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聯合設計」

為什麼「聯合設計」

「2018 LRDC鄉村設計挑戰賽」 在鹿棲小鎮創想中心圓滿落幕,「鹿棲鄉村設計研究中心」(Lucitopia Rural Design Research Centre)邀請2018 LRDC的三位導師,和他們一起聊聊為什麼「聯合設計」。

安德魯·布倫 | 英國/法國

Andrew Bullen | |UK/FR

「Creative Cooperative 創意合作社(法國/荷蘭)」創始人,「歐洲街道設計挑戰賽(ESDC)」聯合創始人,盧森堡先鋒「歐洲在線」聯合創始人,阿姆斯特丹「媒體協會創意產業」孵化器和巴黎「塞納河明日數位展」項目指導。創建並運營「聯合設計(Co-design)」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在喬治亞、開羅和亞歷山大的「社會企業家工作坊」。他曾在蘇塞克斯、柏林、阿姆斯特丹和烏得勒支的多所大學教授文學、創意寫作和設計。他對設計思維的思考被收藏於:《驅動期望的未來:將設計思維轉變為真正的創新》,博克豪斯出版社 ,巴塞爾,2014。

Q1:

您可以介紹一下發起「創意合作社(Creative Cooperative)」的初衷和它的日常工作內容嗎?

A1:

我們相信在創意過程中,跨學科,跨文化,跨社會結構的合作能夠形成一種合力。事實上,這就是創造力的全部內容——建立新的聯繫,整合新的視角,融合互補並採納不同的想法。無論是巴黎的 Futur en Seine 藝術節,巴黎 banlieues 和聖彼得堡的歐洲街道設計挑戰賽,第比利斯、開羅、亞歷山大的聯合國發展署工作營,甚至是為阿姆斯特丹的老年人和特殊人群設計的博物館新體驗,跨界合作為創意合作社項目的開展提供了巨大推動力。創意合作社旨在營造出一個開放的環境,為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提出新的解決方案。

UnitedNations Social Good Summit, Tbilisi, Georgia 2016

Q2:

「聯合設計(Co-design)」方法論究竟是什麼?它是如何參與和影響社會的?

A2:

「聯合設計」通常指設計師在設計開展過程中,與未經過設計培訓的人員一起工作。「聯合設計」有幾個組成部分:首先,這是一種思維方式——專業設計師必須了解自己並不是設計過程中的唯一參與者,非設計師有必要獲得自信、信任,並參與到創作過程中;其次,聯合設計是一種方法論;最後,聯合設計是一系列促進設計落地的工具和方法。

今天的社會是非線性的,是由無數複雜的圖層連接構成的混合物。如果你想為社會設計出有效的解決方案,你需要理解這些聯繫,並在設計時加以借鑒。這意味著在設計過程中,你需要就某個問題整合所有的利益相關者。例如,我們計劃為開羅的殘障人士,阿姆斯特丹的老年人或巴黎的失業者設計解決方案,這些項目參與者的專業和智慧,可以指導我們向特定目標群體提供最佳解決方案。

當然,受過訓練的藝術家或設計師的工作經驗也很重要,我們曾與一些專業的藝術家和設計師合作過,我們非常尊重他們。但聯合設計不僅關乎個人的能力,美學或藝術洞察力,而是旨在通過聯合設計之力,獲得最佳的、最有效的設計解決方案。

Co-designingInclusive Living: UNDP Egypt 2014

Q3:

近幾年,創意合作社創辦並組織舉辦了「歐洲街道設計挑戰賽」,旨在創造一個創新的、智慧的社區解決方法和應用方案。如今,您參與策劃「2018 LRDC鄉村設計挑戰賽」。就城市和鄉村的不同區域解決方案來講,您認為兩者的異同點是什麼?如何將您過往的相關經驗應用於「2018 LRDC鄉村設計挑戰賽」?

A3:

無論我們在哪裡做設計挑戰賽,其方法都有一些相似之處。首先,在工作的地方,我們必須學會理解當地民眾的生活生產,並獲得他們對我們的同理心。另外,我們必須得到當地民眾的信任,有時這需要花費大量時間,但如果沒有信任,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協作。同時,我們也需要儘可能地學習,通過個人觀察,詢問專家,做研究和訪談等方法,了解該地區的社會、經濟、文化背景,及其面臨的挑戰。這些是我們開展任何設計項目的特定要素,2018 LRDC鄉村設計挑戰賽中我們也運用了同樣的方法。

當然,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文化差異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對於我們和其他歐洲設計師而言,2018 LRDC是一次截然不同的文化之旅和設計體驗。此外,我們以往開展的設計挑戰賽都針對城市,這是我們第一次專註於鄉村場域。

在這一背景下,我們更有必要與中國鄉村緊密合作,必須理解當地環境,特別是在地居民的文化。只有全面了解當地的經濟狀況、社會發展、歷史與傳統文化,才能為資溪清涼山以及類似的鄉村區域探索出未來發展的解決方案。當然,我們也希望運用從中國學到的經驗,幫助解決歐洲類似的情況。

ESDC 2015

Q4:

設計過程一般是怎樣的?通常可以結構化為哪些步驟?

A4:

針對不同人群和區域,設計過程具有針對性和具體性。但是,通常意義上,設計的過程可以結構化為以下幾個步驟:第一步是明確核心問題(Question);第二步是調查研究(Research),我們不僅要通過書本和網路查詢,還要深入實地走訪,通過觀察、採訪、-問卷調查、描摹情緒地圖等社會學、心理學的方法了解利益相關方的日常生活、情感需求,與當地人建立同理心和情感的聯結;第三步是定義(Definition),在大量的、多方面的調研基礎之上,從中確定目標人群(包括各利益相關方)的日常生活、物質精神需求、核心問題及解決方法;第四步是頭腦風暴(Brainstorm),創想設計解決方案;第五步是確立應用方案或解決模型(Prototype),在頭腦風暴的大量創意和信息中,聚合成一個可操作的方案;第六步是測試(Test),將方案小範圍地進行實踐,測試是否可行,是否能夠實現預期的目標;第七步是執行(Implementation)。經過前期的測試和調試,將設計方案進行更大規模的推廣和執行。

雪寧·候金赫 | 荷蘭

Janine Huizenga | NL

荷蘭海牙皇家藝術學院互動/媒體/設計系主任。畢業於荷蘭阿姆斯特丹皇家藝術學院攝影、視聽傳達和劇場設計專業。1996-2008 年間擔任 Waag Society 創意總監, 2013-2016 年間擔任荷蘭創意產業基金電子文化委員會主席。她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曾任教於荷蘭鹿特丹應用科學大學威廉·德·庫寧學院、烏特勒支藝術學院、利特維爾藝術學院和埃因霍溫理工大學。

Q5:

我們生活在一個變化的時代,它更具複雜性,充滿新的連接和技術的滲透。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您認為設計教學應該如何應對這種變化?您可以介紹一下荷蘭海牙皇家藝術學院互動/媒體/設計系正在進行的工作嗎?

A5:

事實上,在如今這個複雜又充滿變化的世界,培養互動媒體藝術家、設計師成為海牙皇家藝術學院互動/媒體/設計系的核心焦點。我相信,當今的年輕設計師需要一系列廣泛的技能,包括對媒體歷史、社會背景的正確理解和批判性分析,以及對當代設計方法(例如「設計思維」和「聯合設計」)的掌握。另外,他們還需要培養對藝術和文化的敏感性。同樣重要的是,今天的設計師也需要是一名製造者,具有實踐技能,能夠對概念進行原型設計。為了實現這個願景,我正與同事們一起努力,制定推出新的課程體系。

Q6:

作為一位跨媒介的互動設計師,您認為互動/媒體/設計是如何參與和應用到城市更新和未來發展的?哪些經驗可能借鑒到中國的鄉村場域?

A6:

技術無處不在,這是一個新的「建築」,不僅在城市中環繞著我們,甚至延伸到農村地區。作為互動媒體設計師,我們可以利用這種「隱形」的體系結構來創建新的連接,新的服務,使現有的城市建築更「智能」,同時滿足當代生活的需求。

與此同時,互動/媒體/設計將以可持續的、符合倫理道德的方式,用於聯結村莊,創建服務以及設計可持續、可共享的社區新形式,這也將在社會和經濟層面為鄉村地區帶來新的發展潛力。

Q7:

田野研究在設計中的重要性是什麼?

A7:

田野研究是設計過程中的重要一環,是設計的起點和基礎,也是設計師和當地居民建立同理心的重要途徑。調研應當是以人為中心的(Human-centered),這意味著調研要解決的重要問題是了解為誰設計?他們的生活需要和情感需要是什麼?通過走訪調研的方式,設計師可以逐漸熟悉原本陌生的區域,加強設計師對鄉村區域的了解,尤其是在地文化的認知。設計的過程既是長期性的,又是階段性的,因此實地調研也伴隨不同階段的推進,變得越來越具體和清晰可見。從最初走訪的印象,到記錄和討論不同場域和文化帶來的感受,進而找到設計師關注的設計場域和目標群體,實地調研在其中循環往複。

迪克·凡·戴克 | 荷蘭

Dickvan Dijk | NL

荷蘭 Waag Society 媒體實驗室創意總監,未來遺產實驗室項目總監。Waag Society,由不同的研究小組構成,與歐洲各地的民間及官方機構協同合作;在他們的公共研究議程上體現了對公眾關注和公民能動性的開放態度。他在 Waag Society 的角色是創建互動概念,並讓用戶參與到研究項目中來。他特別感興趣的是虛擬和物理互動之間的交叉, 以及創造新的互動可能性的敘事空間。

Q8:

據我們所知,您特別關注虛擬和現實互動之間的交叉,以及創造新的互動可能性的敘事空間。在您看來,設計思維和聯合創作能力對於未來設計的必要性是什麼?

A8:

任何複雜的、自上而下的項目都可以從聯合創作中獲得巨大收益。一個項目可能有很多相互依存的關係,或是不能表明其立場的利益相關者,抑或是某些突然的變動,這種情境下,聯合創作將讓你更加理解你和利益相關方的疑問和問題,確保你的項目得到每位參與者的認可。在這種背景下,眾多的組織機構和專業人士正在尋找方法,與新的受眾建立新的關係,這說明為什麼設計思維和聯合創作能力的建設對於專業組織來說十分重要。

Q9:

您認為設計與未來社會、生活的關係是什麼?

A9:

雖然數字化的生活方式在我們當中越來越普遍,但是沒有誰的生活會被完全數字化。當你審視創新,你需要了解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實踐。設想一下,如果你可以將「某種介入」與我的日常活動體驗直接相聯結,那麼我採用它的機會,要比打開電腦上網這種流程大得多。此外,你設計的作品要儘可能在地點、時間上,與目標用戶相關和開放。例如,當我因為用掉太多水,而需要減少淋浴時間時,那麼我要在淋浴時就注意到這一點,而不是事後在電腦前工作時意識到。因此,要想對設計作品的語境和不同層面有真正的理解,途徑只能來自多視角的工作方法,和對當下生活的細微感知及未來世界的預見洞察。

鹿棲小鎮(Lucitopia Town)位於江西省撫州市資溪縣株溪林場,內有清涼山國家森林公園和若干田園村落。在山水之間的鹿棲小鎮,生態優越,環境宜人,民風淳樸。它以「創意產業特色小鎮」為基本定位,以創建生態文明小鎮、創意產業小鎮、宜居生活小鎮為發展目標。在嚴格保護自然環境的前提下,將空間規劃、產業布局、社區建構、內容策劃和體驗設計等有機結合,在尊重原有生態的基礎上,科學有序地逐步推動鄉土社區活力的復甦和升級。鹿棲小鎮充分發掘在地自然、人文與生活方式的特色和優勢,將多種產業交叉融合、創新發展,打造集綠色產業、宜居生態、文化旅遊、休閑康養和社區服務為一體的複合業態的創意小鎮生活範式。

歡迎轉載,如有需要請在後台留言,獲取內容授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鹿棲小鎮 的精彩文章:

TAG:鹿棲小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