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有效溝通第二步:換位思考

有效溝通第二步:換位思考

先來聽一個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小歡喜和小討厭。小歡喜和小討厭本來是好朋友。那時他們是這樣的:

小討厭是我最好的朋友

與你相遇,好幸運。我們去吃麻辣火鍋吧。

我不能吃辣,但你要是想吃,我可以陪你去吃。

那我們去吃鴛鴦鍋吧。

隨著歲月這把殺豬刀的出現,他們變成了這樣:

我都說了不能吃辣,為什麼總是在菜里放辣椒!

這哪有辣味,我只放了半根辣椒。你不在的時候我都放3根辣椒的。

你是不想和我一起吃飯對不對!那你自己吃吧。

我實話實說,你幹嘛發火!自己吃就自己吃,不滿意下次你來做呀!

這樣的日常讓小歡喜和小討厭都很煩惱。直到有一天他們看到了《有效溝通第一步:學會傾聽》。嗯,他們決定來實踐一下,結果發現:

他們「用力」看著對方的眼睛,做出一副傾聽的姿態,最後……

你愁啥

瞅你咋地

你再瞅瞅試試

我就瞅你咋地

半小時後,他們終於發現了哪裡不對……

緊接著,他們開始控制情緒,心平氣和地講話和傾聽:

我知道你喜歡吃辣。

我知道你不喜歡吃辣。

你喜歡吃辣。

你不喜歡吃辣。

又半小時後,他們已經睡著了,偶爾飄出兩句夢話:

「喜歡辣」「不喜歡辣」

緊接著,今天早上他們投訴了我!說我欺騙了他們,還說我不專業!作為一個內在評價系統佔比極高的人,我很自信昨天的推文沒有問題,並且甩了一篇新文章給他們。

我是新文章

再來簡單說說為什麼要傾聽

1.想要有效溝通,你一定要知道對方在想什麼

2.傾聽有助於控制情緒,靜下心來思考

3.傾聽是為了更好地換位思考

換位思考這個概念其實我們已經講過很多次啦,換位思考常常存在一個誤區:我以為。我以為他是這樣的,我以為他是那樣的。

「我以為」,最後只會產生誤解。

比「我以為」更可怕的是,時間久了,我們不願意去為對方著想,我們沒有了換位思考的意識。

其實,小歡喜和小討厭最開始是彼此包容的,願意去為對方著想。火鍋有鴛鴦鍋,生活中的瑣事大都也可以彼此讓步。我們不一定非要在辣與不辣間抉擇,我們吃火鍋可以選鴛鴦鍋,炒菜也可以炒兩個菜。

那小歡喜和小討厭不知道這一點嗎?他們知道。只是生活蒙蔽了雙眼,他們懶得這樣那樣,寧願等著矛盾在眼前退無可退,有一方無法忍受,才開始爭吵。他們不願意去直面矛盾,他們不會去主動商量對策

在現實中,這是許多情侶、夫妻的寫照,寧願被親密關係推著走,也不肯主動溝通,不肯主動解決問題。為什麼呢?我們看到了自己太多的辛苦,看到了對方太多的缺失。我們忘了換位思考。我們甚至連換位思考的誤區都沒有走進,因為我們壓根沒有去做這件事。

如果想要解決生活中出現的問題,彼此一定要溝通。溝通的目的有兩個:

1.我們有分歧,我們要解決。

2.在解決的過程中不傷害彼此感情,甚至可以更了解對方,讓雙方感情更好。

想要溝通有效,換位思考是必須的。在這個過程中,你需要去想這些問題:

1.他為什麼要這樣做

2.他這樣做的好處與壞處

3.對於這件事,我可以做出最大的讓步

從明天開始,做一個幸福的人

有效溝通第一步,學會傾聽
周小鵬:想要成長,先學會喜歡自己

TAG:周小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