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螞蟻金服領投猩便利,智能貨櫃精細化運營鳴鑼開戰!

螞蟻金服領投猩便利,智能貨櫃精細化運營鳴鑼開戰!

品途解讀:如果說,無人貨架的上半場是點位大戰,那下半場無疑是精細化運營。

作者/董也

編輯/吳春輝

昨日,猩便利獲得螞蟻金服戰略投資,紅杉資本、華興資本、元璟資本及其他老股東悉數跟投。同時,猩便利將推出新一代的無人零售智能設備「猩+」,據悉,該設備已選點投放測試成功,並已陸續投放市場。

據猩便利方面透露,引入螞蟻金服的技術支持,採用了生物識別技術,並接入信用消費體系,研發出全新的無人零售智能設備——猩+。這意味著猩便利將對即時消費領域進行全面的智能化升級,猩便利此輪戰略投資資金,也將用於新型智能設備的生產和推廣,以及後續進一步的平台、技術開發投入。

猩便利深度布局智能無人貨櫃,將無人零售拉入了一個新的競爭主場。如果說,無人貨架的上半場是點位大戰,那下半場無疑是精細化運營。

猩便利推出無人零售智能設備「猩+」

搶奪智能貨櫃賽道的競爭,是在今年年初開始的,智能貨櫃代替了無人值守零售貨架,成為新的風口。蘇寧為了止損正在鋪設新版智能貨櫃,騰訊雲服務提出智能貨櫃解決方案,零售前沿社(ID:lingshouqianyanshe)曾報道過的便利蜂於春節後開始在北京市場將無人值守貨架更換成了智能貨櫃。

便利蜂方面曾向零售前沿社透露過其轉型做智能貨櫃的初衷:「無人貨架圍繞點位量競爭的粗放型運營時代已經結束,整個市場已把競爭的重點轉向運營效率。在我們看來,智能貨櫃是運營效率提升的前提條件,傳統的簡易貨架不轉型升級必死無疑。

便利蜂預計在北京市場替換和新鋪的點位數有近萬個,並計劃在全國範圍內推進智能貨櫃的全面部署。從無人貨架到智能貨櫃的轉型,面臨著很多難題。

控制貨損確實是研發智能貨櫃的一個重要出發點,但也不局限於此。相比簡易的開放式無人貨架,智能貨櫃需要用戶掃碼開門、關門自動結算,的確使貨損得到有效的控制。和自動售貨機相比,智能貨櫃的成本更低、體驗更好,商品品類能夠動態調整,具備精細化運營的條件。但是,智能貨櫃會是終點嗎?

智能貨櫃的研發和部署有較高的技術要求和資本門檻,目前一些上市公司和無人貨架頭部創業公司都在進行這種產品的研發。猩便利獲得螞蟻金服戰略投資,在技術方面毋庸置疑,這也將成為猩便利的一個行業優勢。

但智能貨櫃相較於無人貨架增加了企業成本,還拉高了無人零售的競爭門檻。據猩便利公關透露,本輪融資規模在數億元人民幣,具體金額現階段暫不方便透露。那麼以零售前沿社(ID:lingshouqianyanshe)報道的便利蜂為例,便利蜂自主研發的硬體成本價已降到5000元左右,擴大規模後硬體成本還有下降空間,已具備大規模部署的條件。

先計算硬體成本,猩便利聯合創始人司江華曾表達過自己對無人貨架點位擴張的觀點,他認為,哪一家無人貨架公司率先達到30萬個左右點位的體量,基本上就能佔據絕對優勢。距離司江華提到的30萬點位,以單體3000元成本計算,光在設備投放上,這個數字就是9億元。

如果不在乎投入,在後期大規模投放上,智能貨櫃的產能也將成為一大難題,便利蜂也認為現在市場上智能貨櫃的產能嚴重不足,無法滿足投放需求,便利蜂預計會先行部署5萬台設備。優先向北京等城市做智能貨櫃的高密度、智能化覆蓋。

由此可見,當無人貨架進入智能化時代後,競爭的重點不僅是點位數,更核心的是研發能力、運營能力和資本能力的全面比拼。這波智能貨櫃競爭,或許會將市場上升到了比拼資本的惡性循環中。

智能貨櫃玩家,將市場拉到新的競爭高度

猩便利的本輪融資,無疑給涼透了的無人貨架市場帶來了一絲暖意。但是深度布局智能無人貨櫃的腳步是否慢了一拍?

要知道,搶奪智能貨櫃賽道的競爭,早在今年年初就已經開始了,智能貨櫃代替了無人值守零售貨架,成為新的風口

阿里聯合美的推出了主打全場景即時零售的「小賣櫃」,蘇寧為了止損正在鋪設新版智能貨櫃;騰訊雲服務提出智能貨櫃解決方案,每日優鮮便利購也推出的智能貨櫃,與微信支付簽訂合作協議,成為騰訊在智慧無人零售領域的首個合作企業。

京東到家Go入局智能貨櫃市場,一經進入就要覆蓋包括北上廣深在內的全國10個以上主要城市。同時背靠京東集團,京東到家Go在供應鏈、用戶運營等方面將展開深度合作。

阿里、騰訊、京東、蘇寧等巨頭早已經紛紛涉獵貨櫃形態。而螞蟻金服戰略投資猩便利深度布局智能貨櫃,晚了嗎?有不方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向零售前沿社(ID:lingshouqianyanshe)透露:猩便利現在入局智能貨櫃並不晚,智能貨櫃的精細化運營剛剛開始。

5月24日,每日優鮮便利購與騰訊雲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智能貨櫃解決方案、圖像識別、雲服務三個方面展開合作。

無人貨架市場此前的粗放型運營階段已經結束,智能貨櫃相較於無人貨架來說便於實時掌握每個點位的庫存信息,補貨能夠更加精準及時,另外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貨損問題,成為無人貨架迭代升級的新方向。

無人貨架形態在經歷了諸如果小美與番茄便利合併、猩便利收購51零食、便利蜂戰略投資控股領蛙等行業整合後,並沒有激起太大的浪花。

同時同行之間惡性競爭、互相拆台也不容忽視,對手將貨架貨品拿走,由於沒付款後台數據未更新,被用戶投訴補貨不及時,也從側面反映出無人貨架盜損率控制等難題。

各個無人貨架企業都在尋求新的發展機會,果小美從「自營的重模式」轉變為「與第三方聯合運營以及區域合伙人制的輕模式,同時試水拼團電商業務。

零售前沿社(ID:lingshouqianyanshe)曾分析果小美的新模式,認為這種模式試圖解決其供應鏈問題。通過與便利店等第三方的合作,利用別人家成熟的供應鏈來彌補無人貨架沒有前置倉這一短板。同時,拼團業務是果小美團隊最熟悉的操作模式,或許這將成為果小美一個新的轉型突破口。

而大部分無人貨架企業最終都抓住了智能貨櫃這一救命稻草,也有人將智能貨櫃看做是無人貨架的終極形態。

相較於無人超市,無人貨架因低門檻、成本小引發資本關注,在2017年,眾投資人蜂擁而至,新品牌扎堆而出,爆發期兩個月內30個項目入局,18個項目獲得融資。據talkingdata的不完全統計,2017年,數十家無人貨架公司的融資金額合計超過30億人民幣。

但是搶佔1㎡的零售市場並不容易,以本次獲得融資的猩便利為例,有業內人士算過這樣一筆賬:無人貨櫃單次補貨的物流成本與人力成本在20元至30元,貨物成本在300元至600元之間,單櫃日收入在50元至80元,這還是忽略損耗和丟失成本的數據。

整個公司的運營還要加上BD成本、三四線城市新渠道成本、上海8家齊開的便利店以及無人便利店的研發成本,猩便利每月的運維成本應該相當高。

尤其是在比拼精細化運營中,猩便利如何通過「便利店+智能貨櫃+無人貨架」的組合形式,提升自己的行業競爭力?

精細化運營,猩便利才剛剛起步

猩便利成立於2017年6月,其在成立不過短短四個月的時間,就拿到了近5億人民幣融資,並一度以超億元人民幣的天使輪融資,創下了新零售領域天使融資規模最大的紀錄。

2017年9月,猩便利獲光速中國領投的近億元天使輪投資,而投資名單中,除了機構投資方,原美團CEO王興、原大眾點評CEO張濤,大眾點評CFO葉樹蕻和美團副總裁王慧文也以個人身份參投;11月獲由紅杉資本領投,華興資本、元璟資本及其他老股東跟投的3.8億元A1輪投資。

猩便利在短短時間內拿到行業最高融資額,除了資本對市場的認可,還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於對創始團隊的押寶。

猩便利創始人呂廣渝曾任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後加入大眾點評任COO,CEO司江華此前任美團點評休閑娛樂事業部總經理。此外,原日本羅森資深副總裁曉村、我廚COO 夏荷也陸續加入猩便利團隊,如此龐大的創始團隊成員,為猩便利背書。

無論在融資速度還是規模上,猩便利都是極具代表性的一家公司。但從2017年6月成立之後,猩便利一直面臨著很多的負面消息,有人將這歸結於對行業沒有信心,有人將這歸結於猩便利樹大招風。

此前零售前沿社(ID:lingshouqianyanshe)就曾報道過,2017年12月底猩便利要求其設備合作商(某知名電器企業)停止之前商定採購的冷櫃等電器的生產。

據了解,猩便利與該公司簽訂兩萬台設備的合同,該合同首付款還未支付,將面臨違約金處罰;該設備合作商還有1萬台冷櫃、2000多台熱櫃未發給猩便利。

同月,猩便利官方曾宣布其辦公室無人值守便利架上12小時產生的訂單數已經突破100萬大關,還表示猩便利已經成為及時便利行業中的第一家日訂單破萬的企業。

此消息一出,就有行業人士推算,按照一個覆蓋30-50人的貨架計算,猩便利要達到100萬的訂單,那貨架數應該需要至少10萬台。被指出百萬訂單水分多,疑似「官方刷單」只為找融資。

隨後,關於猩便利大幅裁員、刷單等消息甚囂塵上,對於外界的種種傳言,猩便利一直以來並沒有做過多的回應,只說是公司在對內部人員、資源進行優化、重組。

質疑仍在繼續,猩便利也一直在朝著精細化運營邁進。5月9日,猩便利在上海的兩家智能自助便利店,已經拿到市場監督管理局頒發的便利店「熱廚」經營許可證。

猩便利聯合創始人司江華曾經表示,搶佔點位之後,第二個階段比較關鍵的,是無人貨架的精細化運營能力。

新零售商業分析師雲陽子表示:「作為傳統便利店的破局者,以猩便利為代表的新型便利店也藉此機會重新定義了便利店的鮮食品類,並重構了居民日常就餐的消費場景。」

零售前沿社(ID:lingshouqianyanshe)認為,猩便利的多業態發展是有行業優勢的。先從無人貨架入局,與優質的供應鏈合作,快速的拓展市場搶佔流量。

緊接著,猩便利推出便利店,與無人貨架數據打通,對消費者進行多維度多場景的覆蓋,二者在供應鏈、選品、物流和營銷體系,都通過進行精細化運營去協調。

在前期,猩便利只是一個平台型或者是服務型公司,因為自己不生產商品,貨源是第三方供應,只提供場地和貨架,就可以輕資產運營。

但隨著其不斷的重資產布局,可以看到猩便利的野心不僅如此,猩便利還擁有自建鮮食生產基地、完整掌握供應鏈全鏈路能力的企業。

猩便利開始自己生產商品,尤其在當前的新零售環境下,鮮食作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高頻剛需消費品,同時也是傳統便利行業收入和利潤的核心來源,據數據顯示,進入便利店內的60-70%的消費者會購買鮮食,並拉動其他商品的銷量。

通過建立鮮食生產基地進一步掌握了鮮食的自行研發生產能力,這無疑是對未來激烈市場競爭的提早布局。擁有鮮食工廠的猩便利可以打造自有品牌,掌握商品的定價權,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正如大部分零售從業者所說,回歸零售的本質,與無人值守便利貨架一樣,智能貨櫃的落腳點仍是供應鏈和運營,那麼通過本篇對猩便利的解析,可以看到猩便利正朝著這兩個方面發力,但是對整體的盈利期限,仍然沒有一個具體的時間。

【轉載須知】

1.文章為品途商業評論原創作品,歡迎轉載。

2.轉載時請在文章開頭註明「文章轉自品途商業評論,ID:pintu360」,作者標註原文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品途商業評論 的精彩文章:

網劇「瘦身」,養肥口碑,MINI劇時代正在到來!
微醫廖傑遠 凱撒的東方凱旋

TAG:品途商業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