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對於蘋果,你還有什麼想問的嗎?

對於蘋果,你還有什麼想問的嗎?

小時候幾乎每個孩子都會得到一套《十萬個為什麼》,而長大後面對著周圍司空見慣的「物品」,卻再難以提出充滿童真的問題。

「問這些有什麼用?」

有一套出版物,不僅解決不了 「有什麼用」 的問題,反而致力於引導讀者 「該怎麼問」。

《Science of the Secondary(次要科學)》是一套薄薄的研究型出版物。也是一種充滿好奇心的處世態度。「次要」指的是日常生活中被人們忽略的物件及周遭環境,而「科學」則是不斷地提問,從方方面面對物品進行考察與研究,以獨有的剖析和詮釋方法,力圖揭示日常生活經驗之下隱含的內部聯繫與細微情感。

說起研究,很多人都會聯想到令人望而生畏的嚴肅學術論文或著作,但《次要科學》卻是非常可愛而接地氣的,研究的內容諸如 「蘋果為什麼完美契合人的手型」、「喝咖啡時的口型」、「雞蛋滾動的軌跡」、「穿襪子的方法」等,文字、照片與插畫搭配,輕鬆幽默又不失嚴謹。

△《次要科學 1:蘋果》,2013 年發行。 圖片來源 | atelierhoko.com

△《次要科學 2:杯子》,2014 年發行。圖片來源 | atelierhoko.com

《次要科學》的創作團隊 Atelier HOKO(HOKO工作室,以下簡稱 HOKO)位於新加坡,是一個探究日常使用經驗的獨立研究平台。這是一個兩個人的工作室,創始人何進良(Alvin Ho)與 郭進敏(Clara Koh)18 年前成為新加坡淡馬錫理工學院工業設計系的同學,成立了 HOKO,之後兩人陸續前往荷蘭埃因霍芬設計學院攻讀情景化設計(Contextual Design)專業。

這個很難找到貼切的中文翻譯的專業原本強調的是親臨現場與切身觀察,在埃因霍芬,這個專業有著極高的自由度與創造性,據 HOKO 回憶,專業的同學來自建築、時尚、舞蹈等各種背景,在這個專業里,最強調的是思考與交流,並找到最適合自己且具有溝通性的設計方法來闡述自己的想法。

成立以來,HOKO 一直關注日常物件,圍繞著衣服、食物、餐具等物件創作了一系列影像及裝置,從直覺出發,細微而感性地探討如何讓環境中的物品跟人之間的關係更加緊密。在展覽中,他們引導觀眾通過體驗,重新找回探索和感知日常物件的好奇心,提出問題並思考導致問題的內部原因。

為了用更具溝通性的方式引導更多的人觀察日常,HOKO 到新加坡的設計學院開設過短期工作坊,之後又開始了獨立出版,2013 年,第一本《次要科學:蘋果》 面世。

「蘋果」 之後,接連推出時鐘、杯子、窗戶、襪子、門、杯子、蛋主題。與其說是正式的「書籍」,HOKO 把《次要科學》當作一套 「指導手冊」,它不僅是傳達信息,而是以不同的主題去觸發「未知」,引發人們對日常的思考和探索。50多頁里的內容里,沒有書籍該有的目錄,也沒有涵蓋主題方方面面的野心,沒有收錄的內容也不會做成續集,剩下的空白交給讀者自己發現。

閱讀《次要科學》的感覺,就像是回到了兒時的課堂,跟隨著 HOKO 的眼界與想法,五感體驗被慢慢打開、周圍的物品漸漸有了溫度,細膩的感知能力、對周遭事物保有未知態度的能力,都一點點地建立了起來。

△《次要科學 7:雞蛋》,2016 年發行。圖片來源| atelierhoko.com

△《次要科學 8:襪子》,2016 年發行。圖片來源 | atelierhoko.com

觀察與體驗是 HOKO 最重要的研究方法。

在《次要科學》之前,HOKO 有一個長達 4 年的對野貓的研究項目,兩人輪流 24 小時監控路邊的野貓,研究它們如何在城市的公共空間中居住。

△《HABIT@AT》,2014 年發行。圖片來源 | atelierhoko.com

每本《次要科學》的製作前期,HOKO 會花半年時間去體驗和使用物件。研究「杯子」主題時,兩人找來了很多杯子,每天不停地喝與觀察,研究不同杯子的用途、人在用杯子喝水時的不同動作;研究蘋果時,兩人買了很多蘋果吃,不吃蘋果的 Clara 也逼著自己吃了很多;研究「雞蛋」時又吃了很多雞蛋;甚至研究「襪子」時還聞了臭襪子。

觀察與體驗過後,是兩個月左右的製作周期,兩人沒有明確的分工,文字、插圖等都是一起做的。因為不擅長使用數碼相機的緣故,所有照片都是由膠片拍攝,色調偏黃、顆粒感很重,看起來也挺溫暖。

除了飲食主題,《次要科學》還有以建築為中心的研究計劃,包括水管、窗戶、門等主題,像一本可愛的裝修觀察指南。系列裡探討了 「時鐘最合適的擺放位置」、「房屋的排污系統和新風系統」、「窗戶和採光的關係」、「門把手的形態」、「門、窗和視野的關係」等,之後還打算研究天花板、地板等主題。兩人很喜歡台灣宜蘭,夢想藉由自己收集的資料與對物件使用的經驗,在宜蘭蓋一棟自己的房子。

△《時鐘》《窗》《門》《水管》,2015 年發行。圖片來源 | atelierhoko.com

作為《次要科學》的延伸,HOKO 根據每期主題發展出實際的裝置或活動,展現創作的思考過程。

在水果攤販售 「蘋果」,買一本書附贈一個水果;將「時鐘」展示在自動翻頁的機械裝置上,模擬從快速瀏覽到逐字閱讀 6 種閱讀速度,讓參與者體驗日常行為對時間的測量;推出「穿襪子體操」,讓讀者在家中通過穿襪子進行鍛煉;做出 17 款怪異形態的杯子,如超高的杯子、有破洞的杯子等,讓參與者選擇喜歡的杯子喝飲料;建築研究計划出版時,發布了 60 張教學明信片,指導讀者通過日常行為探索自己的家,建立人與建築物之間的關係……

△ 《蘋果》延伸企劃 「Fruit Stall Launch」。 圖片來源 | atelierhoko.com

△ 《時鐘》延伸企劃 「Your Rhythm」。 圖片來源 | atelierhoko.com

△ 《襪子》延伸企劃 「Soxercise」。圖片來源 | atelierhoko.com

△ 《杯子》延伸企劃 「Cafe Cup」。 圖片來源 | atelierhoko.com

△ 建築主題延伸企劃 「Another Mad Afternoon at Home」。 圖片來源 | atelierhoko.com

△ 《雞蛋》延伸企劃 「A Dozen Eggs  」。 圖片來源 | atelierhoko.com

在「雞蛋」主題的展覽中,HOKO 展示了各種各樣的雞蛋雕塑,提出日常中人們會忽略的有關雞蛋的細節,通過一系列陌生而又熟悉的場景,啟發參與者自問:「蛋是什麼?」、「一顆蛋可以做什麼?」

《次要科學》也和別的品牌合作,曾受邀在新加坡烏節路的優衣庫門店中開展主題為 「從手到腳」 的襪子研討會,也曾在東京足球主題的獨立雜誌《SHUKYU》中刊登以 「球」 為主題的研究等……

△ 襪子研討會 「From Hands to Feet」。 圖片來源 | atelierhoko.com

△《SHUKYU》雜誌中刊登的 「球」 為主題的研究。圖片來源 | atelierhoko.com

使用物品講故事是當前獨立出版中一個流行的手段,但 HOKO除了研究物品本身的物理特質,還探究內里隱形而強烈的情感連結,正如他們的介紹所說,「專註研究人、實物、空間之間日漸脫離的關係。」

在成長的積累過程中,人們將經驗進行總結,但當未知成為已知,對物件本事的觀察與探索也相對停止;或是直接從網路中獲得知識,就算沒有體驗過也能知道事情是如何發生的,不真實卻理所當然。「但如果生活缺乏體驗,就算有龐大的知識量,也不等於擁有同程度的生活體驗,」Alvin說,「如果不去體驗生活,就無法認清『真實』的樣子」。

日本設計師原研哉在《設計中的設計》中曾提到,「設計不是一種技能,而是捕捉事物本質的感覺能力和洞察能力」。

設計常被片面理解為單純解決問題或做出好看外表,但設計的本質其實更接近於通過以物件的設計為媒介去喚醒人們的大腦,進而產生一種興奮的好奇心與求知慾。《次要科學》便是概念與設計的完美結合,HOKO 以非常浪漫的方式傳達出他們的核心價值:不把日常瑣碎當作理所當然,對所有事物保持高度的好奇心。

那麼對於蘋果,你還有什麼想問的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周刊 的精彩文章:

面對壓力,我們該怎麼辦?第一財經周刊×歐姆龍健康

TAG:第一財經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