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天下英雄大可知

天下英雄大可知

天下英雄大可知

6月8號,一年一度的高考又過去了。考完試的高三生們從考場里魚貫而出,出來之後是他們的狂歡,是壓抑了許久的釋放。也是商家的一個窗口期。在這片上帝應許的土地上,在高考完的幾天里,做什麼都是可以被理解的。

而高考卻不僅僅是一場關於他們的考試,每年高考,都會牽動著所有中國人的回憶。自從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高考就成為了中國人的一個共同的回憶。其實,我們也可以說,這個回憶,可以追溯到宋代。千百年來中國的考試選拔制度,使得科舉考試或者說考試選拔制度,成為了一個符號,隱藏在我們的基因里。而這個符號的背後,往往是一代人的青春熱血,它象徵著一段單純的時光。每當我們回憶起高考,我們會幻想自己能夠回到過去,甚至能夠重新參加一次高考,也許人生的軌跡會有所不同。

它是如此的重要,又如此的具有戲劇性,多少本來被看好的天之驕子因為發揮失常從而泯然眾人,多少人又通過這次考試完成逆襲。所以我們會一次次的幻想回到過去。高考在這裡,是一個混合體,它一頭指向過去,一頭指向未來,它給了我們無限的想像,把回憶帶上了一層溫情的面紗。從這個角度來看,一年一度的高考,給與了我們一個機會,或者說是一個儀式,讓我們的記憶得到升華,把生活中的黑暗的一面洗去。

同時,在這個儀式里,我們的凝聚力得到提升。全國各地,天南海北,都有一場共同的考試。而這個考試有一個共同的標準。我們十二年的努力,就是為了這一次考試,所以我們被灌入了相似的知識和相似的價值觀。前段時間流行的測試政治傾向的小測試,大部分人的政治傾向都是如此的相似。(來自我的粗略的朋友圈統計)所以在大多數政治問題上我們的態度都是驚人的相似。而且我們輕易的接納了一個克里斯馬式的領袖,並沒有產生太大的抵觸。

通過媒體的宣傳,這段時光被美化了。我們的所有的奮鬥,所有的汗水彷彿都能看得見回報。而我們的迷茫,被看作是成功路上的必須,被有意無意的淡化了。緊接著,高中的那些軍事化的管理,被認為是理所應當的,因為這種管理模式是最適合高考的。美好的高中歲月的回憶把那些不美好給有意無意的抹去了。高考從這個層面上來講,賦予了超級中學軍事化管理的合法性。

更重要的是,高考賦予了統治階級合法性。在這個社會,我們鼓吹平等,或者說我們認可機會平等,每個人都有受教育的權利和追求美好生活的權利。通過層層選拔、考試,一些人從中脫穎而出,成為精英或者統治階級。是的,在這個時代,公司的職位需要考試選拔,政府官員需要考試選拔,這些出題人和考官們決定著下一代的統治者。而這些統治者們也就相信,這個世界就是應該由他們來主導的,因為他們通過了考試,被認為符合要求,有能力進行統治,他們的當選是合法的。

如果沒有考試來選拔呢?想想清末吧,清朝的統治者們廢除了科舉,搞出了皇族內閣,攝政王的一句「有兵在」氣死了張南皮。看看革命黨人在私下散發的反清資料吧。揚州十日,嘉定三屠被一遍遍拉出來,用來強化漢人的反滿情緒。然而他們卻提不出什麼新鮮東西,只能重申清初那些反滿漢人的口號,沒有一個完整的國家構建的設想。他們卻能夠把漢人鼓動起來,因為過去提供統治者合法性的科舉不復存在,統治階級不能證明自己有足夠的能力進行統治。而高考能夠提供一個合法性的證明,因為統治階級確實有能力去做統治階級,這是經過無數考官認證的。

高考是一個精巧的設計,也是一個平衡器。在某種意義上,它和科舉制是一樣的。當唐太宗看著魚貫而入的考生的時候,說出「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考試選拔制度的意義就被說盡了吧。

編者:說好的兩人公眾號,實際上現在才有郭皓嘉同志的單獨的文章。不過,這的確是他。

讀完這篇文章,想到《唐言》中的那句知名的話:「縉紳位極人臣,不由進士者,終不為美。」

終不為美,終究是「不美」,而不是「不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叢野草一嘉賓 的精彩文章:

TAG:一叢野草一嘉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