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清國的多少藩屬國?

大清國的多少藩屬國?

眾所周知,大清皇帝出於滿洲,因為明朝腐敗無能,民不聊生,導致國家內亂,清軍不入關,中原已經分裂多個政權,不僅有李自成、張獻忠,還有明朝分封的各地藩王,都蠢蠢欲動,均互相不服,準備亂戰。

清軍應邀請,遂進關成了「中華之主」。在清代初年,朝貢國的範圍可以從康熙七年的孝陵神功聖德碑看出「東至使鹿(大興安嶺等東北地區)、使犬之國(也在東北,包含今天俄羅斯庫頁島),西至厄內忒黑、吐魯番等國,北至喀爾喀、俄羅斯,南至琉球(今日本沖繩群島)、暹羅(今天的泰國))、荷蘭、西洋海外等數百國。」

在清聖祖時期,西藏和新疆等地還被看做是朝貢之國而非是大清帝國的領地。而經過雍正和乾隆兩代人的努力,青海西藏以至於新疆天山南北兩萬餘里盡數納入清朝領土,變成了「中國」範圍內的地方。

而中國範圍的擴大,也代表著屬國範圍的縮小。根據《乾隆會典》,當時在清代官方眼中的「四夷朝貢之國」也就朝鮮,琉球,安南,暹羅,西洋,緬甸,南掌。而中亞的各個汗國以及部落則被稱作「外藩屬國」。

關於這兩者的區別,可以從道光四年清朝發給越南的文書中看出「周官職方,王畿之外,分九服,夷服去王國七千里,藩服九千里,是藩遠而夷近」。

按中原傳統觀點,世界上除了中國,只分敵國和藩屬國。敵國就是互相開戰的敵對國家。只要不是互相開戰,跟中原和平往來,那全部記載到史書里的放。所以。以前各朝代,虛的成分很多。有人說白了,就為了面子撒錢。只要有外國友好來使者,那中原就會給大量錢和物品,這樣記載為屬國。就是用錢買名。

大清國,應說也受中原傳統思想影響,但實際操作上,大多主張實際權力,而不是圖虛名。因為大清國真的要干預各藩屬國的政權,如老王去世,新王繼位,必須上報,由大清國派使者去冊封。

真有幾例子,就是藩屬國出現篡權,非正常手段上台。那大清國知道了,不但拒絕冊封新王,還派軍隊去干涉藩屬國政治,去驅趕篡位的新王。

大清國就藩屬國,還分為內藩和外藩。大清國依據中原傳統的18省,這18省以外,均不屬於中國直轄的地域,而屬於藩屬,只不過是根據與大清皇帝親近程度,而分為內藩和外藩。

按照《清高宗實錄》卷 131 乾隆五年十一月甲午條的記載 : 「自京畿達於四裔 , 為省十有八 , 統府州縣千六百有寄 。外藩屬國五十有七 , 朝貢之國三十有一 。」是指以中原地區為核心的清朝直轄的區域 , 18 省之外 , 分布的則是「外藩屬國」 。

此即清人所用「藩屬」一詞涵蓋的範圍 , 它不僅涵蓋了稱為「 外藩」的眾多民族或政權 , 也包括了「屬國」以及「朝貢之國」 。之所以稱為「藩屬」 ,是因為這些民族或政權分布在 18 省之外 ,對 18 省的安全起著「藩衛」 、「藩屏」的作用 , 一如中原地區衛護家之安全的籬笆 ,此乃也是「藩」的根本詞義 。

因中原傳統地域就是18省,大清皇帝進入中原,成為中國皇帝,那地域還是18省,其餘包括後直接統治的蒙古各部、新疆回部、西藏、索倫,以及自己老家滿洲,均不列入中國本部,均屬於藩屬,只不過這些與大清皇帝近,大清皇帝直接派大臣甚至軍隊到這些地區,所以被稱為內藩。

而對於平常不派大臣,也不派軍隊,只是在必要的時候去管理干涉,才派軍隊進入,那些屬於外藩。大清國對外藩行使一定主權,外藩的外交權也需要大清皇帝批准。

隨著清朝版圖擴大。清朝藩屬國擴充到東亞的朝鮮;北亞地區的蒙古各部;東南亞地區的安南(即越南)、南掌(今寮國)、暹羅(今泰國)、緬甸以及南洋群島的蘭芳共和國(柬埔寨被安南與暹羅瓜分,呂宋與蘇祿於西班牙統治菲律賓群島後相繼消失);西南喜馬拉雅山有廓爾喀(尼泊爾)、哲孟雄(錫金)、不丹等國;中亞地區有回部、哈薩克汗國、布魯特汗國、浩罕汗國、布哈拉汗國、愛烏罕(今阿富汗)、巴達克山、乾竺特與拉達克等國。

作者富察春兵

滿族文化網出品,轉載請註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付春兵 的精彩文章:

和珅有兩件古董,得知全天下就這兩件後,立馬摔碎了一件!
假設你的祖先在明朝死於刑囚你又當如何?

TAG:付春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