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細說非主流古瓷:扁壺

細說非主流古瓷:扁壺

扁壺是古代陶瓷器中一種特殊器形,尺寸一般不是很大,模製而成,印花裝飾,常見胡人、獅子等異域文化色彩的圖案,多設系以穿繩攜行。雖然不是陶瓷器的主流器形,但扁壺往往在特殊歷史背景下出現,流行時間長,且具有明顯的階段性,是中外物質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

陶瓷扁壺的發展可分為兩漢魏晉、北齊至隋、唐五代、宋遼金、元代、明清六期,各期扁壺間少有關聯,各有源頭。反映了不同時期中外文化交流,也體現了陶瓷器在發展過程中不斷模仿和借鑒貴金屬器物的造型、裝飾的工藝現象。

戰國錯銀銅扁壺

兩漢魏晉

兩漢魏晉的瓷扁壺是中國傳統銅、漆扁壺的延續。

造型、紋飾都儘力模仿戰國及同期銅、漆扁壺。漢代銅扁壺稱「鉀」,漆扁壺則稱「柙」。而一些陶瓷扁壺上帶有與銅扁壺相同的自銘,直接說明了這些扁壺的源頭所自,只是以「土」為偏旁,標明其質地。

西漢鎏金銅鉀

西晉青瓷扁壺

北朝隋唐

北朝隋代的扁壺源於西方同形金屬器,並在唐代漢化。

杏核形雙系陶瓷扁壺是北朝新出現的器形,其造型特徵是杏核形壺腹,肩附雙系,壺腹兩面模印相同紋樣,一般在聯珠紋圍成的蘋果形開光中印人物、動物、植物等紋樣。從其造型、紋飾內容看,這種扁壺的出現是外來文化傳播的結果,可能源於薩珊波斯金屬扁壺。從北朝到唐代,這種扁壺的器形和紋飾內容又不斷變化。

北齊黃釉扁壺

隋代黃釉葡萄鳳紋扁壺

唐代三彩魚子地寶相花紋扁壺

北朝時期,壺的最大腹徑在下腹部,足牆矮、直,餅足,僅在頸部有聯珠紋裝飾。壺腹一般模印明顯帶有異域文化色彩的紋樣,如胡人樂舞、對鳳、馴獅等。發展到隋代,扁壺最大腹徑移至肩部,圈足外撇,小盤口。腹部用聯珠紋圍成蘋果形的開光,內印主題紋飾除胡人外,還有鳳紋、葡萄等,仍然帶有濃郁西方文化色彩。進入唐代,扁壺最大徑從肩部逐漸移至中腹部,圈足更高、外撇,頸部變細、高,盤口,聯珠紋開光少見乃至逐漸消失。扁壺的模印紋樣也發生了大的變化,除帶有異域色彩的胡人、樂舞外,明顯為中土文化元素的寶相花開始出現。

湖南電視台《東方尋寶》第七屆全國海選賽寶大會報名:

帶柄鳳首扁壺也是源於粟特銀器的器形,這種器物文獻中稱為胡瓶。帶柄鳳首扁壺是這種胡瓶的變體。

唐三彩鳳首扁壺

遼金西夏

遼金扁壺反映契丹和女真等游牧民族的生活習慣,各成系統。

遼金西夏扁壺與唐代扁壺也沒有承襲關係。從造型和使用看,大體分為遼金和西夏兩個系統。

1。遼金系統

遼金系統扁壺有兩類,一類為立式扁壺,一類為卧式扁壺。立式扁壺特徵是扁圓形腹,撇口、束頸較高,直高圈足,兩側各有兩個貫耳可以穿繩背負或攜行。材質灰陶、三彩和瓷質皆有。主要出土於內蒙、遼寧契丹和女真人統治下的遼金地區,為酒具或水具。陶瓷質地的此類扁壺當源自同形的金屬扁壺,是少數民族在接受漢族定居生活方式和制瓷手工業影響的基礎上出現的。

遼代綠釉立式扁壺

遼代三彩龜形扁壺

遼代三彩龜形扁壺

卧式扁壺特徵是圈足在腹部。壺兩側各有兩個貫耳,一般穿繩背負使用。除扁圓形壺體外,常做成龜型。

2。 西夏系統

西夏系統的扁壺特徵明顯,圈足皆在腹部,屬於卧式扁壺。其源頭應該是同樣造型的皮囊壺。早期的這類扁壺上多可見到模擬縫製皮革的針腳,明確說明了這種壺的源頭。西夏晚期,扁壺造型受遼代卧式龜型扁壺的影響發生變化,壺頸部向上翹起,更方便。背負或者平放。早期壺體上常見的仿針腳痕迹不再出現。遼金和西夏兩個系統的陶瓷扁壺都體現了本民族的生活習俗,其中的卧式扁壺可能是當時的一種名為「背罍」的酒器,屬於背壺,俗稱「酒鱉子」。金代畫家宮素然《明妃出塞圖卷》中可見其使用情況。但它們也都是中原文化輻射的產物。從產品風格看,西夏系統的扁壺屬於磁州窯系,遼金系統的三彩扁壺中,三彩技術的源頭則是唐代三彩。

西夏褐釉卧式扁壺

明妃出塞圖中的扁壺(轉引自倪亦斌《看圖說瓷》第81頁)

元明清

元代扁壺造型、來源多樣,多為新出器形,如景德鎮、龍泉和磁州窯生產的方形扁壺,還有帶柄的鳳首扁執壺。方形扁壺一般頸肩及兩側有系,方便攜行,可能源於草原民族的同形金屬扁壺。這些扁壺在元代瓷器中占極小的比例,器形具有一定的北方民族色彩,但紋樣皆為當時瓷器上常見的圖案,沒有顯著的異域文化風格,反映出當時的文化融合。元代扁壺的造型也沒有延續至明代。

明永樂 青花人物紋如意耳扁壺

明永樂 青花葫蘆型綬帶紋扁壺

明清瓷扁壺最早出現在永樂時期,宣德時期也有燒造。造型有雙耳葫蘆扁壺(即抱月瓶)、蒜頭口綬帶扁壺和雙耳背壺等器形。這些器形皆屬於模仿西亞銅器造型,但紋樣皆為中國瓷器上常見的圖案,已經成為學術界的共識。這類瓷扁壺又成為清代康熙、雍正官窯模仿的對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共襄收藏 的精彩文章:

您手上的古錢幣的文字代表的是什麼?——齊刀幣

TAG:共襄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