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唐代仙騎紋鏡賞析

唐代仙騎紋鏡賞析

【聲明】:本文為原創作品,內容由【青銅文化】整理,圖片素材來源於雅昌網圖錄,特此表示感謝,轉載請註明。

本篇給大家展示的為唐代經典仙騎紋題材銅鏡,一種直觀體現道家升仙思想的紋飾類型,也承載了古人的飛天夢想。自古以來,身騎白鶴游青天,是古人對於神仙世界的美妙想像。「駕鶴上漢,驂鸞騰天。暫游萬里,少別千年」,這種跨越時空、自在逍遙的奇思妙想滲透在先秦至漢唐的文學、詩歌和各種藝術載體上,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最為浪漫多彩的一筆。東晉葛洪《神仙傳·彭祖傳》有云:「或竦身入雲,無翅而飛;或駕龍乘雲,上造天階;或化為鳥獸,游浮青雲;或潛行江海;翱翔名山;或食元氣;或茹芝草;或出入人間而不識。」清晰的表達出古人對於神仙世界的奇妙現象,東漢王充《論衡·雷虛》載「無翼而飛謂仙人,畫仙人之形為之作翼。」鏡背之仙人騎瑞獸即為本篇所展示的題材——仙騎鏡即是以此為立意的很有特色的一個鏡種,以仙騎數量分為雙仙騎和四仙騎兩大類。

首先我們說雙仙騎紋鏡,雙仙騎顧名思義即為鏡背主題紋飾有兩組仙人騎獸紋飾,仙人均頭帶背光,飄帶舒展,呈凌空逍遙之狀,形象生動,表現出一種仙風道骨的情態。此類鏡出現的仙人神獸坐騎較為常見的有四種。其一為天祿,神話傳說中的瑞獸,天祿和麒麟、辟邪並稱為古代祭祀的三大神獸。天祿似鹿而長尾,一角者為天祿,二角者為辟邪,可攘除災難,永安百祿;其二為麒麟,狀如獅,《禮記·禮運第九》:"麟、鳳、龜、龍,謂之四靈。",可見麒麟地位起碼與龍同等,並不低於龍。麒麟也象徵仁德,可載聖人羽化升仙;其三為鸞鳳,作為四靈的又一位成員,自古以來就是吉祥紋飾,且應用的時間跨度縱穿了整個銅鏡發展史。漢劉向《九嘆·遠遊》載"駕鸞鳳以上游兮,從玄鶴與鷦明。"可見,鸞鳳也是古人心中牽引人升仙最理想的神獸;其四為仙人騎鶴紋,仙鶴在古代是「一鳥之下,萬鳥之上」,僅次於鳳凰的「一品鳥」。同時鶴因為仙風道骨,為羽族之長,自古被稱為「一品鳥」,寓意第一。唐代詩人崔顥的《登黃鶴樓》中「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這裡的「昔人」指的就是故時的仙人,由此可見,仙鶴一直也是古人寄託升仙願望的神鳥。

部分雙仙騎鏡僅以兩組仙騎紋作為主題紋飾,鏡緣飾以祥雲紋,除此類之外,還有一種較常見的且數量較多的雙仙騎還配有兩組仙山紋飾,仙山之上數目蔥鬱,層巒疊嶂,當然只是相對簡約的刻畫。《史記·封禪書》載:「自威(齊威王)、宣(齊宣王)、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萊、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傅在勃海中……蓋嘗有至者,諸仙人及不死之葯皆在焉。其物禽獸盡白,而黃金銀為宮闕。」 在道教的神話體系中,仙人一般都居住在仙山之中,仙山紋飾在在此類鏡上的應用一方面凸顯仙人的逍遙自在,仙風道骨;另一方面,凡人升仙的一種方法極為找到仙山,仙人在古人眼裡為凡間與天界的界限,能夠登頂仙山即可成為仙人。如《穆天子傳》中所載周穆王西巡「升於崑崙之丘,以觀軒轅黃帝之宮」《禹本紀》言:「河出崑崙,崑崙其高二千五百餘里,日月所相避隱為光明也。其上有醴泉、瑤池。」此類紋飾也是古人渴望升仙,擺脫凡世紅塵世俗輪迴的美好願望。

下面我們說四仙騎鏡,顯然就是四組仙騎紋作為主題裝飾紋樣的銅鏡。紋飾相對於雙仙騎更加的豐富,版式排列也更加多樣。仙人形象方面,雙仙騎與四仙騎基本一致,四仙騎的豐富性主要體現在在仙人坐騎方面,雙仙騎較為常見的搭配為天祿與麒麟以及鸞鳳與仙鶴的組合,而四仙騎鏡因為紋飾的豐富,排版組合也更為豐富,雙瑞獸一般較為固定,其餘兩組有雙鸞鳳、雙仙鶴、以及鸞鳳仙鶴等,除此之外還有四組仙人騎鶴紋的仙騎鏡。較為豐富的四仙騎鏡會在鏡背空餘空間填飾仙草紋與祥雲紋,用以勾勒仙人世界的美好。

總體來說,仙騎紋題材銅鏡所反映的不僅僅是當時所盛行的道家升仙文化,更是古人對於美好生活嚮往的直觀體現,宗教學說的作用即為人們提供精神上的慰藉與寄託,仙騎紋鏡作為文化的載體,很好的承載了古人對於美好的嚮往與追求,同時也是古人飛天夢想以及天馬行空想像的完美表達。仙騎鏡在唐代這個銅鏡美學的黃金時期,以其獨特的含義、創新性與藝術張力成為廣大銅鏡品類中璀璨的一顆明珠。

仙騎紋鏡欣賞:

【聲明】:本文為原創作品,內容由【青銅文化】整理,圖片素材來源於雅昌網圖錄,特此表示感謝,轉載請註明。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銅文化 的精彩文章:

TAG:青銅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