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關於「Metal Cutting Theory—New Perspective and New Approaches」一書

關於「Metal Cutting Theory—New Perspective and New Approaches」一書

導語】有感於機械製造基礎研究不可替代的支撐作用,我們遴選了Springer出版社今年年初出版的"Metal Cutting Theory — New Perspective and New Approaches"一書作為本刊閱讀導引欄目的推薦書籍。著作凝結了師漢民教授深耕此領域半個多世紀的心血,成果豐碩,內容厚重。師先生親自撰寫的解讀文章脫稿之際時,編者又特地懇請他在文末給青年科技工作者提幾句忠告,師先生欣然應之。紙短情切,意味深長,值得大家思考。

作者簡介:

師漢民男,1937年生。1965年華中工學院(現名為華中科技大學)研究生畢業,後留校任教。曾任該校教授,研究方向為金屬切削理論和刀具優化設計、數控技術、快速原型技術、仿生製造、製造信息學和振動工程等。於2007年退休,現僑居加拿大渥太華。

筆者撰寫的新書「Metal Cutting Theory — New Perspective and New Approaches」(金屬切削理論——新觀點和新途徑)最近由Springer(斯普林格)出版社出版了。該書內容包括「非歐氏刀具幾何學」、「非自由切削力學」和「非線性機床動力學」三個部分。為適應製造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筆者試圖在前人所建立的「歐氏刀具幾何學」、「自由切削力學」和「線性機床動力學」的基礎上,為金屬切削理論及其應用的發展作出某些新的嘗試。

1 金屬切削理論方面研究工作回顧

「Metal Cutting Theory — New Perspective and New Approaches」一書反映了筆者從研究生時代開始直到退休這一長段時間內在金屬切削基礎理論及其應用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

在漫長的職業生涯中,筆者涉獵過多個方面的研究課題,諸如數控技術、智能製造、仿生製造、快速原型以及製造信息學等等,可是自始至終都沒有脫離關於金屬切削和刀具基礎理論的研究和技術開發工作。

筆者於20世紀60年代初進入研究生學習階段,從此投入了關於金屬切削基礎理論的研究工作。當時在以平面向量表示刀具的空間角度以及分析、測試各部分刀刃的排屑干涉方面已經有了一些初步的想法,並進行了部分理論推導與實驗研究。這些內容分別屬於「非歐氏刀具幾何學」和「非自由切削力學」。限於當時客觀環境和主觀條件,研究工作未能深入。

研究生畢業後,筆者於1966年留校任教。由於當時的客觀情況,研究工作已無法進行。儘管如此,筆者仍然進行了某些理論推導,並鑽研了一些有關的理論書籍。

20世紀70年代末期科學研究開始復甦,筆者得以進行刀具角度的「平面表像」的研究,研究中驚奇地發現,所研究的問題實際上屬於三維歐氏空間中的角度關係向二維黎曼平面上的映射問題。於是思路大開,關於「非歐氏刀具幾何學」的研究主要是在這一期間完成的。

20世紀70年代末期中國開始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筆者有幸於1980年獲得赴英國進修兩年的機會。應邀去訪的學校是一所歷史悠久、國際知名的大學——伯明翰大學,師從當時在機床動力學方面的國際知名權威S. A. TOBIAS教授。鑒於機床動力學的線性理論在當時已臻完善,筆者選擇了「機床顫振的非線性理論」這樣一個富於挑戰性的課題。

從英國回來後,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其他基金的資助下,筆者繼續進行機床顫振方向的研究工作,研究重點轉向機床顫振的在線監控技術。關於「機床顫振的非線性理論」的研究成果獲1987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

1987年、1990年筆者應邀分別赴英國伯明翰大學、日本豐橋科技大學就機床顫振的非線性理論及其在線監控技術進行講學和學術交流。

「非自由切削力學」方面的研究於1966年停了下來,直到1992年秋天,美國密西根大學聘請筆者赴該校機械系任訪問教授和主任研究員(Principal Investigator),負責指導金屬切削方面的研究工作,才得以恢復該方面的研究。當時該科研組承擔了美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一個研究項目:發展鑽頭和鑽頭刃磨過程的科學基礎(On development of a science base for drills and drill grinding processes),需要建立形狀複雜的鑽頭(multi-facet drill)的切削力模型,而鑽頭各段刀刃的排屑干涉必須納入考慮範圍,因此,「非自由切削力學」就派上了用場。筆者指導該校一名博士研究生順利地完成了有關研究任務。同時,在「非自由切削力學」的基礎理論方面也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取得較好進展。與此同時,筆者還指導該校另一名博士研究生從事數控機床在線防顫、避振的研究,在「機床顫振的非線性理論」的實際應用方面獲得了一些新的成果。

訪美歸來,筆者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下繼續「非自由切削力學」方面的研究工作,並與廠家合作,在所研究的自由切削理論的指導下開發、試驗了新型硬質合金刀片。所承擔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自由切削法和自由切削刀具設計理論和方法的研究」(59675058)於1999年結項時,被評為機械學科當年結項的120個結項項目中的9個「特優項目」之一。

筆者深深惦念那些在不同時期曾經一起同甘共苦,在這一領域中辛勤耕耘過的同行者,在這裡謹向他們表達筆者的深切謝意並道一聲珍重——無論他們現在在世界的哪一個角落。

感謝楊叔子教授在機床顫振的在線監控的研究方面所給予的支持、幫助與合作。

感謝星鐵太郎教授(日),他與筆者在機床顫振理論及顫振防治的研究方面曾經有過深入的學術討論與交流,筆者從他那裡獲益匪淺。

深深懷念已故的TOBIAS教授(英)和吳賢銘教授(美),他們對筆者的思路、想法、研究計劃和研究結果分別給予了充分的理解、支持與幫助,儘管這些想法與結果往往顯得那麼偏離常規、不可思議。

最後,筆者誠摯感謝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多年來所給予的支持,沒有這種支持,這類偏重於基礎理論的研究項目是根本無法進行的。

2 此書的由來

時光到了2016年末,我已退休十年,與老伴僑居加拿大渥太華,一天,忽然收到英國伯明翰大學工學院T. D. PHAM教授的一封郵件。他是我34年前在英國工作時的朋友,他說他正在負責為Springer出版社編輯一套先進位造方面的叢書,希望我寫一本相關的書。這引發了我總結自己在金屬切削理論方面的研究成果、撰寫一本專著的念頭。經過一年多的努力,這本書終於在2018年3月份問世了。

在相當長的時間跨度內,筆者雖然先後發表了一些與本書內容有關的科學論文,可是由於論文發表時間、發表順序和發表刊物的隨機性,加之論文篇幅的限制,以致對許多問題的闡述缺乏系統性和嚴密性(此外,還在國內出版過一本內容和結構與此書相近的專著,可是發行量很小)。本書並不是筆者在各個時期所發表科學論文的簡單彙集,而是以筆者今天的認識深度與水平,來對過去的研究成果進行新的反思、新的探索、新的歸納和新的闡述。

另外,筆者發現過去所發表的論文中存在某些欠嚴格、欠周詳、欠妥當之處,甚至還有少量技術性的錯誤,也藉此書出版的機會加以修訂或改正。

筆者不揣簡陋,將上述成果彙集起來,公諸於世,作為一種學術觀點或技術路線,以便與同行專家共同切磋。切望海內外學者、專家們不吝指教。

3 此書的內容

全書包括16章,第1章為緒論;第2章至第5章屬於非歐氏刀具幾何學;第6章至第11章屬於非自由切削力學;第12章至第16章屬於非線性機床動力學。

3.1 非歐氏刀具幾何學

金屬切削刀具的角度對於其切削性能有決定性的影響。刀具角度取值失當,會使其工作性能惡化,甚至完全喪失切削能力。刀具角度涉及一系列空間傾斜平面和直線之間的角度關係,在以「正投影」為基礎的機械製圖中不易表達清楚;以立體幾何、空間解析幾何或微分幾何等常規數學工具來處理,也繁難不便,而且直觀性差,容易發生差錯。事實上,刀具角度的表述、設計、計算、分析與測試一直是機械製造科學與技術中的一個難點,成為一項十分艱深、只有少數人才能真正掌握的知識和技能。現代刀具幾何形狀與加工運動的複雜化趨勢,更是加深了這一矛盾。

筆者的主要成果是找到了一種基於映射(mapping)與同構(isomorphism)原理的方法,可以將三維歐氏空間中的傾斜平面和直線映射到二維黎曼平面(即射影平面)上,分別成為該平面中的像點和像直線。然後,依據三維歐氏空間中的角度關係與二維黎曼平面上的度量(距離)關係之間的同構原理,在平面中來表達、分析與計算空間角度。這種方法的意義在於:

(1)它深入淺出,雖然動用了比較艱深的數學工具,卻成功將三維問題降階為二維問題,使得一些過去要經過極其冗長的數學推導才能得出的空間角度關係,變成了平面上幾乎是一眼就能洞穿的幾何事實。例如「群鑽」何以性能優異,其幾何學上的根源是什麼,在這種平面表像中變得一目了然。

(2)這種方法能夠直觀、綜合地顯示各個幾何角度之間的關係,以及刀具在空間中的旋轉對刀具角度的影響,因而為刀具工作角度和動態角度的分析計算及其在線監視、為刀具的優化設計提供了數學模型、理論依據和一個可供操作的平面——射影平面。

基於上述平面表像方法,筆者還研究了麻花鑽刃形與其前角分布之間的關係。研究中發現,在麻花鑽的前刀面(即螺旋排屑槽)上存在一條「最大前角刃線」,其上每一點的前角均可達到該點所可能達到的最大值,因而使鑽頭的切削性能獲得明顯的改善;而如果基於傳統的機械製圖或普通數學方法,不僅無法解決上述問題,就連提出這樣的問題也是難以想像的。

刀具空間角度的平面表像方法還為形狀複雜的刀具的技術表述、專業教學或技術培訓提供了一種簡明直觀的工具。筆者的教學實踐表明,採用這種方法,將三維問題轉化為平面問題,確實可以將不易想像、難以表述的空間角度關係在黑板平面或計算機屏幕上直觀地表達出來,使得缺乏空間想像能力訓練的人也易於接受和理解。

由於在原點附近,單葉橢圓平面的度量性質與普通歐氏平面非常接近,因此,當涉及的諸空間平面和直線的傾斜角度較小時(刀具角度的分析計算往往符合這一要求),研究者有可能以平面歐氏幾何來近似地代替二維橢圓幾何,從而大為簡化空間角度的分析或圖解,同時又能保證一定的精度;或者,至少可顯示諸幾何角度在相互影響下的變化趨勢,便於進行反覆試湊和優化設計。

3.2 非自由切削力學

金屬切削力學是機床和刀具設計的基礎,切削力學規律的正確總結和運用關係到切削加工的精度、效率和成本。

現代刀具製造和刃磨技術的高度發展,尤其是不重磨硬質合金刀片及整體式硬質合金刀具的造型技術與熱壓技術、刀具的數控刃磨技術的發展,已經可以將刀具的切削部分做成十分複雜的形狀。此類刀具的切削過程屬於十分複雜的非自由切削過程,而非自由切削的基本特徵是:刀刃上各部分所排出切屑之間存在相互衝突與干涉,引起切屑變形複雜化,機床能耗上升,刀具壽命縮短,工件表面質量惡化。切削加工工序中的種種弊端往往源於這一問題。可是,關於切削理論與切屑變形規律的研究卻基本上局限於對自由切削這一理想狀態的探索上,它忽略了刀具實際切削過程中的排屑干涉和切削刀具的複雜性,與生產實踐已相去甚遠,因此,急需一種新的理論工具,以便在自由切削的基本規律與非自由切削的種種複雜現象之間架起一座橋樑,從而指導刀具設計和切削過程的建模與優化。

傳統刀具的力學模型是一種「參數模型」。這是因為同類型刀具在幾何上具有整體相似性,因而幾個尺寸參數即足以定義其幾何特徵。例如鑽頭,標準麻花鑽無論粗細,其切削部分的形狀大致上都是相似的,因此,在傳統的鑽削力矩和鑽削軸向力的公式中,僅用鑽頭直徑D作為自變數就足以描述鑽頭在幾何方面的特性。現代刀具的形狀變化多端,即使是同類刀具之間,例如各種鑽頭,也很難有整體相似性可言,因而,參數模型已不能適應要求。可行的路線是基於單元刀具之間的局部相似性(或微分相似性)來建立刀具的「泛函模型」,以反映刀具形狀對其切削力學性能的影響。

如果說,傳統的參數模型可以通過實驗與經驗公式擬合的方法來建立,那麼,以這種方法來建立「泛函模型」顯然是不現實的。切削理論需要新的綜合與新的升華。

本書所反映筆者在非自由切削方面的研究工作的主要進展有:

(1)通過實驗、觀察,以及非平衡態熱力學分析,將前人在切削理論研究中已用於個別情況下的「最小能量耗散原理」拓展為一個制約切削過程的基本的、普適的力學規律,即一個切削過程中的狀態參數(指物理參數,如排屑向量、滑移角、切削比等)在滿足由控制參數(指工藝參數,如切削用量和刀具幾何角度等)所設定的約束條件的前提下,總是使切削功率消耗取極小值。這一定律給切削過程中狀態參數的取值施加了一個很強的限制,並已在許多具體條件下得到了驗證。

(2)採用「單元刀具」(elementary cutting tool)的概念作為分析形狀複雜刀具的基礎,並通過理論分析和專門設計切削實驗證明,單元刀具的排屑向量的自然取值符合最小能量耗散原理。而若以任何方式強制排屑向量偏離其自然取值,必然導致切削功率消耗的上升。

(3)提出了「單元刀具非線性綜合法」,以建立現代形狀複雜刀具的切削力學的泛函模型。這一方法的關鍵是較為成功地處理了諸單元刀具並行工作時的排屑干涉與排屑協調的問題。筆者總結出:為了維繫切屑的完整性,在排屑方向和排屑速度上各行其是的諸單元刀具之間必須進行排屑協調,而協調的原則仍然是最小能量原理,即刀具的總體排屑運動必須使整把刀具所包含的全部單元刀具所消耗的切削功率之和取極小值。基於此,推導了制約刀具整體排屑運動的普遍方程,研究了該方程的解,並以實驗數據驗證了此解在各種具體條件下的正確性。該方法提供了一條可行的途徑,來根據單元刀具的理論模型或實驗模型,建立任意形狀的刀具的「泛函模型」。沿此途徑,一個關於任意刃形的麻花鑽的力學模型已經建立,並經實際的切削試驗證明了其正確性。

(4)由以上模型推出所謂「平均法則」,即隸屬於整把刀具的某個狀態參數(如排屑向量)等於隸屬於各單元刀具的相應參數的加權平均,而以各單元刀具單獨工作(自由切削)時的功率消耗為權。這一法則為分析各種參數對現代刀具切削性能的影響提供了理論依據和簡捷的手段。

(5)非自由切削刀具排屑協調的結果保證了總的切削功率在給定的約束條件下取極小值,但一般並不能保證每一個單元刀具的切削功率都趨於極小,因此,一把刀具的切削總功率往往大於其所包含的全部單元刀具單獨工作(進行自由切削)時的切削功率之簡單疊加。這一發現揭示了切削力學中的非線性特徵。這一特徵正是切削加工工序中所出現的許多問題的癥結所在。這一特徵顯示了切削加工過程的複雜性,它表明一把形狀複雜的刀具不能看作是一系列獨立並存的單元刀具的簡單疊加,而必須從整體上研究與把握刀刃各個部分的排屑干涉和排屑協調的現象和規律。

(6)提出了切削過程的非自由度係數,用以定量刻畫非自由切削中排屑干涉的強烈程度,以及刀具設計的合理性。

(7)導出了實現自由切削的充要條件,提出了「自由切削法」,研究了疏導排屑向量以及消除或減小排屑干涉的刀具設計原理與方法,開發了相應的軟體。所研究出的一種「自由切削刀具」性能良好,已獲國家專利,並與廠家合作,設計開發了實現自由切削的硬質合金刀片,經兩輪試製和初步試驗,其切削性能(包括切削能力、功率消耗、切屑控制和刀具壽命)確實優於廠家提供的對比刀片。此項研究成果還澄清了一個流行的關於自由切削的誤解,深化了人們對非自由切削的實質和規律的認識與掌握。

(8)基於上述理論模型,預測出在切削過程中會存在分岔(bifurcation)和突變(catastrophe)現象,且實驗證明它們確實存在。切削過程中分岔與突變現象的發現,衝擊著人們傳統的工藝觀:一方面,一個切削過程所處的物理狀態(如排屑方向、切削比等)和加工的工藝效果並不能完全地由當時的控制參數(如切削用量或刀具幾何形狀)所確定,而與控制參數的變化歷史(如切入過程)有著密切關係;另一方面,控制參數的連續變化在某些分岔點上會引起切削狀態的突跳。這些發現揭示了切削過程的複雜性,對切削過程的控制具有實際意義。

3.3 非線性機床動力學

機床顫振是在切削加工過程中出現的一種自激振動現象,它嚴重影響加工質量,並限制機械加工的生產效率。此外,切削顫振還會以其尖銳的雜訊污染車間環境,損害操作人員的健康。

機床顫振理論於20世紀40年代問世,它研究金屬切削加工系統的動態穩定性、顫振發生的機理及其防治方法。

近年來,機械加工技術的發展給機床顫振的控制提出了一些新的、更為緊迫的要求。首先,超精密加工技術的發展要求嚴格地控制切削過程中的振動,以確保加工精度和表面質量;其次,陶瓷等各種超硬刀具材料在切削加工中獲得愈來愈廣泛的應用,這類刀具材料硬度高、熱穩定性好,壽命長,可以進行高速切削,但同時,這類刀具材料性脆,怕衝擊,在切削中必須嚴格控制振動;再次,超高速切削和強力切削技術的運用、鈦合金等難加工材料的切削加工以及零件向輕型化和薄壁型發展,都極大地增加了激起切削顫振的可能性;最後,以工序集中原則建立起來的現代自動化加工系統,如加工中心、柔性製造系統等,由於工序的多樣性,其加工狀態落入不穩定區域的可能性較大,這類自動化系統並不是經常處於操作人員的監視之下,而且其加工區域往往又比較隱蔽,不易監控,一旦發生顫振,極可能導致十分嚴重的後果。換言之,現代機械加工中的機床顫振問題變得更加突出與複雜。

傳統的機床顫振理論是線性理論,它成功地解釋和預測了發生顫振的閾限,但不能描述顫振發生、發展和最終走向自穩定的全過程。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國外有人試圖發展機床顫振的非線性理論,但並未獲得實質性的進展。筆者在這方面的工作集中在機床顫振的非線性理論上,特別是非線性再生顫振理論上。

筆者在訪英期間所做的主要工作及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是:①發現了制約顫振過程的兩種基本的、普遍存在的非線性因素,並找到了一種從數學上描述這兩種非線性因素的方法;②基於以上因素,建立了描述機床顫振的非線性變時滯微分方程,並研究了其求解方法,解釋了所得解的物理意義和工藝價值;③以大量的實驗事實和數據驗證了上述非線性模型及其結論的正確性。

訪英回國後,在機床顫振的在線監控方面所做的主要工作有:①發現了對顫振進行早期診斷的有效而又切實可行的判據;②研究了在線自適應調整切削用量以抑制或消除顫振的理論與方法,建立了機床顫振的在線監控的實驗系統。

應邀在美國密西根大學訪問期間,在數控機床在線防顫與避振技術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是,基於所建立的非線性理論,從計算機模擬與實驗兩方面研究機床主軸轉速的擾動對再生顫振的抑制效果。

筆者在機床顫振方面所做的上述工作的意義在於:

(1)將機床顫振傳統的線性理論推進到非線性理論。所建立的非線性模型較之傳統的線性模型能更深刻地揭示機床顫振發生與發展過程的物理機制與數學規律,具有更為豐富的內涵。此模型基於最少的、普遍存在的前提假設,對機床顫振中當時尚無法解釋的一系列重要現象給出了圓滿的解釋與預測。

(2)研究揭示出一些頗具實際意義而又鮮為人知的重要規律,如顫振振幅對切削用量的極其敏銳的依賴關係,以及外界擾動強度與加工系統穩定性的關係等。其中最令人驚異的發現是:有時加大機床的負荷,反而有利於提高加工系統的穩定性,因此,並不總是如線性理論所斷言的那樣:防止顫振一定要以犧牲生產率為代價。

(3)所發現的制約機床顫振的兩項基本的非線性因素,成為研究機床顫振全過程所必須考慮而不能迴避的要素。事實上,這方面的研究成果已被國內外一些文獻、文摘和新出版的有關書籍所引用或收錄。

(4)基於所建立的非線性理論模型,探求了調整切削用量以抑制機床顫振的原理、方法和過程,為切削工序的防顫、避振找到了一條簡便易行的途徑。

(5)將傳統的離線建模方法推進到在線監控,從而為現代數控加工設備和自動化生產系統切削顫振的在線監視和實時防治提供了理論根據和技術指導。

4 此書的特點

應該說,這本書所描述的研究成果是比較先進的、新穎的和獨特的,至今似還未見其他的研究者做過同樣的工作。其原因可能是:首先,在金屬切削研究的學術圈子或工程領域,恐怕很少有人了解非歐幾里得幾何以及映射和同構的方法,因此,他們很難找到一種方法來把一個關於刀具角度的三維空間問題轉變成一個二維平面問題,以使得複雜刀具的分析和設計變得比較直觀和容易;其次,非自由切削問題的理論基礎是非線性科學,或者說複雜性科學,在金屬切削領域,恐怕很少有人關注這一子領域的發展。許多人習慣於線性地考慮和處理複雜的問題,而忽略了被研究對象的不同部分的相互影響。正如在書中所描述的,一把刀具所消耗的總切削功率往往大於其刀刃各個部分所消耗的切削功率的簡單疊加。這是由於不同刀刃各個部分之間的排屑干涉而引起的,它反映了切削工程中的強烈的非線性。這一重要因素被大多數研究人員忽視了。第三,在筆者之前,已經有一些研究人員試圖建立機床顫振的非線性理論,然而,他們並沒有找到制約機床顫振的基本的非線性因素,未能正確解釋機床顫振過程中當時尚無法解釋的種種現象,比如有限振幅不穩定性、顫振振幅自穩定性以及穩定振幅與各種條件之間的關係等。而筆者成功地建立了機床顫振的非線性理論,以最少的前提假設,解釋了機床顫振過程中的上述各種重要現象。

筆者所發現的切削過程中的兩個基本的非線性因素,是制約顫振的發生、發展和最後走向穩定的全過程中的重要因素,在建立機床顫振的非線性理論時必須加以考慮。

筆者所建立的理論是新穎的,超越了傳統的理論。從這一理論得出的大部分結論對大多數研究人員、設計師、技術人員和工人來說並不熟悉,有些結論甚至與他們的常識相矛盾。例如,有時增加機器的負載(而不是減輕載荷),反而有助於提高切割系統的穩定性。然而,大多數人認為,預防顫振必須以犧牲生產率為代價。

本書所有的結論都經過理論推導或切削實驗,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驗證。此外,作為一本關於基礎理論的書籍,本書應用了各種必要的數學工具,進行了必要的數學推導。

5 閱讀此書可能的收穫

(1)知道怎樣將一個關於刀具幾何形狀的三維問題轉化為一個二維問題,從而使得形狀複雜的現代刀具的分析和設計變得簡單而且直觀;

(2)知道如何通過刀具前刀面的合理設計,疏導刀刃各個部分的排屑方向和排屑速度,從而減小排屑干涉、刀具磨損和切削功率消耗;

(3)知道在切削用量的某些區域不僅沒有顫振,而且生產率又很高,因此,消除顫振並不一定需要以犧牲生產率為代價。

最後

師教授有話對廣大青年科技工作者說

(1)從事科學研究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了冷板凳。常言道:「十年磨一劍」,你不應該期待一夜之間做出一項「偉大的成果」。歷史上固然不乏偶然的科學發現或發明,可是,只有那些經過長期的知識積澱和經驗積累的人,才能夠在關鍵時刻抓住這些做出重大成果的機遇。否則,即使這些機遇從你的鼻子前面飛過去,你也與它無緣!

(2)金字塔之高,源於它的基礎寬廣和結實。沒有博大堅實的理論基礎,要想攀上科技高峰是不可能的。狹窄的知識面會導致思路閉塞,思想僵化和興味索然,喪失創新的動力和能力。希望青年朋友們切莫終身囿於一個十分狹窄的專業領域,而要關心當代基礎學科的最新進展和相鄰學科的發展,培植學習興趣,打下堅實寬廣的理論基礎,為攀登科學高峰作好準備。

(3)高等學校的任務是培養人才(尤其是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人才)和從事基礎研究。如果學校的教授、副教授們不教不授,不從事基礎研究,都去弄產業,都去開發產品,都去追求發財致富,那還是學校嗎?無數事實表明:基礎研究薄弱,創新人才缺乏,是要吃大虧的!學校的教授、副教授們應該把精力投入人才培養和基礎研究之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機械工程 的精彩文章:

TAG:中國機械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