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威尼斯雙年展,十名建築師為梵蒂岡展館設計了十所小教堂

威尼斯雙年展,十名建築師為梵蒂岡展館設計了十所小教堂

GIF

羅馬教廷是梵蒂岡在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上的首演,邀請了十位建築師在聖喬治馬喬雷的威尼斯島嶼上設計和建造十個小禮拜堂。由弗朗西斯科·達爾科和米科爾·福提策劃的,梵蒂岡的展館從1920年的伍德蘭教堂得到了靈感,建築師岡納·阿斯普里德將這個禮拜堂的主題作為一種定位,邂逅,調解和致敬的場所。從弗朗西斯科·馬格納尼(francesco magnani)和特勞迪·佩爾策爾(traudy pelzel)對林地小教堂的重建開始,展覽還包括了由諾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愛德華多·索托·德莫拉(eduardo souto de moura)、卡拉·朱阿卡巴(carla juacaba)等建築師設計的另外10座「禮拜廟宇」。

▼里卡多·弗洛雷斯(ricardo flores)和伊娃·普拉茨(eva prats)設計的——早上的教堂

里卡多·弗洛雷斯和伊娃·普拉斯的小禮拜堂就像一道平行於小路的牆。在這堵牆上,一扇門提供了離開公共路線的選擇,進入森林,放棄了由線道提供的已知的命運,而選擇了未知的道路。

▼東阿多·索托·德莫拉(edouardo souto de moura)實驗室——不,不是……

東阿多·索托·德莫拉(edouardo souto de moura)設計了一個封閉的空間,四周有四塊石牆,中間還有一塊石頭,暗指祭壇。入口被一棵樹擋住,而在裡面,牆壁上有一個窗檯,遊客可以坐在上面等待。

▼smiljan radic與moretti, saint-gobain italia——一個作為路邊聖地的小禮拜堂

斯米爾揚·拉克(smiljan radic)設計的圓錐形小禮拜堂,有著薄薄的牆壁和敞開的屋頂,將家庭和紀念碑融為一體。教堂被等同於路邊的聖壇,根據建築師的說法,這是一個三層的禮拜堂,在那裡,悲傷的人們會放置鮮花和蠟燭。

▼卡拉·朱亞卡巴和塞科·斯特米——一個長椅和一個十字架

卡拉·朱阿卡巴的教堂由四根8米長的鋼樑組成,其中兩根是長凳,另兩根是十字架。在7塊混凝土上,不鏽鋼橫樑反射周圍的環境,使得小禮拜堂隨時都可能消失。

▼肖恩·戈德塞爾和瑪格·新塔克——一個能在數千公里外生存的動態實體

西恩·戈德塞爾的設計延伸了教會作為一個有彈性的,有活力的實體,能夠在幾千公里之外的羅馬生存。重新定位的小教堂可以被運送,豎立,重新包裝,運送,在需要的地方重新建造。

▼藤森寺與巴思寺,木酚十字教堂

藤森的十字架教堂有一個黑色的外牆,這意味著一個安靜的祈禱的地方。內牆塗上了石膏,嵌上了一些木炭,但十字架周圍仍然是純白色,強調了鍍金的部分。遊客可以穿過一條狹窄的通道,走近「馬廄」式的建築,然後「從狹窄的大門進去」,在看到粗陋的建築時,體驗上帝之子升天的感覺。

▼諾曼福斯特和馬格,特克諾,特那,十字架變成了一個張拉整體結構

諾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的目標是創造一個散布著淡紫色陰影、遠離路人常態的小庇護所空間,把重點放在自然景觀上。小禮拜堂的設計從一個木甲板和三個象徵意義的十字架開始,演變成一個由電纜和桅杆組成的緊張的整體結構。

▼哈維爾·科瓦蘭(javier corvalan)和西緬(simeon)——一個游牧的小教堂

在他的chape上,哈維爾科瓦蘭已經解放了這個圓圈,創造了一個圓柱體的橫截面,在一個支撐點上保持平衡。整個結構是用鋼製成的,而圓柱體不接觸地面——如果地面震動或風吹,教堂就會移動。

▼弗朗西斯科·塞里尼(francesco cellini)與panariagroup合作——這不是一個項目;是一種表達

弗朗西斯科·塞里尼的結構包括兩個相互連接的卷,其中包括座位區域,以及在摘要中指定的兩個禮拜儀式元素:講壇和聖壇。禮拜堂的形式是豐富的,與基本的和精簡的空間和材料,帶有抽象的性質。

安德魯·伯曼(andrew berman)的簡單結構類似於棚屋和建築物,這些建築都是為簡單的住所或使用而準備的現成材料。所有的表面都覆蓋著半透明的聚碳酸酯板,而內部則襯著黑色的漆膠合板。這種結構是匿名起源的一種精確形式,是一種不確定的存在。

▼弗朗西斯科·馬格納尼和特勞迪·佩爾澤用阿爾皮-由貢納·阿斯普蘭德重建的林地小教堂

作為展覽的序曲,這座建築展示了普倫德為原始林地小教堂繪製的建築圖紙,該教堂位於瑞典的斯科格斯基·洛克加登公墓(skogskyrkogarden cemetery)內。展館面積只有33平方米,既體現了墓園的建築風格,也體現了自然環境下小屋的外觀。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D藝術手繪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TAG:3D藝術手繪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