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武侯祠——《天府之國游》

武侯祠——《天府之國游》

武侯祠位於成都市武侯區,始於公元223年修劉備惠陵時,佔地15萬平方米,是紀念蜀漢丞相諸葛亮的祠堂。武侯祠是中國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廟,也是最負盛名的諸葛亮、劉備及蜀漢英雄紀念地。

(2016年,在成都武侯祠。)

公元223年,劉備病故白帝城,靈柩運回成都後下葬,史稱惠陵。公元234年,諸葛亮積勞成疾,病卒於五丈原。諸葛亮生前曾被封「武鄉侯」,死後又被蜀漢後主劉禪追謚為「忠武侯」,因此尊稱其祠廟為「武侯祠」。大約在南北朝時期,成都的武侯祠與惠陵、漢昭烈廟合在了一起。

武侯祠現存的主體建築(除惠陵)均為清康熙十一年重建,坐北朝南,排列在一條中軸線上,依次為大門、二門、漢昭烈廟、過廳、武侯祠以及遷建的三義廟和新建的結義樓,共七重。祠內供奉劉備、諸葛亮等蜀漢英雄塑像50餘尊,唐及後代碑刻50餘通,匾額、楹聯70多塊,尤以唐「三絕碑」、清「攻心」聯最為著名。

(2016年,在成都武侯祠。)

時值正午,烈日炎炎,執票進入大門。大門內濃蔭叢中,矗立著六通石碑,兩側各有一碑廊,其中最大的一通「蜀漢丞相諸葛武侯祠堂碑」在東側碑廊內,唐憲宗元和四年立,因唐朝著名宰相裴度撰文、書法家柳公綽書寫,名匠魯建刻字,被後世稱為三絕碑,文物價值極高。

入武侯祠正門,即可見到氣勢恢宏的漢昭烈廟。漢昭烈廟為單檐歇山式建築,正中有劉備貼金塑像,高3米,儀容豐滿莊重,耳大垂肩。劉備貼金塑像左側是他的孫子北地王劉諶像,蜀漢後主劉禪降魏時,其子劉諶到劉備墓前哭拜,殺掉家人後自殺身亡。劉備金塑像側原有其子後主劉禪像的,因劉禪昏庸無能,喪權辱國,宋真宗時被四川地方官撤除,後來就沒有再塑。兩側偏殿,東有關羽父子和周倉塑像,西有張飛祖孫三代塑像,表現了關、張兩人的不同外貌和不同性格,和武藝超群、勇猛過人的共同特徵。兩側東、西廊房分別塑有蜀漢文臣、武將坐像各十四尊。東府文官廊以龐統為首,依次為簡雍、呂凱、傅肜、費禕、董和、鄧芝、陳震、蔣琬、董允、秦宓、楊洪、馬良、程畿;西府武將廊則以趙云為首,依次為孫乾、張翼、馬超、王平、姜維、黃忠、廖化、向寵、傅僉、馬忠、張嶷、張南、馮習。塑像如真人大小,個個氣宇軒昂,形神兼備,像前立有一通小石碑,刊其姓名、生平,便於遊人了解。看完文臣武將,驚奇的發現:這些文臣武將之所以被後人塑像立於東西廊房供人們瞻仰,皆因他們都是蜀漢的忠臣。文官劉封雖是皇親,武將魏延雖戰功顯赫,但卻因降和叛被拒之門外。

(2016年,成都武侯祠漢昭烈廟裡的劉關張塑像。)

(2016年,成都武侯祠漢昭烈廟東廊房裡的文官塑像。)

看罷東西廊房裡的英雄,穿徑而西,過竹林紅牆夾道,進入惠陵。其建築有照壁、柵欄門、神道、寢殿等,據說,陵墓中還合葬有劉備的甘、吳二位夫人。陵墓的土堆高高的,圓圓的,其上長滿了青青綠草,陵墓周圍砌有高高的石牆,牆邊的神道蔭涼蔭涼的,可繞行遊覽。

(2016年,成都武侯祠穿紅牆夾壁,到惠陵。)

沿著清幽幽的陵墓神道慢步而行,身後扯出根根思緒:劉備一生顛簸辛苦,歷盡磨難,始終不渝地為恢復漢室而殫精竭慮,其仁愛、寬厚、情義、用人、武平天下、文施仁政,路人昭昭,可謂明君,算得上是蓋世英雄。但仁愛之心太濃,寬厚之尺無度,情義太重失魂,不曉聯吳拒魏之天下大勢,憤一時之怒,被火燒連營,兵敗白帝城。最可嘆是教子無方,竟育出極其昏庸的後主來,活生生斷送了錦繡江山。先主若有靈,窺知江山移主,子仍「樂不思蜀」,豈不仰天長嘆,自慚無容,活生生再死一次。


(2016年,成都武侯祠。)


(2001年,和同事李燕、顏景禮在成都武侯祠三義廟。)

(2016年,成都武侯祠三義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綠色印痕 的精彩文章:

TAG:綠色印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