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姐的日記本

三姐的日記本

春天,是一個富有生命力的時節,也是一個美麗、並充滿希望的季節。春天到了,各種絢麗的花朵開得漫山遍野,美麗的蝴蝶在花海中翩翩起舞;滿脖子老繭的大水牛在老農的驅趕下在田間辛勤勞作。春回大地,到處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而彼時,我的家庭卻陷入困境,猶如黑暗鋪展,將萬物收攏,空氣中流露著沉重。

天邊突然暗下來,一陣雷鳴電閃之後,天空下起了嘩嘩大雨。這時,門外傳來「砰砰砰、砰砰砰」的拍門聲,「你爸爸打電話給你了,趕緊去聽吧……」我聽到「章伯」的 聲音後趕快去開門,然後帶上斗笠飛快地跑向「章伯」家(當時全村只有做生意的「章伯」家有電話)。

電話顯示號碼是廣州打過來的。「喂、是-阿-華-嗎……」。電話那一頭的聲音微弱顫抖並顯得蒼白無力,似乎對方所講一言一語都顯得萬分吃力,那是父親的聲音。多少個日與夜,我都盼望著能夠聽到這個來自遠方的聲音,而現在,我聽著這個微弱的聲音,喉嚨卻無力地在哽咽……

父親生於上世紀50年代的一個貧農家庭,那時的祖國正值百業待興的解放初期。父親的兄弟姐妹較多,常常糟糠為飯、野草作餚,食不裹腹,而也正因此,父親的兄弟姐妹大部分在中年都會患胃病。

還記得,當年那時候的一個月之前。父親在地里幹活時常常一個人捂著肚子抽煙,不時發出「呀、呀……」的叫聲,額頭不停冒冷汗,看起來特別難受,而我只能站在一邊干著急,這樣的日子過了好幾天。一天,叔叔開著小轎車回到鄉下接父親到省城裡的醫院檢查身體,之後的幾天我就再也沒有收到父親的消息了……

直到那天中午,父親在電話中用微弱的聲音對我說:「我在廣州的醫院住院,身體並無大礙,你在家照顧好你媽媽……」。聽到這,我的眼睛已經模糊了,我努力使自己不發出哭泣聲,淚水卻不爭氣地往下流。其實,在這之前我已經知道父親的身體狀況,因為父親在醫院檢查那段時間的一個晚上,在佛山開公司的哥哥突然在半夜回家,不經意間我聽到哥哥與母親的對話「……胃癌,需要馬上做手術」。

第二天早晨,鎮上的牛販子和鄉親們聚在我的家中。隨後,母親一伙人上了養牛的那座山上去……那天傍晚,牛販子將那十幾頭牛用一輛貨車運走,看著那輛貨車的燈光漸漸消失在夜幕中。那一刻,我的心竟有絲絲陣痛,那可都是父親多年苦心經營的資產啊。

東借西湊,依然湊不夠高昂的手術費用。哥哥在醫院陪護父親的那段時間,公司也不景氣,最終轉手他人。

那年,父親的手術很順利;那年,我們家也欠下了許多外債;也是那年,還在上學的兩個姐姐輟學了,還「騙」了我的壓歲錢……

還記得,那天天剛蒙蒙亮,我屁顛屁顛地跟在二姐和三姐的後面。到了鎮上,我幫忙把姐姐大包小包的行李往大巴車的車廂塞進去。三姐說:「阿華,你在家好好讀書並照顧好媽媽,我和你二姐去省城醫院照顧爸爸,很快回來的……」。

其實,我知道姐姐她們是輟學去大城市打工掙錢了。

時至今日,經過哥哥姐姐們省吃儉用、吃苦耐勞地去打拚奮鬥,父親當年因病欠下的債款早已悉數還清,父親身體健康,哥哥姐姐也陸續成家立業。艱苦的求學生涯輾轉十餘載,如今的我也已踏入社會,有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

近日,因回南天氣潮濕,母親叫我把姐姐她們的房間窗戶關起來。在窗檯,我發現一本泛黃的日記本,可能春節三姐回娘家時拿出來看,然後忘記放回柜子了。

翻開那已泛黃的日記本,那記錄著曾經的回憶與思緒,白紙間的黑字映入眼帘,過往的一幕幕如今彷彿又浮現在眼前。三姐在日記本寫道:「那天,為了弟弟妹妹能夠繼續讀書,為了湊夠父親的醫療費,我騙走了弟弟的壓歲錢當做車費,從此和二姐踏上了南下打工的征途……」。

日記本後面還記錄著三姐打工時每個月的收支情況,XX年X月,工資879元、寄回家700元、生活費96元、電話費……XX年X月,工資1900元、寄回家1300元、弟弟讀書的伙食費300元……

我想捧著日記想繼續看下去,回想起這些年來哥哥姐姐們對我的關心和愛護,我的眼裡卻早已充滿淚水。

有姐姐真好,當夜幕降臨時她會努力為你點著一盞燈;有姐姐真好,她會在你長大前都愛護著你。

美文

作者簡介

黃志華,90後,警察、中共黨員、文學愛好者。繁忙的工作之餘不忘筆耕,閑暇時鐘情於借筆墨抒其情。作品散見於《賢令山》、《作家平台》、《一線作家》等雜誌及文學平台。

敬請關注

歡迎投稿

溫馨提示

本公眾號所推送的文章,是縣《賢令山》雜誌採用的重要依據,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投稿郵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陽山文脈 的精彩文章:

TAG:陽山文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