰前那幾個真偽皇帝的狀況。


(漢獻帝 圖片來源於百度圖片)


漢獻帝劉協 劉協是漢代最後一位皇帝,貨真價實,史稱漢獻帝,在位三十多年,中國歷史上皇帝在位超過三十年的絕對是少數。但這個皇帝一生卻是命運多舛,不是顛沛流離形同乞丐,就是被人控制如同囚徒。本來皇帝是他的哥哥劉辨,但董卓說不行,不管天下人願不願意,他劉協就是皇帝了。


當了皇帝的劉協如同囚徒,什麼時候被廢只能是看董卓的意願。天下人也知道董卓篡漢是早晚的事情,於是聯合起兵想推翻董卓。董卓想收買這些人不成,就把皇帝遷到長安,不管劉協願意不願意,而原來的洛陽宮殿卻讓董卓一把火燒毀。

董卓被王允聯合呂布殺死,皇帝劉協又成了王允的傀儡。只是這個王允也是志大才疏,一句「盡誅涼州人」的謠言惹來了董卓部將。董卓及其部下都是涼州人,他們得不到赦免詔書,就聯合起兵殺回長安,然後殺了王允,趕走了呂布。


回到長安的董卓部將相互爭權,他們不但在長安城中燒殺搶掠,還在長安周邊地區相互攻殺掠奪。李傕將皇帝劉協搶到自己的軍營,郭汜則把百官搶來作為人質。


李傕的部將楊奉背叛,李傕勢力變弱,劉協得以逃離李傕軍營來到楊奉軍中。又經過一番爭戰攻伐,楊奉決定帶著漢獻帝劉協再回洛陽。李傕、郭汜後悔放走了皇帝,又聯合起來攻打楊奉,在弘農曹陽這個地方,楊奉戰敗,因為有皇帝在,史稱曹陽兵敗。失敗後的漢獻帝,搬家的行李也沒有了,行走只好坐牛車,晚上只好住在普通人家中。由於長期戰亂,再加上幾年的大旱和蝗災,沿路上糧食都沒得吃了,跟隨著皇帝的官員只好摘棗子吃野菜充饑。等到河內的張揚給皇帝送來了糧食,皇帝給了這個軍閥一個大司馬的官銜。等回到洛陽宮殿,看到的是一片荒蕪的廢墟,官員們只能是砍去荊棘拔掉野草住在牆邊。這皇帝當得,和一個乞丐沒多少兩樣。儘管如此,人家有實力的人並不領情,比如說那個張揚,人家說當將軍的就應該住在外邊,為什麼一定要待在朝廷里?所以離開朝廷回到河內當他的草頭王去了。說白了就是這個皇帝根本就沒有多少用,如其為他效勞,還不如自己佔個實實在在的地盤好。早年諸侯起兵反董卓那會兒,長安城中的官員是希望關東聯軍打敗董卓幫幫這個皇帝的,但諸侯們都覺得漢朝已經完了,於是各人想著搶地盤,沒有誰去理會這個有名無實的皇帝。因此,也不能只怪張楊自私。


不過,有人知道這個皇帝仍有利用價值,於是把他接到了自己的地盤上養了起來,這個人就是曹操。


曹操對劉協應該說不錯,衣食無憂,再不用東跑西竄,還有那麼多女子給他當嬪妃,但這個軍閥環伺下的所謂皇帝,註定了他不可能是一個自由人,所以他只能是一個傀儡,形同囚徒。直到有一天,他真的是想通了,把皇帝位子讓了出來,當了山陽公,他也才有了些許的真正的屬於自己的生活,儘管只是那麼一點點。

劉虞 關東諸侯起兵討伐董卓那會兒,他們各懷心思,沒有人想著怎樣去解救那個被董卓控制的小皇帝,而是各自把自己的小算盤打得啪啪響。為了使自己的地位竊取的名正言順,有人打起了歪主意,想讓漢朝的宗室劉虞來當皇帝,可惜遭到了劉虞的拒絕。劉虞不想當皇帝,不當也就是了,少一個爭位置的不是正好嗎?可事情遠不是這般簡單。劉虞曾經任幽州刺史,在邊境地區有威望,當邊境外患又起,朝廷就再次任命他為幽州刺史,統轄公孫瓚。漢獻帝想東歸洛陽,就派了劉虞的兒子劉和去幽州,希望劉虞派兵前來迎接。劉和經過袁術地盤的時候,被袁術扣留,許諾等到劉虞的兵來到後一起向西。公孫瓚勸劉虞不要向外派兵,劉虞不聽,還是派出了數千騎兵交給劉和。公孫瓚害怕袁術知道了怪罪自己,也派出了一部分部隊前往,但自此和劉虞產生了矛盾。公孫瓚和袁紹交戰,失敗後退到渤海,靠近劉虞。劉虞害怕公孫瓚這個人有野心,對朝廷不利,趁機派兵攻打公孫瓚,結果被公孫瓚打敗,再一仗,反而做了公孫瓚的俘虜。等到董卓死了,朝廷派了一個叫段訓的為使者給劉虞晉爵,讓劉虞都督六州事務。段訓來到後,公孫瓚卻說劉虞想當皇帝,逼迫段訓將劉虞殺了。殺劉虞的時候,公孫瓚還來了一次惡作劇,他將劉虞押到街市,說:「如果你真應該成為天子,天就會下雨,如果果真下雨,那就赦免了你。」明明是他要人當皇帝,卻說成是人家想當皇帝,還要拿天說事,公孫瓚做人也太不地道了。


一個本不想當皇帝的人,只是別人污衊他想當皇帝,同樣要掉腦袋,這個皇帝還真不是好玩兒的。



(袁術 圖片來源於百度圖片)


袁術 在反董卓的諸侯當中,袁氏兄弟的背景無疑最為強大,所謂的「四世三公」顯赫的家族背景,任何人都得買賬。還是在董卓打算廢帝時候,袁術就被任命為左將軍。孫堅殺了南陽太守張咨,袁術將它佔據,就連孫堅也成了他的部下。稍後雖然為曹操和哥哥袁紹聯合打敗,但他到了揚州,殺了刺史張溫,佔據了揚州,仍然不失為天下最強的軍閥之一。就連董卓的舊部李傕等人控制皇帝期間,也繼續任命他為左將軍,還給了他假節的待遇。但是這個人卻是野心大於能力,還是在諸侯林立的時候就宣布當了皇帝。當了皇帝的袁術馬上成了千夫所指,先是被呂布打敗,後來又被曹操打敗,孫策也趁機脫離了他自立。窮途末路的袁術想投奔自己原來的部將,也被拒絕,只好去青州投奔自己的侄子袁譚。就這樣,曹操還派人半路截殺他,結果在半道上就發病吐血而死。

就當時天下的情況來說,袁術還是強者之一,如果他不忙於稱帝,而是好好經營揚州地區,其前景還是非常看好的,至少要比孫策的基礎要好得多。而他如果不急於稱帝,孫策也不會馬上脫離他,還有呂布和曹操,應該也不會馬上對他宣戰。呂布在徐州曾經和袁紹結盟,兩家還曾想結成兒女親家,但袁術一稱帝,這性質就變了,本來是一種平等關係,馬上變成了「君臣」,這關係還怎麼處?還有曹操,他正忙著應付北方,本來沒有心思對付他袁術,但他一稱帝性質就不一樣了,他手裡還有一個漢獻帝,看著一個人當皇帝不管,日後這個天子的號令還有誰聽?所以,為了這個皇帝的權威,那一個皇帝也必須得除掉。


實際上,三國諸侯想當皇帝的還真不少,比如說劉焉和劉表,但他們因為種種原因沒有當成這個皇帝,所以是既沒有留下這方面的惡名,也算是得到了生老病死的正常死亡。正因為如此,真正明事理的諸侯都在等待一個時機,而在條件成熟之前,他們都在認真地做好自己,以便將來能夠水到渠成順利登基。比如說曹操,孫權曾經勸他當皇帝,曹操說,這是要把我架在火上烤呀!就說明他還留有一份明智。如此看來,三國鼎立之前,這個皇帝還真的難說尊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空星照 的精彩文章:

夷陵之戰陸遜為什麼要把自己比作藺相
劉備殺義子劉封是諸葛亮的陰謀嗎

TAG:長空星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