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倉庫的黑洞—退貨管理

倉庫的黑洞—退貨管理

延伸閱讀:你有多大倉庫,就會堆滿多少庫存

延伸閱讀:倉庫自有黃金屋,倉庫也能顏如玉(1)

不知道大家是否留意過,在倉庫里完成打包,準備出庫的貨物都是包裝完整,堆放整齊的。有點像是整裝待發的軍隊,隨時準備奔()赴()前()線()。

可是貨物一旦被客戶給退回了,再回到倉庫的時候,原本的包裝幾乎都是破損了,裡面的貨物破破爛爛的。

退貨品是非常地不受人待見,收到這些貨後如何處理也是一個問題。

退貨品該如何入庫?需要經過哪些檢驗程序?是否還可以繼續使用?。。。這些都是讓人感覺困惱的問題。

在退貨的過程中究竟會發生些什麼事情?這裡面深層次的原因是什麼?接下來讓我們來一起探討一下。

退貨品的「囧途」

在製造企業里,客戶退貨一直是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

以前在工廠開早會的時候,負責客戶質量投訴的人只要一說起昨天有退貨,我就感覺頭皮發麻。

不管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退貨,對於供應鏈來說就是一大堆麻煩事要接踵而來。

首先,我要查成品庫存,看看是否需要補貨,保障客戶的生產不會受影響。

其次,如果是因為產品包裝的原因引起的退貨,那麼我要做的事情就更多了。

客戶的8D整改報告是逃不掉的,每次都要整理數據,找出各種合理的原因來解釋情況。

碰到強勢點客戶,我還要隨時準備好去彙報工作(主要是去挨批)。這些工作吃力不討好,不做還不行。

而退貨品在被返回後又可能出現一些什麼情況呢?

1.包裝破損嚴重:

原有的產品包裝很有可能已經被客戶給扔了,於是他就會隨便去找個紙箱來把退貨品打個包。

當然,我們也不能指望客戶的打包技術有多專業,這些也不是他們的本職工作。

如果在物流或快遞運輸過程中再遇到一些簡單粗暴的操作,那麼退貨品回到廠內的時候已經要變成「垃圾」了。

2. 沒有統一的收貨人:

如果是質量問題的退貨,客戶往往會寫收貨人是質量三包(Warranty)負責人的名字。

如果是因為產品包裝問題的退貨,就可能寫物流部發貨人的名字。

如果相關的負責人員碰巧出差或休假了,退貨品到了後就可能沒人會來處理。

3. 無固定收貨區域:

退貨如果是用快遞寄回的,很可能就會被放在工廠大門保安處。

如果是用物流運輸車輛帶回來的,可能就會卸在倉庫收貨區。

收貨人為了要找某一批退貨可能要尋遍全廠。

4. 工廠內部處理流程緩慢,相互推諉扯皮:

1) 退貨產品是否可以返工後繼續使用?

2) 由誰來確認返工品可以再次發貨給客戶?

3) 由誰來提交偏差使用申請?

4) 如果退貨品的最終處理意見是報廢,那麼這筆費用該歸到工廠內部哪個部門的賬上?

5) 是否要向企業外部的原材料供應商或者運輸公司進行索賠?

以上諸多問題,使得處理退貨的工作成了企業內部人人趨避不及的一個區域,很少有人會願意來主動承擔這項工作。

由於缺少其他部門的配合,負責處理退貨的員工工作積極性也普遍不高。

退貨品如果剛回到工廠,經過挑選,測試合格後還可能有部分產品是可以用的。

但是如果沒有及時進行處置,退貨品就會被人遺忘,時間過得久了,產品徹底失去了使用的功能,變成了真正的廢品。

如何有效地管理退貨品的逆向物流?讓這塊被忽視的庫存再次發揮它應有的價值。這需要企業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流程和專業的人員來進行管理。

退貨管理的理論和實踐

在著名的供應鏈運作參考模型中(Supply-Chain Operations Reference-model,縮寫SCOR),就明確了退貨Return是供應鏈管理中的一部分。

在SCOR的Level 1的頂層設計中,就包括了六大功能模塊:Plan,Source,Make,Deliver,Return,和Enable。

來源:Adapted from APICS Supply Chain Council

SCOR在頂層設計之下,還有的Level 2的配置層和Level 3的基本流程。在這裡對於Return退貨流程有了進一步的描述,主要概括下來有這些內容:

來源:John Paul, Professor and Research Fellow at BEM, Managing Director, iCognitive

在Level 2的配置層中,主要描述了二種情況。第一種是對於供應商原材料的退貨,第二種是從客戶端接收的成品退貨。對於每種情況,SCOR也給出了相對應的Level 3流程。

SCOR只有提供了從Level 1到3的標準流程,對於Level 4的工作指導書和Level 5的系統軟體操作,並沒有給出指導意見,需要企業根據自身的情況來制定相關文件。

來源:Marrow, Wilkerson & Davey, Managing Risk in Your organization with the SCOR methodology, 2009

相對於歐美日本比較成熟的逆向物流系統來說,我國在這個領域還是處於比較原始初級的階段,缺少有效的系統工具讓退貨管理可以落地應用。

所幸的是,國內的有識之士已經開始著手退貨的理論研究和實踐了。

作為國內權威性的專業研究逆向物流的協會,上海市物流協會逆向物流分會,致力於逆向物流、全生命周期物流和綠色(環境)物流領域的行業發展,為逆向物流、全生命周期物流與綠色(環境)物流從業人員提供教育的機會和信息。

目前逆向物流分會正在著力開發國內第一個逆向物流的模型,即主動式逆向物流運作模型RLOM(Reverse Logistics Operation Model in-proactive-manner)2.0版。

該模型在推出的同時,逆向物流分會還創建了上海市逆向物流指數,把模型推廣到企業中進行廣泛地應用。

同時還收集了大量的成功案例,組織企業物流相關人員進行培訓。屆時,逆向物流分會將會為我們綠色循環、可持續經濟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請關注公眾號「逆向物流界」。

「逆流而上,砥礪前行」, 上海市物流協會逆向物流分會將矢志不移地通過發展、升級和傳播逆向物流知識,來服務於物流行業。為綠色、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循環經濟做出一份微薄的貢獻。

- END -

更多相關閱讀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JitLogistics 的精彩文章:

TAG:JitLogistic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