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個德國上將曾是蘇聯一手培養,理念被譏諷率坦克大軍兵臨莫斯科

這個德國上將曾是蘇聯一手培養,理念被譏諷率坦克大軍兵臨莫斯科

原創不易,請隨手關注!

作者:毅品文團隊凱風,無授權禁轉!

這個德國上將曾是蘇聯一手培養,理念被譏諷率坦克大軍兵臨莫斯科

這個德國上將曾是蘇聯一手培養,理念被譏諷率坦克大軍兵臨莫斯科

納粹德國與蘇聯的關係,一般人都會認為是鐵定的水火宿敵關係,可是讓人想不通的卻是1920年代,甚至30年代,蘇德兩國卻有過一段讓人難以理解的「戰友+同志+師徒」的複雜關係(了解這個就不難理解波蘭會師了)。

當然,這種奇怪的關係非常隱秘,並非多麼顯而易見。其實這一切看似扭曲的複雜關係的產生根源還是拜一戰所賜。

一戰以德國為首的同盟國失敗告終,德國因此遭受到近乎極端復仇式的清算。一戰之後接踵而來另一場戰爭是蘇俄內戰和西方(戰勝國)列強對蘇俄的圍剿。所以,德國與蘇俄,在二十年代可謂難兄難弟,二者非常容易走近。

這個德國上將曾是蘇聯一手培養,理念被譏諷率坦克大軍兵臨莫斯科

事實也的確如此,西方協約國列強對德國戰備採取極其嚴格的控制打壓,德軍為與時俱進學習、研究、實驗、運用新的戰略戰術,在德國本土是根本不可能的。它需要一個西方列強插不進手只能幹瞪眼的地方去完成,蘇俄恰恰非常適合扮演這個角色。

同樣,一誕生就面臨西方列強環伺、隨時企圖扼殺的蘇俄也非常渴望從高度現代化的西方陣營里走出來的另類——德國那裡獲得它所欠缺的東西。所以,二十年代乃至三十年代初期,蘇德開始了一段詭異荒誕的「蜜月期」。

這個德國上將曾是蘇聯一手培養,理念被譏諷率坦克大軍兵臨莫斯科

最能當做這段荒誕關係註腳的例證就是德國「閃電戰之父」——古德里安,這個曾經留學蘇聯求取「真經」、後來又率領納粹鐵流長驅直入「酬謝師恩」的蘇聯「徒弟」。

一戰後協約國嚴格限制德軍建立進攻型軍隊,特別是裝甲部隊。德國只好找上自己的難兄難弟蘇聯,蘇聯提供德國秘密生產裝甲車和訓練士兵的場地,德國則出技術出人,兩個國家之間一拍即合。

這個德國上將曾是蘇聯一手培養,理念被譏諷率坦克大軍兵臨莫斯科

1926年10月,蘇德兩國簽署了建立裝甲學校的秘密協定,1928年,裝甲學校在喀山正式開學,年輕德國軍官古德里安就是其中一個學員。古德里安在這所坦克學校學習了許多年,也正是在此期間,智慧過人的古德利安創造性奠定了自己的理論和實踐基礎。

1928年,蘇軍舉行了一次夏季聯合兵種演習,在這次演習中,古德里安第一次親身實踐了自己關於步兵與坦克協同作戰以及閃電戰法的戰術思想。

這個德國上將曾是蘇聯一手培養,理念被譏諷率坦克大軍兵臨莫斯科

和世界上所有地區一樣,蘇聯軍隊的上層總是被一些思想、見地嚴重滯後時代而又頑固不化的將帥把持著。他們的戰爭思想還是一戰甚至更古老的那一套。裝甲部隊在他們眼中只不過是能夠抵禦敵方火力的特殊「武器」。

這個德國上將曾是蘇聯一手培養,理念被譏諷率坦克大軍兵臨莫斯科

這個德國上將曾是蘇聯一手培養,理念被譏諷率坦克大軍兵臨莫斯科

根本沒有品味出它所具備的劃時代的戰略意義。所以,年輕的德國下級軍官古德利安的想法遭到輕蔑的嘲笑。

1933年希特勒上台後,蘇德合作的這個坦克學校也正式停辦了。而古德里安這個被蘇聯所鄙視的德國軍官,卻在八年後,以實際行動讓蘇聯著著實實體驗了一把裝甲閃電戰的威力。參考文章:古德里安軼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