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挑針配合麥粒灸治療癌症的經驗

挑針配合麥粒灸治療癌症的經驗

用針灸治療癌症的經驗,時有報道。本文作者記錄其老師治療癌症的經驗,主要是用挑刺法,主要是針對「腧穴淺表皮膚或陽性反應點的皮下白色纖維組織」以達到治療目的。理法方穴案俱全,記載的很詳細,希望廣大書友可從中獲得啟發。

郭廷英針灸治療癌症經驗

作者/李靜 指導老師/郭廷英

郭老曾經用挑治法治療痔瘡的同時也治好了該患者的結腸癌,這個事實啟發郭老將挑治法用於治療癌症,在臨床中配合針灸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挑治又稱挑刺,是以三棱針或特殊針具刺破腧穴淺表皮膚或陽性反應點的皮下白色纖維組織,以治療疾病的方法。

挑治療法由砭刺法發展而來,首見於晉代《肘後備急方》,在其「療沙虱毒方」條中有「嶺南人初有此者,即以茅葉細細颳去……已深者,針挑取蟲子」的記載。挑刺當屬《靈樞·官針》中的「半刺」範疇。「半刺者,淺刺而急髮針,無針傷肉,如拔毛狀」,80年代該法用於治療羊毛疔,在病患疹點處挑出羊毛絲樣物,在民間廣泛流傳。

挑治治癌的理論基礎

《素問·皮部論》云:「皮者脈之部也,邪氣客於皮,則腠理開,開則邪氣客於絡脈;絡脈滿則注於經脈;經脈滿則注於府藏」,「皮部以經脈為紀,諸經皆然。」《 靈樞·邪客篇 》:「衛氣者, 出其悍氣之慓疾, 而先行四末、分肉、皮膚之間而不休者也。」《靈樞·本臟》曰「有諸內必形諸外」。

挑刺法的作用部位為皮膚、黏膜及皮下纖維,在體表尋找反應點,通過挑斷皮下白色纖維以加強刺激。挑刺的刺激通過十二皮部所形成的體系逐層深入,從體表向臟腑深部傳遞。故挑刺法作用於體表通過十二皮部所依附的十二經絡內部的刺激而調理臟腑,調節氣血陰陽,扶正祛邪,從而達到治療癌症的目的。

挑治部位

根據疾病,首選背部相應區域的陽性反應點,多為灰白色,棕褐色或者異於正常皮膚的顏色,也可以是壓痛點,如果找不到陽性反應點可以選和疾病相關的背俞穴或夾脊穴。

挑治方法

局部消毒後,手持針具緩慢刺入皮膚 1 ~2 mm,隨即傾斜針身,針尖輕輕向上挑起,向外牽拉,上下前後左右搖擺,反覆牽拉搖擺,挑斷皮下部分纖維組織後出針,偶有少量出血,操作重在挑和反覆牽拉搖擺。一般是一周挑治一次。

配合針灸治療

針刺治療癌症,郭老根據經絡辨證常採用疏肝解郁,培元固本的配穴方法,通常是1周針刺3次,不同的癌症選穴不同;為了扶助正氣,郭老常為患者做麥粒灸,選穴以大椎,膏肓為主,第一次治療教會家屬後,讓其每天上午堅持做麥粒灸,至少做100天,立夏至白露是癌症患者做麥粒灸的最佳時節。

治療醫案

筆者有幸跟著名針灸醫師郭廷英學習針灸治療癌症,現舉一案例如下:

仇某,男,46歲,2015年12月被確診為左肺上葉浸潤性肺腺癌,行胸腔鏡左上肺葉切除和淋巴結清掃術,術後進行四次化療(第3周期化療後肝功能異常)。

2017年12月30日發現左頸根部腫物(5*3cm),18年1月2日確診左頸部淋巴結腫大,活檢病理報告為(左鎖骨上頸靜脈角淋巴結)肺腺癌組織浸潤,1月4日進行再次化療。

據患者自述化療期間身體狀態一天比一天差,吃飯出汗,用手拉衣服抖動兩下就感冒。住院十二天化療結束後,身體特別虛弱根本無法再接受後期的化療。

於2018年1月19日經老患者介紹來就診,

主訴:肺癌術後2年,近期左頸部淋巴轉移

現病史:面色無華,泛黑,多夢,遺精,二便調,納可,眠可,化療後不適身體虛弱,左鎖骨上有一結塊,大小5*3cm,壓痛明顯,舌苔白膩,舌邊尖紅,脈沉遲弱。

既往史:闌尾炎術後,陰囊靜脈曲張術後,7歲時患有慢性腎炎,五年後被一祖傳老中醫治癒。發病前因工作需要經常熬夜,經歷過房屋室內裝修。

西醫診斷:肺腺癌;中醫診斷:肺積。

中醫辨證:肺腎虧虛,脾虛濕滯。

治療:補益肺腎,健脾祛濕。

治療方案:挑治,針刺,配合麥粒灸。

就診過程

18年1月19日挑治配合針刺,挑治肺俞穴,針刺尺澤,太淵,中脘,足三里,麥粒灸大椎,膏肓,每天清晨堅持做麥粒灸。

18年1月23日針刺大椎、肺俞、膏肓、腎俞。24日患者微信留言感覺自己精力體力恢復了很多。

18年1月27日,挑治肺俞附近的陽性反應點,針刺大椎、肺俞、膏肓、腎俞。

18年2月2日,舌苔明顯變薄,脈微沉遲。左鎖骨上腫物開始變小。患者決定自動放棄化療。1月27日治法加直接針刺向淋巴腫物。

18年2月10日,面色明顯變亮,紅潤。薄白苔,脈略遲。左鎖骨上腫物繼續變小,挑治胸1夾脊穴附近的陽性反應點,配合針刺大椎、肺俞、膏肓。

18年2月22日,左側鎖骨上腫物已經消失。脈漸有力。針刺大椎、肺俞、膏肓。至今精神狀態良好,現已外出遊玩。

按語

肺癌又稱原發性支氣管肺癌,腫瘤細胞源於支氣管黏膜或腺體,常伴有區域性淋巴結轉移和血行播散,早期常有刺激性咳嗽,痰中帶血,偶有早期發病無明顯癥狀。此醫案中患者是在體檢時發現的,多發於40歲以上的男性,多數有長期吸煙史或者接觸過外界化學刺激、勞累情志鬱結等,中醫辨證以肺腎虧虛,脾虛濕滯為主。

尺澤穴止咳定喘,《靈光賦》「吐血定喘補尺澤」。太淵補肺健脾,降逆氣;中脘,健脾和胃,化痰止咳,《靈樞·經脈》「肺手太陰之脈,起於中焦(中脘),下絡大腸,還循胃口」,肺胃在經絡循行上相互關聯,中脘是胃的募穴,又是腑會,連於腸,肺和大腸相表裡,故可通過降腑氣而治肺疾。

足三里補虛強壯,健脾和胃。大椎居督脈,督脈總督諸陽,為手足六陽經的交會穴,可振奮一身之陽氣,多灸之。肺俞可宣發肺氣,對各種肺疾均有良效。

腎俞補腎填精;膏肓補虛損,《針灸大成》「主無所不療,羸瘦,虛損」,孫思邈「宿痾難遣,若能用心方便,求得灸之,疾無不愈矣。」灸膏肓穴可治療一切虛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