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真實的岳飛,看完別打我哈

真實的岳飛,看完別打我哈

你準備先看哪篇熱文:明朝那些事兒 講的歷史是真的嗎|慕容復要恢復的大燕國有多奇葩|極簡中國游牧民族史|古代一兩銀子值多少錢|國外歷史書吹水的現象很嚴重|我們為什麼要放棄永生

授權自

zhihu.com/question/20993491/answer/415792741

1

在英雄傳奇故事中,主人公的社會關係,通常都非常簡單。

比如,郭靖是寡婦母親養大的;楊過是孤兒;

張無忌很小的時候,父母就都死了。

因為類似的原因,岳飛在演義故事中,也是難以免俗的,所以岳飛出生那一天,家裡發了大水,於是只剩下了孤兒寡母。

當然了,隨後的套路也是一樣的。那就是岳飛遇高人學得絕世武藝;

再隨後得神槍、名劍,娶美女。

接下來,參加武狀元大賽,宗澤慧眼識英才;

再接下來,岳飛槍挑小梁王,大鬧東京城。

在這種故事中,靖康之難還未開始,岳飛就隱然是一代巨星了。

但是真實的岳飛,早期並沒有沒有任何戲劇性可言,也沒有任何傳奇性可言。

演義中,岳飛一出生,岳飛的父親就死了。事實上,岳飛的父親,是岳飛20歲時才死的。而岳飛第一次參軍,提前複員,就是因為需要回家給父親守孝。

在第二次出兵北征時,劉韐被調到真定府路去做安撫使。在從燕京城下潰退之後,「敢戰士」所組成的隊伍必也已潰不成軍。恰在這時,岳飛的父親病死在家鄉,岳飛便奔喪回到湯陰縣的家中。 鄧廣銘《岳飛傳》

演義中,岳飛孤兒寡母生活著。實際上,岳飛至少還有一個弟弟、一個姐姐(也可能是妹妹)。

岳飛的弟弟叫岳翻,在圍剿曹成時,被楊再興殺了。當時的楊再興是曹成手下大將。

會糧軍統制王經,前軍統制張憲皆到,掩殺再興,再興屢戰,又殺飛之弟翻。《三朝北盟會編》

楊再興,賊曹成將也。《宋史》

岳飛的姐姐(也可能是妹妹)史書沒有記載,但是只書提到過岳飛的外甥女婿,岳飛的外甥女婿叫高澤民。

武右副軍統制岳飛為神武副軍都統制,仍以所部屯洪州,時飛遣本軍主管文字秉義郎高澤民至紹興,而澤民其甥壻也。《建炎以來系年要錄》

早年的岳飛,打過工,當過兵,也在縣裡當過底層巡警。

公元1127年,金軍攻破了汴梁城時,岳飛25歲。

那一年,岳飛再度報名參軍,進入康王帥府。

2

因為岳飛後來的江湖地位太高了,所以說起此時的岳飛,難免會有許多傳奇色色彩。

其實呢,岳飛在康王帥府時代,最多也就是一個連級軍官。

在抗戰神劇中,一個無名英雄,領著幾百號小兄弟,就可以殺掉幾百、上千小鬼子。而在現實的歷史中,彭總、林帥率領正規軍,也從未打過這麼漂亮的戰役。

當然了,在岳飛孫子寫的歷史中,連級軍官的岳飛,一場戰役,就可以殺掉上千個金國鬼子。

騎兵乘之,虜眾大敗,斬首千級,得馬數百匹,以功遷秉義郎。《鄂王行實編年》

問題是,種氏兄弟、姚氏父子、李綱之類的人率領幾萬、十幾萬正規軍,好像也沒有打過這麼漂亮的戰役。

人們在寫靖康年間的歷史時,就會隆重介紹岳飛,並把岳飛寫得神乎其神。在我看來,就如人們看83版的《射鵰英雄傳》時,難免會專門留意一下某個跑龍套的士兵甲。因為那個跑龍套的士兵甲,就是後來鼎鼎大名的星爺。

跑龍套時的星爺,當時就有著未來超級巨星的范。所以他演宋兵甲時,就嚮導演建議,我們是不是可以這樣演?

導演直接就是一句話,讓你咋演,你就咋演,一個跑龍套的,哪來的那麼多廢話?

在康王帥府中當士官甲的岳飛,當時也有著未來超級巨星的范。所以,只是連級軍官的岳飛,就向康王建議,我們是不是可以這樣做?

康王直接就火了。因為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尤其是你這種底層軍官,哪來那麼多廢話?

星爺作為一個跑龍套的,嚮導演提建議,於是讓導演訓到一邊去了。

岳飛作為跑龍套的,向帥府提建議,直接就讓開除了。

3

岳飛被趕出康王大營後,遇到了人生最重要的一個貴人,那就是張所。

既然前面拿星爺類比岳飛,那張所對岳飛的意義,大約就是賢哥對星爺的意義。總而言之,星爺一直在跑龍套,而賢哥卻讓他演了一個戲份比較多的配角。所以,星爺功成名就時,總忘不了說起這件事。

張所在提拔岳飛後不久,就死了。

但是岳飛發達後,有一次立了大功,皇帝因此要給岳飛兒子封一個官,岳飛就把這個機會讓給了張所的兒子。

起複太尉、湖北、京西宣撫使岳飛,初效用,張所為河北招撫使,見而奇之,用為中軍將。所以斥死,飛欲厚報之,至是請以明堂任子恩官其子宗本,仍依近例改補文資,從之。《續資治通鑒》

這件事,可以證明兩點。

第一、岳飛非常講義氣、有情誼。所以張所許多年前對他的好,他一直記得,而且有機會,就會報答。

第二,張所對岳飛的人生非常重要,可以說對岳飛有著知遇之恩。所以岳飛發達之後,也不忘要報答張所。

事實上,岳飛遇到張所後,才開始勉強踏入團級行列。

而這個事實本身,更可以證明,岳飛在此前,最多也就是一個連級軍官。如果此前的岳飛,就已是營級軍官,而且還是直屬康王帥府的營級軍官。到了地方軍隊中,張所讓他當一個團級軍官,實在說不上什麼知遇之恩。

我為什麼說,岳飛投靠張所後,才開始踏入團級行列呢?

第一、岳飛遇到張所後,也只是王彥帳下11個將領之一;當時王彥一共率領七千人,而且也是標準的雜牌軍。從這層意義上,此時說岳飛進入團級,都有點勉強。

九月中旬,張所勉強拼湊了七千裝備不良的軍隊, 命王彥任都統制,前去收復衛州等地。......岳飛和張翼、白安民等十一將都隸屬王彥,一起進發。王曾瑜《岳飛傳》

第二、岳飛得到張所賞識後,又得到東京留守宗澤、杜充的賞識。但是從後來的情形去看,岳飛在南渡時,一直也只是一個團級軍官。

因為在防守長江防線時,岳飛只是陳淬手下的17個將領之一。當時陳淬統岳3萬。從這層意義上,此時的岳飛,距師級也差很遠。

會將官張超失守,金人遂過江,充急遣都統制陳淬率飛及劉綱等十七人將兵三萬人與戰....《續資治通鑒》

許多人喜歡把岳飛早期的經歷說得神乎其神,但是岳飛隨王彥進入河北戰場後,很快就打得差點全軍覆滅。

岳飛突圍後,又在候兆遭逢金兵。他鼓勵土卒死戰,終於擊退敵人,而他本人也在戰鬥中受傷十餘處。岳飛的小部隊苦戰在太行山區。天寒糧盡,只能將自己騎乘的戰馬也宰殺作食,處於十分艱難的境地。王曾瑜《岳飛傳》

對此我們似乎可以說,這是王彥無能,拉了岳飛的後腿。事實上,在河北抗金時的岳飛,也是這樣認為的,所以岳飛一度擅自率軍離開王彥發展。

衝出重圍後,再商討此後的行動對策時,大家的意見發生了分歧。有幾個統制官乾脆和一些士兵們一起逃跑了。岳飛和王彥雖都主張繼續戰鬥,所見卻也不能盡同。倔強的岳飛不肯再聽受王彥的節制,便率領部曲自為一軍而去。鄧廣銘《岳飛傳》

結果呢?王彥在河北幹得風生水起,組建了歷史上著名的八字軍。而岳飛呢?顯然混得非常失敗。

岳飛的小部隊苦戰在太行山區。天寒糧盡,只能將自己騎乘的戰馬也宰殺作食,處於十分艱難的境地。

當聽到八字軍發展壯大的消息,岳飛深感後悔。這位青年軍人雖然性格倔強,還是能勇敢地正視自己的過錯。王曾瑜《岳飛傳》

雖然許多人,喜歡把岳飛早期的歷史,說得神乎其神,但是有一點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如果一兩年後,岳飛與王彥都死了,我們肯定在歷史書的字縫中,也很難找岳飛的名字,因為岳飛真正輝煌的歷史,是在以後,而不是現在。

而王彥呢,即使此時死了,也註定會在史書中金光閃閃的。因為寫到這段歷史,怎麼可能不提王彥的八字軍呢?

在後來的星途上,王彥與岳飛的距離越拉越大。最後,趙構竟然計劃讓岳飛節制王彥,王彥當時就表示,自己無法接受這種人事任命。因為真是羞與噲伍啊!

也就是說,王彥如到襄陽去就職,那就必須把從前曾經背離過他的一名部屬作為自己當前的上司,而聽受其節制。王彥實在還缺乏這樣一種雅量,因而向南宋王朝辭掉了這一新職。鄧文銘《岳飛傳》

王彥

4

是不是說得有點遠了,我們還是書歸正傳。

岳飛在河北戰場混得越來越失敗,於是就又回來投靠王彥;

但是王彥不願意原諒岳飛,於是就把岳飛交給汴梁留守宗澤處理。

我們必須得知道,岳飛當時犯得罪,那是標準的死罪。

作為軍人,公然抗拒上司的命令,已是死罪了;

而擅自率軍出走,就更是標準的死罪了。

但是宗澤並沒有殺岳飛,只是讓岳飛待罪立功。

而且岳飛很快因為功勞官復原職。

當然了,岳飛的這段經歷,在歷史書上有著非常大的分歧。

因為據一些早期的歷史書所說,岳飛根本就沒有和宗澤共過事。換而言之,岳飛再度回到體制時,宗澤已死了,所以岳飛當時是跟著杜充混的。

按理說,岳飛早期的這段經歷,並沒有什麼詳細考證的意義。

就如林帥之所以是林帥,是因為他後來太輝煌了。

至於他早期有沒有當過逃兵?

有沒有懷疑過紅旗能打多久?

並不能證明什麼。

問題是,崇拜岳飛的人,希望證明岳飛從一出場就是高大全的;

當然了,試圖抹黑岳飛的人,也希望證明岳飛從出場時,就有各種歷史問題。

其實呢,岳飛與宗澤共過事,或是沒有與宗澤共過事,對於岳飛的歷史地位,並沒有什麼影響。

因為岳飛的歷史地位,也不是靠這種事奠定的。

當然了,岳飛與杜充共過事,或是沒有與杜充共過事,對於岳飛的歷史地位,也沒有什麼影響。

因為當時的杜充,是指揮北方抗戰的負責人;

杜充成為漢奸時,是岳飛離開他之後的事。

在金軍大舉南侵時,陳淬率領17個與岳飛級別相若的將領,防守長江防線。

陳淬何許人也,相信談論這段歷史的人,並沒有幾個知道;

與岳飛級別相若的那16個將領,都是何許人也,相信談論這段歷史的人,也沒有幾個人知道。

從這層意義上,此時岳飛,大約也就是下層的將領甲、將領乙的水平。

會將官張超失守,金人遂過江,充急遣都統制陳淬率飛及劉綱等十七人將兵三萬人與戰....《續資治通鑒》

5

雖然許多人把岳飛早期的經歷,寫得神乎其神。

但是有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就是,岳飛開始在河北抗戰,後來就轉進到了中原抗戰;

再後來又轉進到了長江一線抗戰;

關鍵是,金軍就是從岳飛防守的地區殺入了江南。

我這樣說,並沒有貶低岳飛的意思,因為當時的岳飛,只是一個中下層的軍官,以他的身份地位,在此期間,能夠一直衝鋒在第一線,並能給金軍一定的殺傷,已稱得上非常優秀了。

岳飛在早期,有過人的戰績嗎?

自然是有的。

問題是,受制於他的級別、實力,這些戰績肯定是非常有限的。因為以他當時的級別、實力,能大敗個鬼子營級、甚至連級的戰鬥單位,也會被人們驚為天人的。

就好像在抗戰時期,林帥那種牛X到天上的將領,就因為打了一個平型關大捷,也足以名垂青史了。

但是在各種神劇中,一個無名的抗日英雄,就可以打出眾多比平型關大捷也牛的戰役。

南渡長江後不久,岳飛最輝煌的戰役,大約就是收復建康。

但是所謂的收復建康,也就是文詞的說法。

用比較直白的說法,就是金軍主力從建康撤走了,岳飛率軍進入建康了。

在此過程中,岳飛俘虜了幾百個敵人,並且派人把這些戰俘押送到趙構那裡。

經過一翻盤查,發現只有八個鬼子。

[注14]:戊辰,統制官岳飛獻靜安金人之俘。帝呼人譯問,得女真八人,磔之,餘漢兒分隸諸軍。《續資治通鑒》

這種勝利,對許多人來說,也許實在太過喪氣。

因為俘虜八個鬼子,有什麼了不起的?

甚至有人難免要說,這是某些人為了醜化岳飛編的;

因為以岳飛的神功蓋世,面對這種勝利,怎麼可能興師動眾的向中央政府請功呢。

所以,在一部非常流行的史書中,岳飛作為一個雜牌軍的團級軍官,就打出了南宋集團軍也無法打出的大勝仗。

因為這一仗下來,俘虜的金軍師級(千戶)、軍級(萬戶)軍官就有二十多個;獲得首級有三千多,俘虜的士將兵有一千多人,伏屍十餘里。

先臣以騎卒三百、步卒二千人,自牛頭山馳下,至南門新城設寨。遂戰,大破兀朮。凡其所要獲負而登舟者,盡以戈殪其人於水,物填委於岸者山積。斬禿髮垂環者三千餘級,殭屍十餘里,降其卒千餘人,萬戶、千戶二十餘人,得馬三百匹,鎧、仗、旗、鼓以數萬計,牛、驢、輜重甚眾。兀朮遂奔淮西。《金佗稡編》

6

類似的描寫,恐怕也就是抗金神劇罷了。

因為岳飛平反後,宋孝宗評定中興十三處戰功時,根本就沒有提到此處戰功;

關鍵是,所謂的中興十三處戰功,通常都是宋軍主力打出來的,但是相關戰績,與此相比,大多也實在不值一提了。

總的來說,在真實的歷史中,林帥那種級別的將領,也不過打個平型關大捷罷了;而在神劇中,各種抗日英雄打出來的戰役,哪個不比平型關大捷,看著更讓人解氣?

我這樣說,並沒有貶低岳飛的意思。

因為金軍主力撤離建康時,岳飛能第一時間進入建康,大敗留守的金軍、偽軍,本身就證明岳飛面對金軍主力的進逼,一直都在堅持尋找戰機,否則,怎麼能輪得著他第一時間收復建康呢?

總的來說,當時的岳飛,級別還非常有限,所以無論從哪個角度,也不具備與金軍主力對戰的可能性。

那一年,岳飛27歲,只是一個雜牌軍的團級軍官。

7

事實上,此後不久,岳飛進入師級將領的行列里,面對金軍主力的進攻,也只能選擇跑路。

而來犯的敵軍,在數量上又佔有絕對的優勢,實在是岳飛的部隊所無法招架得住的。於是,岳飛只好下決心放棄泰州,免得自己這支部隊被女真兵馬全部吃掉。他先於十一月上旬把全軍撤到柴墟鎮(今泰興縣境內),然後又從那裡分批渡江,移屯於江陰軍境內。

接著,岳飛就把從泰州撤退的事奏報南宋行朝,並請求懲處他的失守罪責......鄧廣銘《岳飛傳》

我這樣說,無意貶低岳飛,因為敵強我弱,選擇主動撤退,這是最常不過的選擇。毛、朱、彭、林、粟齊聚一堂,在敵強我弱之際,還有長征一說,何況當時只是雜牌軍師級將領的岳飛了。

我說這件事,只是希望大家知道,岳飛再神功無敵,也不可能以三五千人,就能大敗金軍主力的;至於率領幾百、一千多人的時候,就更不用說了。

那一年,岳飛28歲,只是一個雜牌軍的師級軍官。

如果岳飛的人生就此定格了,那岳飛恐怕也就是一個只能在歷史書字縫中找到的軍官甲、軍官乙。

因為岳飛真正輝煌的歷史,是在此後,而不是在此前。

此時的岳飛,只是一個雜牌軍的師級軍官,與岳飛類似級別、性質的雜牌軍師級軍官,當時最少也有三五十個;而且許多人的實力、影響力都比岳飛大。

岳飛之所以是岳飛,是因為岳飛的成長,才剛剛開始。而且成長速度之快,超出所有人的預期。

後來張俊、韓世忠等人與岳飛關係不和睦,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他們遇到岳飛時,岳飛的級別還與他們相差很遠。

時淮東宣撫使韓世忠、江東宣撫使張俊,皆已立功,而飛以列校拔起,世忠、俊不能平,飛皆屈己下之,數通書,俱不答。

岳飛收復建康前後,就表現出和普通軍頭截然不同的形象。

普通軍頭看到亂世將來,通常都是一副無法無天的形象。一來,他們難免懷著不切實際的幻想,因為劉邦等人的成長曆程,實在是太激勵人心了;二來呢,他們領著一大群小弟在道上混,首先得滿足小弟們眼前的利益;總而言之,兵荒馬亂的,咱們手握槍杆子,咱們就是大爺。

而岳飛顯然不是這樣的,岳飛那是一心要維護既有秩序,總而言之,處處講究禮法。

在這種背景下,岳家軍自然是好評如潮。

杜充之敗也,其將士潰去,多行剽掠,獨飛嚴戢所部,不擾居民,士大夫避寇者皆賴以免。

岳飛的這種形象,表面上很容易做到,實際上很難做到。

有時候,並不是大哥不願意樹立這種形象,而是手下一群如虎如狼的小弟,都想著替天行道、殺富濟貧、開倉放糧、招兵買馬,你卻天天和小弟講禮法,更扯什麼,餓死不能這樣、凍死不能那樣,小弟們不火併你,都是給足你面子了。

手持槍杆子,卻要受制於別人,這恐怕是人生最大的痛苦之一。所以手持槍杆子的大佬們,通常很難接受這個事實。

甚至而言,就算他們想接受這種事實,他下面的小弟,也會鼓勵他衝破這種束縛。

說到這裡,我們不得不提一下桑仲。

桑仲與岳飛有著相似的起點,那就是都在杜充的領導下,曾在北方堅持過抗戰工作。

及充為留守……時岳飛自太行山王彥軍中歸京城,為統制,與桑仲、李寶皆屯於京城之西。

後來,桑仲卻與岳飛走上了迥然不同的道路。

桑仲霸氣衝天,大有成佛成祖的樣子,所以沒有一直積極向體制靠攏,而是割據一方,試圖打出一片天下來。

而岳飛呢,從始到終,都是一心想溶入體制,一心想在體制內混出一番名堂來。

8

對於他們這種選擇,我們很難說,誰的更正確。

許多人總認為,岳飛如果不跟著趙構混,就能如何如之何了。

問題是,翻開那段歷史,不跟著趙構混的人,都是什麼下場呢?不是被當作賊寇砍了腦袋,就是跟著大金國皇軍共建王道樂土去了。

岳飛如果就混成這副德性,岳飛還是歷史上的岳飛嗎?

當然了,最美好的結果,自然是岳飛不跟趙構混,然後拳打大宋、腳踢大金,恢復我漢唐盛世。問題是,這種結果,恐怕只能在神劇中出現。

因為桑仲霸氣衝天,所以桑仲最初混得比岳飛牛多了。在岳飛跟著杜充,還是一個團級軍官時,桑仲就已南下割據襄陽,成為一方藩鎮了。

當時的桑仲是標準的軍閥,而且完全是叛軍的風格。因為,他們公然殺戮政府官員,而且還一心想擴張自己的地盤。最後被文職系統謀殺了。

癸未,襄陽鎮撫使桑仲陷鄧州,殺右武大夫、淮康軍承宣使、河東招捉使、知汝州王俊。

仲既陷均、房,有窺蜀之志,擁眾犯金州白土關,彥以官軍保長沙平。

戊戌,明州觀察使、襄陽府鄧隨郢州鎮撫使兼知襄陽府桑仲,為知郢州霍明所殺。

如果岳飛也這樣一副無法無天的樣子,趙構還會培養他嗎?肯定不會的,相反還會處之而後快的。即使因為種種原因,會對他進行一定的表彰,但是你指望趙構不斷培養他,估計是不可能的。

因為岳飛是正面人物,所以說起大家稱頌岳飛軍紀時,人們自然會腦補一個畫面,那就是窮苦百姓都在稱頌岳飛的軍紀。其實呢?更接近真相的畫面,是各級官員、士紳都這樣說。

事實上,只有士紳、官員齊聲稱頌岳家軍,岳家軍才會漸漸進入趙構的法眼。

如果眾多窮苦百姓齊聲稱頌岳家軍,那可壞事了。因為在窮苦百姓眼中,均貧富等貴賤的匪寇,更像他們的大救星。

所以,岳飛軍紀嚴明,主要是表現在尊重大宋帝國的既有秩序。

換而言之,我們相信政府、相信皇帝。什麼貪官污吏害國害民,我們應該殺他們替天行道;什麼土豪劣紳地主惡霸為富不仁,我們應該殺了他們替天行道;這都是賊寇才會高呼的口號!

總而言之,我們還是要相信政府、相信皇帝。我們大家都要各安其職、各盡其責,爭取讓我們的國家早日穩定富強,只有如此,才能早日打敗金國鬼子。

在這種背景下,官員得感謝岳飛,因為沒有岳飛,就隨時可能會被亂兵砍了腦袋。

在這種背景下,富戶也得感覺岳飛,因為沒有岳飛,他們家的東西,隨時會被流寇、暴民、亂民搶了。

在這種背景下,底層老百姓也會感謝岳飛,因為普遍老百姓雖然一聽殺貪官污吏土豪劣紳的口號,就會激動不已;但是,他們顯然更喜歡穩定的、有秩序生活。

當然了,政府也會因此非常欣賞岳飛的。因為在當時背景下,手持槍杆子的大哥,能有這種覺悟,那幾乎是不可思議的。要知道,此時的岳飛並沒有進入中央軍的系統。

這個階段,對岳飛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意味著他通過了第一輪忠誠測試,這一輪測試看似簡單,實則是很難的。事實上絕大多數手持槍杆子的大哥,都是習慣的我的地盤我作主。就是中央軍,有時候都難免犯這種錯誤;地方雜牌軍更不用說了,至於義軍、流寇就更不用說了。

最後的結果呢?就是永遠相信皇帝、相信政府的軍頭,在趙構為代表的南宋政府支持下,不斷兼并各種無法無天的軍閥、義軍、流寇。

9

公元1131年,皇帝讓岳飛追隨張俊圍剿李成。

在此期間,岳飛表現的依然非常讓皇帝滿意。首先皇帝一紙調令,岳飛毫不猶豫的、以驚人的效率到達了指定地點。其次在隨後的戰鬥中,立下重要的功勞。

所以張俊圍剿李成結束後,趙構就沒有讓岳飛繼續追隨張俊,並且正式授予岳家軍中央軍的番號,從此岳飛的官職是神武右副軍統制。

詔通泰鎮撫使岳飛一軍,權留洪州彈壓盜賊,以江淮招討使張俊將班師也。遂以飛為神武右副軍統制。

那一年,岳飛29歲;正式成為中央軍的團級軍官。

公元1132年,皇帝讓岳飛追隨韓世忠圍剿曹成。

在此期間,岳家軍的表現,雖然有點狼狽,也算立下了赫赫戰功。

我之所以說岳家軍的表現有點狼狽,一方面是在圍剿曹成時,竟然死了兩員大將,一個還是岳飛的親弟弟岳翻。另一方面是在此期間,岳家軍的將領竟然還擄掠婦女,並且因此大敗。

會張憲與撞軍統制王經皆至,再興屢戰,又殺飛之弟翻。

官軍既入關,賊兵散亂,第五將韓順夫解鞍脫甲,以所虜婦人佐酒。賊黨楊再興率眾直犯順夫之營,官軍退卻,順夫為再興斫臂而死。

但是不管怎麼說,岳家軍在此期間打了勝仗。而且一再大敗岳家軍的曹成部將,也被岳飛收服了。曹成的這個部將,後來名氣非常大,因為他叫楊再興。

當然了,岳家軍不愧是岳家軍,發生嚴重的軍紀問題後,岳飛對相關責任人,進行了極其殘酷的處理。於是,擄掠婦人的韓順夫死了,但是韓順夫的親隨全被岳飛正法了。

賊黨楊再興率眾直犯順夫之營,官軍退卻,順夫為再興斫臂而死,飛怒,盡誅親隨兵,責其副將王某擒再興以贖罪。

在圍剿曹成開始前,岳飛升任神武右副軍都統制;圍剿勝利後,又加了一個承宣使頭銜。

那一年,岳飛30歲,已升任中央軍副師級軍官。

公元1133年,岳飛又到吉州圍剿彭友、李滿;隨後在虔州圍剿陳顒、鍾超、羅閑十等叛亂。

這次勝利後,岳飛第一次受到趙構的親自接見;又加了置制使的頭銜。

庚辰,神武副軍都統制岳飛自江州來朝,賜金帶、器甲。飛養子云,年尚少,帝亦以戰袍戎器賜之。.....中衛大夫、武安軍承宣使、神武副軍都統制岳飛落階官,為鎮南軍承宣使、江西沿江制置使,戍江州。.....

而且隨後不久,趙構又把傅選、李山兩支軍隊撥給岳飛,岳飛才開始成為獨當一面高級軍官。

始,統制官傅選屯江州,李山知蘄州,皆受回節度。飛受命,奏乞選、山皆為本司統制,於是飛始能成軍。

那一年,岳飛31歲,已正式跨入軍級行列了。

此時的岳飛,已成為一顆耀眼的新星,正在南宋軍界冉冉升起。

岳飛的人生,如果此時定格了,也未必有多了不起。因為岳飛之所以是岳飛,是因為還有更大的輝煌等著他。

10

公元1134年,岳飛率軍收復襄陽六鎮。

這場戰爭勝利後,岳飛大有直追劉光世、張俊、韓世忠的架式。

岳飛收復襄陽後,趙構給岳飛的評語是,我一直欣賞岳飛的組織性、紀律性,卻沒有想到,岳飛打仗竟然厲害到這種地步。

朕素聞岳飛行軍極有紀律,未知能破敵如此。

更主要的是,那一年岳飛32歲,得到了節度使的頭銜。這麼年青的節度使,當時是獨一無二的。

飛時年三十二,自渡江後,諸將建節,未有如飛之年少者。

公元1135年,岳飛又開始率軍圍剿楊幺。

這次勝利之後,岳飛升任檢校少保。而且從此以後,岳飛才真正能與劉、張、韓並稱了。

那一年,岳飛33歲。

公元1136年,偽齊垂死掙扎,在沒有金國的協助下,大舉進攻南宋,結果自然不用問,那就是讓南宋迎頭痛擊一頓。

隨後,就是張浚改編中央軍惹出淮西兵變,於是南宋躍躍欲試北伐的雄心,突然受挫。

再接下來的事,就是宋金開始和談,雙方整體無大戰事。

總的來說,直到公元1140年,列入中央軍序列的岳飛,才開始正式與金軍交手。

那一年岳飛38歲。而岳飛的人生,大約就快定格了。因為一年之後,岳飛就被以莫須有的罪名處死了。

11

關於,宋金那場大決戰,分析起來比較複雜。

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我們非常熟悉的內容,通常都是源於南宋方面的記錄;金國方面的記錄,與此純粹就是兩張皮。

在南宋方面的記錄,自然是宋軍吊打金軍,但是因為秦檜賣國,所以軍事上雖然取得各種大捷,但是依然只能割地稱臣。

在金國方面的記錄,自然是金軍吊打宋軍,於是南宋只能俯首稱臣。

如果我說南宋方面的記錄不可信,相信會引得人們一陣狂噴。

但是當時的戰爭,真如南宋方面說的那樣神奇,那完顏宗弼肯定就是《喜洋洋與灰太郎》中的灰太郎,總而言之,讓喜洋洋修理得一次比一次慘,但永遠都會迅速滿血復活,更會興緻沖沖的繼續抓小肥羊。

在大宋方面的記錄里。

六月份,據說完顏宗弼在順昌率軍十萬,讓劉錡打得損失慘重,並且只想跑回老家去。幸好,在關鍵時候趙構、秦檜攔住了劉錡。

時洪皓在燕密奏:"順昌之捷,金人震恐喪魄,燕之重寶珍器,悉徙而北,意欲捐燕以南棄之。"故議者謂是時諸將協心,分路追討,則兀朮可擒,汴京可復;而王師亟還,自失機會,良可惜也。

七月份,金兀朮又興緻沖沖的到穎昌和岳飛打仗。而且還是率領十萬大軍,當然了,這一次讓岳飛打得更慘,自然也是嚇得直想跑回老家去。當然了,在關鍵時候,又是趙構、秦檜攔住了岳飛。

兀朮忙問:「岳少保以五百騎破吾精兵十萬,京師中外日夜望其來,何謂可守?」太學生說:「不然,自古未有權臣在內,而大將能立功於外者!以愚觀之,岳少保禍且不免,況欲成功乎?」

可是幾個月後,金兀朮再次興緻沖沖的大舉進攻南宋。這次更神了,在趙構、秦檜的幫助下,完顏宗弼竟然取得最後的勝利,於是南宋對金國割地稱臣了。

這種故事,怎麼看,也實在讓人覺得,完顏宗弼就是傳說中灰太郎真人版;只是完顏宗弼比灰太郎更幸運,因為他最後吃到了小肥羊。

我這樣寫,無意貶低岳家軍,我只是想說,岳家軍絕對是當時最優秀的軍隊之一,但是如果說岳家軍能吊打金軍主力,也把岳家軍說得太神了。

總的來說,岳家軍只是南宋六大政府軍之一。

張俊、韓世忠、岳飛、楊沂忠、吳麟、劉錡。如果南宋一支軍隊出場,就能吊打金軍主力,那南宋全軍出去,金軍還玩什麼呢?

12

歷史把趙構殺岳飛的理由,寫得神乎其神,無非是因為岳飛被人們寫得神乎其神。

問題是,哪個政治集團(或帝國)崛起時,是靠某個神將奠定的?換而言之,死了張屠戶,大家就得吃帶毛豬?

蒙古崛起時,鐵木真死了,有窩闊台;

窩闊台死了,有蒙哥,有忽必烈、有旭烈兀、拔都。

於是,鐵木真死後,蒙古汗國還是如野火一樣在擴張。

滿清崛起時,努爾哈赤死了,有皇太極,皇太極死了,有多爾袞;

多爾袞死後有孝庄、鰲拜、有康熙。

金國崛起時,阿骨打死了,有吳乞買,有宗干、宗輔、宗弼、宗翰、婁室。

總而言之,帝國繼續擴張的事業,絕不會因為某個人死亡而停止。

這些野蠻人建立的帝國如此,大漢民族建立的帝國呢?

大秦崛起時,昭王把白起逼死了。

我靠,秦昭王把白起逼死了,秦昭王不知道白起是幹什麼的嗎?

問題是,大秦帝國不缺這種人才,所以死了白屠戶,也沒有見大秦就吃帶毛豬啊。

於是,大秦擴張的步伐並沒有停止,相反還把天下統一了。

大漢崛起時。

高祖把韓信、彭越、英布都殺了,但是在國家百廢待興之際,靠公主嫁妝也把匈奴堵在長城以北。

景帝因為擔心自己兒子無法坐穩位子,就把周亞夫殺了。

如果匈奴入主了中原,那周亞夫在歷史上的地位,肯定和岳飛一樣金光閃閃。總而言之,漢景帝不殺周亞夫,就會如何如之何了。問題是,沒有周屠戶,大漢也不吃帶毛豬啊。

漢武帝時代,李廣到死,也沒有打過一場漂亮的戰役;趙破奴因為巫蠱案死了;霍去病23歲就死了。

如果匈奴入主了中原,李廣、趙破奴、霍去病的歷史地位,肯定還會被拔高。總而言之,這些人如果得到重要,如果這些人不被冤殺,如果這些人活得久點,大漢民族就會如何如之何。

問題是,沒有這些屠戶,大漢也沒吃帶毛豬啊。後來,陳湯一仗打得匈奴屁滾尿流,更高呼,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從此以後,匈奴狗屁都不是了。

大唐崛起時,李世民死了,有李治(武則天);李靖死了,有蘇定方、薛仁貴。

這些牛人死光後,大唐會衰弱嗎?

顯然不會的,因為沒有這些屠戶,大唐也不會吃帶毛豬啊。於是,唐明皇橫空出世,終於把大唐盛世推到了頂點。

至於大明王朝,朱元璋死了,徐達、常玉春死了,有朱棣啊,什麼蒙古鬼子,我大漢民族,讓蒙古鬼子能跑多遠,就跑多遠。

就算明宣宗之後,大明皇帝被人說得一個比一個弱智低能、變態。問題是,大明帝國也這樣苦撐了一百多年,哪國鬼子能入主中原呢?

甚至大宋初期,全國還未統一,趙匡胤就把久經戰爭考驗的老將,都用一幾瓶酒,全勸說回家了。

結果呢,五代十國結束了。

岳飛之死,被說得神其神,無非是因為許多人認為,整個南宋的歷史,就是因為岳飛之死改寫的。

因為從此以後,大漢民族痛失中原,直到大明武皇帝橫空出世才收回來。

既然如此,趙構殺岳飛,那可是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了。

因為,趙構哪是在殺一個大宋的高級將領,這分明是在改寫人類歷史啊。

評價岳飛的文章,老王還發過兩篇,請過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教師王漢周 的精彩文章:

劉家當時最後的人傑,袁紹多次勸他登基,最後被流氓公孫瓚給殺了…
第一批90後已經不會生孩子了

TAG:歷史教師王漢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