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慢380000倍看電視,才發現自己被騙了這麼多年
本文授權轉載自:狂丸
幾乎每個人都曾發現過,用手機拍攝電視屏幕時,鏡頭下的屏幕上會有條不紊地湧現出無數橫杠,這種與肉眼截然不同的觀感不禁讓人懷疑:到底是手機不好使了還是我瞎了?
由於手機的拍攝幀率與電視的刷新幀率不同步,所以人們會感受到這種視覺差異。
倘若以此為線索深入探究,更是會發現:我們看了這麼多年的電視,根本是個騙子!
道理我都懂,電視屏幕的刷新幀率約為24幀,意思是肉眼每秒鐘都會目睹24張圖像閃過,一秒能翻24頁書的話,效果也差不多。
那麼,如果我們把這個過程放慢呢?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讓我們放棄手機拍攝,改用專業的高速攝影機,將攝影機的幀率設為1600並拍攝電視屏幕1秒,如此相當於將24張圖像閃現的過程拆解成了1600份細節,某種程度上也相當於將時間的速度減慢了1600倍。
此時可以發現,畫面變成了一道不斷下滑的像素橫杠。
再具體點,讓我們試試這台配備CRT屏幕的老式電視,它依靠陰極射線管(Cathode Ray Tube)成像,如果以高速攝影機錄下用它玩超級馬里奧會是什麼樣?
只見在2500幀的高速拍攝幀率下,屏幕的大部分區域都一片漆黑,只有每秒從頂端划下的60道像素橫杠。
放大視角後才發現這些橫杠都是零星的遊戲畫面,而這些橫杠全都一閃而過,只留下一片荒蕪。
進一步將拍攝幀率提升到28500幀之後,屏幕上的橫杠變得越來越細、越來越清晰,我們腦海中也大概浮現出了整幅遊戲畫面的樣子。
一道橫杠自出現在屏幕上至滑落出界,整個過程實際上只發生在電光火石之間:電視成像其實就是利用了人眼特有的視覺殘留,一路漸隱的光影恰好能被拼湊成一幀圖像。
而將高速攝影機的拍攝幀率提至118830幀時,又會察覺到這些拚命向下的橫杠並非憑空生成,它們彷彿是由屏幕左側射出的光波構成的。
就像是印表機從左至右、從上至下的列印過程:下圖中的整個過程耗時甚至連1毫秒都不到。
沒想到,看電視其實跟看心電圖是一個道理。
最後我們將攝影機的幀率調製極限,每秒380117幀,你會發現電視只用了區區1/380000秒,就從左向右、勾畫出了馬里奧的鬍子。
你可能會覺得畫面十分抽象且異常模糊,別忘了這塊區域的解析度只有256*128,如果放在4K電視就只有這麼丁點大。
市面上的4K電視多使用LCD屏幕,這種電視的屏幕解析度高達3840*2160,屏幕上每幅畫面都由八百多萬像素共同演繹,這麼一想,密集恐懼症還是趕緊告別電視為妙。
但4K電視在同樣的高速攝影機下並未出現異常,畢竟科技進步了,4K電視的刷新幀率也變快了。
不過如果用高清攝影機錄製遊戲視頻的話,你會發現自己的槍法簡直是菜到前無古人,如果你具備高清攝影機一樣的高幀率眼睛,那麼你將永遠無法及時瞄準到自己的敵人:因為某種意義上你已經打破了時間的規律。
從這個角度來看,雖然我們肉眼所見甚少,但至少不必在遊戲中遇上會躲子彈的敵人。
手機其實也是類似的狀況,如果以4000幀的高速攝影機拍攝手機屏幕的話,單單滑動一下屏幕就會產生無數重影。
用手機玩遊戲也能感受到橫向刷新的幀,這才是真·卡成幻燈片。
拿手機拍攝視頻就更不用提了,恐怕沒人知道自己在拍些什麼,幸好我的眼睛沒那麼靈光,不然就基本告別手機了。
這一系列實驗由來自美國的Gavin完成,他與搭檔Dan組成了專業的科技攝影團隊:The Slow Mo Guys。
他們的絕活就是運用各種頂尖攝影機,記錄下人類肉眼無法觸及的微觀世界。
左為Gavin,右為Dan
此次上場的兩台專業高速攝影機,分別是Phantom Flex和Phantom V2511,光是這兩個傢伙就價值上百萬元,果然,就知道貧窮遮蔽了我對真理的認知。
搜索關注本文原創作者:微信公眾號 狂丸
Gavin不單證明了電視畫面會動是假象,還揭露了電視能顯示出各種顏色是謊言。為此他特意架設了兩台專業的單反相機,其中一台以近距離捕捉電視屏幕上的畫面,而另一台則以第三人稱視角公證整個過程。
屏幕上的畫面先隨著鏡頭的貼近而越發銳利,而後又因鏡頭過近而無法對焦並變得模糊。
然後Gavin替換上了Canon MP-E 65mm鏡頭,用它能夠聚焦到更加微小的物體。
單鏡頭價值近萬,攝影窮三代,不是沒道理
此時再將鏡頭貼近電視屏幕,竟會發現電視畫面並非肉眼所見那般純白。
Gavin將鏡頭拉伸使焦距於此之上再縮小5倍,這樣一來再微不足道的細節也能盡收眼底。
再次對焦後的白色屏幕完全變成了彩色,但焦距過小,細微的手抖都會引起畫面震蕩,因此並無法準確捕捉到電視畫面上到底是啥。
Gavin將對焦完畢後的相機固定在了三腳架上,此時電視屏幕滿是井然有序的色塊矩陣,沒錯,這就是你在4K電視上看到的白色。
這些密密麻麻的方形紅綠藍色塊作為「亞像素」,每一組紅綠藍「亞像素」即可構成單個「像素」,有時水滴落到屏幕上後也能觀察到它們的存在。
我們從電視屏幕上所欣賞到的一切艷麗色彩,都由這三色「亞像素」變色、調光融合而成,三色齊亮即為白,反之則會呈現出黑色,如果綠色熄滅,則會呈現出紫色,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變幻無窮也。
另外LCD電視的整個屏幕都由背光熒光燈管點亮,所以即使三色齊滅呈現黑色的情況下,也還是避免不了有些許背光從中溢出。
所以有時你會發現自家的電視並沒有那麼「黑」。
總而言之,看電視就是在看這三色燈,時熄時滅。
老式電視的色彩原理也是異曲同工,只不過其中的亞像素呈磚塊狀且相對鬆散罷了。
所以說,看電視的另一個真相是,其實和站在馬路邊看紅綠燈也差不多?
不由回想起當年痴迷於電視傻傻的自己,
難怪媽媽說,電視上都是騙人的。
_____________
內容經授權轉載自【蝌蚪找真相】公眾號
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一次說來就來的自體實驗,憑什麼被課本魔改成「感人故事」?
※江湖上流傳的驅蚊大法,其實並沒有什麼卵用
TAG:SMETal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