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李白用106首詩抒寫了中國人的俠客夢

李白用106首詩抒寫了中國人的俠客夢

天下

譚盾

00:00/00:00

1

每個中國人心中都有一個俠客夢。

我小時候就經常拿個木棍當劍使,整天對著牆壁上躥下跳練輕功,輕功沒學會,好幾堵牆倒被我整得慘不忍睹。

我們的大詩人李白也不例外,據《唐才子傳》記載:李白十歲通五經,自夢筆頭生花,後天才贍逸名聞天下。喜縱橫,擊劍為任俠。輕財好施 。

先來看看下面這首詩:

俠客行

唐代:李白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閑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

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

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

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

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

這首詩,很明顯,李白借他人故事,澆自己塊壘。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也僅是二十字,就高度概括了排憂解難、不圖名利、尚義氣、重承諾等等的高尚人格。

雖在歌頌任俠,但由於詩人就是尚任俠的,所以也就神不知鬼不覺地給自己臉上也貼金了。當然這也是一種對理想人格的嚮往,豪情俠骨,躍然紙上。

2

唐代遊俠之風頗為盛行,有俠客情結的詩人也不止李白一個,賈島也寫過一首名震四海的《劍客》: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

俠客一道,本質上是對於體制的強權保持一種個人的挑戰,無論是真正武力上的,還是思想上的,都使得體制上的強權無法控制一切。

李白的俠客情結到底有多嚴重?

查閱了史料,據統計,《全唐詩》李白詩中「劍」字共出現了107次,除去作為地名的「劍閣」3次,「劍壁」1次,武之「劍」猶有103次之多。屬於劍的「鋏」出現了1次、「吳鉤」1次、「吳鴻」1次、「湛盧」1次、「幹將」1次、「莫邪」1次、「青萍」2次、「秋蓮」2次、「霜雪」2次、「匕首」3次、「龍泉」4次。總計,「劍」字共出現了118次(統計時把「吳鉤霜雪明」,「空餘湛盧劍」,「劍花秋蓮光出匣」,「拙妻莫邪劍」,「吾家青萍劍」分別計做1次),分布在106首詩中,約佔全詩總數的10%。

李白不僅文采斐然,其劍術亦是十分高明。

他「十五好劍術」,「劍術自通達」。造詣非同一般。

李白的詩,裴旻的劍術,張旭的草書合稱唐代三絕。雖然「三絕」中沒有李白的劍術,但其劍術之高卻僅位於裴旻之下,居唐朝第二。

下面的這句詩,李白訴說了自己學劍的事情。

《經亂離後天恩流夜郎憶舊遊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節選)

天地賭一擲,未能忘戰爭。試涉霸王略,將期軒冕榮。

時命乃大謬,棄之海上行。學劍翻自哂,為文竟何成。

劍非萬人敵,文竊四海聲。兒戲不足道,五噫出西京。

這段話的意思簡單翻譯一下就是:

以天地為賭注,一擲定命運,一直戰爭不停。

我曾經學習霸王戰略,希望能功成名就,錦衣返鄉。

可是時運不佳,長期漂泊五湖四海。

曾經去山東學劍,後來也沒有什麼結果,會寫點文章,可那有什麼用呢?

劍術並非萬人之敵,文章倒是四海聞名,罕有人匹敵。

這些都是些兒戲,微不足道,所以我唱著五噫歌離開西京長安。

你看,李白誇起自己來,也是豪氣衝天,從不手下留情!

3

李白學有所成後還幹了幾票,看看下面這首:

贈從兄襄陽少府皓

唐代:李白

結髮未識事,所交盡豪雄。

卻秦不受賞,擊晉寧為功。

託身白刃里,殺人紅塵中。

當朝揖高義,舉世稱英雄。

小節豈足言,退耕舂陵東。

歸來無產業,生事如轉蓬。

一朝烏裘敝,百鎰黃金空。

彈劍徒激昂,出門悲路窮。

吾兄青雲士,然諾聞諸公。

所以陳片言,片言貴情通。

棣華倘不接,甘與秋草同。

這首詩的意思就是:

哥年輕的時候,對事理的認識不是特別通達,呼朋喚友,結交的都是些熱血豪邁人士。

不為報酬而助人,並不把解人之難看作是多麼了不起的功勞。

為朋友曾經不惜兩肋插刀,紅塵滾滾處也曾經白刀子進紅刀子出。

哥們肝膽意氣天下聞名,官民同賞。

當然,這些都是小節,不足言道,現在回到偏僻之處隱居。

回家後是四壁空空,沒有任何產業,為衣腹之累而忙個不休。

身穿的狐裘破爛,腰裡曾經的萬貫黃金也用個精光(主要還是接濟落魄文人)。

也曾經去王公門前干謁,推薦自己,但是沒有什麼效果,悲日暮途窮。

老兄你可是官運通達,青雲直上,一諾千金,名噪公卿。

所以來與你告個急,你懂其中的意思就行了,貴在靈犀一點通。

如果你也不顧兄弟情誼,不願意幫助我,我也不說更多的話了,我準備像秋草蓬稞一樣隨風飄散吧。

李白這話說的,這是軟的硬的一起上了,哥們以後找你借錢你就看著辦吧。

4

據說,李白的功夫已經達到了收徒弟的級別了。他家裡有個門人叫武諤,就是一個大俠,周遊江湖,聽說李白的兒子陷落在山東亂軍之中,於是就自告奮勇去幫李白把兒子接回來,說是要報恩,李白為此作詩相贈。

贈武十七諤

唐代:李白

馬如一匹練,明日過吳門。乃是要離客,西來欲報恩。

笑開燕匕首,拂拭竟無言。狄犬吠清洛,天津成塞垣。

愛子隔東魯,空悲斷腸猿。林回棄白璧,千里阻同奔。

君為我致之,輕齎涉淮原。精誠合天道,不愧遠遊魂。

門人不是徒弟就是食客,李白樂善好施,手裡也沒有積攢到幾個錢,應該養不起食客,那隻能是徒弟了,這武諤一個刺客遊俠,自然不是來學寫詩的,有可能是來學劍術的。能傳道受業,也說明李白的劍術也是不容小覷的。

5

李白一生瀟洒倜儻,豪邁勇敢,不拘禮法,疾惡如仇,但是人家再窮也沒搞什麼黑社會,卻活脫脫的一個愛國小青年。

當祖國的統一和安定受到威脅時,便「發憤去函谷,從軍向臨洮」,不計身家性命,英勇殺敵,立功疆場,而勝利歸來時,既不阿附權貴,居功邀賞,又不消極退隱,逃避現實。

白馬篇

唐代:李白

龍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

秋霜切玉劍,落日明珠袍。

鬥雞事萬乘,軒蓋一何高。

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

酒後競風采,三杯弄寶刀。

殺人如剪草,劇孟同游遨。

發憤去函谷,從軍向臨洮。

叱吒經百戰,匈奴盡奔逃。

歸來使酒氣,未肯拜蕭曹。

羞入原憲室,荒淫隱蓬蒿。

在這首詩里,李白以熱烈的感情,豐富的想像,誇張的語言,刻划了一個武藝高強、報國殺敵、功成退隱的俠客形象。他出身高貴,劍如秋霜,袍飾明珠,藝高膽大,堪與名俠劇孟比肩。他雖身璽百戰,威震胡虜,但功成後又任性使酒,不肯俯身下拜蕭何曹參之類的高官,而是隱居於荒山野徑。在這個形象身上,李白的任俠思想體現得淋漓盡致。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俠之小者,為友為鄰居。」這種風範和金庸筆下的喬峰和郭靖都有幾份神似。

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他的這種任俠思想,不但給我們留下了許多浪漫的詩篇,也為當時的思想進步提供了精神食糧。

李大俠,敬你,我們先幹了這三碗!

因為有你的關注

而變得溫暖

喜歡的點個贊吧,轉發分享更有愛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園丁或工程師,你是哪一個?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