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小葉榔榆、花皮榆、榆樹、櫸樹的區別辨識之我見

小葉榔榆、花皮榆、榆樹、櫸樹的區別辨識之我見

小葉榔榆、花皮榆、榆樹、櫸樹的區別辨識之我見

花木君

在盆景吧或者一些盆景論壇,經常有花友諮詢關於小葉榔榆、花皮榆、榆樹、櫸樹的區別辨識,不少花友也根據自己的經驗和認識對這幾種樹種進行區分,然而有的也會出現混淆情況,我們在查找一些權威百科的時候,發現部分資料缺失或者含糊不清,因此感覺到需要將這幾種樹種列舉出來,進行一一辨識,以解除諸位疑惑。

首先我們要區分榆樹和櫸樹,這兩種分別屬於不同的屬,在有的文章里出現蕁麻目和薔薇目兩種大的分類區別,事實上這是由於分類系統不同造成的,由於目前分類系統比較混亂(個人意見),沒有統一的系統分類,所以這容易把人搞昏。筆者不是專業人員,只是從經驗判斷,榆樹和櫸樹都屬於榆科,只是屬不同,一個是榆屬,一個是櫸屬,往上就不需要了解了。

榆屬植物的共同特徵:落葉喬木,樹皮灰褐色,幼時光滑,老乾不規則縱裂,粗糙,稀裂成塊片或薄片脫落;冬芽先端不緊貼小枝。葉互生,二列,邊緣具重鋸齒或單鋸齒,葉面光滑而有光澤,橢圓形、卵形或倒卵形,托葉膜質,早落;花兩性,春季先葉開放,稀秋季或冬季開放,常自花芽抽出,翅果長橢圓形或卵形。

榆屬約40餘種,分布於北半球, 主產北溫帶。我國產2 1種4變種及5個栽培變種 , 其中16種2變種為特有種,分布遍及全國,以長江流域以北較多。榆屬常見園林樹種為白榆、春榆、脫皮榆、黃榆、小葉榔榆等。

白榆:即常見榆樹,也稱家榆,多分布於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東、山西、內蒙古、陝西、寧夏、甘肅及新疆等地區。落葉喬木,高可達25米,樹皮灰褐色,葉橢圓狀卵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2-8厘米,兩面均無毛,間或脈腋有簇生毛,側脈9-16對,邊緣多具單鋸齒;葉柄長2-10毫米。花先葉開放,多數成簇狀聚傘花序,生去年枝的葉腋;翅果近圓形或寬倒卵形,無毛;種子位於翅果的中部或近上部;柄長約2毫米。3至4月開花,6月果熟。常說的榆錢就是白榆和春榆的翅果,因其外形圓薄如錢幣,故而得名。

春榆:主產東北、華北、華中、西北等地。落葉喬木,高可達30米,樹皮暗灰色,粗糙,不規則縱裂。幼樹枝條直立,且被白色毛;老樹枝條先端下垂,有時木栓質發達成為瘤狀;葉片倒卵狀橢圓形或廣倒卵形,上表面深綠色,背面淡綠色;葉脈羽狀,側脈15對~20對;葉柄密生或疏生白色短絨毛。花早春先葉開放,老枝上為束狀聚傘花序,深紫色;花兩性;花萼鐘形,翅果扁平,倒卵形,花期4~5月;果熟期5~6月。

脫皮榆:主產河北、山西、內蒙古等地。落葉小喬木,高8-12米,胸徑15-20厘米;樹皮灰色或灰白色,不斷的裂成不規則薄片脫落,內(新)皮初為淡黃綠色,後變為灰白色或灰色,不久又撓裂脫落,干皮上有明顯的棕黃色皮孔,常數個皮孔排成不規則的縱行。

黃榆:主產於我國東北﹑華北和西北。落葉喬木或呈灌木狀,高可達20米,樹皮灰黑色,縱裂。樹條常具木栓質翅,小枝淡黃褐色,初被毛,後漸脫落無毛;葉闊倒卵形或橢圓形,花5—9枚簇生於葉腋或苞腋,翅果倒卵狀橢圓形,早春開花,花期4、5月; 果期5、6月。

榔榆:又名小葉榆、小葉榔榆,主要分布在華北、西北、西南、華中等省份。落葉喬木,或冬季葉變為黃色或紅色宿存至第二年新葉開放後脫落,高達25米,樹榦黃褐色,裂成不規則鱗狀薄片剝落,露出紅褐色內皮,近平滑,微凹凸不平;當年生枝密被短柔毛,深褐色;冬芽卵圓形,紅褐色,無毛。葉質地厚,披針狀卵形或窄橢圓形,稀卵形或倒卵形,單葉互生,葉片小而質硬,葉緣有細齒,暗綠色,有光澤。夏秋之間,葉腋間簇生黃綠色小花,花果期8-10月。

櫸樹

櫸屬植物共同特徵:落葉灌木或小喬木;葉互生,具短柄,單葉,有鋸齒;花單性或雜性,雌雄同株,具短柄,生於幼小的枝上;雌花或兩性花單生或數朵生於上部葉腋內;雄花成束生於下部葉腋內,無花瓣;萼片4-5;雄蕊4-5;子房無柄,1室,有下垂的胚珠1顆,花柱2,偏生,果為一小核果。

櫸屬約10種,分布於地中海東部至亞洲東部。我國櫸樹屬有4個品種:大葉櫸、光葉櫸、小葉櫸、台灣櫸,分布在我國遼東半島至西南以東的廣大地區。

大葉櫸:分布於中國陝西南部、甘肅南部、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南部、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東南部、貴州、雲南和西藏東南部。落葉喬木,高達35米,胸徑達80厘米;樹皮灰褐色至深灰色,呈不規則的片狀剝落;當年生枝灰綠色或褐灰色,密生伸展的灰色柔毛;冬芽常2個並生,球形或卵狀球形。葉厚紙質,大小形狀變異很大,卵形至橢圓狀披針形,長3-10厘米,寬1.5-4厘米,圓形、寬楔形、稀淺心形,葉面綠,干後深綠至暗褐色,被糙毛,葉背淺綠,干後變淡綠至紫紅色,核果與櫸樹相似。花期4月,果期9-11月。

光葉櫸:櫸樹,又叫光光榆(秦嶺),分布於甘肅、陝西、湖北西南部、湖南四川、雲南、貴州、山東、安徽、台灣等地區。落葉喬木,高達30米,胸徑達100厘米;樹皮灰白色或褐灰色,呈不規則的片狀剝落;當年生枝紫褐色或棕褐色,疏被短柔毛,後漸脫落;葉薄紙質至厚紙質,大小形狀變異很大,卵形、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長2-9厘米,寬1-4厘米,先端漸尖或尾狀漸尖,基部有的稍偏斜,稀圓形或淺心形,花期4月,果期10月。

小葉櫸:又叫大果櫸,分布於甘肅、陝西、山西南部、四川北部、湖北西北部、河南等省份。落葉喬木,高達20米;樹皮灰白色,呈塊狀剝落;一年生枝褐色或灰褐色,被灰白色柔毛,以後漸脫落,二年生枝灰色或褐灰色,光滑;冬芽橢圓形或球形。葉紙質或厚紙質,卵形或橢圓形,長2-6.5厘米,寬1.5-2.6厘米,葉面綠,幼時疏生粗毛,後脫落變光滑,葉背淺綠,葉柄密被柔毛;核果偏斜,近球形;花期3-4月,果期10-11月。

台灣櫸:主產台灣省,樹皮為灰褐色,幼木樹皮光滑,老木樹皮則具不規則雲片狀剝落。葉互生,長卵形,呈鋸齒緣,質地為紙質,表面粗糙。落葉變成紅、黃色。花小,淡黃色,腋生。開花期2~3月,核果呈褐色。

櫸樹葉

榆樹葉

從以上榆屬和櫸屬的主要樹種形態特徵來看,我們可以對榆樹和櫸樹進行大致區別:

1、葉片不同,榆樹和櫸樹比較難以辨別,然而從園林和盆景常用樹種來看,榆樹葉比櫸樹葉要小得多,榆樹的葉子兩側的鋸齒是不規則的,而櫸樹一般都是對稱的;而且榆樹葉子通常小而厚實,而櫸樹葉子通常大而且較為薄;櫸樹的葉子的邊緣鋸齒是特有的桃形鋸齒,而榆樹就不是桃形鋸齒。

2、花性不同,榆樹的花是兩性的,櫸樹的花是單性的。而且櫸樹的雄花一般都長在新枝的下部,而雌花一般都在新枝上部。

3、樹皮不同,榆樹皮灰色或暗灰色,幼齡樹皮較平滑,老齡的樹皮粗糙,皮是縱向裂開的,所以比較粗糙,長條狀縱裂;櫸樹樹皮灰色或紅棕色;幼枝有白柔毛。櫸樹樹皮通常不會開裂,即使是很老的櫸樹的樹皮脫落也是鱗片狀的,但樹皮還是比較光滑的。櫸樹的樹皮呈紅棕色,而榆樹的樹皮呈暗灰色;櫸樹脫的皮厚,榆樹脫的皮很薄

4、葉色不同,榆樹(小葉榔榆)葉片深綠,革質;櫸樹葉片淡綠,紙質,秋季葉色變紅。

小葉榔榆葉片

區分了榆樹和櫸樹,那麼小葉榔榆就容易區分了,小葉榔榆和榆樹的區別很明顯,那就是葉片小,小葉榔榆的葉片一般在2厘米以內,榆樹則超過2厘米,櫸樹葉片更大,一般超過3厘米;另外榆樹花期為春季,小葉榔榆花期多為夏季。

上為花皮榆葉,下為小葉榔榆葉片

花皮榆

上面沒有列出花皮榆,是因為花皮榆並非學名,查找資料也缺失,所有百科都未收錄,然而從經驗來看,花皮榆應該是櫸屬植物,並非榆屬,原因如下:

花皮榆屬於落葉喬木,樹榦灰色或者灰褐色,裂成不規則鱗狀薄片剝落,露出紅褐色內皮,近平滑,微凹凸不平;當年生枝密被短柔毛,深褐色;冬芽卵圓形,紅褐色,無毛。新出葉片為紫紅色,葉片紙質,無光澤,葉長大於3厘米,互生。(花果期未觀察到),因此,筆者認為花皮榆應該是櫸屬的小葉櫸之類的品種,而不是榆屬的樹種。

脫皮榆

有的網友提出一些「花皮榆」的特徵,其實應該是「脫皮榆」的特徵:那就是新葉芽為綠色,葉片革質,無明顯毛,脫皮後內皮呈灰白色或灰色,並非紅褐色,因此,這屬於名稱相混,應該是脫皮榆,並非盆景常見素材「花皮榆」。

花皮榆

綜上所述,小葉榔榆、榆樹都屬於榆屬植物,花皮榆、櫸樹屬於櫸屬植物,從盆景素材角度來看,小葉榔榆和花皮榆是非常優質的素材,小葉榔榆葉片小而青翠,造型多變,樹榦蒼健,適合所有的盆景造型模式,作為盆景「七賢」之一,蜚聲中外;花皮榆是近些年聲名鵲起的一種盆景素材,以樹榦斑駁精美著稱,造型舍利、枯乾、奇形怪狀,以奇著稱,而且葉芽紫紅,非常美觀,然而缺失的地方是葉片略微比小葉榔榆大,沒有小葉榔榆緻密青翠。然不失是一種不可多得的盆景素材。

以上就是筆者的一點看法,由於並非專業人士,經驗欠缺,學識淺薄,難免失誤頗多,將之刊出是為了探討,並非言之鑿鑿,成為定式。敬請有關專業的學者專家批評指正,儘快把花皮榆的資料補全,避免廣大花友盆友們無所適從,無從查找,也算功德一件。

(部分圖片源自網路,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2018-6-12易花得木

更多精彩文章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

易花得木yihuademu)(服務號)

宜花得木yihua-demu)(閱讀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易花得木 的精彩文章:

幾種清涼解暑的觀賞可食植物
一日一花一詩:蜀葵

TAG:易花得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