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淺談馬未都老師的收藏方式和收藏理念

淺談馬未都老師的收藏方式和收藏理念

「買了還想買是收藏家,買了就想賣是投資者,收藏家與投資者實際上也就這點差距。

」馬未都說,「人的一生應有三重境界:第一重是物質上的追求溫飽的趨利,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也是一種社會動力;第二重是趨名,希望心情愉悅,表現為精神上有所寄託;第三重是靈魂上的修行,追求內心的平靜與超脫。」

有些人就將收藏藝術品當做一種修行,馬未都希望自己也能達到這種境界,至少要像豐子愷所說的處在坐二望三的「二樓半」。

在藏品的價格、價值方面,馬未都有著自己的見解

他曾在電視節目中講述了一段李嘉誠討價還價買文物的故事:當年李嘉誠來到馬未都的博物館參觀,看上了一件賣價4萬元的明代的象牙文物。馬未都給了李嘉誠最低的折扣——六折,2.4萬元,李嘉誠還是覺得比較貴,還想還價。

於是馬先生對他講:您如果真的喜歡,我可以白送給您;但是如果要花錢買,就是這個價了,因為它值這個錢。

我們知道其實討價還價與買家的購買能力沒有必然關係,身家幾百億的富豪依然喜歡大方地為幾千元還價,價格越低越好,這也算是商人骨子裡的本能和習慣,或許更多的是從中得到一種樂趣和滿足。

收藏品本不是生活必需品,沒有絕對的剛需,是純精神層面的消費需求,具有他固有的價值,至於其價格的感受會因人而異,完全取決於買家對他的認知度和渴求度,正所謂「喜歡就是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玩鑒定交易出手 的精彩文章:

TAG:古玩鑒定交易出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