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雜文:道歉的學問

雜文:道歉的學問

前陣子,崔永元怒撕馮小剛劉震雲,搞得崔劉關係變得很臭。對於劉震雲,我讀過他的不少書,總體上覺得他還算是個有才華的作家。讀過《手機》,不難想像崔永元反撕劉震雲。書中主人公嚴守一是《有一說一》的主持人,很多人當年(2003年上映的電影《手機》)看完電影認為嚴守一是在影射央視的崔永元,給崔永元及他的家庭造成了巨大的名譽損失,後來劉震雲也就此事給崔永元道了歉,崔永元也原諒了,在此後沒翻臉前倆人還是朋友,劉震云為崔永元的新書寫序,倆人該好還是要好。沒想到15年後,崔永元的翻臉仗打得馮劉措手不及,原因什麼呢?馮劉原以為當年的道歉會一筆勾銷當年的恩怨,等到要拍《手機2》時,崔永元認為當年的事又要重蹈覆轍,雖然馮劉嘴上說改成《朋友圈》,但是只是副標題,於是崔劉之間徹底崩了。

奇怪,我們之間關係不是早已和好了嗎?

其實這只是關於道歉的一個經典錯覺。大多數的中國人都不會道歉。何謂道歉?讓我們首先來拆解一下。第一步,肯定是最基本的要說「對不起」,某某人,對不起,實在對不起,我給你造成了xxxx的損失。但是要記住了,嘴巴里的對不起是免費的,沒人會因為簡簡單單冒出的「對不起」就會原諒你。對不起並不是結束,而是剛剛開始。比方說正式公開的道歉,一定要表現出誠摯的悔意,再佐以深刻的認識,要給對方甚至民眾表明自己的誠意。在歷史上,要數有名的就是勃蘭特的「華沙之跪」,沒有任何言語,行動就是最好的誠意,這是對一個民族,一個國家遭受巨大災難顯出的真誠的悔意。再比如說日本首相春山富士,他對日本的行為有個明確的表態「侵略」,提到了給亞洲人民帶來的痛苦。相對的,一些日本首相用「添麻煩」這樣輕描淡寫的詞,就會引起亞洲人民的激怒。第二步,給了對方精神和物質上的傷害,就要作出相應的補償。補償這裡有個非常重要的「熟肉原則」,熟肉原則指得是當你要作出實際的補償時,一定要用現成的金錢或利益,而不用一些遙遠的,虛無飄渺的表象,即使你真有意賠償,也會被誤認為空頭支票,得不到對方的信任,反而會使關係變得更糟。比如說,有個挺火的新聞,一個中學生刮花了一個車主的賓士,留下字條聯繫方式承諾會賠償。撇開字里條承諾賠付的錢不談,這張字條就是賠付方最好的「熟肉」,取得了車主的信任,最後車主因此原諒了他。

最後一點,你要注意報復,這裡的報復是指避免曾經受到你傷害的對方再次受到你的傷害,因而讓對方日後產生報復的行為。如果沒有最後一個環節,那根本就不是一個合格的道歉。這本質上是受害者逐漸消氣的過程。當年馮劉造成了崔永元名譽,人際關係的損傷,如今重蹈覆轍,就很難獲得對方的原諒,致使崔永元異常憤怒。還有馮劉再寫劇本時就曾經討教過崔永元,最後卻把一個充滿負面形象的主持人刻畫得和崔永元高度相似,這是拿朋友當傻子的做法,也是不容原諒的。

當然,一個被損害的人是有理由不接受道歉權利的。在遇到無法挽回的損失,對方無法彌補損失,改變了我的人生前途的情況下,受害者都有理由不接受道歉。崔永元認為當年手機事件改變了自己的人生,使自己和家人受到了來自社會的巨大輿論和壓力。所以他一直都沒有真正原諒這兩個人,只是暫時壓住了復仇的意願,就像高壓過後的彈簧,手機2隻是導火索而已。而馮劉顯然低估了這件事對崔的損害,他們只是說了對不起,對於如何認識這件事,如何賠償,都沒有積極響應。

最後強調一句,道歉是一次性的。當一個人重新準備傷害對方時,過去的道歉都失去了作用。兩方恩怨會再起,俗話說得好,老賬新賬一起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流連過客 的精彩文章:

TAG:流連過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