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石林廣記》—重見天日

《石林廣記》—重見天日

重見天日

/ 石林廣記四十四

二十多年前,我家客廳里就放了兩個長沙發。是當年流行的那種木頭加角鋼加彈簧的自製產品。五分之一個世紀過去,有的彈簧已斷了。

女兒早就看著不順眼,多次提出要換,我都沒同意。原因是原來的沙發底高,下面的空間大,藏著一批早年間尋來的石頭。

前一段女兒不再商量,突然襲擊,訂了新沙發,直接送到家了。工人抬走舊沙發,裝好新沙發。於是問題出現了。新沙發腿矮,一大堆石頭塞不進去,在地上擺了一片。

家裡本來就被裝石頭的紙箱堆得溝滿河平,僅留下客廳中間一塊可以下腳的地方,如果再擺上石頭,那就真是寸步難行了。萬般無奈,只好請這十幾塊石頭離開家,到另一個我放石頭的地方去。

把這批塵封多年、灰頭土臉的石頭放置好,輕輕拂去表面厚厚的塵埃,漸漸露出了他們可圈可點的容顏。

那隻斑海豹,不僅象形,而且紋理清晰、流暢。

那隻象龜,有紋理,形象生動。

那座黑頭山,黃底黑山頭,質地好,山形經典。

那塊供石,粉底黑蛐蟮,上大下小雲頭雨腳,兩個大洞數個小洞。

……

每一塊,都有看點。每一塊,都散發著獨特的魅力。

居然就是他們,被我佔有後,塞在沙發下面,度過了二十年。直到今天,才算是重見天日。

至此,愧疚之情,油然而生。

這麼多年來,作為藏家,我去新疆、內蒙、四川、雲南,尋覓了大量的石頭。因為秘不示人,從未出售,以致囤積了以戈壁石為主的大量石頭。數量太大,無法展示,只好裝在紙箱中,堆積在家裡倉庫里。

憑心而論,這麼多精彩的石頭被塵封箱中無人識,真是一種罪過。但是憑我的能力,讓他們都能重見天日,也很難做到。

期待艷遇

/ 石林廣記四十五

每得到一方美石,都像是一次艷遇。同樣令人心跳加速、興奮不已、夜不能寐、不能自持,會暫時忘卻世界,也忘卻自己。

當然,這艷遇首先要靠石緣,否則一切無從談起。其次要靠功力。文化底蘊深與淺,審美層次高與低,對石頭認識和理解的深刻與淺薄,都會決定艷遇出現的頻次。沒修鍊到一定境界,有時美石出現在面前,也會視而不見,失之交臂。另外還要靠勤奮,跑的次數多,跑的範圍廣,幾率自然就會大些。

但是,隨著近年來資源的日漸減少,即便具備了上述的必備條件,邂逅美石、期待艷遇的機會仍是越來越少。真的有一種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的感覺。

曾聽不少石友感嘆,現在好石頭越來越難碰到了。這是事實,我也深有同感。

二十年前去靈璧農村淘石,每次都是滿載而歸,現在去基本都是拍著手回來。

過去的徐州毛石市場,人頭攢動,非常熱鬧,四里八鄉的石農都會趕來交易。每次去,都會有所斬獲。現在每周二我還去,但已有幾年在這裡沒花出去錢了。

去各地看石展,是我的一大樂趣,也是遭遇美石的大好機會。以往每次去,總有艷遇。甚至有一次,我去徐州旁邊的一個地級市的石展,看到市場冷冷清清,石展沒辦起來。有十幾個攤位,其中只有一家在賣戈壁石。就這一家,我居然淘到了一批很好的沙漠漆。

但這幾年,情況大不一樣了。一次,一個省會城市辦石展。我去了,當地的朋友陪著轉。看完後返回時,當地的朋友發現了問題,說我,轉了這半天,你居然連一次價都沒問過。

另一個省會城市每年都辦展,規模很大,我是到時必去。只是最後一次,我依然是往返一千多公里,轉了兩天,也只買到一塊拳頭大小的蛋白石。

十幾年前,我每天都坐在電腦旁看長江石,遇到心動的,就會買下。因此我存了一批長江石,其中不乏精品。現在我依然每天在電腦上看長江石,但遺憾的是,已經有幾年沒出手了。

無可奈何,這就是規律。這就是不以我們的意志為轉移的規律。

主觀上,我們期待艷遇。但客觀上,資源決定了這艷遇越來越少,越來越可遇不可求。但唯其這樣,這邂逅的艷遇才彌足珍貴,才更加動人心魄。

好在,真正的藏家會存有不少艷遇的美石可供觀賞,也會有不少艷遇的經歷可供回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奇石 的精彩文章:

TAG:中國奇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