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宇宙的巨大恆星比科學家想像中多得多

宇宙的巨大恆星比科學家想像中多得多

一項新的研究顯示,在宇宙的各個區域都發現了數量驚人的大質量恆星,這為星系的演化提供了新的線索。

在這項研究中,天文學家使用智利的阿塔卡馬大型毫米/亞毫米陣列(ALMA),研究了四個遙遠的、富含氣體的星暴星系中恆星形成的周期,在這些星系中,新恆星的形成速度比我們銀河系中要快100倍或更多。

來自智利阿塔卡馬大型毫米/亞毫米陣列(ALMA)的新觀測顯示,星暴星系,就像上圖中藝術家的印象,比平靜的星系擁有更多的大質量恆星。

這些星系中的大質量恆星產生氣體流出,產生超新星爆炸,釋放出大量的能量和恆星物質進入太空。根據歐洲南方天文台的一份聲明,這種類型的活動會對這些恆星周圍的區域產生重大影響。

研究人員使用一種類似於放射性碳年代測定的新技術,尋找不同類型一氧化碳的特徵,以確定星爆星系中恆星的質量分布。愛丁堡大學首席研究員、天文學家張志宇在聲明中說,雖然氧同位素與更大的恆星有關,但碳同位素與較小的中等質量恆星有關。因為碳和氧結合形成一氧化碳,這就意味著在大一些的恆星中一氧化碳形成的頻率比在小一些的恆星中更頻繁。

與我們的太陽這樣的低質量恆星相比,大質量恆星的壽命要短得多。根據這份聲明,了解不同類型的恆星的分布可以讓我們了解整個宇宙歷史中星系的形成和演化。

新的研究揭示了這些星暴星系中大質量恆星的比例高於先前的預期。研究人員補充說,在銀河系的一個被稱為大麥哲倫雲的衛星星系的區域,也發現了類似的結果。

大麥哲倫星雲中巨大的恆星形成區域,狼蛛星雲。

牛津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利用ESO的超大望遠鏡,在30顆多拉多斯行星上發現了異常巨大的恆星,這是我們銀河系附近最亮的恆星形成區域。

「我們的發現讓我們對宇宙歷史的理解產生了疑問,」該研究的合著者、ESO科學總監羅布·艾弗森(Rob Ivison)在聲明中說。「建立宇宙模型的天文學家現在必須回到繪圖板上,需要更複雜的技術。」

這項新研究發表在6月4日的《自然》雜誌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宇宙之謎 的精彩文章:

振奮!天文學家發現了一顆迄今為止最大的中子星
天文學家發現外星文明被毀滅的罪魁禍首

TAG:宇宙之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