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打了潘建偉什麼假?

我打了潘建偉什麼假?

有一個自稱「科學公園」的所謂「科普網站」,過一段時間就要登一篇攻擊我的文章。因為我批評過當今中國最紅的明星科學家之一、中國科技大學副校長潘建偉,這就成了我一大罪狀。最近「科學公園」又登了一篇相關文章,題目是《方舟子對潘建偉的打假到底是有理有據還是胡攪蠻纏呢?》,署名「汪詰」,附有作者介紹稱:「知名科普作家,代表作《時間的形狀》。」我第一次聽說中國出了這麼個「知名科普作家」,當然那是我孤陋寡聞,不了解中國科普界的情況。這個「知名科普作家」在文章中控訴說,由於我十年來我孜孜不倦地打假潘建偉教授,把潘建偉的研究當成偽科學,他受到誤導,在寫《時間的形狀》第一版時,「就是因為看到了方舟子的打假文章,下筆的時候還特別小心翼翼地用了我等吃瓜群眾目前孩子看熱鬧中的說法,但是到第二版的時候,我就刪除了。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潘建偉教授的學術成就越來越可靠。」然後他說最能說明潘建偉學術成就是是2017年在最頂尖的科學期刊上發表過兩篇論文,最後又附上《科學美國人》一篇關於中國在搞量子通訊的報道,說是請的助理小編翻譯的。

我總共寫過兩篇批評潘建偉的文章。第一篇寫於2005年1月,題目是《潘建偉的論文入選〈自然〉雜誌物理學百年經典了嗎?》,主要是指出當時國內把潘建偉的論文入選《自然》雜誌物理學百年經典列為「國家科技部年度基礎科學研究十大新聞」是言過其實,因為潘建偉只是那篇論文的第二作者,既不是論文主要完成人,也不是論文負責人,按慣例不能算成他的論文,而且那篇論文知識產權屬於奧地利,不能算成中國的。第二篇寫於今年3月。也就是說,在今年之前,也即「知名科普作家」寫作《時間的形狀》之時,我只寫過一篇批評潘建偉的文章,涉及的是一篇論文的歸屬,「知名科普作家」在哪裡看到我十年來孜孜不倦在打假潘建偉,在哪裡看到我認為潘建偉在搞偽科學的打假文章?這不是為了攻擊我故意造謠嗎?

我今年寫的第二篇批評潘建偉的文章題目是《潘建偉是騙子的嚴密證明》,這是針對潘建偉在央視接受採訪時吹牛說他的儀器可以看清木星軌道上汽車的車牌,指出他是剽竊了美國一位物理學家的科學幻想,當成自己已經實現的事實,完全是在欺騙公眾。此外,我以前在關於中國學術誠信文章中偶爾會舉潘建偉作為例子,針對的是他的不誠信行為,例如十幾年來他多次聲稱已經全職回國,拿了全職回國的待遇,而實際上長時間在國外全職工作,在宣稱全職回國很多次後才真正全職回國了。這一兩年來我偶爾會發推特嘲笑潘建偉被稱為「量子之父」,轉發別人對所謂「量子衛星」的價值的質疑,例如最近轉發了《科學美國人》關於潘建偉的「量子衛星」不具有應用價值的報道。這些都只是針對潘建偉的不誠信和浮誇,不涉及其研究的真假和可靠程度。我對潘建偉的打假哪一點打錯了?這個「知名科普作家」憑什麼說我是「胡攪蠻纏」?

我不知道這個造謠的「知名科普作家」是何方神聖,谷歌了一下他的名字,只找到40個相關網頁,除了他自稱是職業科普人,看不出他的背景。看了他一篇關於愛因斯坦的信仰的文章,發現他基本不懂英文,完全是胡編亂譯。他在另一篇文章中承認自己英文太差,要請人翻譯。英語是科技語言,一個不懂英語、看不懂第一手的英語文獻的人,怎麼當的「知名科普作家」?

這個號稱是在做物理科普的「知名科普作家」,其物理水平也非常低。在他摘錄的《科學美國人》報道譯文中,竟出現了「這些密鑰在發送給以太空間的過程中有時會被竊取」這樣的句子,難道他是從一百多年前穿越過來的,不知道「以太」早就被證明不存在?文章中還說:「這些密鑰可以編碼成糾纏光子的各種量子態,例如它們的極化狀態。」懂一點量子物理的人都知道,所謂的「極化狀態」應該是「偏振態」,它們在英文中是同一個單詞,但是有物理知識的人就該知道這裡應該翻譯成「偏振態」。可見翻譯這篇文章的人是缺乏物理常識的,而摘錄這篇文章作為依據的「知名科普作家」沒有覺察這些顯而易見的錯誤,說明其物理水平是很低的。

有人從別的地方找到了該「知名科普作家」的自我介紹,是上海理工大學畢業的,畢業後從事軟體編程工作,後來變成「職業科普人」了。這就難怪其物理水平這麼差了。高中物理是最能體現學生智力差異的課程,學得好的不及十分之一,他們起碼也能上個二流大學,是不太可能去上海理工大學(原上海機械學院)這種三四流的大學的。自己物理都學不會,還去科普物理,還大談量子物理、相對論,只能是東抄西湊,糊弄比他更差的人。

2018.6.2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方舟子 的精彩文章:

TAG:方舟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