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每天直播3小時,月入過萬!記者調查:部分音頻直播平台涉黃!

每天直播3小時,月入過萬!記者調查:部分音頻直播平台涉黃!

新華社記者調查發現,直播平台涉黃近期又有新變種,開始向音頻直播平台蔓延。有主播通過電台功能公開進行有挑逗性內容的音頻直播。過程中,主播不斷慫恿收聽者「刷禮物」。短短几分鐘,主播就進賬超過1000元的「打賞」。

音頻直播平台暗藏「特殊服務」

一般20分鐘要價50元

1個月到手過萬元問題不大

「哪位小哥哥幫我把禮物刷到3萬點就『開車』。」記者在一個名為陪我的音頻直播平台里發現,有主播通過電台功能公開進行有挑逗性內容的音頻直播。過程中,主播不斷慫恿收聽者「刷禮物」。短短几分鐘,主播就進賬超過1000元的「打賞」。在線收聽人數有3400多人。

在一些音頻直播平台,「磕炮」「開車」「磕泡泡」等是提供涉黃語音服務的代名詞。

「嬌喘是最基本的,光喘不夠,還要有節奏感,由緩到急,由輕到重……一定要放得開,你越放得開,越能刺激到對方。」

這是荔枝音頻平台上一段教授如何「磕炮」的語音片段。「磕炮」又稱「磕泡泡」,是一種虛擬性行為。

一名提供此類音頻直播服務的主播告訴記者,電台里公開「磕炮」是為了聚人氣,收入主要來源還是一對一「私聊」,一般20分鐘要價50元,用戶也可「訂製服務」,但價格更高。

「平台抽成超過一半,每天直播3小時左右,1個月到手過萬元問題不大。」該主播說。

除此之外,記者在多個音頻直播平台發現,涉黃音頻直播常常打著「交友」「脫單」的幌子。

在Hello音頻直播平台的某個交友直播房間內,房主告訴記者,只要支付一定的房費後,房內在線的8名女性主播可以「任意帶走一個」,私下進行有償音視頻服務。

涉黃網路音頻向未成年人伸出「黑手」

未成年人註冊無障礙

Hello音頻直播平台相關負責人在給記者的回復中表示,其用戶來源90%是大學生和剛進入社會工作的年輕人。一個19歲的女主播也告訴記者,收聽者主要以年輕人為主。

記者在手機市場中搜索「語音聊天」,下載了18款語音交友APP,發現沒有一款需要實名認證,大部分App甚至無須手機註冊,直接綁定QQ或微信即可登錄。

其中,Hello平台提示「本軟體只供18歲或以上用戶註冊」。不過,註冊時年齡可隨意選擇,並無相關審核機制。在南都記者加入的幾個「磕炮」QQ群中,也有不少「00後」成員表示,在「玩Hello」。

4月9日,南都記者以14歲女生身份加入一個近2000人的「磕泡泡」QQ群,群資料顯示,其成員75%為00後。

入群後,不斷有成員讓記者「爆音、爆照」。群成員發布交友信息很活躍,有成員自稱17歲,要求「會文愛、聊騷」的加他「處對象」,還有成員找人「哄睡覺」。

部分QQ群以「磕炮(kp/kpp)」為主題,不乏未成年人參與,甚至有「有償」服務。

南都記者在荔枝平台發現,一個名為《XX迷情》的廣播劇已被播放7.7萬次,下載超4000次,內容涉及同性群交,情節聳動,台詞挑逗露骨,配音演員「敬業」的呻吟喘息,更為劇情增加衝擊力。

在該劇的172條評論中,除表達「聽著就爽」、「好刺激」等感受外,還有大量疑似未成年人在交流。如,有人稱「邊趕寒假作業邊聽」,有人稱「邊上空中課堂邊聽」,還有多條評論詢問,「我11/12/14歲,還有救嗎?」獲「過來人」回復:「我9歲入坑,現在14,俗話說一如腐門深似海,從此節操是路人」,「我爸媽都不知道我污到不行」。

上海漢盛律師事務所律師李旻表示,有的音頻直播App中出現傳播疑似淫穢等情況,情節嚴重的還有可能涉嫌傳播淫穢物品罪或傳播淫穢物品牟利罪。

面對五花八門的音頻直播

平台如何監管?

荔枝電台對平台出現教授如何「磕炮」的語音片段、「打色情擦邊球」的廣播劇等低俗內容表示,將「嚴厲打擊涉及未成年人的低俗節目內容」,並對ASMR(註:「自發性知覺經絡反應」,通過各類模擬音效緩解人的精神壓力)類節目進行全面整改。

騰訊QQ安全團隊也發布公告稱,近期接到舉報,有部分未成年人通過網路平台,以文字、語音等方式進行帶有「性挑逗」的不良行為。排查出涉及相關不良行為QQ群280多個,涉及群主及管理員賬號合計600多個,已全部進行封停處理。

記者採訪了數家音頻直播平台,一些平台表示,已經建立了一套識別違規文字、圖片信息的系統,如果用戶上傳內容中含有違規信息,系統會加以屏蔽。此外,平台還採取了鼓勵用戶時時舉報、監測大量發布相同內容的主播和用戶大量湧入的直播房間等手段。

但也有平台表示,儘管已經建立起一支超過300人的監控團隊,但語音違規現在算是個盲區,監控難度比較大,對人工監控依賴度比較高。

打開手機點點手指,即有海量內容撲面而來,信息獲取從未如此便捷。然而,缺乏審核或區隔的不良內容在各平台肆意蔓延,或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造成危害。

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岳屾山表示,互聯網平台應為未成年人提供特殊保護。平台應落實主體審核義務,如發現賬號是未成年人註冊,應給予額外關注與保護,如限制登錄時間、時段、瀏覽內容及充值行為等。」

中山大學社會與人類學院副教授裴諭新認為,涉黃音頻直播影響和危害最大的還是未成年人。

「相關音頻提供方因為利益的誘惑,容易把目標群體擴大到未成年人身上。再加上處在青春發育期,未成年人更容易被誘惑,也更容易成為被牟取暴利的弱勢群體。」裴諭新說。

來源:新華社、南方都市報、中國消費者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都市報道 的精彩文章:

TAG:都市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