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Interview停刊又復刊 獨立雜誌且看且珍惜

Interview停刊又復刊 獨立雜誌且看且珍惜

北半球已經進入盛夏,紙媒圈漫長的寒冬卻依然看不到頭。倫敦蘇荷區大名鼎鼎的雜誌鋪Wardour News的倒閉讓時尚愛好者們唏噓不已。前兩周,即將迎來創刊50周年的老牌時尚雜誌《Interview》也突然破產停刊,並被爆出因長期拖欠編輯工資被告上法庭的醜聞,讀者們紛紛為《Interview》點蠟送上R.I.P。值得欣慰的是,在雜誌元老的搶救下,《Interview》最終逃過一劫,並宣布將於今年9月以全新面貌重新示人。雖然以烏龍結局告終,但這次停刊事件讓紙媒行業再次站在了風口浪尖——熱衷於雜誌的時尚媒體人到底在堅持什麼?或許看過下面這些雜誌你就明白了。

《Interview》——流行文化的記錄者

別看《Interview》雜誌封面都是明星,它與《Cosmopolitan》和《Grazia》這種專註於明星的刊物有著天壤之別。它的創始人可是大名鼎鼎的波普藝術之父Andy Warhol,流行文化就是這本雜誌的養分來源。

從1969年創刊的第一天起,《Interview》就明確了自己的定位——The crystal ball of pop(流行文化的水晶球)。什麼意思呢?通過它,你能回顧流行文化的過去,也能預見流行文化的未來。別人都覺得流行文化是稍縱即逝的,是快餐,是垃圾,但《Interview》就是要顛覆你的偏見:當今流行文化就是未來的經典。

半個世紀以來,《Interview》見證了所有流行符號的誕生,成長甚至黯滅。從早年的畫報風格,到拼貼,到如今的時尚大片,它一直與時俱進,排版上也不斷追求創新,可以說是當今時尚雜誌的標杆了。

從前衛的Grace Jones,到大膽的麥當娜,再到青澀的小李子,《Interview》就像流行文化的記錄者。登上《Interview》的封面,標誌著一位偶像向流行文化符號的轉變,《Interview》的封面人物從來不會曇花一現。

從《Like A Virgin》到《Girl Gone Wild》,哪本雜誌能記錄麥當娜幾十年間的時尚蛻變?《Interview》做到了。

直至今日,荷蘭弟Tom Holland,甜茶Timothée Chalamet,暮光女Kristen Stewart這些新生代偶像也都以登上《Interview》為榮。被《Interview》記錄下自己的時尚瞬間是業界對他們的莫大認可。

《System》——設計師們在思考什麼?

創立於倫敦的《System》雜誌永遠不會告訴你今夏最流行的五條短裙,但它會告訴你設計師們在創造這五條短裙的時候在思考什麼。《System》是一本睿智的時尚雜誌。

《System》不關心趨勢,不關心明星,設計是它永恆的焦點,帶領讀者從設計師的視角去了解時尚的另一面是它的創辦目的。

《System》的編輯們對於封面人物的選擇非常挑剔,再傲人的銷售業績也不能幫助一位沒有設計靈魂的copycat登上《System》的封面。回顧《System》採訪過的設計師,如MucciaPrada,Raf Simons,Virgil Abloh,無一不是行業的意見領袖,她們敢於面對評論界的質疑,敢於我行我素。

賦予設計師們暢所欲言的自由和空間是《System》雜誌最大的特色。第八期中,《System》與MucciaPrada和Raf Simons的三方對話讓我印象最為深刻。在採訪中,Miuccia和Raf這兩位大設計師直言不諱地抒發了自己對時裝界的看法與不滿。

「行業內所謂的『大公司』都生病了。」Muccia向Raf抱怨道。她認為時裝品牌在走向大眾的同時也逐漸失去了自己的聲音:當你的品牌日漸壯大後,政治正確的需要迫使你不斷進行自我審查(self-censorship),這往往讓設計師們與自己的設計初衷漸行漸遠。她甚至表示自己後悔沒有控制好Prada這間公司的規模,但今後依然不會為市場動搖。如果沒有《System》,我們又怎麼能看到Muccia Prada這固執但又可愛的一面?

作為一本業內刊物,《System》一點都沒有學院派的架子,反倒幽默的很。有一期的封面明明是是巴西超模Raquel Zimmerman,結果下面卻寫著「Waiting forRihanna」。原來是Rihanna臨時放了《System》鴿子,攝影師Juergen Teller臨時更換了封面人物,並用「等待蕾哈娜」給作品命名,本來尷尬的換角被《System》用黑色幽默化解,還順便成為了讀者們津津樂道的小梗。

《Fantastic Man》 & 《The Gentlewoman》——不做購物指南

說起男士時尚雜誌,你可能只能想到《GQ》和《男人裝》。如果不想打扮成千篇一律成功男士,而是想做一個簡單有品位的成熟男人,《Fantastic Man》或許是不錯的選擇。

Gert Jonkers 和 JopvanBennekom在2005年創辦《Fantastic Man》,這本雜誌不是一本教你滿足物慾的購物指南,而是讓你通過閱讀沉澱自己,品位文化,做一個真正的fantastic man。

《Fantastic Man》與其它雜誌最大的區別在於它不追逐時尚,甚至有反時尚的趨勢。在它的封面和內頁中,你能看到的不是千篇一律的精壯模特兒,顏值擔當明星,而是現實生活中的真實男人。

《Fantastic Man》編輯們的選題總是非常有意思。2015年他們請來了當年橫掃英國時尚大獎的年輕設計師Jonathan Anderson,但《Fantastic Man》並沒有讓Jonathan拍一些故作深沉的照片,而是讓他化身model演繹自己設計的衣服。

平時整日以白T牛仔褲示人的Jonathan穿上自己的設計簡直騷氣畢露,瞬間俘獲一眾偽裝成時裝粉的少男少女(主要是少男),也讓這一期的《Fantastic Man》成為了男裝雜誌中的經典。

隨後創辦的姐妹刊物《The Gentlewoman》延續了《Fantastic Man》的整體風格,兩本雜誌的極簡風設計和排版被其它獨立雜誌紛紛效仿,十分有收藏價值。

《10 Men》——無處安放的荷爾蒙

《10》和《10 Men》是來自倫敦的半年刊獨立時尚雜誌,時尚、當代藝術和美容都是這本雜誌關心的話題,不過它最大的看點還是整本雜誌撲面而來的青春荷爾蒙氣息。

就拿《10 Men》來說吧,他們的封面常年被美貌的少年佔據,而且他們絲毫不掩飾自己對美少年的熱愛,封面上就寫著挑逗意味十足的幾個大字——你好哇小鮮肉。

《10 Man》雜誌堪稱男模界的風向標,上雜誌的都是當季炙手可熱,最受設計師歡迎,最有記憶點的男孩兒。

效力於《10 Men》的造型師和攝影師特別不羈,他們從不迷信大牌設計師,不順從於主流文化,打造出來的大片總是鮮明的倫敦風格。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有的雜誌力圖轉型,想跟上新媒體的傳播速度,但紙質雜誌的傳播方式決定了它永遠無法在傳播速度、效率和受眾範圍這幾個方面佔據主動。聒噪的社會中,雜誌與其盲目娛樂化、數字化,倒不如保持自己的態度,拍有質感的大片,做有深度的採訪,這樣我們才有理由繼續為之傾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PClady時尚雜誌 的精彩文章:

拯救一顆想遠行的心,請先選對度假風

TAG:PClady時尚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