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抗戰老兵:掌聲給到為和平買單的他們

抗戰老兵:掌聲給到為和平買單的他們

版權聲明

來源:出自原創網編輯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若需要轉載寫明來源「原創網官網」

如果您有文化領域的文章需要發表,您可以聯繫我們幫您免費刊出,先關注

如果您是從事原創文化領域的,請聯繫我們,我們可幫您拓展行業的影響力

系列前言

抗戰老兵是英雄,把戰爭年代的傳奇留給了崇山峻岭;抗戰老兵是智者,把和平歲月的故事留給了細水涓流。目前,抗戰老兵全國登記在冊健在的不足萬人,平均年齡在90歲以上。他們在民族危亡時刻,捨生忘死、共赴國難,用生命照亮了一個黑暗的時代。他們是中國抗戰勝利的見證者,是傳承中華民族偉大抗戰精神的火種,是愛國主義真實、生動、鮮明的教材,正是無數像他們這樣的老兵為我們今天的和平買了單。為此,秉著愛國主義與敬老傳統,原創網走進抗戰老兵,推出系列專題《和平需要有人買單》,望警鐘長鳴,願世界和平。

原創網

為和平買單的他們

抗戰老兵

戰爭年代的傳奇

和平年代的智者

抗日戰爭,中國近代以來首次全面戰勝了侵略者,為世界反法西斯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另一面,抗戰勝利的意義又可以被概括為「日本敗了,中國沒贏」,因為那些年有太多人為和平買了單。

在國際上,戰後中國躋身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獲得世界大國地位,然而在當時其實是名不符實的。一方面在戰敗國的國土上只有中國沒駐軍,另一方面國內的經濟條件並沒有隨著戰爭的產業帶動效應而得到發展,反而因為這場中國歷史上最殘酷的戰爭瀕臨崩盤。這其中,反差最鮮明的無疑是本該最光榮的他們——抗戰軍人,也就是為和平買單的他們。

(網路新聞圖片)

1945年8月15日那天,美國大兵手捧著鮮花在酒吧里收穫愛情,蘇聯紅軍佩戴著鮮花在廣場上享受榮光,而許多中國抗戰軍人卻與鮮花無緣,他們正在廢墟上為生計絕望。或因身心傷害,或因就業困難,凱旋者們在百業凋敝、滿目瘡痍的城鄉里不知所終,而解放戰爭又已到了一觸即發的關頭。於是,就有了悲喜兩重天的一幕:許多人剛參加完勝利遊行,就去找麻繩、高樓、橋樑,如民謠所唱的「前門放炮仗,後門忙上吊」。

身心傷害

都是血肉之軀,抗戰的英雄們其實與我們一樣,不像《抗日奇俠》里可以「手撕鬼子」,槍法也不像《向著炮火前進》里可以「八百里穿楊」。在長達14年的抗日戰爭中,除了英勇犧牲的民族英靈,還有無數軍人的身心健康在戰爭中受到了永久的傷害,這種傷害讓他們在戰後比戰時還痛苦,因此不乏軍人戰後自盡的事例。

首先是武器帶來的傷害,不僅是敵方的武器攻擊,許多傷害還是自己武器所帶來的。原國民革命軍第五軍炮兵黎鋒爺爺,對這一點體會尤為深刻:「先不說有沒有被敵人的火炮炸到,我們的耳朵都快被自己放的炮震聾了」。黎鋒爺爺的聽力一直以來都不太好,據他所說,這是大部分炮兵在戰後都有的後遺症。還有更多老兵,因為槍林彈雨背負殘疾之軀、毀容之面,他們或許會驕傲地告訴人們這是「光榮的傷」,可這實際上嚴重影響了他們戰後的日常生活,甚至讓他們難以謀生。

蔡騰芳:往事歷歷在目

除了武器,戰時惡劣的生存條件同樣危害著抗戰軍人們的身體健康。原國民革命軍新一軍後勤兵蔡振芳爺爺講述了緬甸戰場上的見聞:「緬甸那個地方,天天下雨,那裡這麼潮濕蚊蟲又多,很多士兵都起水腫,或者中毒」,交鋒經常是在不利於人類生存的地方進行。另外,物資匱乏也是生存條件惡劣的一個主要因素。當時落後的國內生產力根本無法滿足前線醫療物資、生活物資需求,尤其是糧食的供應不足嚴重損害了士兵的腸胃,所以我們會發現今天許多老兵的腸胃功能都有缺陷。

黎鋒:當年炮聲多悲壯

比身體上的傷害更可怕的,是戰爭對軍人們心理上的傷害。「日本鬼子真是可惡,但畢竟我的炮火之下死了那麼多人,我是殺了人的」,儘管黎鋒爺爺後來不斷強調自己「殺過人也救過人」,但難掩70多年後他心裡仍然洶湧的波瀾。那種傷害並不難以想像,一部恐怖電影足以令普通人噩夢,但即便是最恐怖的電影也不可能與真實的死亡場景、切身的生命威脅相比,這也是為什麼許多戰士在戰後沉默寡言的緣由之一。

鐵馬兵戈的年代,絲毫不浪漫:一顆子彈足以全身癱瘓,一束火光足以雙目失明,一次斷糧足以重創腸胃,一幕血腥足以終身夢魘。

就業困難

在抗日戰爭時期,有多少人被徵召入伍呢?據蔣緯國先生編著的《國民革命戰史——抗日禦侮》記述,從1937年起,國民政府在國統區徵募壯丁一千三百多萬名,不算自願入伍者,且不含共產黨招募的敵後游擊兵。在何應欽所主持統計的《抗戰期中各省壯丁配額統計表》中,這個數字更超過了一千四百萬,要知道2018年世界上三分之二以上國家的人口都達不到這個數字。

如果是在和平年代,十幾二十歲本是接受教育或學習技能的大好年華,習得知識與技能,以便於尋得一份謀生的工作。或許,原國民革命軍青年軍的軍人相對幸運,畢竟該軍以文化程度高而聞名。如師部野戰醫院的軍醫裘德斐奶奶掌握了醫學知識,在戰後能憑藉一技之長尋得了出路,而她的戰友李進添爺爺在複員之後也能回到家鄉從事教師職業。即便如此,他們仍然一致認為,戰爭澆滅了多數年輕人的夢想。

李進添:投筆從戎的李老師

大多數參加抗日戰爭的軍人,在大好年華他們只學會了放槍或充當炮灰,這樣的知識、技能在和平年代很難會有用武之地。有的士兵原是石雕世家出身,然而戰火卻燃盡了他的青春歲月,複員以後的學習能力已不足以讓他傳承家族的手藝。還有的士兵本立志於考大學,其天賦足以令他在學術上為人類做出貢獻,但鐵馬冰河的歲月磨滅了他所有機智與才華,終於泯然眾人。「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戰後山河依舊壯麗,卻是多少「十萬青年」為之犧牲的大好前程。

雖然,有許多士兵仍掌握著知識或手藝,但他們還是無法實現複員後的就業。以經濟強省廣東為例,抗戰期間,近百年以來廣東珠三角地區形成的近代工業基礎被毀之殆盡,尤其省會廣州。廣州的西堤、漢民路、十三行、十八甫等地區是南中國的商業中心,在戰火中付之一炬,老人們描述當時「每個鐘都有新火頭」!這樣的厄運,不僅還臨到了上海、南京、長沙、武漢、重慶等名城,也臨到了廣大農村地區,只剩下片片瓦礫與一片焦土。工廠塌了,田地廢了,既不能去城市打工,也不能回老家耕耘,只能像《三毛從軍記》里最後流淚的三毛一樣不知所終。

裘德斐:書寫當下的美好

十四年的戰爭,樹立了英雄,埋沒了英才,讓他們學會了如何在戰場上生存,讓他們忘記了如何在社會上生活。

和平不易

抗日戰爭所造成損失是慘重的,中國軍民傷亡多達3500萬人,另外按照盧溝橋事件的1937年比價,中國直接經濟損失1000億美元,間接經濟損失5000億美元。據葛劍雄教授《中國人口史》的記述,1937年中國的總人口約為5.7億人,如按這一說法,在抗戰期間中國每20人中就有超過1人亡於戰亂。至於5000億美元,有學者嘗試按照物價換算這筆經濟損失,評估在當時足夠建造50艘航空母艦。

位高如張自忠、左權,平凡如每一名最普通的士兵,他們的犧牲從來不是一串數字。1名軍人陣亡,可能就意味2位老人失去孩子、1名女子失去丈夫、1個或多個孩子失去父親;100萬軍人陣亡,可能就意味了200萬老人失去孩子、100萬女子失去丈夫、無數孩子失去父親。除了這些,還有多少人的青春、熱血、夢想、幸福,這些都是當年抗戰軍人為和平買單的成本。

劉昇:和平的夕陽真美好

「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抗戰後的歲月,我們曾經的敵人日本成為了經濟奇蹟的締造者,但中國仍動蕩了許多年才擁抱光明。誠然,戰爭可就正義性而劃分,但對於人們而言都是人間地獄;誠然,主義可就先進性而劃分,但對於人們而言皆非人生真諦。

黃顏正:年輕人要珍惜和平

康德1795年在傳世論文《論永久和平》中提出「只要和平條約潛藏了導致未來戰爭的因素,那就僅是停戰條約」,後來世界所發生的一切,證明了這位哲學巨人的遠見卓識。一戰結束時召開了巴黎和會,我們都以為永久和平了,結果才過二十年便爆發了二戰;二戰結束時建立了聯合國,我們都以為永久和平了,結果卻是近半個世紀的冷戰;蘇聯解體讓人類擺脫了兩極爭霸,我們都以為永久和平了,結果霸權主義、恐怖主義、民粹主義接踵而至,戰爭反而更頻繁了。對於中國而言,戰爭的威脅也從未走遠,當下邊境尚未完全穩定,國內諸多不穩定的因素仍在滋生,而國際「新冷戰」似乎也在最近幾年抬頭。

或許,在未來很長的時間裡面都不會有永久的和平,為了這個崇高的理想人類必定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無論如何也不應該放棄這個人類永恆的追求。

結語

時光荏苒,中國已經成為了真正的世界大國,上天有神舟,下海有航母。而抗戰軍人卻已為歲月所摧,作為英雄他們曾將戰爭年代的傳奇留給了崇山峻岭,作為智者他們也把和平歲月的故事留給了細水涓流。

劉中樞:往事何曾如煙

目前,抗戰老兵全國登記在冊健在的不足萬人,平均年齡在90歲以上。他們是那一年沒有鮮花的凱旋者,我們補送鮮花也不再能幫助他們尋回曾經的青春、熱血、夢想、幸福,因為這一切都被他們用來為我們的和平買了單。

最後,望警鐘長鳴,願世界和平,掌聲給到為和平買單的他們。

撰文:Catus攝影:Karasu

編輯:Haley 監製:Catus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陌生人的東西我不要
只需往盆土裡丟點「它」,綠蘿、發財樹、幸福樹不再有黃葉,綠的冒油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