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震撼!他用鏡頭記錄下黃江30年發展騰飛歷史

震撼!他用鏡頭記錄下黃江30年發展騰飛歷史

在黃江,提起楊石彪,或許還有許多人不認識,但提起留春照相館,年紀稍大的黃江人都知道,這個名字已經跟攝影捆綁在一起。留春是黃江攝影協會會長楊石彪於80年代創辦的照相館名字,經過30年時光的沉澱,留春已經成為楊石彪的代名詞。

楊石彪說,他玩了30多年的攝影,這輩子已經放不下相機了。他用鏡頭記錄黃江的歷史,而攝影也變成了他人生最重要的那一部分。

自學沖洗走上攝影之路

楊石彪祖籍廣東普寧,八十年代來到黃江,成為黃江人。他最早接觸攝影,大概是5、6歲時。那是70年代初中期的中國,攝影是極其稀有的事,而對每個家庭來說,年關時拍上一張全家福,是一件很隆重的事情。

楊石彪說,那個年代,快年關的時候,攝影師傅會走街串巷給需要的人家拍全家福。半大不小的他經常跟在攝影師傅的後面,看別人照相,感受每個家庭照相時的歡愉。攝影在他眼中是一件特別神奇的事,小小的他搞不懂,黑白透光的底片,為什麼沖洗出來後,就完美地還原了七彩世界?

在20歲左右的時候,楊石彪萌生了學攝影的念頭。他去找了一家照相館的師傅拜師,當時師傅要收500元學費,他沒有錢,就央求師傅帶他到暗房看。回來後,家裡也實在拿不出錢,他就買了幾本關於攝影的書籍,對著書本的指引,自己動手做了個曝光器,開始了自學攝影之路。

這樣學了幾年之後,楊石彪在1988年開辦了他人生第一家照相館。直到現在,他仍然清晰地記得照相館的第一個客人。那是一個工廠的醫生,過來拍證件照。第一次能通過攝影掙錢,他很興奮。但因為緊張,晚上沖洗照片時,沒有控制好藥水的溫度,導致底片曝光過度,照片沒有沖洗出來。後來醫生過來拿照片,他急得滿身都是汗,跟客人解釋不收錢,再幫客人重新拍照。但後面拍了幾次,因為設備簡陋,照片沖洗出來都差強人意。到第四次來取相片的時候,醫生告訴他,因為等著用照片,他已經到別的照相館照好了。醫生說,他非常欣賞楊石彪做事的態度,但照相館的設備太簡陋了,要想辦法改進。為此,楊石彪咬著牙向朋友借了800元,添置閃光燈等設備。由於他的技術過硬,態度好,照相館生意日漸好了起來。

單店拿下柯達大中華區銷售冠軍

照相館開張後,楊石彪為了練好攝影技術,利用空餘時間,經常背著相機,騎自行車到工廠免費為工人照相,到寶山部隊給戰士照相。對楊石彪而言,那是一段痛並快樂著的艱苦的創業時光。

楊石彪說,攝影也要講工匠精神!在照片稀缺的時代,每張照片都有成本的,攝影是一種稀缺的技術,講究師徒傳承。而在日常的攝影實操上,他對每張照片都傾注了感情,每張照片都當做藝術作品去拍,考慮好構圖、光與影的變化等。

楊石彪人生很多深刻的記憶都跟攝影有關。為拍好照片,他經常在凌晨4點就起來,翻山越嶺拍日出。有次去拍寶山瀑布,他為了拍下更好的鏡頭,站在山澗中拍,當時下大雨,山洪暴發,水一下子漫過大腿,他都渾然不覺,後來想起來都有點後怕。

天道酬勤。楊石彪日復一日的勤勞付出,在實戰中摸爬滾打鍛鍊出來的過硬的攝影技術,在黃江積累了名氣,他的留春照相館慢慢得到了市場的認可,照相館生意日漸興隆。楊石彪說,隨著留春照相館分店越開越多,他也為黃江培養了大量攝影人才。

最鼎盛的時候,留春照相館在黃江開了6家分店,期間黃江有50多間照相館的攝影師都是他帶出來的徒弟。2000年的時候,楊石彪還開了黃江最大的婚紗攝影城。在數碼相機還沒大量普及的膠片時代,他的留春照相館還拿下了柯達大中華區單店膠捲銷量冠軍的桂冠。東莞一個鎮區的照相館能做到這點,堪稱業界奇蹟。

用鏡頭記錄黃江的歷史

楊石彪說,攝影早年對他來說是一門生意,後來慢慢就變成了一種熱愛和一份堅守。一張照片往往比很多文字更能記錄歷史。很多時候,一張照片就是一個故事,你要對你所在的這片土地有感情,才能拍出好的照片。

楊石彪從80年代後期開始,就有意識地用自己手中的鏡頭記錄下黃江的發展進程。他仍然記得,1989年的某天,他爬上黃江雞啼崗山嶺上一座不知名的三層小樓,放眼看去,映入眼帘的都是綠油油的農田和漫山的柑桔林,他把這些都記錄在他的鏡頭裡。

1995年,偶然的一次機會,他經過黃江鎮板湖村的祠堂,被夕陽下古建築的光與影的美震撼到了。之後,他用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把每一棟建築都拍下來,把一些古建築的細節美用鏡頭記錄在他的相片里。他說,他怕漫長時間的風雨侵蝕會破壞這些古建築。2017年,板湖村的祠堂因為破損而需要拆舊重建時,他當時拍下的照片就成為了彌足珍貴的第一手歷史材料。在新祠堂的建設過程乃至完工新貌,他又用鏡頭一一記錄下來。

楊石彪說,我們現在所處的是一個偉大的時代,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本身。30年來,他記錄下黃江每一處重點工程開工建設的過程,從重要的道路開工,標誌性的樓宇建設,到重要活動的舉辦,黃江大事件的現場,總有他的身影。

90年代初期,三來一補工業在東莞蓬勃發展,他用鏡頭記錄了裕元工業園打樁動土的情景。裕元工業園全盛時期,10多萬工人在工業園裡同時工作,他經常去拍照。經過10多年的發展變遷,現在,裕元工業園已經轉型為文化創意區,他把這些變化一一記錄在自己的攝影作品裡。黃江綠道建設,他用兩年的時間,拍下綠道各個時期經典的瞬間,並彙編成冊出版。

楊石彪一直有個心愿,就是政府相關部門能夠牽頭,把民間像他這樣的攝影師拍下的黃江的珍貴歷史照片,進行收集匯總分類,建成黃江鎮自己的圖片庫。這些,對後人來說,將是非常珍貴的資料。

2018年6月1日,楊石彪再次爬上雞啼崗的山嶺拍攝黃江鎮的全景,放眼望去,當年綠油油的農田和滿山的柑桔林,現在都變成了高樓大廈。楊石彪說,家鄉變得這麼漂亮,他特別開心,特別自豪,而更自豪的是,他用鏡頭記錄下了黃江鎮30年發展騰飛的過程。

【記者】陳香國

【作者】 陳香國

【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方PLUS 的精彩文章:

汕尾荔枝首次「走出去」,荔農再也不用擔心滯銷了!

TAG:南方PL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