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白,我想和你做朋友

李白,我想和你做朋友

李白,我想和你做朋友

文丨《那些年》小小那

李白,我想和你做朋友

李白的朋友遍天下,這一點是有詩歌為證的。

有人對李白現存的詩文做過大數據分析:900多首詩中,標題中含「送」的有93首,含「贈」的有134首,含「友人」的有18首,將近1/4的詩作都是為朋友所作。而我們所熟悉的杜甫、王昌齡、孟浩然、高適等著名詩人,都在李白的朋友圈裡。詩聖杜甫甚至還是李白的小迷弟,在他三十三歲那年結識了李白之後,就對李白念念不忘,春天想起他,冬天想起他,喝酒想起他,起風了也想起他……一想起來就為他寫詩,可考證的就有15首。而李白顯得有點高冷,提到杜甫的詩不過三四首,難怪知乎上出現了這樣的神帖——

李白,我想和你做朋友

當然,這也不能全怪李白太高冷。李白長杜甫11歲,二人相交時,李白已名滿天下,無論是年齡還是段位,兩人都不在一個層次。所以杜甫迷弟般仰慕一位詩壇前輩也並不奇怪。而更令人動容的是,李白後來因參與永王謀反被打入大牢,杜甫慷慨悲憤,揮筆寫下240字長詩為李白辯駁,說「不見李生久,佯狂殊可哀。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字裡行間,滿是深情。

李白,我想和你做朋友

不過在那個時代,想要結識李白的人太多了。河南王屋的魏顥為見李白一面,循著李白的足跡追蹤了大半年,見面後激動得不能自已。汪倫童鞋為了見到李白,不惜玩起文字遊戲把他「騙」到了桃花潭。還有太原的元參軍邀請李白一起遊玩,來到後天天「瓊杯綺食青玉案」,把李白伺候地都不想回家了……

李白,我想和你做朋友

為什麼這麼多人哭著喊著要跟李白做朋友?李白除了詩寫得好,還有哪些非凡的魅力?


才華蓋世,代言詩和遠方

首先還是要說說李白的詩歌成就。李白作為中國古代浪漫主義詩人的代表,被後世譽為「詩仙」,杜甫形容他的詩是「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在盛唐詩人中,王維、孟浩然長於五絕,王昌齡等七絕為著,兼長五絕與七絕而且同臻極境的,只有李白一人。如大家張口既來《靜夜思》、《早發白帝城》、《送孟浩然之廣陵》等經典絕句,不僅清新明麗,朗朗上口,而且意象豐富,情感飽滿,故而成為大批文人墨客學習模仿的對象。中唐的韓愈、孟郊、李賀,宋代的蘇軾、陸遊、辛棄疾,明清的高啟、楊慎、龔自珍等著名詩人,都受到李白詩歌的巨大影響。

李白,我想和你做朋友

無論在哪個時代,「詩和遠方」永遠是人們的一種精神嚮往。而李白就如同行走的「詩和遠方」,走到哪裡都自帶仙氣兒。當年李白到長安求職,見到了久負盛名的賀知章,便將自己在途中所寫的《蜀道難》呈獻給賀知章,賀知章讀後十分震驚,當即稱之「謫仙人」,就是天上下凡的仙人。

李白的仙氣,很大程度上來自於他豐富的想像力和文字表現力。他在詩歌中擅長運用誇張、比喻、擬人等手法,創造出一幅幅神奇異彩、超越現實的意境,他的身上也由此承載了許多人對於自由浪漫的憧憬。


俠膽柔腸,一身江湖義氣

與同時代的許多文人墨客相比,李白身上還多了一股江湖義氣。

生於西域的李白,自小就有著「仗劍走天涯」的情結。《新唐書》特別指出,李白「喜縱橫術,擊劍,為任俠」。李白也在《與韓荊州書》中自述道:「十五好劍術,遍干諸侯。三十成文章,歷抵卿相。」《俠客行》中更是寫到:「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李白有沒有真殺人,我們無從考證,但這洋溢著俠客氣質的詩文,讀罷令人酣暢淋漓。

李白,我想和你做朋友

李白又是個重情重義之人。早年李白和朋友吳指南在洞庭湖泛舟,結果吳指南突發疾病死亡,李白悲痛欲絕,身穿喪服,伏屍痛哭,猛虎從前面走來,他也堅守不動。路人見此場景,無不傷心動容。因為還要趕路,他便將好友屍骨葬在洞庭湖畔,過了很久他又專門而來,把吳指南身上的腐肉剔掉,再用布裹起來,背著步行到鄂城之東,將其重新安葬。

李白還是個慷慨大度之人。他曾自述早年在揚州一帶遊逛時的經歷:「不逾一年,散金三十餘萬,有落魄公子,悉皆濟之。」在《將進酒》中,他寫道,「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一個仗義輕財、豪氣衝天的俠客形象躍然紙上。這樣的朋友,誰還不願多交幾個?

豁達自信,打不倒的小強

羅曼羅蘭說,「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就是認清了生活的真相後還依然熱愛它。」

前面講過,李白的人生一波三折,他才華蓋世,卻不得重用,渴求功名,卻屢屢碰壁,然而在他的詩文中,卻絲毫看不到一點顧影自憐或灰心喪氣。哪怕偶有抱怨,也是馬上為自己打氣。

公元742年,求職路上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的李白,終於收到了來自唐玄宗的offer。於是他全然忘卻先前的波折,「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公元744年,李白因遭受排擠,被唐玄宗「賜金放還」,變相攆出了長安。不久,李白在《行路難》中寫道:「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李白,我想和你做朋友

公元759年,李白又因永王李璘案流放夜郎。流放途中,行至白帝城的時候,忽然得到皇帝的大赦令。李白隨即乘舟東下江陵,意氣風發地寫下《早發白帝城》:「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彷彿一切又能重新開始了。

公元762年,李白臨終前留下一首《臨終歌》,大意是,像我這樣的「大鵬」,不飛則已,一飛衝天,展翅翱翔,威振八方。可惜飛到一半沒力氣了,不過啊,我這個大翅膀,扇起來的餘風,足以讓後世萬代感受到我的力量。

對於那個時代而言,李白不僅僅是詩歌上的偶像,更是人格上的偶像。

李白,我想和你做朋友

記得在央視的《中國詩詞大會》上,評委蒙曼感慨說:李白這個人沒有煙火氣,也不怎麼知道世故艱難。年輕的時候「天生我材必有用」,安史之亂的時候他連派系都搞不清楚,照樣說「為君談笑靜胡沙」。這是一種非常天真的自信,乃至自戀。他大呼小叫地、痛痛快快地過了一生,誰不願意過這樣的日子呢?

是啊,誰不願意像李白這樣自信洒脫地過一生?又有誰不願意接近這樣一位達觀頑強的大才子?縱使千年之後,他的驚世才情,他的俠膽柔腸,他的自信豪邁,仍然令我們心生嚮往。不怪杜甫的迷弟臉,如果能重來,我也要選李白。

李白,我想和你做朋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那些年 的精彩文章:

李白,對不起,我不想和你做同事……

TAG:那些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