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Gucci的伎倆

Gucci的伎倆

原標題:Gucci的伎倆


FASHION


多數知名品牌的2019早春系列已經發布完畢,Gucci最被熱議。



新秀秀場,圖自品牌官網

也許多數人看完這場秀的第一反應就是:那些是什麼?中世紀?什麼寓意?然後開始尋各種資料來佐證猜測。


討論得比較多的幾個造型,比如——



這個髮型的出處在1世紀羅馬的雕塑上能找到,比如下圖,展示于丹麥新嘉士伯美術館的古羅馬雕塑,可以說一摸一樣。



還有下面這個簡直密恐的髮型,羅馬卡比托利歐博物館的一座弗拉維亞女人半身像與它像極了,這個雕像是公元90年的作品,與上一個雕塑同一個世紀。



個人覺得非常有創意的是下面這條連衣裙——



前胸出現了裝飾寶石的骨架,這個設計顯然是受到了聖徒骨骸的影響。


攝影:Paul Koudounaris


有一位名為Paul Koudounaris的美國歷史學家走訪了世界很多地方,記錄各種骨骸,其中就包括這種裝飾滿珠寶的聖徒骨骸,他出過一本名為《 Heavenly Bodies: Cult Treasures and Spectacular Saints from the Catacombs 》的書,都是這些照片。



這組片子在國內也火過一段時間,但關於起源,在傳播的過程中會出現一點錯誤。


這些骨骸是16世紀被發現於羅馬的地下墓穴,當時並沒有裝飾珠寶,梵蒂岡認為遺骨是早期殉教的基督徒,於是,遺骨被取出來進行裝飾,據說在瑞士和德國的一些教堂里能看到這些華麗的骨頭,也曾經在一些博物館進行展出。



Paul Koudounaris是少數大量拍攝這些骨骸的人,在更早的時候,一位名為Folco Quilici 的攝影師拍攝過一些,刊登在1987年的《FMR 》雜誌。


來看下Folco Quilici 的記錄——


這具頭骨上覆蓋了紗布,然後再在紗布上進行裝飾,Folco Quilici 記錄的另一具頭骨,應該就解釋了Gucci新秀中一個模特為何臉帶白面具,眼睛處裝點了寶石。



右為Folco Quilici 的拍攝


骨頭出自基督徒早期殉葬者,早期一般指什麼時候?基督教誕生於1世紀,這一百年里就已經有被記載下來的殉教者。


你看,幾件作品下來,時間指向挺接近。


這場秀的舉辦地是LesAlyscamps墓地,屬於古羅馬建築,到4世紀被基督教接管,當然,建立的時間是早於4世紀的。



辦秀地,圖自品牌官網


正因為被基督教接管後,這裡埋藏了很多知名的基督教徒。


在基督墓葬聖地走秀,現場還燃起一溜火焰,模特又手執花束出場,再加上上面那些可以對照的元素,這場秀很像是在講一個世紀初的宗教故事。


有意思的是,Gucci官微關於這場秀的解讀,其實非常少,而且略為模糊。靈感關於死亡與重生,其中提到類似祭司的絲絨袍以及手執花束作為悼念。



將這場秀作為向法國致敬之三部曲的第二站,這點挺奇怪的,除了辦秀場地現在屬於法國之外,其他圍繞的地名都是關鍵詞古羅馬,官宣的紋樣靈感來源是但丁的《神曲》,就連這個也是中世紀義大利詩人的作品。



為什麼這樣呢?


是為了方便包裝一個故事,隨便扯元素的時候扯亂了,還是本來就是隨意的拿來主義,覺得好看就放進來,又或者,人家有更深層次的用意呢?



官網走秀視頻開始時的定格畫面


想著想著就覺得,哎呀,還是Gucci厲害。

這場秀剛結束,社交網路在第一時間炸鍋了,國內外博主爭相做各種對比圖,試圖解讀這些涉及千年前的藝術文化。


跟很多品牌不一樣,品牌方不會在第一時間將走秀內容的文字介紹放出來,即便之後放出來,文字也有些摸稜兩可。


多好,搞得我們去猜,使勁猜。



故事沒講全,剩下的交給大家發揮了。


創意總監Alessandro Michele在興趣上偏離大眾審美,喜歡涉獵一些古老而奇特素材的印象,已經給消費者和看客們種下了。


這種設計上輕微的神秘感是以前幾任Gucci設計師不曾帶來的。



印有潘神紋樣的衛衣,潘神形象之前也出現過


有沒有發現,從某個角度來說,現在的Gucci和現在的Dior在設計手法上非常相似,但一般不會把兩個品牌放一塊說。

相似在,兩位設計師都不會去進行太多款式、結構的變化,這些衣服,基本都是極其常見的單品,所有的變化都在覆蓋的裝飾上。


除了上面提到的神秘感素材,來欣賞下這場秀的印花。




紋樣很傳統,配色很「乾隆」。



這類紋樣雖然復古,但是與我們熟知的威廉·莫里斯那種風格又不一樣,這些紋樣沒有那麼優雅和舒展,整體顯得相對拙一些。




Gucci的做法非常符合當下消費者的需求,給復古紋樣套上一個現代必備款的簡約外衣,同時,偶爾還在局部拼接一些具有潮流意味的細節。


最終,呈現出來矛盾感和違和感,這兩種感知都如此符合現代的時尚潮流。




不少品牌都在模仿Gucci,或許覺得這樣的伎倆比較好掌握,我以前也這麼覺得。但最近的兩場秀能看出,Alessandro Michele設計的Gucci在發生變化。


他在「拼湊」中找到了一種平衡,這個平衡恰好是特別難拿捏的,讓視覺的衝突具有一種吸引力,而不僅僅是生硬。



多數品牌「討好」年輕消費者的方式是順從,用他們常見的方式,比如網紅走秀等等,但Gucci的玩法就更有意思,並不順從,而是若即若離的吸引。


你看下面這件上衣,最好理解。


多半要爆


衣服本身的款式依舊簡單,流行至極的「校服風」,但是加上復古紋樣之後就不一樣。


有與潮流貼近的地方,又給你一些陌生感和奇特感,讓人覺得有深度。啊,談戀愛要是這麼談,也很有殺傷力的。



當然,即便掌握了所有的規則,你想複製一個Gucci也很難,畢竟Alessandro Michele 的審美有他自己的魅力。


從第一場秀到現在,一直沒變的就是70年代風格,不論夾雜了多少神秘學、多少古典藝術,呈現出來的效果一直非常70年代。



70年代


為啥是70年代?


60年代中期,成衣是主流,60年代末相對和平的社會和景氣的經濟讓人們有更多精力和時間思考自我,於是60年末開始,嬉皮士、朋克等相應出現,這些視覺上非常有張力的東西與60年代流行的30年代懷舊風交織在一起,成了一個極具迷人的、極其混合性質的70年代。

這算是現代時尚「混亂」的開端吧。



70年代


出生於1972年的Alessandro Michele,一定是70年代時尚的擁躉,他用很多個人的興趣點來填充70年代風格,而這個興趣點,有很大一部分來自他的出生地羅馬,以及基督教各時期產生的藝術。


Gucci近兩年用得最多的就是蛇了,而且是具象的珊瑚蛇。



不得不說,Alessandro Michele對這條蛇的運用很迷人,有一定的危險氣息。



早前的海報


蛇是基督教藝術中非常常見的圖案,《藝術的故事》里有提到公元750年福音書寫本中的聖路加像——



四周由蛇組合成的連續紋樣,巧妙又奇特。


Gucci對蛇的運用,偏向自然科學畫,但我覺得與基督教中對蛇紋的運用也有關聯


你看,我又不自覺的試圖用古老藝術和文化去解讀Gucci,儘管,我所說的關聯不一定對。但是它激發了很多人去做這樣的聯想,或許也在這個過程中吸引了一些年輕人試圖去了解這些藝術的背景。


相比之下,設計手法如此相同的Dior就顯得無趣多了。


那麼,缺乏結構變化、視覺衝擊強烈的Gucci,伎倆還能靈多久?


你猜。


2019早春其它秀:


轉載聯繫後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刀米 的精彩文章:

TAG:文刀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