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絕對不是爛片!韓國人用這片的病態拍出了所有人的痛

絕對不是爛片!韓國人用這片的病態拍出了所有人的痛

實在是太快了。

周末經歷過上影搶票環節的朋友們,應該知道這一屆的戛納系該有多難搶。

看看最快售罄的Top10,《小偷家族》連名次都排不上。但這絲毫不妨礙它半分鐘內被搶購一空。

本著佛系搶票的心態,毒藥君當然理所當然地錯過了這次《小偷家族》的國內首映式。

正當我為此感到遺憾時,另一部戛納大部頭提前放出了資源。

看完我只想說,今年外媒給出的最高分,老調重彈,但也不妨一看。

《燃燒》

Burning

既然說到了口碑,不妨看一下它上個月在戛納的表現。

剛才說過,這部電影拿到了媒體場刊最高分3.8(滿分4分)。

熟悉歐洲三大電影節的朋友應該知道,戛納的口味向來是多元且挑剔的。

作為藝術片領域的一塊聖地,每年有不少高質量文藝片從這裡走向全球影迷的硬碟。

今年的《燃燒》之所以格外引人關注,就因為它不單單刷新了主競賽入圍作品在該單元的歷史最高分記錄,還創造了韓國片在戛納的高分記錄

放眼今年的主競賽結局,賈樟柯顆粒無收,而日本和韓國分別以金棕櫚、高口碑制霸海外舞台,多少讓人惋惜。

是枝裕和憑《小偷家族》拿下金棕櫚

放下感慨,讓我們說回電影本身。

除了作品本身口碑爆棚,電影節上的火熱表現,還讓《燃燒》的導演李滄東再次回歸觀眾視線。

自《詩》之後,它是這位哲學系出身的導演時隔8年後的新作。

說起來,李滄東不算高產。從處女長片作《綠魚》算起,前後也就拍了6部作品。但經他之手的每部作品,口碑都相當不錯。

他最擅長捕捉人物間若即若離的關係。此次的《燃燒》,繼續延續了這種風格。

《密陽》把全度妍送上了戛納影后寶座

說起這部新片,它其實是李導根據村上春樹的作品《燒倉房》改編而來。據一些看過原著的朋友表示,電影和原著的氣質吻合度還是很高的。

何止是吻合,有人甚至覺得電影超越了原著。

不過,反對的聲音也有。

至少,根據我的經驗,能拍出超越原著的電影作品,真的少之又少。

比如《別讓我走》,這部石黑一雄(諾貝爾文學獎)的力作,其實小說讀下來並沒有太大觸動。相反,電影版添加了很多細節,讓人看到了一個更鮮活的女主形象。

但這樣的主觀性體驗實在難得,可遇不可求

之於《燃燒》,村上春樹的原著我沒讀過,但我相信,普遍意義上而言,文字對於一些細節和抽象符號的打磨應該遠勝過電影。

所以,電影想要難拍出小說中的意境,很難。

《燃燒》可能正因為太過追求這種還原感,因此看的過程中,你能夠感受到它的節奏有著和韓影明顯不一樣的敘事節奏

以往的韓影,看看那些「改變現實的9分主流商業片」,無論《殺人回憶》、《辯護人》、《素媛》、《計程車司機》,你都可以找到很明顯的工業化痕迹。

儘管它們的故事原型來源於現實,但故事結構實際上非常套路。什麼樣的時間點,該發生怎樣的戲劇衝突,以及該有怎樣的情感處理,都是事先可被預估的。

《燃燒》不同,它一直靠鏡頭在講故事,散漫且留白的鏡頭讓你猜不到下一秒會發生什麼。

韓影中通常存在的誇張和狗血,在該片中雖不存在。不過,也正因為採用這種無限接近文學的表述方式,給人留下了詬病空間

類似的反應在韓國也有。

「很幸福的睡了過去」

「稱讚這部電影的都是在裝逼」

這也是為什麼《燃燒》的評分自公布以來,一直在往下掉的原因。

剛出分時,曾一度拿到過9.0

韓國本土評分網站Naver,也只給出7.9的評價。網民更是直接祭出6.7的及格分。

當然了,對於這類電影,其實用評分去評估它的質量沒太多意義。

因為它的解讀空間太大,能看出多少,全憑自己的理解能力。沒辦法形成一個統一的認知。

從毒藥君的立場來看,排除那些讓觀眾覺得費解而乏悶的長鏡頭,其實電影中探討的主題還是很有意思的

《燃燒》想要講的東西簡單明了,一言以蔽之,即:富人一直在遊戲人間,窮人只能靠臆想的真相站擼

故事說的是文學系出身的無業青年宗秀,於一次偶然,重遇多年不見的青梅竹馬,惠美。

資源由小玩劇字幕組譯制

兩人一見如故,很快就發生了關係。

然而令宗秀想不到的是,女孩很快又勾搭上一個名叫Ben的傢伙。

對方不高,也算不上帥,但有錢是真的。

眼見發小被Ben搶去,身無分文的宗秀,很知趣地退出了這場註定不會贏的伴侶之爭。

但他的不滿,也一直在累積。

面對輕浮的Ben,這種厭惡的情緒時不時會得以顯現。

為了表現Ben和宗秀的隔閡,影片會通過一些宗秀的主觀鏡頭,讓觀眾感受到他的所思所想。

比如在一場Party的戲份中,惠美在向大家展示自己的遊歷見聞時,Ben的反應,說明了他並不在乎這個女孩。

察覺到宗秀正看著自己,他回以的只是偽善的假笑。

對於真心愛著惠美的宗秀來說,Ben的這一舉動無疑是對自己付出的冒犯。

更令宗秀無法接受的,是Ben那些惡趣味的「怪癖」。

對方告訴宗秀,自己喜歡燒被遺棄的塑料棚。這麼做能給自己帶來快感。

這成為影片製造懸念的核心事件之一,同時也呼應了片名「燃燒」的主題。

接下來一段時間,通過親自探點,宗秀意識到這不過是Ben於閑聊中產生的閑侃,實際上他並沒有這麼做。所謂「燒塑料棚」,不過是他為了凸顯自己與眾不同的嘴炮罷了。

於是,「燃燒」這個詞在影片中變成了一種象徵。

它象徵著富人虛妄的幻想,以及窮人追求真相過程中被壓抑的怒火——當宗秀髮現自己被Ben玩兒得團團轉,心愛的惠美又消失不見時,憤怒的宗秀最終殺掉了自負且不自知的Ben。

電影《燃燒》真正吸引人,同時也是讓人迷惑的部分,在於它至始至終塑造的神秘感

李滄東曾在放映後接受採訪時表示:

「與其說,用電影中神秘的部分去評判世界,我更傾向於努力讓觀眾們去感受神秘本身。」

於是,在這部作品中,除了有象徵階級趣味的隱性暗示,還有諸如女主惠美中途消失這樣的處理。

關於惠美的下落,從片中的提供的線索來看,她極有可能是因欠下巨額債務落荒而逃。

又或者,被Ben殺害

通過惠美那通打給宗秀但不了了之的電話來看,她肯定出事了,但至於是不是被殺,只能靠觀眾自己判斷。目前網上流行的「燒塑料棚暗示殺人論」,有興趣的不妨去找來看看。

此外,宗秀在Ben家中找到的惠美曾用過的飾品,似乎也可以理解為那不過是惠美離開Ben後,男人收繳的戰利品。

因為有些人就是喜歡收集和女人相關的物品,來增加自己的成就感。

關於惠美的生死問題,影片一直沒有明確的交代。這個沒有結局的結局,就像宗秀那始終未曾書寫的小說一樣,令人難以捉摸。

儘管如此,看完《燃燒》,你還是可以感受到明確的焦慮感

這種焦慮,反映在故事中,既有底層百姓對上層階級生活求而不得的失落,又有一種身處混沌時局,進而導致方向迷失的挫敗。

就像宗秀自己所說,世界,是一個謎。

謎一樣的世界,有謎一樣的現實。

宗秀儘管身為大學生,但在經濟全球化的衝擊下,畢業即失業,已經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

對於一個帶有理想主義情懷的人來說,要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生存已經變得極其不易。

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淪為三和大神一樣的存在。

然而,這個世界上偏偏有一種名叫「富人」的物種。影片中Ben的形象,滿足了小市民對這類人的固有想像:

他們有錢,干著神秘的職業,然而時間又異常充裕。當普通工薪階層每天拿著固定工資在公司點頭哈腰時,這些富人卻坐擁豪宅香車,到處在全球浪。

雞湯文教育普通百姓,平淡是真,要學會知足。

可當赤裸裸的現實擺在你面前,要你直面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時,你真的能淡然以對嗎?

所以,《燃燒》與其說是一個懸疑故事,倒不如說是一部對社會結構的觀察錄。它回歸的核心,仍舊是對格差社會中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探討

此外,對於什麼是「真實」,通過《燃燒》可以看到,真實實際上並不具有普遍性。它之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義。

錯把自己的真實當做世界的真實,是很多人通常會犯的毛病,這當然也包括宗秀。這也解釋了為什麼當他眼睜睜看到自己曾經相信的世界崩塌後,會陷入一種強烈的憤怒。

什麼是壓垮人的最後一根稻草呢?摧毀TA的信仰就對了。雖然Ben並沒有蓄意挑起矛盾,但出身,決定了他註定無法和宗秀想到一塊兒。

除了因身份差異和Ben對女人的輕浮態度點燃了宗秀的怒火。和父親隔代遺傳的暴力,似乎是影片《燃燒》想要傳遞的另一個主題。

根據宗秀的介紹,自己的父親因為情緒管理存在嚴重缺陷,致使自己的憤怒經常得罪周圍人,導致家庭破裂。

宗秀痛恨這樣的父親,但潛移默化中,對於這個不公的世界,他自己的暴力傾向,亦在不知不覺萌發……

類似的上述話題,其實不少電影都提到過。對因身份帶來的認知差異,進而引發階級間的矛盾。說到底,其實還是源於地位的不平等。

當社會財富分配不公時,暴力,成為了這類作品解決爭端的唯一方式。這也是底層百姓維護尊嚴的最後武器

《愚行錄》中的哥哥,正是用這樣的方式,守護著他和妹妹的尊嚴——儘管二人的關係本身也足夠病態扭曲。

現如今,隨便點開一篇文章,時不時就看到諸如「你正在被有錢的同齡人拋棄」「你正在假裝生活」之類的爆款文。

販賣焦慮,差不多已經是這個時代的通性。它未嘗不是那些養尊處優之人對陷入困境之人的一次收割

但,什麼時候是個頭呢?

人的慾望很多,可怕的不是心比天高,可怕的是,自己的能力並不能支撐自己到達想要的彼岸,而你還誤以為你已經到達

諷刺的是,這個彼岸似乎也和慾望一樣沒有盡頭。天才瑞普利,就是用這樣無止盡的慾望,成功獲得自己想要的一切。

他快樂嗎?似乎也不盡然。

於是也就有了影片展示的這荒誕的一幕:在一輪輪欲求不滿中,富人只能在謊言中,用莫須有的段子掩蓋自己精神的空虛。而窮人,只能利用一次又一次的自瀆,排遣生理上的寂寥。

他們很可憐,卻又如此真實的存在於生活之中。

這,大概就是這個沉悶乏味的世界的本來面貌。

《燃燒》用暴力作為全片結局,其實,也更像是底層人對自己在階層社會中無能為力的抗議。

沒人替自己主持正義,自己就只能成為正義的化身。

跨出的那一步或許是陰暗,但不跨,連迎接光明的機會都沒有。

所以,男孩最終選擇了燃燒。

近 期 熱 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毒藥 的精彩文章:

不愧是最擅長拍變態的導演,虐得我瘋狂飈淚
罕見!陳冠希和張國榮的第一次,公映一天就下了

TAG:毒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