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成語故事:百里之才

三國成語故事:百里之才

原標題:三國成語故事:百里之才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要介紹的這個三國成語,出自《三國志·蔣琬傳》,時間是在劉備從劉璋手中奪取益州之後。該成語源自諸葛亮與劉備之間的一段對話,牽涉到的人物名叫蔣琬。先來看看原文:


蔣琬字公琰、零陵湘鄉人也。弱冠與外弟泉陵劉敏俱知名。琬以州書佐隨先主入蜀,除廣都長。先主嘗因游觀奄至廣都,見琬眾事不理,時又沈醉,先主大怒,將加罪戮。軍師將軍諸葛亮請曰:「蔣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為政以安民為本,不以脩飾為先,原主公重加察之。」先主雅敬亮,乃不加罪,倉卒但免官而已。



這段文字的大意是這樣:蔣琬,字公琰,荊州零陵郡湘鄉縣人氏,二十歲左右便與表弟、泉陵人劉敏一起聞名荊州。後來蔣琬加入了劉備集團,並以荊州書佐的職位隨劉備一起進入益州,被認命為廣都縣縣長。


有一次劉備在益州一帶巡視,來到廣都縣時發現蔣琬不理政事,經常喝得酩酊大醉。劉備大怒,下令將蔣琬逮捕,準備處以死刑。諸葛亮見狀連忙加以阻止。諸葛亮對劉備表示:「蔣琬是個能治理國家的大才,而非僅能管理一個小小縣城的小才。他的管理方式以安定百姓為本,並不注重形式。請主公三思,赦免蔣琬之罪。」劉備對諸葛亮一向非常敬重,於是便赦免了蔣琬之罪,但還是罷免了蔣琬的縣長之職。



本文要說的這句成語,就在諸葛亮的這番話中,名為「百里之才」,指的是管理一個縣的人才,諸葛亮此言的意思很明確,就是說僅僅讓蔣琬做一個縣長實在是屈才。


蔣琬這個人大家都較為熟悉,是著名的蜀漢四相之一,諸葛亮的接班人,為蜀漢的穩定做出了突出貢獻。從蔣琬一生的作為來看,諸葛亮的判斷顯然是對的,不過劉備為何要嚴懲蔣琬呢?其實站在劉備的角度這麼做也沒錯,原因大致上有這麼幾點。



首先,蔣琬作為一縣之長,整天喝酒,不但難以有效地進行治理,同時還會引起極其惡劣的影響,即便蔣琬再有才,這麼做顯然是不合規矩,有發泄不滿之嫌。其次,劉備佔領益州後,曾經下令禁酒。為此,連不少家中藏有釀酒工具的百姓都因此被抓治罪。而蔣琬作為一縣之長卻公然違反法令,這顯然也是對劉備的一種大不敬。故此,劉備才會極為惱怒。



不過,蔣琬這次遭受的懲罰並沒有影響仕途。不久之後,他便在諸葛亮的力薦之下邡縣縣令,後來又晉陞為尚書郎。諸葛亮主政時期,蔣琬更是成為諸葛亮的心腹,歷任東曹掾、丞相長史等職。諸葛亮病逝後,蔣琬又被任命為尚書令、大將軍等職,成為諸葛亮的接班人。

參考書籍:《三國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海灘 的精彩文章:

三國謀士系列之六三:曹操送了個空盒子,為何荀彧卻自殺了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