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開啟眾妙之門 探索哲學之道

開啟眾妙之門 探索哲學之道

現代很多人總是對西方的哲學馬首是瞻,殊不知老祖宗的學識才是博大精深。《道德經》乃中華文明之經典,筆者通讀幾遍,深受啟發,今日將自己的想法與大家分享,希望與各位共同探討。

老子的《道德經》第一章,開宗明義,既總領全文,又是其思想的核心。「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恆無欲也,以觀其妙;恆有欲也,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有玄,眾妙之門。」接下來,我將逐字逐句分析。

「道,可道也,非恆道也。」翻譯成白話文就是,能夠說出來的「道」,就不是永恆的真理。真理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老子一句話其實否定了所有哲學,包括他自己。因為所有的哲學都不是真理本身,只是通往真理的一條道路,越是深奧的思想,越是難以用語言做全面的闡釋,就算是用言語表達出來,意義已經不準確了。所以讀哲學,尤其是讀老子的哲學,不要執著於語言本身,要去探究背後的深義。用教條主義去學任何哲學思想都是行不通。

「名,可名也,非恆名也。」這句話跟前面一句是相呼應的,就是能夠說出來名字都不是永恆的名字,這裡面涉及到了心與物的關係,物質雖然是客觀的,但心卻是主觀的,所有物質的名稱都是人賦予的,所有物質的性質也要通過人的頭腦和心靈去認識和感受,物質性質的發現其實也受到人的認識水平和表達水平的限制。所以,人們叫得出來的或者約定俗稱的名字並不完全可靠,並不能真正「客觀」的體現事物的性質。

而孔子是最看重名分二字的,在胡適編寫的《中國哲學史》里有這樣一段論述:「孔子把「正名」看作是社會和政治的改革問題的核心,而正名在於使真正的關係、義務和制度儘可能符合它們理想中的含義。至於正名的方法則是要審慎地,而且嚴正地使用書面上的字和辭,以便寄寓倫理上的判斷,像一個國家的法規應給的褒貶一樣去褒貶。」儒家看重名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但是誰又能真正給這個名分下完整或者客觀的定義?孔子嗎?守著聖人之言,不敢有半點質疑,對於名分的理解,對於人與人關係(君臣父子夫妻)、義務的定義也不能與時俱進,這便是儒家越來越沒落的原因之一。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這句話翻譯成白話文很簡單,「無」是一切的開始,「有」是萬物的開始。「無」代表著虛空,什麼也沒有,也就是說無中生有,虛空是一切的起源,這個概念聽起來是很玄妙,但其實科學上也有同樣的假說,那就是宇宙大爆炸。宇宙是在過去有限的時間之前,由一個密度極大且溫度極高的太初狀態演變而來的(這些初始狀態大約存在於133億年至139億年前),並經過不斷的膨脹與繁衍到達今天的狀態。宇宙大爆炸的初始狀態是一個奇點,奇點其實在物理上和數學上都是不實際存在的點,而時間從爆炸的那一刻才出現。這個假說正是對無中生有最好的解釋。「有,名萬物之母。」在爆炸之後,時間開始了,一切能量物質才能演變轉化,萬物才能生成。

「故恆無欲也,以觀其妙;恆有欲也,以觀其徼」。這句話里牽涉到兩個世界,一個「無」的世界,一個「有」的世界。在西方哲學裡,受柏拉圖的影響,也有這個概念,那就是存在兩個世界,一個是理念的世界,一個現實的世界。現實的世界是看得到,摸得著,但只是表象,轉瞬即逝;理念的世界,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卻是本質,永恆不變。

我們在這裡也可以這麼理解「無」和「有」的世界,在看待事物的時候,無論是表象還是背後的規律本質都要仔細觀察,觀察表象時,對於有形之物,要有目的,有意識的去審查(這正是蘇格拉底所提倡的推敲和審查,具體參見《以不知為不知》),當你追根究底的時候,本質會慢慢浮現。但要體會無形世界的奧妙,人必須保持一種虛空的狀態,不能摻雜自身的情緒和慾望,這樣才能領悟其中的奧妙,這裡面涉及到中國傳統文化「天人合一」的概念,佛家裡面也有,那就是禪定,當人安靜下來,什麼都不想的時候,反而能看到事物原本的模樣,感受到天地間微妙的氣息。佛家裡面所講「悟空悟色,悟色悟空」其實也是講對於「無」和「有」兩個世界的觀察和體悟,「空」就是「無」,「色」就是「有」。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無」和「有」兩個世界都來源於道,是道的兩種不同形態和境界的同一真理。這個概念其實就是中西方哲學的最大區別,在西方哲學的古典流派裡面,一直認為現實的世界是不存在的,理念的世界才是真實的,真正存在的,最有代表性的觀點就是柏拉圖的洞穴理論,人們是生活在洞穴里,所看到的只是真實世界的影子,也就是說現實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投影。而馬克思則和柏拉圖想法相反,認為物質是第一性,理念世界才是現實世界的投影。總之西方的哲學只肯定「無」和「有」的其中一個世界,所以才有唯心唯物之分,但老子的思想是心物一體的,「無」和「有」都是道的體現,是道變幻而來的,也就是說無論是現實的世界還是理念的世界都是真理的一部分,但又不是全部,因為他們並不是道本身。

這裡要把唯心、唯物以及心物一體的哲學分別講述一下。唯心的哲學把精神看作是世界唯一的本原,簡單說,就是靈魂和心靈才是真實的存在,現實的生活都是由它來創造和主宰。在唯心論看來,事物的存在是客觀的,但物質要經過人的意識才能進入心靈,就是說物質的名稱和各種性質其實都是人賦予它的或者發現的,而這些對於事物的認知和態度會左右人的行為,比如:人們對於自然界各種規律的認識,發展出了科學,進而發明創造了電腦、手機、空調、高層建築等等,如果你仔細觀察一下自己的生活,會發現生活中很多用品都是人造的,而不是自然存在的,人們確實用自己的智慧創造了一個新的世界(相比於古代)。唯心論看到了這一面,所以他們認為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質的意義要有人來賦予,而人又可以創造新的物質。

但唯物論恰恰相反,客觀物質是不以主觀意志為轉移,從歷史的規律可以看出,在社會的洪流面前,在自然的災難面前,人類的力量尤其是個人的力量微不足道,無力改變。但是道家的哲學是心物一體的,不唯物,不唯心,心和物都屬於道,同出而異名,一個叫「心」,一個叫「物」,一個是「無」,一個是「有」,都是道的一體兩面,彼此依存,一個在,另一個也在;一個不存在了,另一個也會跟著消失。比如說,如果一個人去世了,那麼物質對於他而言,沒有任何意義了,因為已經感知不到了,很多唯物主義者認為,世界上無論少了誰,太陽還是照常升起,這個觀點沒錯。但對於已經去世的那個人來說,他看不到升起的太陽了,對於他的人生而言,物質的世界已經消失了。所以說,對於個人而言,一旦心消失了,物也消失了,而當你還能感受到物質世界的時候,那你的心靈肯定是存在,心和物同時存在,同時消失,又都出於道,所以道家認為心物是一體的。

「玄之有玄,眾妙之門」。眾妙之門在我看來,指的就是哲學之門,通往道的路徑。通過這扇門,能夠打開另一個世界,窺測到天地萬物的精深奧妙。那麼究竟如何打開這扇門呢?老子的答案是「玄之又玄」。在我的理解里,玄之又玄有兩層意思,第一層,玄通「旋」,在「無」和「有」的世界裡,不停的旋轉。從表象里去探究事物的本質,這是從「有」的世界進入「無」的界,再從對規律和本質的領悟中,推測他們將在現實社會的如何表現和變化,這便是從「無」的世界進入「有」的世界。如果你仔細觀察過太極圖,會發現它是在旋轉的,它中間的曲線是在運動狀態下才會出現的。

太極圖陰陽相間,陽的盡頭便是陰,陰的盡頭又是陽。陰與陽在這裡也可以理解為「無」與「有」,他們互為表裡,相互依存,「無」的盡頭是「有」,「有」的盡頭是「無」。而一陰一陽謂之道,其實也是在表明「無」與「有」的世界合起來才是道,再一次的說明心物一體的概念。「玄」的第二層意思,是否定,否定之否定就是哲學之門。從我自身的經歷來看,我讀哲學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否定自己想法的過程,隨著閱歷和知識的積累,推翻原有的價值觀再重建一套新的,再推翻,直到建立一套不會被別人或者自己輕易推翻的世界觀,這亦是尋找道的過程。

道德經的第一章就全部解釋完了,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理解,因為老子的哲學延綿2000年,很多人都有自己的解釋。那麼如何用它來化解個人之困惑和生活的難題呢?老子的答案就是尋找「道」,接近「道」。一旦得到它,將受用無窮,所謂「道沖,而用之或不盈」。在生活中,誰都會有困惑,會遇到困難,如果說你能「故恆無欲也,以觀其妙;恆有欲也,以觀其徼」,從事情的發展和性質思考背後的邏輯,想清楚了再行動,從行為的過程和結果中再總結經驗,提升自己。然後把新的經驗和想法應用到現實生活中,不停的循環,就是一個不斷完善自己的過程。

實踐與思考相結合,入世和出世相交替,這裡的思考不僅僅是指代理性,西方哲學看重理性,輕視感性。但老子的思考包括「有欲」和「無欲」,也就是涵蓋了有意識和無意識,理性和感性。既有蘇格拉底式的推敲和審查,也有佛家裡禪定的虛空和開悟。這樣一來,人就不需要畏懼困難,因為每解決一個難題,就是向道靠近的一步,直到你不再有困惑,那便是近乎道了。

到了這裡,哲學家要回答的三個問題,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那麼現在我可以回答了,我本就是萬物之一,萬物都是道演變而來,「無」和「有」都是道的組成部分,而人的肉體和心靈自然都包含在道裡面,最終我又要尋找道,並且與道融合。如果說塵世間所有的挑戰都是你通往「道」的階梯,而人生的意義就在於修行和提升自己,那麼這些挑戰反而是一種成全,成全你的人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蘇亞觀世界 的精彩文章:

TAG:蘇亞觀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