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這部韓國電影里的邊緣青年,就在我們身邊

這部韓國電影里的邊緣青年,就在我們身邊

這部韓國電影里的邊緣青年,就在我們身邊

這部韓國電影里的邊緣青年,就在我們身邊

在七天前推文中(12小時後它神秘失蹤了),我們為大家推薦了一部講述「中國社會邊緣青年生存狀態」的紀錄片。

這部韓國電影里的邊緣青年,就在我們身邊

目前只能在今日頭條「看電影周刊」賬號內閱讀,感興趣的朋友請移步

片中「大神」們的生活看似距離我們遙遠,可他們的迷茫與困窘我們也都有著不同程度的切身體會。這一人群的存在也許是社會轉型期帶來的陣痛——它很難避免,但我們還是得正視

這部韓國電影里的邊緣青年,就在我們身邊

這部韓國電影里的邊緣青年,就在我們身邊

這部韓國電影里的邊緣青年,就在我們身邊

片名中的地名有些人可能是第一次見到,但如評論所說,這種現象絕不少見

當然,這些迷惘的年輕人絕非本地特產。

在今年創造了戛納場刊歷史最高記錄3.8分的電影[燃燒]中,也描寫了生活在韓國社會邊緣的兩類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這部韓國電影里的邊緣青年,就在我們身邊

創造歷史的戛納場刊

電影中看起來令我們似曾相識的年輕人或許是處在轉型期社會矛盾的產物

[燃燒]的故事圍繞三個韓國年輕人展開。

李鍾秀(劉亞仁飾)與申惠美(全鍾瑞飾)是兒時同伴。多年後二人重逢,鍾秀努力讀書卻面臨著「畢業即失業」,惠美則三天打魚兩天晒網地打著零工。她正打算去非洲旅行,所以拜託鍾秀幫忙餵養自己羞於見陌生人的貓咪。

這部韓國電影里的邊緣青年,就在我們身邊

從左至右:李鍾秀、申惠美、Ben

旅行結束後,惠美與神秘富有Ben(史蒂文·元飾)結伴歸來,二人很快開始交往。深愛惠美的鐘秀的經常與他們一起聚會,他對Ben的身份感到懷疑,也在Ben袒露出「燒塑料棚」的愛好後陷入迷惑,最終依然要面對惠美無可挽回的消失......

這部韓國電影里的邊緣青年,就在我們身邊

令人意外的是,[燃燒]在韓國公映後不僅沒有因為在戛納上的超高得分而受到熱捧,反倒票房不利,還遭遇不少惡意評價

韓國影評網站NAVER上的熱門差評畫風大致如下:

「我睡得很好」

「讚揚這部電影的人是假的」

「我不知道這部電影想說什麼」

......

這部韓國電影里的邊緣青年,就在我們身邊

批評的理由看起來簡直可笑,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評論被踩的數量也不少

是[燃燒]曲高和寡,還是自身質量堪憂?是影評人脫離群眾太久,還是觀眾審美奇葩?

盲目迷信權威固然愚昧,缺乏對藝術作品的鑒賞力也不值得驕傲。

[燃燒]的「隱晦」其實有跡可循,它改編自村上春樹的短篇小說《燒倉房》。原作就曾被不少讀者劃為「讀不懂」行列。針對《燒倉房》的解讀也一直有著多種討論、猜想。

選擇改編村上春樹的小說,著實費力不討好。回顧下此前改編自村上小說的影視作品,不是關注者寥寥,就是在萬眾期待下華麗撲街

村上龐大的讀者群讓觀眾難免對村上的影視改編作品要求更高,其壓力不言而喻。

這部韓國電影里的邊緣青年,就在我們身邊

最慘烈的就是[挪威的森林]沒錯了

並且,一位韓國導演改編日本作家的小說,未免顯得太過冒進。先不論兩國文化間的差異性,導演能否在電影中保留原著的風格也是一大難題。

不過如果導演是李滄東的話,我們對成片的擔憂多少能打個對摺。

這部韓國電影里的邊緣青年,就在我們身邊

從豆瓣評分看,李滄東的發揮水準一直很穩定

被譽為「作家導演」的李滄東畢業於韓國慶北大學,畢業後做過高中教師,也發表過一些小說,是本土知名的作家

這部韓國電影里的邊緣青年,就在我們身邊

導演李滄東

1997年,43歲非電影科班出身的李滄東憑藉自編自導的處女作[綠魚]揚名。20年拍攝6部電影,低產的李滄東對電影創作非常謹慎,而他的影片質量也是有目共睹——[密陽][詩]入圍戛納主競賽單元

這部韓國電影里的邊緣青年,就在我們身邊

[綠魚]是「綠色三部曲」首部

[燃燒]中延續了他自[綠魚]以來對社會問題的關注。雖然仍舊是現實題材,但本片又著重聚焦於韓國的年輕一代。

為了將故事成功移植到本土,[燃燒]首先改變了原著中三人的角色設定

這部韓國電影里的邊緣青年,就在我們身邊

百無聊賴的鐘秀與惠美

小說《燒倉房》以第一人稱講述了「我」,這個中年已婚男子,結識了一位20歲的無所事事的年輕女孩「她」,看著她交往了富有的神秘男友後,卻突然人間蒸發消失在了「我」的生活中。

[燃燒]中「我」變成了青年李鍾秀,「她」叫申惠美,神秘男友化名為Ben。

這部韓國電影里的邊緣青年,就在我們身邊

鍾秀的舊卡車與Ben的保時捷

要把不到萬字的《燒倉房》改編成近兩個半小時的電影,細節的填充、再造是不能避免的。

導演對三人的身份設置比原作更多了些階級對立感,也加入了鍾秀和惠美之間的情感糾葛。這讓電影中鍾秀堅持尋找惠美下落顯得更為合理。

[燃燒]還原了原作中的一些隱藏情節,幫我們肯定了在讀《燒倉房》時心中留下的種種疑惑。

這部韓國電影里的邊緣青年,就在我們身邊

惠美的腕錶出現在Ben的抽屜中,而這是影片開始時鐘秀送給她的

最難得的是,[燃燒]保留了小說「虛實結合」的風格,它沒有把我們的猜想通過影像赤裸裸地呈現出來——那必然會導致影片力度的削弱,並帶給觀眾極度的不適感——雖然讓人感覺它透露了小說的「秘密」,但又留人以遐想空間

本片的演員陣容同樣值得關注。

飾演李鍾秀的劉亞仁是「忠武路四小生」之一,還是韓國最年輕的青龍影帝

這部韓國電影里的邊緣青年,就在我們身邊

劉亞仁正是憑藉[思悼]中的表演獲得青龍獎

史蒂文·元憑藉熱門美劇[行屍走肉]中的格倫為人熟知,全鍾瑞則是李滄東為[燃燒]海選出的新人。

在李滄東的電影中,演員與影片似乎大多是互相成就的關係。

[綠洲]文素利扮演的智障女孩至今為人津津樂道,她也藉此斬獲威尼斯電影節新銳演員獎

這部韓國電影里的邊緣青年,就在我們身邊

李滄東經常關注社會邊緣群體

[密陽]是李滄東第一部入圍戛納主競賽單元的影片,它也使全度妍成為韓國首位戛納影后

這部韓國電影里的邊緣青年,就在我們身邊

全度妍在[密陽]中飾演了一位承受喪子之痛的母親

在李滄東的坐鎮下,幾位主演的表現必定有所保障。

除了村上春樹的《燒倉房》,[燃燒]還借鑒了諾獎得主福克納的短篇小說《燒馬棚》

李鍾秀性情執拗,無法控制憤怒的父親像極了《燒馬棚》的主人公沙多里斯的父親。與沙多里斯相同的是,李鍾秀也曾努力為父親脫罪。

這部韓國電影里的邊緣青年,就在我們身邊

旁聽父親庭審的鐘秀

沙多里斯在《燒馬棚》中因為堅守正義不想再為父親燒馬棚的行為打掩護,最終選擇跟家庭決裂出走。而李滄東為鍾秀添加了幾個耐人尋味的細節:

他幼時曾在父親的帶領下燒毀母親的衣物;

夢中年幼的鐘秀看著燃燒的塑料棚時的興奮深情;

鍾秀也嘗試著燒掉無人看守的塑料棚......

這都為鍾秀在影片結尾的選擇埋下了伏筆。

這部韓國電影里的邊緣青年,就在我們身邊

夢中的幼年鍾秀

[燃燒]看似在描寫男女間的博弈和青年犯罪,但核心卻直指韓國社會階級和人類慾望

李鍾秀代表了那些未就業先失業的青年人。他夢想成為一名作家,卻只能靠打零工度日,被瑣碎的生活消磨了熱情。


據韓國統計廳發布的數據,2017年韓國失業總人數為102.8萬,整體失業率為3.7%,與2016年持平。其中15歲至29歲青年失業人數為43.5萬,青年失業率高達9.9%,創有統計以來的新高。而經合組織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第三季度,韓國青年人口失業率為10.2%。(via人民網)

李鍾秀並不罕見。青年失業早就變成社會性問題

這部韓國電影里的邊緣青年,就在我們身邊

父親的老熟人一見面就自然地問鍾秀工作情況

申惠美像是法制節目上的「裸貸」女孩一樣,沒有穩定工作卻借錢整容、旅行,以至於負債纍纍。能睡到長期飯票是她們畢生的奮鬥目標。

我們當然可以簡單粗暴地把她們定義為「撈女」,但這些申美惠不過是這個時代的縮影。有多少人不是這樣一邊為消費主義裹挾,一邊被大眾審美左右呢。

這部韓國電影里的邊緣青年,就在我們身邊

惠美工友的吐槽,放諸四海皆通

片中,惠美提到了兩種人:little hunger,指身體飢餓的人;great hunger,為生活意義而飢餓的人。如果說,李鍾秀與申美惠代表的是little hunger,那Ben就是great hunger。

菲茨傑拉德的《了不起的蓋茨比》,我想。做什麼不知意,反正就是有錢,謎一樣的小夥子。」

這部韓國電影里的邊緣青年,就在我們身邊

鍾秀道出了很多人的心聲:不患寡,患不均

電影保留了小說中對Ben的描述,但更多了細節刻畫

譬如,Ben總是面帶笑容,坦言在記憶中自己從未哭泣過,女友們講解旅行見聞時百無聊賴的哈氣,以及談到燒塑料棚時陶醉的深情。

這部韓國電影里的邊緣青年,就在我們身邊

Ben禮貌而不失虛偽的微笑,他在片中的每次放聲大笑都令人毛骨悚然

Ben的財務自由是李鍾秀跟申惠美們追求的人生終點。可惜人之道是「損不足以補有餘」,他們的貧富差距只會逐漸加大。

誠如馬太效應所揭示:任何個體、群體或地區,一旦在某一個方面(如金錢、名譽、地位等)獲得成功和進步,就會產生一種積累優勢,就會有更多的機會取得更大的成功和進步。

你為之奮鬥的終點不過是他人的起點。

這部韓國電影里的邊緣青年,就在我們身邊

Ben有不認真的資本,鍾秀們呢?

Ben在滿足了物質需求後轉向追尋更刺激的體驗

可尚在溫飽線掙扎的李鍾秀、申惠美們內心就沒有精神需求了嗎?

有。需求固然有層次、有高低,但它們可以是共存的。

然而對little hunger來說,精神需求的優先順序只能延後。

這部韓國電影里的邊緣青年,就在我們身邊

鍾秀駐足觀看的展品

不過馬斯洛又說,在客觀環境產生一定的變化下,需求層次是可以越級跳躍的。

李鍾秀們是選擇爆發,還是苟且?可誰知爆發過後等待你的不會是另一場苟且?

「人生最痛苦的是夢醒了無路可以走。」出走的娜拉是淪落風塵還是回家,易卜生沒有告訴我們。

還有第三條路嗎?娜拉的時代沒有給予她更多選擇。

李鍾秀的呢?

這部韓國電影里的邊緣青年,就在我們身邊

本片1080p資源已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