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西周古國——姜姓焦國,橫跨東西,最早的烹飪「燒烤」來自這裡

西周古國——姜姓焦國,橫跨東西,最早的烹飪「燒烤」來自這裡

西周時期的焦國有兩個,一為姜姓焦國,一為姬姓焦國,或許兩者會有些千絲萬縷的聯繫,但終因證據不足難圓其說,只能分開各自介紹,這裡先說姜姓焦國。

武王克商後,為了早日平定天下,使民心歸服,首要之事便是追思先古聖王,廣封先聖后裔。將「神農之後於焦,黃帝之後於祝,帝堯之後於薊,帝舜之後於陳,大禹之後於杞。」(《史記·周本紀》)這就是說,西周之初,武王曾追封了一批先聖后裔為諸侯,將神農後裔封於焦國,帝堯後裔封於薊國(見薊國篇),帝舜後裔封於陳國,大禹後裔封於杞國。關於西周之初所封焦國,《水經注》也有類似記載:「焦國,武王以封神農之後於此。」

我們知道,神農氏就是炎帝,是上古時期姜姓部落的首領,武王封其後裔立焦國,說明西周之初武王所封焦國為姜姓。

弄清了姜姓焦國的來歷,那麼焦國的具體封地又在哪裡?一般說法是在今山東嘉祥縣,但這恐怕不是焦國的始封地,而是隨著歷史動蕩一路東遷轉輾而來的,具體遷徙軌跡如何,也只能靠猜測了。據《左傳·僖公二十三年》記載來推斷:「楚成得臣帥師伐陳,討其貳於宋也。遂取焦、夷。」意思是楚國的成得臣領兵討伐陳國,是因為陳國向著宋國,此次進攻取得焦、夷兩地。根據杜預注「焦,譙縣也;夷,一曰城父,皆陳邑。」譙縣即今天的安徽亳州市,為殷商故地,雖然無法確定這裡是不是姜姓焦國的始封地,但可以肯定,這裡曾出現過姜姓焦國的身影,當年姜姓焦國在此立足,與陳國相鄰。起初倒相安無事,後來陳焦兩國出現矛盾,根據杜氏注釋,焦國當時已為陳邑,說明陳國滅了焦國,趕走了焦民,然後焦國人被迫向東遷徙,最終來到了今山東嘉祥縣。後來陳國又被楚國所滅,焦、夷劃入了楚國版圖,《左傳·僖公二十三年》中說「楚伐陳取焦夷。」

關於「焦」字來歷,甲骨文看來,「焦」的上半部是「鳥」,下面是火在熊熊燃燒,意為「用火炙烤鳥肉」,是一種飲食生活中的常見習慣。很容易聯想到今天的燒烤,或許遠古焦地是今天燒烤的始祖。遠古時期,族人們還沒有發明烹飪器皿,只能將肉類直接拿到火架上烤,這也是先人們最原始的烹調方式。這或許是「焦」的來歷。因為要用火烤,必須對準火力,故「焦」字又引申出「焦點」、「焦心」、「聚焦」等詞義。

姜姓焦國雖然顛沛流離,命運多舛,在殘酷的社會大動蕩之下經歷磨難,但正是因為這些造就了它頑強的意志力和生存力。姜姓焦國東遷後最後的結局不見史載,估計春秋中期後被魯國蠶食,從武王初立國算起,大約存在了五百多年。

文/堰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堰風來襲 的精彩文章:

齊國的子國——盧國,國君曾慧眼識珠,一手打造了春秋第一位霸主

TAG:堰風來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