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空、天、地聯動,航天力量助陣大興安嶺滅火戰

空、天、地聯動,航天力量助陣大興安嶺滅火戰

6月1日和6月2日,大興安嶺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北部原始林區奇乾林業局阿巴河林場相繼發生森林火災,在乾燥大風天氣的作用下,火場不斷蔓延。

面對嚴峻形勢,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抓總研製的高分四號衛星無人機森林防火智能監控系統等尖端裝備再顯身手,嚴密監視火場態勢,有力地支持各方救火力量。同時,航天科技集團員工組成的志願服務隊也投入到火災撲救工作中。

太空:高分四號衛星眼觀全局

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在獲取相關火災信息後,立即啟動重大自然災害應急響應機制,於3日緊急調度高分四號衛星成像,迅速制定了3日、4日高分四號衛星針對火災區域的成像計劃,保障數據第一時間接收、傳輸、處理,並將安排成像、數據處理以及數據共享情況及時告知應急管理部、國家減災中心、國家森林防火指揮部辦公室等相關單位。

高分四號衛星的大面陣靜軌凝視相機,包含可見光近紅外和中波紅外兩個通道。由於相機的中波紅外通道正是木質材料燃燒的最佳探測波長,所以中波紅外通道對於森林高溫火點具有良好的探測效應

高分四號衛星(南勇 攝)

高分四號衛星的長時間駐留、衛星快速指向等優勢,結合相機的譜段特點,可以實現對火災觀測任務的快速響應。此前,高分四號相機已經在2016年1月澳大利亞草原火災、2016年5月中俄邊境大火、2017年5月俄羅斯火災等多個國內外重大災害中大顯身手。

此外,相關部門還將常規衛星產品加以風力、降水等分析,用於把握火情態勢與救火時機。

低空:無人機森林防火智能監控系統獲取火場態勢、支持災後評估

火災發生後,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所屬航天恆星公司迅速組織技術骨幹團隊趕赴火場。團隊於6月5日到達根河後立刻開展工作,由航天恆星公司研製的國內首套無人機森林防火智能監控系統搭載森林防火專用載荷執行森林防火監測任務,這也是無人機森林防火系統首次在實戰中亮相。

航天科技集團技術人員在現場開展工作

無人機森林防火智能監控系統包括車載測控站、森林防火專用載荷、視距鏈路、衛星通信鏈路等,通過視距鏈路實時將可見光視頻,中波,短波照片實時回傳併疊加到GIS底圖,並在1分鐘內自動生成火場態勢圖,通過衛通鏈路,將可見光視頻,火場態勢圖實時傳回後方指揮中心,以便指揮中心領導第一時間獲取火場態勢,進行綜合指揮調度,為制定林火撲救方案提供依據。同時無人機系統與有人機相互配合補充,彌補了有人機防火的不足。火場撲滅後,還可以通過無人機系統拍攝火場正射影像圖,獲取過火區域準確面積,為火場災後評估提供依據。

無人機拍攝火場全景

地面:航天人加入救火大軍

災情發生後,航天科技集團五院508所研製的高分衛星相機在太空凝視火場,該所在航空護林局執行科研、培訓任務的工作人員也立即組成志願服務隊,加入火災撲救工作中。同時,五院508所還提供後勤車輛支援救災,並給救災隊伍送去相關物資。

航天科技集團「三位一體」的支援,進一步提高了救火效率,為打贏滅火戰貢獻了力量。截至6月6日上午10時,內蒙古大興安嶺汗馬保護區森林滅火全線告捷。隨後,經過3天的清理看守,現場已實現「無火、無煙、無氣、無垃圾」,各方救火力量已開始分批次撤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太空網 的精彩文章:

風雲二號衛星服務「上合」,中國航天元素閃耀舞台
高分五號兩台載荷傳回數據和圖像

TAG:中國太空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