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友人談 紫砂的本質

友人談 紫砂的本質

用好料,做好壺

友人談

對紫砂壺作品進行評介和討論是一個複雜的課題,它牽扯到的不僅僅是藝術,還包括了材料科學、燒制技術、製作手藝和茶文化等諸多難以割裂的相關因素。因為我對紫砂壺行業不是十分了解,對紫砂壺藝歷史也是略曉皮毛,只能從視覺藝術的角度,單單就紫砂壺的藝術形式和表現上,談談自己對澤鋒和他的紫砂壺作品的一些淺見。

丁虹

在中國,紫砂與茶有一種特殊的關聯,談到紫砂,人們就要想到茶。紫砂的延展有兩個概念,泥和壺。

范澤鋒作品 禪墩·錦葵

泥,給人一種質,吸收、滲透,保存,它的可塑性給予的功能感。它與茶之間在形成狀態中,都有一個策動元素,水。也許是由於水,泥和茶,使紫砂在中國人的腦子裡,形成了一個自然、本存、和諧的潛意識念象。

壺,是一種器,在人的意識里是一種可供泡、煮、悶、存的容具。 但與其他器不同,壺在中國文化發展史上有些特殊意念上的延展。

壺與葫蘆的形,在意念上有關聯;在中國神話中,葫蘆是蘊藏、孕育,生產,有如子宮,是生命胚胎、萌發容器的大宇宙概念:壺與酒和茶,特別是與茶的關係,尤其是紫砂壺與茶的關係,在人的潛意識裡,給予了一個可供個人把玩的小宇宙感。

范澤鋒作品 禪與中國· 良渚曙光

紫砂,由於泥和壺的界定,在中國人的潛意識裡有著一種自然、實用、可哲理式的文化意念形態。

所以,紫砂做為一個藝術創作的元素和材料,有自己特證的暗示性和指向性。紫砂藝術品,特別是紫砂壺,有它獨特的內定美。這種美與茶在意念上,使用功能,文化界定上,都有著難以剝離的關聯。這種美同時也劃定了一個意識感觀範疇,當紫砂的使用跳出,或遠離了這個範疇,就會淡化,甚至失去紫砂的文化意義。

文章節選自丁虹 的《澤鋒的壺》

(作者系畫家、獨立製片人)

每天一壺茶,讓世界擁有最健康的生活方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龍德堂 的精彩文章:

TAG:龍德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