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神秘的明代民窯瓷器款識:台閣體「萬福攸同」款

神秘的明代民窯瓷器款識:台閣體「萬福攸同」款

明「台閣體」書法特點在於字的結構以方正為主,字筆劃粗細一致,字形工整。

在中國的古陶瓷史資料中,有關明宣德陶瓷多是以館藏的官窯器出現。而偶有民窯器出現也都是無款的,按有關的古陶瓷史記載,有關古陶瓷一般都以兩種形式出現,一種就是有款官窯,另外就是由民窯燒造的民窯器,而作為民窯燒造民窯器物,一般又都以有款和無款兩種形式。但在明宣德年燒造的民窯古陶瓷,迄今還沒有民窯帶款識的器物出現,這就為明宣德帶款識的民窯器蒙上了神秘的面紗。本文以家藏明「宣德五彩」罐的款識為依據,研究闡述明宣德民窯器底款款識,從而讓我們揭開明宣德民窯器底款的神秘面紗。

明宣德瓷器款識由明宣德書法領域流行的「台閣體」元素書寫。「台閣體」結構以「方正為主,法度謹嚴,筆道粗細一致,轉折分明,提按清楚,運筆利落而沉實」。明書法「台閣體」起源於明永樂年,興盛於明宣德,衰落於明成化年,它佔據明代30年的書法歷史。明書法「台閣體」作為明宣德社會的主體書法形式,也反映到了明宣德瓷器與明成化瓷器的底款款識書寫之中,在今天我們所見的明宣德與明成化燒鵠造的瓷器,都深深落下明「台閣體」書法的印跡,它對我們今天鑒賞明宣德瓷器和明成化瓷器提供了歷史依據。今天我們所看到的明「台閣體」款識,多體現在官窯器中,而對於明代民窯瓷器的鑒賞,明代「台閣體」書法,也同樣對我們鑒賞明代民窯款「明宣德瓷器」提供了一個強有力的識別標準和依據。本家藏明「宣德五彩」人物故事紋蓋罐,其彩罐底款「萬福攸同」底款,就是一種典型的由明「台閣體」書法書寫而成。此彩罐中底款的書寫字體可與彩罐中的人物紋,花卉紋,彩罐色彩色標共同相互印證,為明宣德民窯瓷器的存在鑒賞提供出一個依據。

台閣體

明代初期,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由於個人喜好,他們都曾大力提倡書法,一時帖學大盛。成祖下詔求海內擅書之士,邀集於翰林院,倍加恩寵。明代開科選士時,皆用楷書答試卷,務求工整。字寫得欠佳者,即使滿腹經綸,也會名落孫山。這對當時書法藝術風貌產生過較大影響。因此,讀書人寫字,惟求端正拘恭,橫平豎直,整整齊齊,寫得像木版印刷體一樣,這就形成了明代的台閣書體,稱「台閣體」。(台閣,本指尚書系古代輔佐皇帝處理政務之官)。因尚書台在宮廷建築之內,故有此稱,後引伸為官府之代稱。台閣體是一種明代官場書體。其特點是字體方正、光潔、烏黑,大小一律。台閣體之所以會產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朝廷出於寫內製(系皇帝文誥)、外製(系中書機構所撰詔敕)的需要,於是詔四方工書者入宮,負責繕寫誥制、詔命、玉牒、匾額等,尤其是書寫內製者,更被授為中書舍人之職。明永樂年間,由於《永樂大典》的編修和繕寫,中書舍人需求量由原10人增至40人,而對於書寫也更加嚴格。

台閣體書法是書法藝術史的一種特殊現象。它對於書家的才華、性情無疑是一種無形的束縛,但也由於皇權的需要和提倡,推動了帖學書法的發展,還是有其積極貢獻的。在明初,統治者強化中央集權和專制統治,這時台閣體書法應運而生,至永樂年間達到鼎盛,影響波及朝野間的整個書壇,成為當時書法藝術的主要表現形態。

「台閣體」在明宣德明成化瓷器底款款識書寫中可謂是涇渭分明,年段準確

《東方尋寶》第七屆賽寶大會報名諮詢:一五零七九九八一四一零

參賽類別:精品陶瓷、名家字畫、翡翠玉器、雜項清玩、明清傢具等

賽寶大會地址:湖南省長沙市長沙市嶽麓區車塘河路18號晚安家居文化園!

以上款識均采自博物館館藏品。

看看明成化鬥彩天字罐底款款識,和本家明宣德五彩彩罐底款款識「萬福攸同」款的書寫方法,同為典型的「台閣體」書法。它具有很強的時代書法背景。

此兩底款書寫風格一致,就是書寫底款採用的青料也是高度一致。

台閣體書寫的「萬福攸同」與其它書體的「萬福攸同」書寫方法可謂涇渭分明。迄今本人還未看到有用「台閣體」書寫款識的明代民窯器物。

民窯「萬福攸同」款款識。

明萬曆,嘉靖瓷器底款款識書寫,其字體已不受限制,可以變形書寫了。

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書法背景,本家民窯款「台閣體」書法書寫「萬福攸同」的底款款識,體現了明宣德台閣體書法的中規中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共襄收藏 的精彩文章:

白瓷的發展與"南青北白"的形成!
細說非主流古瓷:扁壺

TAG:共襄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