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說一個公司的審美水平,主要取決於老闆的審美水準?

為什麼說一個公司的審美水平,主要取決於老闆的審美水準?

從一個案例說起,權當是一個段子,話說一家非常有名的設計公司接了個大單,設計了十幾套方案,最終被甲方選中的是他們認為最不可能被選中的作品,作品大紅大紫,相對於當時的流行視覺感觀,毫無美感可言,是在被甲方否定十幾遍後湊數用的,這部作品出來後被公司同事笑話,認為一定不會被選中的,結果卻出人意料。原來甲方老闆是上了年紀的人,而在他們年輕時代流行這種大紅大紫,所以偏愛此類風格。

人人都可以插一句話的設計

在設計這一行,流行一句話,老闆是設計師的天敵,這話沒錯,不管公司雇的設計師再牛,不管花錢請的外包團隊設計再高大上,甲方老闆的審美提不上去,最終通過審核的作品的水平也只到老闆那。在大眾眼中的設計,或者是在老闆眼中的設計,就是工具+美感,美感大家都有,只要你不與這個社會太過脫節,相信都可以對一副作品說上幾句的,比如顏色太暗、圖形太大,大家生活在一個空間里,對周邊的設計多少會耳濡目染,對設計師已完成的作品不免就想插手改一改,最終設計師淪落為用工具來實現老闆的設計,錯了,用工具來猜測老闆的設計。

令人崩潰和抓狂的甲方需求

你總是能遇到一些甲方,提的需求能讓你達到忘我的地步,比如,五彩斑斕的黑,和五光十色的白,這到底是個什麼顏色!你可能還會遇到這種甲方,只告訴你不滿意,哪不滿意?不知道,就是不滿意。之前就遇到過一位,設計師把一個網站整了八套,每套下來,老闆都說,不好看,太難看了。如果你問他哪不好看,得到的回答永遠都是,這是設計師的事,讓設計師來做。你要跟是他理論,他就告訴你:我只負責最終作品滿不滿意,剩下的事交給設計師。這是真事!親身經歷的。

當今,很多公司的老闆,把設計師當成會ps工具的技術工人,而不是創意人才,要做圖,找個會ps的設計師做,把老闆非常模糊的概念用工具呈現出來。

公司沒有一個基準線來做衡量嗎?沒有。

帶情緒的主觀化的量化考評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你很難對一個設計產品做一個非常公正的量化考評,只能粗略的分下等級,畢竟每個人的審美不一樣。設計帶來的用戶體驗,很難對它做量化考核,不像銷售,賣了就是賣了,以業績說話,既然是體驗,就避免不了主觀性的審美,而主觀的東西夾雜了不同的情緒,同一樣東西,不同天氣不同情緒不同時間看,結果導向也不一樣,所以設計行業還有一句話,「設計好不好,全靠一張嘴」。

風雲變幻的流行元素和設計走勢

市場的風向標一直在改,每年的流行元素都不一樣,那幾年流行擬物、實體、3D效果,大家便都跟風擬物風格;這幾年流行扁平風,極簡主義,大家一股腦的進去,所有的設計都變得扁平化了。一個設計在某一個時間段內,得到了同行的好評,過一陣子,流行元素和整個產品和設計的走勢就不一樣了,所以設計也只是在某一時間段內起作用,或者說,隨著大眾的認知水平不斷的提高,對過去的設計產生審美疲勞,而需要對視覺神經產生一些刺激,導致產品設計的有效時間不會是長期的。

小夥伴們,你們遇到過哪些抓狂的甲方需求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木易小光 的精彩文章:

TAG:木易小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