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晶元欲突破 需要創新「硬」投入

晶元欲突破 需要創新「硬」投入

資料圖片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王曉濤

由中興事件引發的晶元成為所有科技創新會議難以迴避的話題。6月2日,在DeepTech深科技(000021)主辦的半導體產業大勢論壇上,中科創星創始合伙人兼聯席CEO米磊表示,中國現在面臨的問題是一方面很缺晶元,另一方面大家都不願投資晶元。「我們看到清科2018年一季度股權投資的報告,在互聯網金融和消費上,我們投了將近1000億元,在半導體上我們只投了1.35億元。」他的語氣中流露出痛心和無奈。

投資:多與少

在米磊看來,未來30年中國一定要攻克的就是以晶元為代表的核心技術,「這是中國未來要解決的問題,如果我們繼續再組裝下去的話,美國人不給我們進口,我們就完了,這就是中興事件給我們帶來的警示。」

米磊表示,中國的創業界、投資界不能一年玩一個「風口」,「我們不能前年玩O2O,去年玩P2P,今年玩比特幣,這樣的話,中國永遠不能強大起來,今天玩O2O、P2P的基本上死的差不多了。」

兩年前,在北京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會議中心舉行的「硬科技創新聯盟成立大會」上,記者曾聽過米磊推廣自己的硬科技理念。在當天的會議上,硬科技依然是他演講的主題,他表示,商業模式創新和硬科技不一樣,硬科技在前期是「十分耕耘一分回報」,而互聯網和模式創新則是「一分耕耘十分回報」,來錢很快,就像O2O、區塊鏈那樣,前期來錢很快。而且國內在模式創新上模仿抄襲之風盛行,但抄襲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我們現在要自主創新,抄襲別人公司的機會已經不多了,未來只能靠自主創新。「如果大家都還是像過去一樣,炒房、買礦、掙快錢,沒有人願意做科技創新的話,中國的硬科技產業永遠做不起來,中國就永遠沒有辦法成為創新型大國。」他說。

米磊一針見血地指出,中美貿易之爭的實質不是貿易戰,而是硬科技戰,特朗普針對的全部是中國製造2025,「他絕對沒有打擊中國的互聯網產業,絕對不會打擊中國的自行車產業。」他的話引起台下一片笑聲。

事實上,資本市場對互聯網等領域青睞有加,美國現在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很多錢都湧向了更容易產生效益的領域,如互聯網、媒體、消費等。米磊表示,包括晶元在內的硬科技創新在取得一定成果後,市場卻有點接不上,這需要政府部門再引導一下,同時也要引導社會資本適當地往這方面投一些。「這些領域也需要國家和政府的支持、引導,就像基礎科研必須要國家投資一樣。」他說。

「雖然我們的互聯網很發達,但是一旦晶元被禁了之後,我們的互聯網繁榮可能就無法繼續了,所以晶元必須要實現自主可控,我們要從系統大局考慮,不能只考慮只做最掙錢的行業,否則掙錢的行業最終可能也掙不到錢了。」米磊說。

掙錢:盈與虧

資本市場不願將目光投向晶元的創新上,在很大程度上與其早期盈利困難有關。

全球半導體聯盟GSA前理事長、鈺創科技董事長盧超群直言:「做晶元不容易賺錢,這就是為什麼大家不投晶元的原因。」

他的觀點得到了深鑒科技創始人兼CEO姚頌的贊同。姚頌說:「晶元確實不容易賺錢,這是很顯然的,如果容易賺錢,大家肯定都去投了。」

其實,上述兩位業內人士的判斷更多的是針對進入晶元的門檻高,而且競爭激烈,要堅持下來不容易的現實。米磊認為,晶元在盈利模式上與共享單車正相反,後者剛開始很掙錢,但是在資本大量湧進之後,回報就下降了,而做硬科技和晶元雖然前期盈利比較慢、時間比較長,但是一旦做成了,後期的回報很大,「世界前五大晶元公司的毛利率都是60%~70%,凈利潤率都在40%~50%。」他說。

對此,姚頌的感受則是,現在世界上真正靠晶元維持非常高的毛利率、維持產品的不可替代性越來越難了。「現在利用系統來掙到更多錢的公司越來越多,這些企業會建立自己的晶元團隊,比如說IBM做Power系列的系統。」他進一步道,「我們發現其實整個行業又有了新的變化,就是單純做系統本身可能已經不那麼掙錢了,競爭又開始激烈起來了。」

產業:分與合

姚頌認為,未來10年內包括晶元行業在內的科技產業,垂直整合會越來越多,系統層面的整合會越來越多。「現在我們發現做晶元最猛的是Google,就是說利潤分配越來越向上層的服務應用端傾斜,我們可以看到像英偉達公司,工程師的數量、盈利點、競爭力更多體現在它的Cuda之上。我覺得未來10~20年,底層的公司肯定會儘可能地往應用上走,而做應用層服務的公司也會越來越往底層技術上走。」

富士康工業互聯網(Fii)富華科總經理羅為對此表示完全贊同,「現在的晶元需求有一個整合,就是垂直領域的整合,從系統到晶元層的整合。」他說,做晶元首先要有一個很大的市場,晶元能夠在這個市場裡面大批量地賣,這才值得做。即使沒有一個很明確的大市場,一些系統公司、方案公司,他們為了把自己技術優勢的「護城河」挖深、挖寬,也會自己做晶元,如蘋果、Google,他們做的晶元,只在自己特定的一個產品里用,但是可以讓他們擁有非常強的競爭優勢。

「我們做工業互聯網,很多技術沒有晶元支撐的話,就很難把它做到一個系統裡面去,所以我們也需要有這樣一個挖深、挖寬技術『護城河』的過程,或者讓一個晶元在我們的系統里真正做起來,當然這需要很大的投資。」羅為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同花順 的精彩文章:

取消GMP成焦點話題 製藥及設備業做好這些是關鍵
業績全面回歸增長,周大福迎復甦之年!

TAG:同花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