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術士:我有長生之法,皇帝說:你要什麼我給什麼,先把我女兒給你

術士:我有長生之法,皇帝說:你要什麼我給什麼,先把我女兒給你

原標題:術士:我有長生之法,皇帝說:你要什麼我給什麼,先把我女兒給你


李商隱寫過一篇很有意思的《賈生》: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其內容,明寫漢文帝深夜拉賈誼促膝長談,將半宿的時間都浪費在神鬼虛談中,實則,暗自諷刺當朝統治者未能任用賢才。《史記》中的賈誼其實是個才華出眾的青年,最初,漢文帝聽聞此人博學多才,所以,召他入宮做了博士。由於,賈誼在就職期間就當前形勢提出了許多政治改革措施,漢文帝採納了賈誼的部分意見。


但是,這些被改動的政策觸動了朝中重臣的利益,所以,這些權臣在無形中成了賈誼的政敵。後來,這些人時常在漢文帝面前污衊賈誼,使多疑的漢文帝就此疏遠了賈誼。一年後,賈誼機緣巧合下回到宮中述職,恰逢朝廷剛舉行過祭祀活動,漢文帝對神鬼之說頗感興趣,就召見賈誼討論神鬼的本質,賈誼知無不言,與漢文帝促膝長談到深夜。


賈誼的描述精彩生動,使漢文帝大感興趣,一直在往賈誼的身邊的坐席靠攏。二人談罷,漢文帝讚歎:「我已許久未見賈誼,曾以為在學問方面已不輸於他,沒想到跟他差距這麼大。」不久之後,漢文帝命賈誼做了自己兒子梁懷王的老師。


從這我們能看出,賈誼和漢文帝兩人對神鬼的討論是站在學術角度上的,賈誼的言論也根本不是古代裝神弄鬼的方士所說的「玄幻」說辭。從這點來看,李商隱說漢文帝只醉心於神鬼之事並不妥當。可惜,李商隱的詩句影響太大,時至今日,但凡有人聊起昏庸帝王,總有人拿漢文帝賈誼的這段「鬼神空談」說事。



實際上,漢文帝只是對神鬼之說的本質十分好奇,希望能從賈誼那學習一些祭祀理論。曾有趙垣以「五色神氣」之說,勸漢文帝修築廟宇,文帝識破了趙垣的歪理邪說,直接將其推出去斬首。從這個典故更能看出,漢文帝對方士之說並不迷信,遠比他的後人漢武帝表現得要理性得多。

說到「方士」這一職業,起源於戰國時燕、齊一帶瀕海地區,從戰國末年,即齊威宣王時候,這些人便已經有了他們自己的傳授系統,《史記》中將他們叫做「方仙道」。同時,還提到了其中的幾個典型人物,宋無忌、正伯僑、充尚和羨門子高,並且,在秦漢時期非常盛行。



方術最早起源與陰陽五行學說,陰陽五行學說原本是一套表述萬物機理的哲學,到後來,穿鑿附會成了象徵事物發展的理論。最終,陰陽五行學說在方士們手中變了味道,徹底變成歪理邪說,甚至,愈演愈烈,比現代的玄幻小說猶有過之。


由於,這群滿口胡言的傢伙掌握著十分玄幻的藥方,還懂幾手玄奧的方術,所以,民間稱呼他們為「方士」。


也有研究,方士的由來,事實上更早於此,如我國古代傳說的篯鏗、容成、西王母、素女等,也應當說是一些方士。篯鏗相傳是堯時人,是我國最早的養生家之一,《莊子·刻意篇》說:「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已矣,此導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考之所好也。」這裡所說彭祖,就是縫鏗。


秦朝方士的代表徐福就是其中典型,曾有人說徐福來自秦朝出產方士的燕趙之地,實際上,徐福是土生土長的琅琊人。徐福憑藉三寸不爛之舌以海外仙山與長生不老誘惑秦始皇拿出無數金銀珠寶資助自己求仙,最終,帶著幾千童男童女遠渡海外求取仙藥,消失在大眾的視野中。


漢武帝也曾迷信過方士之說,對手下方士李少君十分寵信。李少君擅長吹牛,聲稱:「自己掌握了長生不死之法」,並且,誘騙漢武帝封禪修仙,並多次變更年號。由於,李少君在皇帝手下混得風生水起,燕趙之地的方士紛紛背井離鄉跑去皇宮對著漢武帝大放厥詞,花言巧語。


齊地有個叫少翁的方士,據說,他特別擅長幻術,曾讓漢武帝看到早已過世的王夫人,讓漢武帝大感驚喜。藉此機會,少翁騙漢武帝在宮中畫了一大堆關於天地神仙的造像,並在皇宮中擺滿祭祀用品。後來,少翁還寫了封帛書塞進牛肚子中,騙漢武帝牛肚中有玄機,最終,被明眼人揭發敗露,漢武帝一怒之下將其處斬。


少翁死後,他的同學欒大頂替了他的位置,繼續矇騙漢武帝,說:「自己曾見過仙蹤」,漢武帝大喜之下,竟然,將女兒許配給欒大,欒大的官位也節節攀升。後來,欒大的謊言也被拆穿,漢武帝這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又遇見一個騙子。



漢武帝用了大半生時間尋找仙跡,任用了數不清的方士,也殺掉了數不清的方士,一輩子也沒能見到真正的仙人,更別提什麼長生不死之葯了。反倒因為漢武帝執迷於此,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老年時期還迷信神鬼之說與兒子因蠱毒之說自相殘殺。


可以說,與漢武帝相比,漢文帝追求神鬼之說本質的做法明顯科學得多,漢武帝一生追求歪理邪說的作為比之追求真相的漢文帝簡直天壤之別。現代人評價漢武帝的時候,時常會用到「雄才大略」一詞,可是,真正擁有雄才大略之輩,又如何會深陷迷信學說中無法自拔呢?



最後,李商隱寫《賈生》,從諷的方面看,表面上似刺文帝,實際上,詩人的主要用意並不在此。晚唐許多皇帝,大都崇佛媚道,服藥求仙,不顧民生,不任賢才,詩人矛頭所指,顯然是當時現實中那些「不問蒼生問鬼神」的封建統治者。在寓諷時主的同時,詩中又寓有詩人自己懷才不遇的深沉感慨。


參考資料:


『《史記?屈賈列傳》、《史記?秦始皇本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指點江山 的精彩文章:

這個女人曾是陝西首富,慈禧見後立馬將其認作乾女兒,卻孤獨終老

TAG:指點江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