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教學研究】部編版:七下歷史《期末複習提綱》

【教學研究】部編版:七下歷史《期末複習提綱》

原標題:【教學研究】部編版:七下歷史《期末複習提綱》


第一單元 隋唐時期:繁榮與開放的時代


繁榮與開放是隋唐社會的時代特徵


第1課 隋朝的統一與滅亡


一、隋朝的建立和統一(581年-618年)

(1)建立:581年(楊堅建立隋朝,以長安為都城,楊堅就是隋文帝)


(2)統一:589年(隋文帝滅掉陳朝,統一全國)


(3)統一的意義:隋的統一,結束了長期分裂的局面,順應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歷史發展大趨勢。


(4)隋文帝採取的鞏固措施和結果:


措施:


①發展經濟,編訂戶籍,統一南北幣制和度量衡制度


②加強中央集權,提高行政效率。


結果:這一系列措施促進了社會經濟的迅速恢復和發展,使人口數量和墾田面積大幅度增長,隋朝成為疆域遼闊、國力強盛的王朝。


基本觀點: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是我國歷史發展的大趨勢。


二、隋朝在諸多方面創規立制,是一個創新的朝代,開創了中國歷史新局面。

具體表現在:


(1)選官制度上開始實行科舉制;


(2)在經濟方面開通了連接南北的大運河。


1、大運河的開通(隋煬帝)



(1)目的:為了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王朝對全國的統治。


(2)中心、起始點: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今北京),南至餘杭(今杭州)。


(3)長度及地位:全長兩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


(4)四個組成部分: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


(5)連接五條河流: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

(6)開通的作用(意義和影響):大運河的開通,加強了南北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消極作用:但也給人民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加速了隋朝的滅亡。)


(7)隋煬帝能夠開通大運河的原因:


①隋煬帝利用已有的經濟實力 ②能夠徵發幾百萬人 ③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運河基礎上開鑿的


2、科舉制(隋煬帝)


(1)科舉制確立的原因:魏晉南北朝時期,官吏的選拔權由上層權貴壟斷。


(2)創立(隋朝):


①隋文帝開始用考試的辦法選拔人才的制度;


②隋煬帝設置進士科,標誌著科舉制的正式創立。


(3)完善(唐朝):


①唐太宗:增加考試科目,進士科最為重要。

②武則天:首創殿試製度。


(4)進一步完善(宋朝):宋初大幅度增加科舉取士名額,提高進士地位。


(5)科舉制的影響:


積極影響:


①科舉制的創立,是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的一大變革,加強了皇帝在選官和用人上的權力,擴大了官吏選拔的範圍,使有才學的人能夠由此參政, 同時也推動了教育的發展。


②科舉製成為歷朝選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維持了 1 300多年。


科舉制的消極影響:束縛了人們思想,忽視實用性學問,也阻礙了我國科技的發展。


三、隋朝的滅亡


(1)滅亡:618年,隋煬帝在江都被部下殺死,隋朝滅亡。


(2)隋朝滅亡的原因:隋煬帝的殘暴統治,使人民忍無可忍,終於導致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①隋煬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縱情享樂,奢侈無度。


②營建一系列重大工程,屢次發動戰爭,致使民不聊生,社會矛盾激化。


③隋煬帝還三次征遼東,迫使大量農民服兵役、當民夫,使人民無法正常從事生產勞動。


第2課 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


一、唐朝的建立和統一(618年-907年)


618年,李淵建立唐朝,以長安為都城,李淵就是唐高祖,並實現了全國的統一。


二、唐太宗(李世民)與「貞觀之治」


(1)主觀原因:他吸取隋朝速亡的歷史教訓,因此,他勤於政事,虛心納諫,從善如流。


(2)客觀措施:


①任用賢能。唐太宗廣納賢才,有敢於直言的魏徵;知人善任,房玄齡善於謀略,杜如晦敢於決斷,他們都是貞觀時期著名的宰相。

②政治方面。進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減省刑罰;增加科舉考試科目,鼓勵士人報考,進士科逐漸成為最重要的科目;嚴格考查各級官吏的政績。


③經濟方面。減輕人民的勞役負擔,鼓勵發展農業生產。


④邊疆管理。唐太宗時期先後擊敗東、 西突厥,加強了對西域的統治。


(唐朝設立了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加強對西域的管理)


三、女皇武則天


1.我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晚年稱帝,改國號為周。


2.措施:


①打擊敵對的官僚貴族


②大力發展科舉制,創立殿試製度③繼續推行貞觀以來減輕人民負擔的政策和措施,重視發展生產


3.結果:社會經濟得以持續發展,人口持續增長,邊疆得到鞏固和開拓。為後來開元盛世局面的出現奠定了基礎。後人稱她的統治「政啟開元,治宏貞觀」。

四、唐玄宗與「開元盛世」(唐朝最鼎盛時期)


(1)主要措施:穩定政局,勵精圖治,重用賢能。


(2)具體措施:


①任用賢能。任用賢相姚崇和宋璟,實施了一系列改革。


②政治方面。整頓吏治,裁減冗員。(親自主持對縣令的考試)


③經濟方面。發展經濟,改革稅制。


④文化方面。注重文教, 編修經籍。


第3課 盛唐氣象


一、經濟的繁榮


1、農業:出現了曲轅犁和灌溉工具筒車。

2、手工業:紡織業品種繁多,蜀錦冠於全國;陶瓷器生產水平也很高,越窯的青瓷、邢窯的白瓷、唐三彩最有名。


3、商業:長安城人口百萬,既是當時中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國際性的大都會。(有商業區和居民區坊)。


二、民族交往與交融


1、唐太宗時期,將文成公主嫁給吐蕃贊普松贊干布。(唐蕃和親)


2、影響:唐蕃和親促進了吐蕃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也增進了漢藏兩族的友好關係。


3、政策:唐太宗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


4、唐太宗被各族首領尊稱為「天可汗」,意為各族共同的君主。


三、開放的社會風氣


特點:開放,充滿活力、兼容並蓄


四、多彩的文學藝術

1、唐詩:


①李白的詩詩歌頌祖國山河的壯美,充滿想像力和感染力,具有濃郁的浪漫情懷,李白因此享有「詩仙」的美譽。


②杜甫的詩反映了歷史的真情實況,故有「詩史」之稱,他被譽為「詩聖」。


③白居易的詩歌平易近人,通俗易懂,婦孺都會吟唱,深受大眾歡迎。


2、書法:唐朝最著名的書法家是顏真卿(特點:端正勁美,雄渾敦厚,代表作品《顏氏家廟碑》)和歐陽詢(特點:方折峻麗,筆力險勁,代表作品《九成宮醴泉碑》)。


3、畫家:唐朝最著名的畫家是閻立本(善長人物故事畫,代表作品《步輦圖》描繪了唐太宗接見松贊干布派來的求婚使者的情景,特點是形態各異,神形兼備)和吳道子(代表作品《送子天王圖》,特點是落筆雄勁,風格奔放)。


第4課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一、與日本的交往


(1)遣唐使: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進行交流的使團。他們把唐朝先進的制度、天文曆法、文字、典籍、書法藝術、建築技術等傳 回日本,對日本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2)鑒真東渡:唐朝最富影響的僧人鑒真,東渡日本傳授佛經,還傳播中國的醫藥、文學、書法、建築、繪畫等,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傑出貢獻。(為日本設計唐招提寺;前後12年,前5次東渡失敗,第6次才成功,雙眼失明)


二、與天竺(印度)的交往


(1)玄奘西行:唐太宗貞觀年間,玄奘歷盡艱辛,西行天竺學習佛法,攜帶大量的佛經回到長安,為中國佛教的發展做出重大貢獻。玄奘的見聞,由弟子整理成書——《大唐西域記》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貴文獻。(玄奘——《西遊記》中唐僧的原型)


三、交流頻繁的原因(吸引世界各國來華的原因):


A、國家安定統一 、政治制度先進;


B、開放和兼容並蓄的對外政策;


C、經濟繁榮,國力強盛;


D、唐朝海陸交通發達;


E、科技文化世界領先。


四、唐朝的對外政策:對外開放和友好交往的政策。


對我們今天的啟示:


A.一個國家只有經濟發達,文化先進才能對於國外產生輻射力和吸引力;


B.一個國家只有對外開放,積極交流才能有所得益,有所進步.


第5課 安史之亂與唐朝衰亡


一、安史之亂(導致唐朝由盛轉弱的轉折點)


1、原因:


A、開元末年唐玄宗追求享樂,任人唯親,朝政日益腐敗。


B.社會矛盾尖銳,邊疆形勢緊張。


C.節度使勢力膨脹,形成外重內輕。


D.安祿山擔任三個邊地的節度使,逐漸擴張勢力。


2、人物:安祿山和部將史思明


3、結果和影響:對社會經濟造成極大的破壞,唐朝的國勢從此由盛轉衰。安史舊將和內地節度使權勢加大,逐漸形成藩鎮割據的局面。


二、唐末農民起義:黃巢起義,給唐朝統治者以沉重的打擊。


三、唐朝滅亡後,進入了五代十國時期,五代十國的實質是唐末以來藩鎮割據局面的延續。五代十國雖然是一個政權分立的時期,但統一始終是一個必然趨勢。


第二單元 遼宋夏金元時期:民族關係發展和社會變化


民族關係發展和社會變化是遼宋夏金元時期時代特徵


第6課 北宋的政治


一、北宋的的建立


960年,趙匡胤建立北宋,以開封(稱為東京)為都城,趙匡胤就是宋太祖。(陳橋驛兵變和「黃袍加身」)


二、宋太祖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


1、軍事方面:解除禁軍將領的兵權; 將領有擁兵之權而無調兵之權;定期換防造成兵不識將,將不識兵。(杯酒釋兵權)


2、行政方面:在中央,削弱宰相權力,設多重機構,分割宰相的軍政、財政大權;在地方,安排文臣擔任知州等,並且三年一換,設通判以分散知州的權利。


3、財政方面:設置轉運使,把地方財稅收歸中央。


三、實行重文輕武的政策


1.目的:防止唐末以來武將專橫跋扈的弊端重現。


2.表現:


A、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軍政大權。


B、宋太宗繼續採取抑制武將、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統兵的格局逐漸形成。


C、注重發展文教事業,改革和發展科舉制。


3.影響:


A、扭轉了五代十國時期尚武輕文的風氣,杜絕了武將擁兵自重的情況,有利於政權的穩固和社會穩定。


B、造就了宋朝科技發達、文化昌盛、人才輩出的文治局面。


C、(消極作用)宋朝重文輕武,導致國家軍隊戰鬥力削弱,政府行政效率下降,人民負擔加重。


第7課 遼、西夏與北宋的並立


第8課金與南宋的對峙


宋朝的時代特點:


政治上:多民族政權並存的時代


經濟上:經濟重心南移


一、兩宋時期各族政權比較表:


多民族政權並存的時代


第一個階段:遼、西夏和北宋的並立時期


第二個階段:金與南宋的對峙時期


各政權關係特點:「戰」與「和」


二、重要事件:


1、宋與遼──澶淵之盟


宋真宗統治時,寇準力主宋真宗親征,澶州之戰宋軍擊退遼軍。戰後雙方訂立盟約,史稱為「澶淵之盟」。內容:遼宋議和,遼朝退兵,宋給遼歲幣。意義:此後很長時間,遼宋之間保持著和平的局面。


2、宋與夏和戰


元昊稱帝後,連年與宋交戰,後來議和:訂立了宋夏和約,元昊向宋稱臣,宋給西夏歲幣。影響:議和後,宋夏邊界貿易興旺。


3、金和南宋的對峙


女真傑出首領阿骨打建立金。金滅遼,又於1127年滅北宋。同年趙構登上皇位,定都臨安(今浙江杭州),史稱南宋。


南宋初年,金軍南下,抗金名將岳飛收復建康,後在郾城大敗金軍,收復許多失地。宋高宗和秦檜害怕抗金力量壯大,威脅其統治,就令岳飛班師,並以「莫須有」罪名殺害了岳飛。


宋金達成和議,南宋向金稱臣,並給金歲幣,雙方以淮水至大散關一線劃定分界線。宋金對峙局面形成。


第9課 宋代經濟的發展


一、經濟重心的南移


1、經濟重心南移的過程:


①東漢後期開始,江南社會經濟逐步得到開發。


②從唐朝中期開始,我國的經濟重心開始南移;


③到南宋最後完成南移。


(「國家根本,仰給江南」說明經濟重心的南移)


2、江南地區的開發和經濟重心南移的原因:


①中原人口大批南遷,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技術、生產經驗和勞動力(最主要的原因)


②江南地區的戰爭相對較少,社會秩序比較安定。


③南方優越的自然地理條件。


④南方統治者大多重視發展經濟。


3、江南地區開發的影響:


為經濟重心逐漸南移奠定了基礎。


4、經濟重心南移的啟示:


①要重視生產技術和生產工具的革新,重視科技的發展。


②要採取積極發展經濟的政策


③要保持安定團結的局面。


④要重視勞動者素質的提高。


二、宋朝經濟發展的表現


1、農業的發展


(1)農業作物:


①引入越南的優良品種占城稻。


②宋朝時,水稻產量躍居糧食作物首位。


③長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帶成為豐饒的糧倉,出現了「蘇湖熟,天下足」。


(2)經濟作物:南方各地普遍種植茶樹。南宋後期,棉花種植區已向北推進到江淮和川蜀一帶。。


2、手工業的興盛


(1)絲織業:北宋時,南方的絲織業勝過北方。四川、江浙地區的絲織生產發達。


(2)棉紡織業:南宋後期,棉紡織業興起,海南島已有比較先進的棉紡織工具,棉紡織品種較多。


(3)制瓷業:北宋興起的江西景德鎮,後來發展成著名的瓷都。河北的定窯、河南的汝窯比較出名。(注意和唐朝的比較)


(4)造船業:


①廣州、泉州、明州的造船業,在當時世界上居於領先地位。


②北宋東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塢。


③南宋沿海地區製造的海船,不僅規模宏大,設計了先進的指南針。


3、商業貿易的繁榮


第一組:都市貿易的繁榮:


(1)地位:宋代商業繁榮超過了前代。


(2)表現:


①兩宋時期最大的城市是開封和臨安,人口多達百萬。


②街道和宅巷之內可以開設店鋪;


③經商時間不在受限制,出現了早市和夜市。


④鄉鎮形成了新的商業區草市。


第二組:海外貿易:


(1)地位:宋朝成為當時世界上從事海外貿易的重要國家。


(2)表現:


①廣州、泉州是聞名世界的大商港。


②朝廷鼓勵海外貿易,在主要港口設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3)作用:南宋的外貿所得,在財政收入中佔有重要地位。


第三組:紙幣出現:


(1)原因:商貿的繁榮也促進了貨幣交易量的增長,但長期以來市場上流通的是金屬貨幣,攜帶很不方便。


(2)時期、地點、名稱:北宋前期,四川地區、「交子。


(3)地位: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


(4)南宋貨幣:南宋時,紙幣發展成與銅錢並行的貨幣。


三、宋朝經濟發展的結果


從唐朝中期開始的經濟重心南移,到南宋時最後完成。那時中央的財政收入,主要來自南方,特別是東南地區。


第10課 蒙古族的興起與元朝的建立


1.蒙古的統一: 1206年,鐵木真統一了蒙古,建立了蒙古政權(蒙古國),他被擁立為大汗,被尊稱為成吉思汗。成吉思汗鞏固統治的措施:


(1)軍事方面:建立一支護衛部隊。


(2)行政方面:建立了軍事、行政和生產相結合的制度;建立司法機構。


(3)文化方面:創製蒙古文字。


2.元朝的建立:1271年,忽必烈改號為元,定都大都(北京)。


3.元朝的統一:


A、第一階段(蒙古):1227年蒙古滅西夏。1234年,蒙古滅金。金朝滅亡後,南宋和蒙古直接對峙的局面形成。


B、第二階段(元朝):1276年,元軍攻入南宋都城臨安,南宋滅亡。1279年,消滅南宋殘部,實現統一。


C、統一的意義:結束了我國歷史上較長時期的分裂割據局面,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


(從分裂割據到大統一的朝代:秦朝、西晉、隋朝、元朝)


第11課 元朝的統治


1、元朝政權的特點:元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貴族為主建立的全國性的統一王朝。


2、元朝的疆域範圍:北逾陰山、西及流沙、東盡遼左 、南越海表。今天的新疆、西藏、雲南、東北地區、台灣部分島嶼及南海諸島都在元朝統治範圍之內。元朝的版圖是我國歷史上最大。


3、行省制度的建立


(1)在中央:由中書省掌管全國的行政事務;設樞密院負責全國的軍事事務;設御史台負責監察事務。


(2)地方:設立行中書省,(設10個行省)在行省之下,繼承前代的制度,設路、府、州、縣。「行省制度」在歷史上影響深遠。另外,還單獨設了兩個行政區劃:


①(山東、山西、河北)腹里,直屬於中央的中書省。


②吐蕃、畏兀兒(維吾爾),吐蕃歸宣政院管轄。


4、元朝行省制度的設置產生的影響有哪些?


①便利了中央對地方的管理;


②保證了中央集權制度的實行;


③有利於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和發展。在歷史上影響深遠。


5、元朝對邊疆的管轄措施:


(1)元朝在澎湖島設置了澎湖巡檢司,負責管轄澎湖和琉球。影響:這是歷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灣地區正式建立行政機構。


(2)設宣政院直接統轄西藏。影響:西藏正式成為中央直接管轄下的一個地方行政區域


比較: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設置西域都護,管轄西域事務。影響:標誌著新疆地區成為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第12課 宋元時期的都市和文化


1、繁華的都市生活


北宋東京(大相國寺)、南宋臨安、元朝大都,都是當時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開封城內有許多娛樂兼營商業的場所,叫作「瓦子」。瓦子中圈出許多專供演出的圈子,稱為「勾欄」。


戲劇表演的主要表演形式是雜劇。興起於宋代興盛於元代。


傳統節日如:春節(古代叫元旦)、元宵節、中秋、端午節在宋代都有了。


2、文學的發展、


宋代的文學形式主要是宋詞,傑出的代表是蘇軾(北宋)、李清照和辛棄疾(南宋)。蘇軾的詞風豪邁而飄逸。李清照的詞風委婉、細膩、清秀。辛棄疾的詞風氣勢磅礴,震撼人心。


元代的文學形式主要是元曲,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白樸等,在明代以後被譽為「元曲四大家」,另外還有王實甫(西廂記)。最優秀的戲劇家是關漢卿,其代表作是《竇娥冤》。


第13課 宋元時期的科技與中外交通


造紙術、印刷術、火藥、指南針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


宋元時期是我國古代科技發展的高峰時期。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指南針和火藥的廣泛使用,是這一時期科技的重大成就。


1、造紙術


①西漢早期出現麻紙,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紙。


②東漢宦官蔡倫改進造紙術,製成植物纖維紙(「蔡侯紙」)。


③意義:造紙術的發明,為人類提供了經濟、便利的書寫材料,促進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深刻地影響了世界文明的發展進程。


2、印刷術:


①雕版印刷術: 隋唐時期發明了雕版刷術。


②活字印刷術:北宋平民畢昇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術(泥活字),後來又出現了木活字,到元代中期出現了銅活字印刷。


③意義:印刷術的發明,加快了文化的傳播,有利於文化的普及,對人類文明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3、指南針


①漢代時,人們利用天然磁鐵製成指南工具,稱為「司南」。


②北宋時,人們開始用人造磁鐵製成指南工具羅盤,北宋末年,中國的海船上開始使用指南針。


③意義:指南針應用於航海,大大促進了世界遠洋航海技術的發展。


4、火藥


①唐朝時,中國人已經發明了火藥。


②宋代,火藥開始應用于軍事領域。元朝發明了火銃。


③意義:中國發明的火藥和火器傳入歐洲後,對歐洲的火器製造和作戰方式產生巨大影響,推動了歐洲的社會變革。


5、歷史意義(四大發明整體的意義):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代表了我國古代科技發展的最高水平,對全人類的文明與進步產生了巨大影響,是我國對世界文明的重大貢獻。


第三單元 明清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


明清時期的基本特徵是: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的進一步鞏固和封建制度漸趨衰落


第14課 明朝的統治


一、明朝的建立


1、時間:1368年


2、建立者:朱元璋


3、都城:應天府(今南京)明成祖(朱棣)時遷都北京)


二、明太祖加強君權措施


1、在中央:廢除丞相制度和中書省,提升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的職權,六部直接向皇帝負責。


2、在地方:取消行中書省,設立「三司」,將原來行中書省的權力一分為三,互不統屬,從而使行省的權力分散;分封諸子為王,駐守各地,鞏固皇室。


3、軍事上:把原來的大都督府分為五軍都督府, 將軍隊調動和武官任命的權力統歸兵部,這樣皇帝就直接掌握了軍事大權。


4、特務機構:朱元璋設立錦衣衛,明成祖時期設立東廠,加強對臣民的監視和偵查。(廠衛特務機構的設置,是明朝君主專制強化的一種表現。)


第68頁材料研讀:朱元璋立下「祖訓」的目的何在?


答:為告誡後代,不得設立丞相。目的是防止朝臣專權,以加強皇權,鞏固統治。


5、思想上:八股取士


八股取士的目的:加強思想控制


考試的內容:題目必須來自「四書」「五經」;考生對題目的解釋,必須是以朱熹的《四書集注》為標準,不得自己隨意發揮。


考試的形式:嚴格規定,由八部分組成,稱為「八股文」。


八股取士的影響:禁錮了知識分子的思想,不利於社會的進步。


第69頁課後活動


1.想一想:朱元璋廢除丞相,強化皇權,這一舉措有什麼利弊得失?


利:克服了朝臣權力過大的弊端,鞏固了明王朝的統治,形成了比較安定的政治局面,為經濟的發展創造了有利環境。


弊:皇權高度集中,地方政府必須嚴格服從中央政府的命令,沒有獨立性;不能廣泛吸納建議,容易形成專權,出現偏頗決策,不利於提高工作效率,給明朝統治埋下危機。


2.議一議:八股取士對教育、選官等方面造成什麼樣的負面影響?


明朝改革科舉考試,導致教學內容單一,考試形式刻板,從而扼殺了創造性,不利於教育的發展;


明朝改革科舉考試,也使許多讀書人埋頭攻讀經書,不講求實際學問,培養出來的「人才」多是嚴守規矩和讀死書、死讀書之人,不利於選賢任能。因此,八股取士嚴重阻礙了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科學技術的發展與進步。


三、明朝經濟的發展


1、農業:


明朝引進了原產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馬鈴薯、花生和向日葵。


2、手工業:


棉紡織業在明代已從南方推向北方;蘇州是明代的絲織業中心;景德鎮是全國的制瓷中心(青花瓷最為著名)。


3、商業:


北京和南京是全國性的商貿城市;出現了有名的商幫,如晉商、徽商。


第15課 明朝的對外關係


明代對外關係兩件大事:


1、交往:鄭和下西洋


2、衝突:戚繼光抗抗倭


一、明朝的對外開放和交流:鄭和下西洋


(1)目的:


A、提高明朝在國外的地位和威望(主要目的)。


B、用中國的貨物去換取海外的奇珍。(西洋:明朝時期,把今天汶萊以西的東南亞和印度洋沿岸地區叫做西洋)


(2)條件:


①明朝前期,社會安定,國力雄厚;


②當時的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先進,船上配備有航海圖和羅盤針。


③明朝政府的支持;


④鄭和本人的勇敢、不怕困難和卓越的組織領導能力等。


(3)概況:


時間:1405~1433年;


次數:七次;


經過:鄭和的船隊從劉家港出發,航行於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廣大海域之間,到達亞非三十多個國家,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一帶。(泉州靈山聖墓內的鄭和行香碑上,記載了鄭和第五次航行前來此處行香的史實。)


(4)意義: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不僅增進了中國與亞非國家和地區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來,而且開創了西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亞非海上交通網,為人類的航海事業作出了偉大貢獻。


二、明朝的對外衝突:戚繼光抗倭


(1)倭寇:明朝初年,日本的一些武士、商人和海盜組成武裝集團,經常到我國東南沿海一帶進行掠奪和騷擾,沿海人民把他們叫做倭寇。


(2)概況:16世紀中期,戚繼光奉命抗倭,組建「戚家軍」。「戚家軍」在台州九戰九捷,平定了浙東地區的倭患;前往福建、廣東配合當地明軍剿滅倭寇,東南沿海倭患基本平息。


(3)性質:是反抗外來侵略的正義戰爭


(4)意義:戚繼光領導的抗倭戰爭是一場反侵略的戰爭,他是我國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英雄和愛國主義者。


第74頁問題思考:為什麼說抗倭戰爭是反侵略戰爭?


明朝中期海防鬆弛,倭寇對中國沿海的武裝搶劫猖獗。所到之處,倭寇殺居民,劫財貨,無惡不作,威脅到沿海地區民眾生命財產和國家安全。因此,戚繼光等人領導的抗倭鬥爭,是正義的民族自衛戰爭,是一場反侵略戰爭。


第16課 明朝的科技、建築與文學


一、明朝的科技名著


1、李時珍:藥物學著作《本草綱目》,總結了我國古代藥物學成就,豐富了我國醫藥學寶庫,在世界醫藥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2、宋應星:科技巨著《天工開物》,覆蓋了當時中國農業和手工業的所有生產、加工部門,對我國古代的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進行了全面的總結。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3、徐光啟:農業著作《農政全書》,分為農本、田制、農事、水利、農器等大類,全面總結了我國古代農業生產的先進經驗、技術革新和作者關於農學的創新研究成果。


二、明朝的著名建築


1、明長城


目的:為了防禦北方蒙古貴族南擾。


起止地點:東起鴨綠、西至嘉峪關。


作用:明代的長成城規模最大,歷時最久,布局更合理,技術更先進,設施更為完善,工程質量更為堅固。我們今天看到的長成城主要是明長城。長城處於北方游牧地區與農耕地區的連接線上,在它附近的多民族聚集的地區,使長城同時成為各民族交往的紐帶。


比較(秦長城:西起臨洮,東到遼東, 一萬多華里,秦長城是為了防禦匈奴進攻修建的)


意義:它已成為中華民族聰明智慧、堅韌剛毅和凝聚力的精神象徵。


2、北京城


明清兩朝的都城。明朝北京城有宮城、皇城,內城和外城,宮城又稱紫禁城,現在稱為故宮,是世界上最宏大最輝煌的皇家建築群。


三、明朝的小說和戲劇


1、明朝的小說


A、《三國演義》(《三國志通俗演義》):元末明初,羅貫中,描寫了東漢末年的軍閥割據戰爭,是我國最早的一部長篇歷史小說。


B、《水滸傳》:元末明初,施耐庵,我國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英雄傳奇小說。


C、《西遊記》:明代中期,吳承恩,一部浪漫主義長篇神化小說,歌頌了孫悟空的正義精神和反抗精神。


2、明代戲劇


最著名的劇作家:湯顯祖,代表作《牡丹亭》,通過杜麗娘和柳夢梅的愛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禮教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準。


第17課 明朝的滅亡


1、明朝後期的腐敗


政治腐敗,朝政的混亂,造成中央對社會的控制力不斷下降,土地兼并嚴重,致使大量農民流離失所。


2、農民起義的爆發和明朝的滅亡


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賦」的口號,深得民心。李自成規定了嚴明的軍紀,不許枉殺一人。向貧苦民眾發放錢糧。建立政權,國號大順,以作號召。


1644年,李自成攻進北京城,崇禎帝在絕望中自縊。統治長達276(1368年-1644年)的明王朝,最終被農民起義推翻了。


第86頁材料研讀:想一想:廣大民眾為什麼歡迎和擁護李自成的起義軍?


李自成起義軍提出了「均田免賦」的口號,得到廣大人民的熱烈擁護;規定了嚴明的軍紀,所到之處不僅秋毫無犯,還向貧苦民眾發放錢糧。


3、滿洲興起和清軍入關


1616年,努爾哈赤統一了女真各部,建立大金,史稱後金;


1635年,皇太極改族名為滿洲,次年1636改國號為清。


鎮守山海關吳三桂降清,引清兵人關,並與清軍聯合夾擊李自成的軍隊。李自成在山海關交戰失利, 退回北京,最後失敗。


第18課 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


一、收復台灣和加強對台灣的管理(東南)


1、明朝末期,荷蘭殖民者侵佔台灣。1662年(清朝),鄭成功打敗荷蘭殖民者,收復台灣。被荷蘭侵略者佔據了38年的台灣,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鄭成功是我國歷史上的民族英雄。1683年清軍攻入台灣,台灣歸入清朝的版圖


2、1684年(康熙時)設置台灣府,隸屬福建省,1885年台灣正式建省,成為中國的一個行省。


3、結合史實說明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①三國時,孫權派衛溫率萬人船隊到達夷洲,加強了台灣和內地的聯繫。


②隋唐時,稱台灣為流求,台灣和內地的聯繫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③元朝時,政府設澎湖巡檢司,管轄台灣和澎湖。


④清朝時,1662年鄭成功趕走荷蘭殖民者,收復台灣。1683年清政府進入台灣,1684年設台灣府,隸屬福建省。1885年台灣正式建省,成為中國的一個行省。


二、對西藏地區的管轄(西南)


1、確立冊封達賴、班禪制度。清初,順治帝接見五世達賴,賜予「達賴喇嘛」的封號;後來,康熙帝賜予五世班禪「班禪額爾德尼」的封號,此後,歷代達賴和班禪都必須經過中央政府的冊封;


2、雍正帝時(1727年)開始設置駐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常駐西藏,同達賴、班禪共同管理西藏,加強了對西藏的管轄;


3、1793年,清朝頒布《欽定藏內善後章程》,標誌著中央政權對西藏地方行使主權達到制度化、法律化的程度。


4、請用史實說明「西藏自古以來就是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①唐朝:與吐蕃是友好關係接受唐朝的冊封。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金城公主嫁給尺帶珠丹。


②元朝:西藏正式成為我國一部分,設宣政院管理西藏。


③清朝:冊封達賴、班禪,設駐藏大臣,頒布《欽定藏內善後章程》,加強對西藏地區的管理。


三.對新疆地區的管轄(西北)


1、康熙三次率軍親征,平定了蒙古貴族噶爾丹叛亂,穩定了西北部邊疆地區。


2、乾隆帝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兄弟的叛亂。(維吾爾族居住在新疆天山南路,信仰伊斯蘭教,清朝稱之為回部。)


3、設置伊犁將軍,(管轄包括巴爾喀什湖在內的整個新疆地區),駐軍設哨,加強了對西北地區的管轄。


4、請用史實說明「新疆自古以來就是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①西漢: 漢武帝派張騫兩通西域,使得此後新疆地區與內地往來日益密切;前60年西漢設西域都護,這是西域正式歸屬中央政權的開始。


②唐朝:唐太宗先後擊敗東、西突厥設安西都護府,武則天設北庭都護府管理西域地區。


③清朝: 康熙三次率軍親征,平定了蒙古貴族噶爾丹叛亂;乾隆帝平定回部貴族大小和卓的叛亂;設置伊犁將軍,管轄包括巴爾喀什湖在內的整個新疆地區。


歸納清朝加強對邊疆地區管轄和維護祖國統一的主要措施和方法:


①抗擊外來侵略:鄭成功打敗荷蘭殖民者,收復台灣。


②鎮壓分裂勢力: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兄弟的叛亂。


③加強行政管理力度:如設伊犁將軍、駐藏大臣,設台灣府。


④確立冊封制度:清朝確立了對歷代達賴、班禪的冊封制度,加強對西藏的管轄。


四、清朝的疆域(結合P92頁清朝疆域圖背四至)


課後活動:1.為什麼鄭成功確認台灣是中國的土地?


230年,孫權派將軍衛溫率船隊到達台灣;隋朝時,隋煬帝曾三次派人到台灣;元朝已在台灣設置澎湖設巡檢司,負責管理澎湖列島和琉球;上述史實,有力的說明台灣是中國的土地。


2.議一議:清朝對西藏和新疆的治理,對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有什麼歷史意義?


清朝治理西藏和新疆,一方面加強了西藏、新疆與中央政府的聯繫,另一方面保持西藏、新疆的秩序穩定,促進了漢族和少數民族經濟文化交流,使統一多民族國家得到鞏固和發展。


第19課 清朝前期社會經濟的發展


1、農業生產的恢復和發展


順治、康熙、雍正、乾隆諸位帝王,都十分重視農業生產,耕地面積不斷擴大;糧食產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經濟作物的種植也有了較大的發展。


2、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


手工業:絲織、棉織、印染、制瓷等方面, 品種繁多,產品精良;當時已出現了比較成熟的手工業工場。


商業:


①形成了由農村集市、城鎮市場、區域性市場和全國性市場組成的商業網;


②形成了一些大的商邦,比如:晉商和徽商。


3、人口的增長


原因:清朝前期經濟發展,國力增強,社會安定。


情況:康熙時人口1.5億,乾隆末年發展到3億,占當時世界總人口的三分之一。


積極: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增加了勞動力和擴大了商品銷售市場。


消極:由於人口密度加大,人均耕地面積減少,人地矛盾逐漸突出,隨之而來的是進一步開荒墾田,使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壞,水土流失嚴重,地力下降;影響了經濟的持續發展。


第20課 清朝君主專制的強化


一、軍機處的設立


1、時間:用整整年間


2、原因:議政王大臣會議限制了君權。


3、作用:軍機處便於皇帝獨斷朝政,使皇帝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一切都要服從皇帝的意志,從而使君主專制進一步強化。


二、文字獄與文化專制政策(興盛的時期:康熙、雍正、乾隆)


1、目的:加強思想文化控制,進一步加強君主專制。


2、危害:造成了社會恐怖,摧殘了許多人才;文字獄的推行,禁錮了人們的思想,嚴重阻礙了思想、學術的發展和進步。。


補充:封建社會加強思想控制的措施:(秦朝:秦始皇焚書坑儒;西漢: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明朝:八股取士;清朝:大興文字獄)


3、文字獄推行的影響:


文字獄的推行,禁錮了人們的思想言論,嚴重阻礙了思想、學術的發展和進步。


4、實行文化專制政策的表現:一方面,大力提倡尊孔讀經,組織人力大規模進行整理文獻和編寫書籍的活動;另一方面,對全國書籍進行全面檢查,把認為是對清朝統治不利的書籍列為禁書,收繳並進行銷毀。


三、不斷加劇的社會矛盾


①貪腐之風在官場、軍隊蔓延;


②政治腐敗導致經濟衰退,造成國力越來越虛弱。


③社會貧富分化日益嚴重。


四、對上關係上:實行閉關鎖國政策


1.原因:


①(根本原因)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穩定,他們認為天朝物產豐富,無所不有,無需同外國進行經濟交流。


②清政府擔心國家的領土主權受到外國侵犯。


③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國人交往,會危及自己的統治。


2.表現:


①1757年,下令關閉了其他港口,只開放廣州一處作為對外通商口岸。


②嚴格約束外國商人活動。


③限制中國商民出海貿易。


3.影響:


①積極:對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動,起了一定的自衛作用。


②消極:清政府閉關自守,導致國家的閉塞,使中國錯失了向西方學習先進的科學知識和生產技術的機會,中國逐漸落伍於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


4、認識啟示:一個國家只有對外開放,積極交流才能有所得益,有所進步,閉關鎖國是一種消極的政策,只能導致落後乃至最後的挨打。


細節提示: 「閉關鎖國」政策是嚴格限制對外交流,而不是絕對禁止。


中國古代對外開放的例子:


①漢通西域和絲綢之路的開闢;


②唐朝時譴唐使、玄奘西行、鑒真東渡體現了唐代對外開放的政策;


③明朝鄭和下西洋加強對外交流。


課後活動:


1.想一想:為什麼寫了這樣的詩句就要入獄呢?文字獄對思想和文化造成了什麼樣的後果?


這些詩句大都有「明」或「清」等字眼。清朝統治者疑神疑鬼,捕風捉影,硬是認為「明」暗指「明朝」,「清」影射「清朝」,認為這些詩句說明了詩人懷念明朝、不滿清朝,要「反清復明」,便把他們下大獄。


文字獄禁錮了人們的思想,嚴重阻礙了思想、學術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


2.清朝時,社會上流傳有「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的民謠。說一說:這一民謠是什麼意思?它反映出了什麼樣的社會狀況?


即使是為政清廉的官員,也要撈上成千上萬兩銀子,至於貪官就更不用說了。


這反映了清朝官場昏暗,官吏貪污現象嚴重。


第21課 清朝前期的文學藝術


一、《紅樓夢》


清代作家曹雪芹創作長篇小說 ,又名《石頭記》。前80回曹雪芹定稿創造,後40回由高鶚整理續寫。僅重點塑造了賈寶玉、林黛玉等反抗傳統禮教、追求個性解放的典型人物形象,還熱情地歌頌了被奴役、被蹂躪的奴婢進行抗爭的精神,憤怒地批判了以專制家長為代表的頑固勢力。


二、 崑曲和京劇


1、明朝時,崑曲有了很大的發展,成為全國性的劇種,代表作有湯顯祖創作的《牡丹亭》。清朝前發展到頂峰,洪昇的《長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這兩部政治歷史劇,成為崑曲的傳世之作。清朝中期以後,由於脫離廣大民眾和現實生活,崑曲逐漸走向衰落


2、京劇的形成與發展


1790年,由徽商出面組織四大徽班先後到北京獻藝,徽調不斷吸收崑曲、秦腔、京調、漢調等地方戲的優點,加以創造和改進,在道光年間逐漸形成為一個新的劇種「皮黃戲」——京劇誕生,後成為最主要的劇種,流傳四方。


來源:初中歷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教育家 的精彩文章:

TAG:歷史教育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