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螞蟻金服投資猩便利背後:阿里對於無人貨櫃態度轉變?

螞蟻金服投資猩便利背後:阿里對於無人貨櫃態度轉變?

無人值守貨架在經歷過低潮期後,重新煥發了生機。6月11日,安靜了許久的無人貨架企業猩便利宣布完成由螞蟻金服領投的數億元戰略投資。

根據官方資料顯示,螞蟻金服不僅僅給猩便利提供資金支持,還將向猩便利提供包括生物識別和信用消費體系在內的技術支持。而猩便利也將在此領域深耕,未來將推出新一代無人零售智能設備「猩+」。可以說,此次戰略投資意味著螞蟻金服將正式踏入無人貨櫃領域。

螞蟻金服入局,投資猩便利圖什麼?

提及猩便利,就不得不想起不久前的裁員、撤櫃風波。

儘管華興資本董事總經理、顧問業務主管王力行稱,此次幫助猩便利引入螞蟻金服作為戰略投資方,是基於猩便利作為即時便利行業頭部企業,並希望通過螞蟻金服的加入幫助猩便利鞏固行業地位。但無人貨架趨於冷靜已是事實,即便猩便利點位眾多,螞蟻金服在此時入局挑戰也是不小,那麼螞蟻金服究竟看上了猩便利哪一點呢?

筆者認為所圖或許有三:

第一,今年4月,阿里聯合螞蟻金服收購餓了么。其中,餓了么旗下的無人貨架品牌「餓了么NOW」也被阿里納入囊中。在投資猩便利後,阿里在無人零售這方面的版圖將會進一步擴大。

與此同時,餓了么的配送團隊,也將為猩便利的無人貨架而服務,在提高猩便利補貨率的同時,也將增強配送團隊的人員使用率。

第二,猩便利此次獲得融資後,將會抓緊對智能貨櫃的布局。與無人貨架相比,智能貨櫃的封閉性與智能性意味著場景將會不斷下沉,貨損率也將下降。在此情況下,無人貨柜上線生鮮食品將會更具合理性,避免出現因補貨不及時而造成「生鮮不鮮」的情況。阿里在生鮮市場的布局,也將會更具想像力。

第三,在無人貨架風波後,猩便利便換了一種打法,推出「便利·蜂窩」體系。具體來說就是,以便利店為中心,猩便利的商品和外賣可以輻射到周邊辦公樓宇中的無人便利架上,豐富了食品種類的同時,也讓購物更加便捷。

有消息稱,阿里看上的不是猩便利的無人貨架,而是猩便利旗下的便利店品牌,以及在生鮮領域的布局。聯想到盒馬鮮生在不久前推出了盒馬F2便利店,這一消息倒有幾分真實性。

阿里或許不看好無人貨架,但它卻有入局便利店的心思。猩便利推出的便利店品牌,已在上海打下了一片江山,所推出的自有「鮮食」品牌,儼然成為阿里眼中的香餑餑。

無人貨櫃打響技術攻堅戰,阿里態度轉變

眾所周知,新零售的理念是阿里巴巴率先提出並將其落地,其內部更是擁有「八路零售大軍」為其開道,但之前唯獨對無人零售比較冷淡。

阿里集團CEO張勇(花名:逍遙子)曾經公開對媒體說過,自己不太看好無人店鋪,因為需要真正從用戶的角度出發考慮,無人究竟比有人好在哪裡?無人店的體驗是否真的比傳統店鋪好?

在扛著阿里新零售戰略大旗的盒馬鮮生被傳將涉足無人貨架之時,其創始人侯毅還公開否認,稱從盒馬的角度來看,我們從不靠無人商店,也不認為無人商店、無人架模式是有效的零售模式。

可以看出這個時候的阿里,態度還是很堅定的。但隨著無人零售概念火爆,京東、每日優鮮等眾多企業相繼推出自己的無人貨架、貨櫃。

與此同時,支付寶與微信支付在支付領域平分秋色,在線支付的壁壘逐漸轉變成支付技術與落地場景的較量。隨著京東、每日優鮮無人貨櫃的鋪設,微信支付的優勢也隨之增加。反觀阿里,除果小美外,少有智能貨櫃支持支付寶支付。

在此情況下,阿里的態度開始軟化。讓它邁出第一步的是美的內部孵化的無人貨櫃「小賣櫃」,只是在這時阿里還只是提供技術支持。

而在經過行業的洗牌期後,無人貨架趨於冷靜,智能貨櫃應運而生。侯毅曾經將盒馬鮮生的成功歸結於離消費者更近,當無人貨櫃愈發智能也就意味著消費更加便利,侯毅的邏輯顯然也適用在這裡。

這場由無人貨櫃打響的技術攻堅戰,逐漸符合阿里在新零售領域的定位。接下來的道路,阿里也就順理成章的走了下去,在這一時期它選擇的是智能貨櫃魔盒CityBox。據悉,魔盒不僅存在於螞蟻辦公區域內,還在不久前的在中國(北京)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出現在屬於阿里巴巴的新零售展區內。

有了以上的鋪墊,螞蟻投資猩便利已是大勢所趨。

目前來說,無論是螞蟻還是阿里,投資猩便利始終是有利可圖。猩便利想要成為這場合作中的贏家之一,還需抓住機會,依賴螞蟻的資金和技術,轉型成功,並再度成為行業中的黑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速途網 的精彩文章:

TAG:速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