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黑暗中的「發電機」——敦刻爾克大撤退

黑暗中的「發電機」——敦刻爾克大撤退

大兵講軍事

本文10635字,104圖,預計閱讀時間1小時

望見了海岸才溺死,是死得雙倍凄慘;眼前有食物卻挨餓,會餓得十倍焦煩;看到了敷傷的膏藥,傷口更疼痛不堪;能寬慰悲哀的事物,使悲哀升到頂點。

——威廉·莎士比亞

1940年5月16日,西線戰役爆發僅僅一周的時間。戰局對英、法聯軍而言,已經惡化到十分危險的地步。弱小的盧森堡在戰爭爆發當天便已投降,荷蘭的抵抗也只持續了5天;突破阿登森林的德軍裝甲部隊只用了2天的時間便佔領法國北部重鎮色當,隨即渡過馬斯河包抄了英、法聯軍的後路。

「西線戰役」雙方兵力部署及行軍路線圖

當在戰爭爆發的同日剛剛接任英國首相的溫斯頓·丘吉爾於16日抵達法國時,聯軍主力第1集團軍群32個法國師和英國遠征軍9個師在北線法國和比利時邊界已陷入德軍包圍的苦戰中。戰局的極度惡化,讓一慣主張堅決反擊的丘吉爾首相大為震驚。

剛剛接任戰時內閣首相的溫斯頓·丘吉爾

更加糟糕的是:由於對戰爭形勢的誤判,法國軍隊在還沒有完全動員的情況下,最高指揮官甘末林將僅有的預備隊錯誤地投入到了法國東北部的「馬奇諾防線」。至此,陷入德軍兩大集團軍群和裝甲兵團南北夾擊中的英、法聯軍除了奮戰或被消滅,沒有被解救的可能。

在戰爭初期指揮嚴重失誤的聯軍統帥甘末林

丘吉爾的這次法國之行,也讓這位日後以「鐵一般堅強意志」率領英國軍民抗擊納粹的戰時首相意識到對法西斯戰爭的持久性——法國上下瀰漫的失敗情緒,已註定了法國政府的戰敗只是時間問題,英國將獨立在歐洲抵抗納粹德國的侵略。眼下在這場已經失敗的西線戰役中更多地保存實力對英國來說就顯得至關重要。

擁擠在道路上逃難的法國民眾

在巴黎蒙帕納斯車站等待下一班南下列車的法國人

5月19日,英國遠征軍司令戈登中將同他名義上的上司——法國第1集團軍群司令加斯頓·比約特上將探討了聯軍有無突圍的可能性。在得知甘末林即將被魏剛替換、法國軍隊下一步的作戰重點是保衛法國中南部地區,比約特上將也對目前的處境束手無策之後。戈登立即致電英國戰時內閣:要求遠征軍主力從海上撤回英國。丘吉爾當天就批准了這個計劃,並任命多佛防衛司令伯倫特·拉姆齊中將全權負責撤退行動。行動代號「發電機」!

英國遠征軍司令戈登中將

法國第一集團軍群司令加斯頓·比約特上將,在和戈登的這場談話後兩天就因車禍殉職,加劇了英法聯軍前線指揮的混亂

需要說明的是:一開始英國人的撤退計劃是極有組織和循序漸進的。拉姆齊將軍接手任務後原本打算通過英吉利海峽對面的三個法國港口——敦刻爾克、加來和布洛涅有秩序的每天撤出一萬名軍人。為此,英國遠征軍必須首先穩定戰線,各部交替掩護向這三個港口集結,而拉姆齊則在英國本土緊張的調遣大型運輸艦來執行這一任務。軍隊畢竟是富有紀律的,即便撤退也不能像難民逃難一樣一鬨而散。

英國遠征軍原本打算利用包括敦刻爾克在內的三個港口撤離

但由於德軍裝甲部隊在英、法聯軍身後的攻擊速度太快,加上英、法空軍在馬斯河戰鬥後已喪失戰場制空權,留給拉姆齊將軍準備後撤行動的時間和空間都被大大壓縮。比如,英國軍隊原本打算利用橫渡英吉利海峽直線距離最短的加來港口作為主要的後撤通道(法國北部的加來港距離對面英國的多佛僅40海里的路程,即使是航速較低的運輸艦也可一天至少往返兩次,這也是為什麼多佛防衛司令拉姆齊被任命為撤退行動最高指揮官的原因)。只不過戰局惡化的速度遠遠超過英軍指揮官的預料,導致後來幾十萬軍隊被擠壓在敦刻爾克的狹窄地帶等待撤退。

德國軍隊在陸地和空中的凌厲攻勢使得英、法聯軍原本的撤退計劃根本來不及執行

在這期間,兩場看似規模不大的戰鬥,對敦刻爾克的撤退行動產生了重要影響。

首先是5月21日起,英國遠征軍為遲滯德軍的進攻步伐、給大部隊在海岸線的集結爭取時間,在位於加來地區中部的阿拉斯發動了一次反擊戰。這是整個法國戰役期間,英國遠征軍唯一一次主動攻擊。戰況緊急,英軍動用了其精銳的第1裝甲旅(世界各國中最早組建的獨立坦克部隊)對陣一路急襲而來的德軍第15裝甲軍2個裝甲師。

「阿拉斯反擊戰」英軍(紅色)作戰情況示意圖

按照遠征軍司令戈登的計劃,本該另有2個步兵師配合第1裝甲旅展開反擊作戰,但由於德國空軍的密集空襲和各部指揮協調的混亂,配合作戰的英軍第5和第50師僅有2個營的兵力到達戰場。第1裝甲旅官兵在弱勢兵力的情況下,依然按原計劃堅決發動了反擊——英國人擁有一件在戰爭開始後一直被雪藏的秘密武器,那就是第1裝甲旅裝備的70多輛身披重甲的「瑪蒂爾達」步兵坦克。

「瑪蒂爾達」步兵坦克模型

作為最早發明坦克的國家,二戰英國人在坦克發展上走了一些彎路,把坦克分為以偵查、迂迴作戰為主的」巡洋坦克「(輕型)和支援步兵正面突破的」步兵坦克「(重型),當然這種設計思路也使得了」瑪蒂爾達「坦克裝甲十分厚實

戰鬥開始後,面對上百輛英國坦克的反攻(前線德軍官兵語),一路風馳電掣的德軍第7裝甲師立刻展開戰鬥隊形——坦克部隊向英軍兩翼包抄,機械化步兵架起反坦克炮,密集的火力傾瀉到領頭的英軍坦克身上。但德國人很快驚訝地發現:他們普遍裝備的37毫米反坦克炮在英國人這群「鋼鐵怪物」面前毫無作用!從側面包抄的38t坦克搶先開火,僅在「瑪蒂爾達」身上留下一道淺淺的白印,反而被慢通通調轉炮塔的英軍40毫米反坦克炮一一敲碎。主力的38t坦克尚且如此,那些已經技術過時、拿來充數的2號戰車(超輕型坦克,僅裝備20毫米機關炮),更是成了衝上去送死的「小黃蜂」——完全處於被動挨打的地位,在戰場上沒頭沒腦地四散奔逃…

當時德軍第7裝甲師主要裝備捷克「斯柯達」工廠製造的38t坦克(是的,就是今天滿大街跑的那個斯柯達汽車的前身),是一種優秀的輕型坦克——僅限於「輕量級」的優秀

按照古德里安的設想,這種只有20毫米機關炮的2號坦克用於偵察和訓練。只不過當時德軍一線裝甲師坦克數量嚴重不足,才臨時拿來湊數

已經在預設陣地架設好反坦克炮的德軍步兵,眼睜睜地看著英國坦克從500米開外就被他們的37毫米反坦克炮不斷命中…卻絲毫無法遲滯英國人進攻的步伐。直到衝到陣地前5米開外,英勇的德軍反坦克炮手還在冒死開火——但依然打不穿「瑪蒂爾達」坦克厚厚的正面裝甲!最後連人帶炮被碾碎在履帶下…

德軍PaK35/36反坦克炮性能優良,只是37毫米的口徑在重型坦克面前毫無辦法

德軍第7裝甲師前鋒被擊潰了。英軍第1坦克旅繼續擴大戰果,打算把德國人徹底逐出阿拉斯地區。剛剛在西線戰役中嶄露頭角的第7裝甲師師長隆美爾少將立刻組織部隊進行防禦作戰,總算在當天晚間利用阿拉斯南部叢林地帶的地形優勢暫時擋住了英軍的攻勢。

坦步協同進攻的英國步兵

德軍第7裝甲師師長隆美爾少將和部下在一起緊急研究策略

第二天中午,幾乎沒有遭受什麼損失的英國坦克部隊,繼續對隆美爾花了整整一夜構築起來的防禦工事發起無所畏懼的進攻。現在輪到德軍害怕了,因為他們對英國人這種從沒見過的坦克毫無辦法,第一道防線很快被突破。趕來增援的德國俯衝轟炸機在英國空軍少量戰鬥機的拚命阻擊下投彈效果不佳,只擊毀了少量的「瑪蒂爾達」坦克,給進攻中的英軍第1裝甲旅造成了一些混亂。

趕來增援的德軍「斯圖卡」轟炸機,被英國遠征軍的「颶風」戰鬥機驅散

德軍的防線依然岌岌可危——連站在隆美爾身旁只有1米的副官都被炮彈打死了。幾乎快被逼到絕路的隆美爾少將動用了他所能找來的一切火力,命令所有的火炮「無論是大口徑榴彈、炮高射炮、還是迫擊炮」向對面的英軍坦克部隊傾瀉炮彈,以希望能阻止英軍的攻勢。其中他手下僅有的1個大口徑高炮連裝備的6門88毫米高射炮在放平炮管對坦克的射擊中取得了奇效——其發射的高爆彈在遠距離上一發命中就能完全炸毀英國人的重型坦克(高射炮的設計原理和反坦克炮很類似,都是身管較長、追求高初速。克虜伯生產的這種88毫米高射炮在西班牙內戰期間就有過擊毀共和軍坦克的戰例)。

克虜伯生產的FlaK37高射炮原本是一件精良的防空武器

總算是揀到了一根救命稻草的德軍官兵,在隆美爾的指揮下立刻重點保護這幾門至關重要的88毫米炮。同時,在前線火力觀察點的引導下對本就數量不多的英軍坦克展開了精確的射擊。而英國人因為缺乏步兵遠程火炮的掩護(原本配合作戰的那2個步兵師主力部隊始終未趕到戰場),被德軍在坦克炮射程之外連連命中,遭受了重大損失後不得前功凈棄——撤出戰場休整。

88毫米高射炮由於其出色的反坦克效果,成為二戰德軍最犀利的反坦克炮

被擊毀的英軍「瑪蒂爾達」坦克

隆美爾確實是一位戰術指揮素養極高的指揮官,在暫時打退了英國人的進攻之後。他不顧自己的部隊也已遭受了重大創傷,立刻組織預備隊在趕來增援的第5裝甲師一部的配合下,迅速對退至阿拉斯城外、立足未穩的英軍部隊展開反攻。期間為了對付讓人頭疼的英國坦克,他破天荒的把機動能力低下的88毫米高射炮頂在了作戰部隊的前列——坦克和機械化步兵的任務就是圍繞在這些高射炮周圍,消滅意圖前來破壞的英國步兵;而高射炮又反過來用它的超遠射程掩護德軍坦克和步兵不受「瑪蒂爾達」坦克的屠戮。德軍裝甲師官兵嫻熟的諸兵種配合作戰能力也成為隆美爾少將這一奇妙戰術的有力保障。

從上圖可以看出,88毫米高射炮拖運起來很麻煩

德軍官兵坦步協同作戰能力十分嫻熟

最終,英勇作戰的英軍士兵在這場坦克大對決中先勝後敗。於24日,在幾乎損失了全部的重裝備後撤出阿拉斯戰場,殘部向敦刻爾克海灘集結。

戰後德國人也將俘獲的「瑪蒂爾達」坦克直接留作己用

「阿拉斯反擊戰」結束後,英、法聯軍兵力部署情況(紅色區域)

這場小規模戰鬥的意義不能用簡單的勝負來衡量。英國遠征軍發起反擊作戰的目的本身就是遲滯德軍裝甲部隊的攻擊步伐、為後方的防禦部署爭取時間。此戰,給德軍第7裝甲師造成了法國戰役期間最大的傷亡。如果不是危機時刻88毫米高射炮的「逆襲」,隆美爾的一世英名恐怕也將葬送於此。英國軍隊在付出了慘重傷亡後,爭取到了寶貴的三天時間。

「阿拉斯反擊戰」險些毀了隆美爾的一世英名

更重要的是,希特勒就是在24日阿拉斯反擊戰之後,下達了那道「各裝甲師原地待命、等待後續步兵師」的命令。希特勒本人作出這一決定的主要原因或許是生怕輸光的賭徒心態,但提出建議的A集團軍群司令官倫德施泰特上將正是基於阿拉斯戰役中第7裝甲師孤軍深入、導致重大傷亡的戰略憂慮。

站在希特勒身後的倫德施泰特上將(左一)

雖然這一禁令在三天後的27日便告解除,但英、法聯軍在德軍裝甲部隊閃電突破的倉皇混亂之下,通過阿拉斯一戰前後共贏得了將近一周的防禦準備時間。這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已經極為難得——別忘了敦刻爾克的前身就是一座海岸防禦城堡!

另一場影響了敦刻爾克撤退行動的戰鬥,就是大兵上期文章中提到過的:戴高樂將軍指揮法軍第4裝甲師在位於加來地區南部的阿布維爾阻擊沿海岸線北上敦刻爾克的古德里安裝甲兵團。

檢閱部隊的戴高樂將軍

上期文章中說過,古德里安率領的德軍第19裝甲軍先頭部隊一路沿索姆河北岸西進,在5月20日抵達了法國海岸線。隨後這支部隊迅速北上,一路攻佔了加來海峽沿岸的薩梅爾、布洛涅和加來等地。其中後兩個地方都是海港重鎮,是英國人原本打算用來撤退遠征軍的兩個重要港口。到了24日,希特勒下令裝甲部隊原地待命的時候,古德里安的先頭部隊已突破加來,距離敦刻爾克不足20公里的路程。

聯軍撤出布洛涅後留下的車輛殘骸

但客觀的說,即使沒有希特勒的這道命令,衝上敦刻爾克海灘的德軍坦克也很難有太大的作為。第一、這只是一支小規模的先頭部隊;第二、沿海的灘涂沼澤地帶並不適宜裝甲部隊作戰。此時的敦刻爾克海岸已集結了十幾萬英、法軍隊,雖然是混亂中的敗軍之師,但他們手上拿的可不是燒火棍!古德里安要想一口吃掉這支背水一戰的重兵集團,還需要唯一一條貫穿海岸線的城市公路繼續從南部調遣更多的坦克和步兵。而在索姆河北岸扼守這條公路咽喉地帶的就是阿布維爾…

從上圖可以看出,德軍裝甲部隊攻克亞眠後經公路北上法國海岸必經阿布維爾

這張法國公路交通圖或許更能清楚的說明德軍為何選擇沿海岸行軍

5月26日,剛剛經過蒙科內爾和拉昂兩場大戰的戴高樂第4裝甲師來不及補充戰損裝備,便向阿布維爾開拔。戴高樂的任務是:在此地阻擊北上的德軍大部隊;同時保證該地區南撤索姆河的橋樑掌握在法國軍隊手上。

向阿布維爾進發的法軍第4裝甲師坦克縱隊

27日,第4裝甲師到達阿布維爾城郊,此時橋頭堡已為德軍佔據。戴高樂將他的坦克部隊分為3個縱隊,以一定數量的B1重型坦克作為主要火力支撐,輕型坦克負責掩護和消滅敵軍步兵。首先摧毀了德軍在外圍的防禦工事,然後集中火力奪取了橋樑。

已經先於法軍進入阿布維爾城區的德軍部隊

法軍霍奇斯H39坦克呈戰鬥隊形開進

緊急布防的法國軍隊

28日傍晚,德軍大部隊沿此地北上的步伐由於戴高樂師的突然出現,不得不暫時放緩。法國軍隊在人員和裝備都已損耗極大的情況下,依然組織了一次規模相當的反擊,給通過此地的德軍造成較大殺傷——僅俘獲的德軍俘虜就幾乎佔了法國戰役期間全部投降德軍的總和。但同日,比利時戰敗投降。北線的德軍B集團軍群主力得以輕鬆突破法、比邊界,向困守敦刻爾克的英、法聯軍壓上去。戴高樂的這支孤軍再堅守阿布維爾,已經失去了緩解敦刻爾克友軍壓力的意義——此時,第一批英國遠征軍已經開始從海上撤退。

戰後因缺乏油料被炸毀、遺棄在城內的夏爾B1重型坦克

筋疲力盡的第4裝甲師在戴高樂被召回巴黎擔任國防部副部長後,於5月31日炸毀了橋樑和已經耗盡了燃料的坦克,撤至索姆河南岸。

德軍官兵對法國人這種給他們造成大麻煩的重型坦克十分感興趣

阿布維爾地區的戰鬥從27日到30日,只持續了約3天。但因為這支法國精銳裝甲師的突然出現,令一路北上攻城略地的古德里安裝甲兵團不得不提防法國人從背後插一刀(古德里安並不知道法國人缺汽油,只能在阿布維爾市就地防禦作戰)。從而放緩了自27日禁令解除後,攻擊敦刻爾克海岸的步伐——再次給撤退中的英、法聯軍爭取到哪怕是一點點的時間…

戰後,古德里安將軍通過法國記者喊話,希望能有機會再次和戴高樂交手

讓我們把視線轉回到敦刻爾克的海灘上。

26日夜,第一批英國遠征軍1000餘人的後方勤務部隊登上運輸艦撤回英國。也就是在這一天,英軍第30旅防守的加來失守。這支部隊連同此地的法國海軍岸防部隊經過三天的浴血奮戰,直到最高指揮官尼克爾森將軍的指揮部被攻佔的一刻,才結束了抵抗。

被德軍佔領後一片狼藉的加來港口

加來守軍最高指揮官尼克爾森將軍,此照片攝於他在德國戰俘營中

法國北部第一大港加來的失守,讓英、法聯軍只剩下敦刻爾克一地可用於撤退。這裡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港口重鎮,雖然僅有2萬餘居民,但卻是當時法國的第三大港。擁有七個供大型船隻停泊的深水泊位、四個干船塢和八公里長的海岸碼頭,完備的基礎設施加上英國海軍強大的海上運力,撤出幾十萬人員和裝備本來是一件並不困難的事。但可惜當時這兩個條件都不具備…

德軍轟炸敦刻爾克市區時航拍的港口照片,可見碼頭、船塢等設施一應俱全

首先,在得知英國軍隊已經開始從海上撤退後,曾向希特勒誇下海口的赫爾曼·戈林急令德國空軍第2、第3航空隊(相當於航空軍的編製)大舉轟炸敦刻爾克港區和海灘。僅在27日一天,德國空軍就投下了15000枚高爆彈和30000多枚燃燒彈!整個敦刻爾克城區幾乎被夷為平地,所有的港口設施全部被毀!吃水較深的大型運輸艦根本無法靠岸,這也就是為什麼後來的撤退行動中英、法聯軍丟棄了全部重裝備的原因。

27日,德國空軍大轟炸之後的敦刻爾克碼頭已變為一片「白地」,背景中的市區還在熊熊烈火中燃燒

再者,此時的皇家海軍其實也沒有幾艘大型運輸艦可以調動。大兵在上期文章中提到過:為策應德軍在西線的攻勢,轉移英、法海軍的注意力,德國海軍在4月中旬發動了入侵挪威的作戰行動。到了敦刻爾克大撤退的時候,挪威戰役已接近尾聲,英國本土艦隊主力正在北海以東掩護登陸挪威作戰的英國陸軍撤退。海軍的大型運輸艦在這之前幾乎都被調往了北歐,時間上同敦刻爾克的撤退正好衝突。空間上,正在海上大呈淫威的德國海軍潛艇部隊也阻斷了皇家海軍南下的航線,行動總指揮拉姆齊將軍手上可調動的資源著實有限。

皇家海軍和法國海軍主力此時正在挪威作戰

更為糟糕的是,此時擁擠在敦刻爾克約40公裏海灘上的幾十萬英、法聯軍不但在東、北、南三個方向受到德軍地面攻勢的擠壓,來自空中的威脅也始終如影隨形。英、法兩國空軍已經喪失了在法國戰場上的制空權,從海峽對面起飛,掩護海上撤退行動的皇家空軍能投入作戰的飛機數量相對強大的對手也十分有限。因為丘吉爾政府下一步的主要目的是保衛英國本土,皇家空軍司令員休·道丁上將必須為本土作戰留足空中防禦力量——能派往海峽對面執行空中掩護任務的戰鬥機數量實在不能再多了!

在西線準備出擊的德軍「斯圖卡」轟炸機部隊

擠在海灘上挨炸的英國遠征軍官兵

德國人當年投下的勸降宣傳單

也正是基於以上不利因素,丘吉爾首相在撤退行動開始前,一度悲觀的認為能撤回兩三萬人就不錯了。阿拉姆齊給自己制定的目標是:用三天的時間(按當時的情況估計,負責敦刻爾克外圍防禦的英、法、比軍隊最多也就堅持三天)撤走45000人…

「發電機」行動總指揮拉姆齊中將

然而奇蹟上演了!

大兵創作此文時,恰逢不久前諾蘭大導演的戰爭史詩大片《敦刻爾克》上映。下面的故事我們就結合電影來為各位讀者一一理清。

電影《敦刻爾克》海報

第一、關於海上撤退的問題

我們都知道「敦刻爾克奇蹟」的最大賣點就是無數英國平民駕駛大量的小型民用船隻,冒著德軍的轟炸衝到海灘上接回了「英國的孩子們」。這一點電影中也著力突出體現:馬克·里朗斯飾演的道森先生是一位普通的英國船主,在接受海軍徵召後立刻駕船前往敦刻爾克海灘。經歷了重重危險,最終和其他私人船主一起到達法國海岸。這是電影中的一條主要時間線之一,道森先生的這個角色就是當年參與了敦刻爾克行動的千千萬萬平民的縮影。

電影中駕船前往敦刻爾克的道森先生

但電影中為了突出情節的跌宕起伏,有一點小小的誤導觀眾之處。就是肯尼斯·布拉納飾演的坦南特上校在影片最後通過望遠鏡看到海岸線上出現大量民用船隻時,激動的說「我看到了祖國!」給人一種民間力量是在最後最危急時刻前來解救的誤區。

影片中肯尼斯·布拉納飾演的坦南特上校

事實是,26日晚間敦刻爾克撤退行動正式開始後,英國海軍部鑒於對面海岸上的緊張形勢和大型船隻無法靠岸的窘迫,當時就開始徵招民用船隻。甚至通過廣播呼籲所有擁有船隻的人前往敦刻爾克加入救援行動。這也是海洋國家的一項歷史傳統:在國家面臨危機的時候,所有在冊的民用船舶,無論噸位大小都有義務為海軍服務——相當於俄羅斯這樣的陸地國家所有成年男性都有服兵役的義務有一樣。而海上民族的這些船主和水手大部分又都是海軍出身,人和船在戰時皆參與軍事行動,本身也沒有技術上的太大障礙。

航渡客輪「莫納島」號是第一批到達敦刻爾克的船隻

大量趕到海灘幫忙的英國民眾

整個二戰期間,美國、英國、日本三個海軍強國都曾大量徵招民用船隻和平民水手用於海上運輸、後方勤務和輔助軍事行動。試想如果沒有這種戰時徵用體制的話,美、英這種水面作戰艦艇超過上百萬噸的的海軍大國在和平年代還得養著數量可觀的輔助艦艇部隊,軍費壓力就太大了(這一點對今天奮力建設強大海軍的中國同樣具有很大的參考價值)。當年面對拿破崙組織法國海軍和西班牙艦隊對英國本土的進攻,納爾遜將軍不就是通過大量徵招民間水手和退役戰艦補齊了兵力差距,最終在特拉法加海戰中取得大勝的嗎?

拿破崙:你真的挺愛聊我!

話題扯遠了,在「發電機」行動中先後有近700艘英國民間船隻和160餘艘法國、荷蘭、比利時的商船接受了英國海軍的徵調往返於敦刻爾克和英國本土之間。其船型涵蓋了客輪、貨船、拖船、漁船、私人遊艇,甚至還有無動力的小型帆船。這些民用船隻雖然大部分運力有限,但勝在數量多、吃水淺,方便擁擠在海灘上的軍人直接在岸邊涉水登船,大大簡化登船流程。

從上兩圖可以看出,聯軍官兵可以直接涉水登上那些噸位小的船隻

真的有些懷疑這艘小帆船能不能裝下這麼多人?

當然,這也得益於在海灘指揮的英國皇家海軍上校喬治·坦南特的高效協調運作。坦南特上校率領他僅有160多人的「交警隊」在長達40公里的海灘上來回奔波,協調進港船隻的次序、按運力大小在預定的位置上組織士兵們列隊等待、維持現場秩序,為幾十萬人在短短數天內登船撤離的行動作出了突出貢獻。幾年後在諾曼底登陸中,擅長「指揮交通」的坦南特(已是中將)再次被任命為後方勤務總指揮。

這麼多人擠在海灘上等待登船,組織協調工作可是一個「大工程」

已經晉陞少將的喬治·坦南特本尊照

海上撤退期間每天登船人數統計

通過上圖中列出的數據可以看到:在整個「發電機」行動期間撤走的30多萬人中,有近10萬人是通過海灘直接涉水上船——這幾乎全部是小型民用船隻的功勞。那麼是不是可以理解為民間力量在這次撤退行動中發揮了約1/3的作用?不然,敦刻爾克的碼頭設施雖然已經在轟炸中全部被毀,但拉姆齊將軍的參謀班子想到了利用損壞不大的海港防波堤作為大型船舶臨時靠岸的碼頭。同時在撤退行動進入高峰後,英國遠征軍工兵部隊利用填入海中的卡車和小艇又搭建了一座臨時人工碼頭。雖然十分簡陋,但比起人員直接涉水登船的方式還是方便的多。那些由海軍部直接徵調的大型商船就是通過停靠這兩處簡易的碼頭設施,再加上坦南特上校有秩序的安排,順利撤走了總數超過一半的軍人。據後來英國海軍部統計:約70%的軍人是靠搭載民用船舶撤出法國戰場的。

當年用卡車搭建的臨時碼頭

電影《敦刻爾克》中再現了當年的海岸防波堤

那麼皇家海軍就無所作為嗎?當然也不是,只不過英吉利海峽太過狹窄,不適宜大型軍艦在次行動。而且從27日晚間起,從荷蘭出發的德國海軍潛艇部隊和小型魚雷艇開始在海峽狩獵。少數的大型戰艦還要為後續的作戰行動保留(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所以英國海軍參與海上撤退的主力是大量的驅逐艦部隊。這類吃水淺、速度快的水面戰艦倒十分適合短途的人員運輸——不怕超載,而且一天可以往返多次。只不過,即使是小小的驅逐艦也是德國空軍攻擊的重點目標。僅僅在29號一天,英國海軍就損失了10艘驅逐艦(3沉7傷),迫使拉姆齊將軍不得不暫停動用寶貴的作戰艦艇執行人員輸送任務。這一點在電影中也有體現:焦急等待的英國軍官得到的答覆是「驅逐艦隻能一次派一艘」

剛開始皇家海軍把驅逐艦作為海上運兵的主力

為了盡量多救人而嚴重超載的驅逐艦

這艘滿載士兵的驅逐艦明顯感覺船身已經開始傾斜

被擊沉的皇家海軍驅逐艦

儘管如此,英國海軍在整個撤退任務期間還是總共出動了1000餘艘次,只不過比起民間船隻8500次的運力,所佔的比重依然太小。正因為民間力量在此次大撤退中的無可替代的作用,行動結束後英國海軍部專門頒布了一面「敦刻爾克十字旗」,並允許所有參與行動的船隻懸掛這項特殊的榮譽!

戰後,英國海軍部設計的「敦刻爾克十字旗」

二、關於地面作戰的問題

前文已述,包圍敦刻爾克的德軍裝甲部隊在27日,也就是撤退行動開始的第二天就解除了禁令,開始重新發動進攻。可為什麼在最後歷時十天的撤退行動中最終還是放走了英、法聯軍主力呢?這其實有兩方面的因素決定:

其一是敦刻爾克一帶的海岸地形比較潮濕坑窪,不適宜裝甲部隊行動(在同樣不適宜裝甲部隊展開的阿登森林突破屬於出其不意的反常用兵,不能作為常例引用)。而且德軍各裝甲師經過前期快速突破的作戰行動後,裝備損耗也比較大,在投入敦刻爾克作戰後,行動速度明顯放緩。以古德里安第19裝甲軍為例,該部下屬的3個裝甲師在戰前各裝備280輛至330輛坦克不等;到達法國海岸後各部普遍報告「還可以投入作戰的坦克在140輛至160輛之間」——損耗率接近50%。而且這些裝甲部隊還要保留足夠的實力投入下一步對法國本土的作戰,這就決定了德軍指揮官在具體作戰中難免束手束腳。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戴高樂指揮的法軍第4裝甲師殘部在阿布維爾的反擊戰會讓古德里安十分緊張。

為達成戰役的突然性,德軍裝甲部隊亦損失較大

其二是英、法聯軍充分利用之前爭取到的時間,鞏固完善了敦刻爾克外圍的防線。此時,戰爭初期德軍裝甲部隊快速穿插的突然性已經不復存在,英、法聯軍各級官兵也意識到在敦刻爾克的戰鬥將是決定命運的背水一戰。同德軍指揮官的畏首畏尾相比,這幾十萬被困在海灘上的軍人可是打算完全豁出去了。

從上圖可以看到:英國遠征軍在南部防線充分利用河流分布的地形優勢全力阻擊德軍裝甲部隊,法國軍隊和比利時軍隊則負責東面和北面的防線。而在敦刻爾克城防外圍,聯軍也已經構築起了堅固的防禦工事,德國人即便各方面優勢明顯,但要想在狹窄地帶一口吃掉這幾十萬已經做好準備的軍隊確實不太容易。

拿破崙說過「人多不足以依賴,要生存只有靠自己」

「敦刻爾克奇蹟」的誕生,除了我們所熟知的那些外部因素,最重要的還是英、法聯軍自己的英勇奮戰。關於這一點,電影中也有突出的體現:那兩名想盡一切辦法逃出海灘的士兵,還有那群在絕境中不放棄一點點希望的蘇格蘭高地步兵團戰士就是當年在敦刻爾克戰鬥中千千萬萬為生存而戰的聯軍將士的寫照。

電影《敦刻爾克》主人公,年輕的遠征軍士兵湯米拚命想活下去

當年一名累倒在戰壕里的英軍士兵

比如後來大名鼎鼎的蒙哥馬利元帥,當時在敦刻爾克的戰鬥中是英國遠征軍第3步兵師少將師長。在其他部隊已經開始登船撤退的時候,蒙哥馬利的這個師還在遠離海灘的法、比邊境阻擊南下的德軍。5月28日,比利時政府宣布投降後,原本負責敦刻爾克北線防禦的8萬比利時軍隊陷入混亂,被德軍第18集團軍趁勢突破防線!危機時刻,蒙哥馬利指揮自己的部隊趁著夜色搭乘汽車悄無聲息的跳出了正面德軍的包圍圈,於凌晨時分趕在德軍第18集團軍的前面堵上了防線的缺口,有力的保障了敦刻爾克地區的安全。

如果沒有當年在敦刻爾克的戰鬥,或許就沒有後來的蒙哥馬利元帥

蒙哥馬利也因為此戰在英軍中嶄露頭角,後來成為西線盟軍的最高指揮官之一。事實上,在整個敦刻爾克撤退中幸免於難的英軍名將並不止蒙哥馬利一人——時任遠征軍第一軍軍長(31日後繼任英國遠征軍司令)的亞歷山大和指揮第二軍的阿蘭·布魯克後來都是二戰英軍的著名元帥。試想,假如此戰真如丘吉爾所預計的只能撤回兩三萬人,那英國陸軍的損失可就大了去了。

阿蘭布魯克元帥(左)和亞歷山大元帥

但電影《敦刻爾克》中只強調英軍的作用,卻忽略擔負掩護任務的法國軍隊,這也使其在上映後引起了一番不小的爭議。事實上,正是因為法國軍隊的堅持作戰才給了英國人更多時間向敦刻爾克的港口和海灘後撤。

在電影開場有這樣的場景:一名法國士兵偷偷換上了陣亡的英軍士兵制服和主人公湯米假扮成擔架隊、打算抬著傷兵混上運輸艦。原因也很快就揭曉,英國人正在拒絕一群撤退的法國士兵登船。這是當時真實的情況,被圍困在敦刻爾克地區的法軍面臨的境況是——突圍無望、撤退無門!堅持戰鬥的目的只剩下法國軍人的榮譽和為盟友承擔的義務...

因為在撤退行動剛開始的幾天,要優先撤走英國遠征軍,法國官兵只能在岸邊焦急的等待

邁著沉重的步伐、奔向前線的法國士兵

比如守衛加來地區首府尼爾市、也是敦刻爾克最東部防線的法軍第1軍團。在軍團指揮官和軍長皆被俘的情況下,第25師師長莫里涅少將勇敢的指揮全軍僅剩的4萬多人,在此地整整堅守了五天——沒有後援、沒有補給!期間面對德軍兩個集團軍的猛攻,莫里涅少將不但有效的組織了反擊作戰,還派出部隊填補了兩翼英軍撤退後留下的空缺。最終用自己的身陷重圍,保障了英國遠征軍和其他法國部隊的安全後撤。當發「發電機」行動結束、這支部隊終於放棄抵抗時,他們為了友軍不惜犧牲自己的頑強作戰,也得到了來自德國對手的尊敬。德軍指揮官克魯格和賴歇瑙(後來都晉陞元帥)允許法國軍隊保留武器,在德軍官兵的敬禮下以閱兵隊形穿過他們曾經為之戰鬥的里爾市中央廣場,自行向戰俘營行軍!這恐怕是二戰期間唯一一次,獲勝一方給戰敗方軍人,如此高規格的禮遇。

在里爾市中心,德軍官兵列隊向投降的法軍敬禮

三、關於制空權的問題

在電影《敦刻爾克》中,數次上演了英國「噴火」戰鬥機同德軍轟炸機和Bf109激烈空戰的場景。雖然明知是用大比例模型拍攝,還是讓軍迷們大呼過癮。唯一不太滿足的是,電影中空中作戰的規模都很小,屬於單機遊獵性質的,不過考慮到道具的限制,也不應太過苛責製片方。而且這事實上也與當年敦刻爾克空戰的真實情況相符。

電影中的空戰場景

前文已述,英國空軍司令休·道丁上將必須得為下一步的本土作戰留足戰鬥機,皇家空軍用來掩護敦刻爾克行動的空中力量規模確實不大,總共只派出了約200架戰鬥機。而且正如電影中所表現的,多是以小編隊形式在海峽上空游擊作戰、攔截德國空軍對海上船隻的轟炸——因為他們的主要目標,德軍轟炸機同樣是小編隊出擊。

皇家空軍司令員休·道丁上將

赫爾曼·戈林曾經向希特勒誇下海口「我的空軍會把那些像兔子一樣擠在一起的英國佬和法國佬通通消滅!」

德國的陸軍將領們也因為擔心遭受不必要的損失,更傾向於由空軍來解決垂死掙扎在敦刻爾克地區的英、法聯軍——幾十萬部隊擁擠在這麼狹窄的地帶,不正是轟炸機的絕好目標嗎?但事實是他們都錯了。德國空軍沒有完成任務,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天氣不好,整個撤退行動期間英吉利海峽上空和法國北部大部分時間陰雲密布。那個年代還沒有雷達導航和精確制導炸彈。在這種天氣條件下,德國空軍即使強行出動,也恐怕根本找不見目標在哪。

再者就是法國海岸的沼澤地和沙灘嚴重削弱了航彈的爆炸效果。在電影開場我們可以看到:德軍的「斯圖卡」俯衝轟炸機接連向人群中扔下炸彈,年輕的英國士兵、主人公湯米趕緊抱著腦袋撲倒在海灘上…但轟炸過後,除了落了人一身沙子,好像並沒有人受傷。因為柔軟的地面吸收了爆炸的大部分威力。除非炸彈正好落在你腳邊,否則距離稍微遠一點,爆炸的氣浪會掀翻你、捲起的沙堆會活埋你弄得你狼狽不堪、TNT引爆的巨響可能會震破你的鼓膜,但除此之外,你不會受傷。所以在當年的海灘上就出現了德軍飛機剛扔完炸彈飛走,滿地的英國人就爬起來繼續打板球、刮鬍子的有趣一幕!

正因為這樣,在整個撤退行動期間德國空軍只在天氣晴好的5月27日、31日和6月1日三天中大規模轟炸了敦刻爾克地區。其中27日的那次轟炸效果最好,摧毀了城區的大部和全部的海港設施。後兩次的空襲實際上是在赫爾曼·戈林為挽回面子的心態下,強行命令空軍出動——因為此地已沒有什麼有價值的固定目標可炸,對於海岸上會動的人員和運輸船,空襲並不能起到決定性的摧毀作用(除非你技術高超能直接打中)。

反映當年敦刻爾克空戰的油畫作品

表現6月1日那場海空大戰的油畫作品

而且在31日和6月1日的空戰中,英國海、空軍也料敵於前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尤其是6月1日,撤退行動已進入最關鍵時刻。面對蜂擁而來的德軍戰機,英國皇家空軍和海軍航空兵幾乎調動了一切力量,連沒有什麼火力的偵察機都被用來干擾德國空軍的轟炸。最終海上雖然被擊沉了30多艘船隻,但這一天也是整個「發電機」行動中單日運力最高的一天:68000名士兵安全撤回英國。

時任德國空軍第2航空隊指揮官的凱塞林上將

德國空軍司令赫爾曼·戈林雖然是在瞎指揮,但前線將領里還是有明白人。指揮德國空軍第2航空隊的凱塞林將軍很快就發現:與其在天氣陰霾的敦刻爾克海灘上浪費彈藥,不如在海上攻擊正在航渡的英國船隊更加有效。在海岸附近即使被炸沉的運輸船,大部分水手和士兵都能跳船逃生,泅渡回岸上。但在海上,只要船一沉,嚴重超載、缺乏救生設備的英國人,要是沒有附近其他船救援,就在冰冷的海水中死定了!於是凱塞林把他的轟炸機部隊除了每天派幾架去敦刻爾克上空敷衍一下「胖子」(赫爾曼·戈林)的命令,主力全部投入到對英軍海上撤退航線的攻擊…

一艘被德國空軍擊沉的英國渡輪

這些落水的士兵算運氣好的,附近有其他船隻搭救

而英國海軍所選擇的北方航線,也方便德國空軍從荷蘭和比利時起飛攻擊這些沒有什麼防空火力的運輸艦。

敦刻爾克撤退時有三條可供選擇的海上航線

從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到:駛離敦刻爾克後,沿海岸線往西走一個「之」字形直達海峽對面多佛的Z航線本來是最便捷的。但由於德軍已佔據法國北部海岸,這條航線一半的路程處於德軍的炮火覆蓋之下,在撤退行動剛開始兩天損失了幾艘戰艦後,拉姆齊意識到大船隊再走這條航線是風險極大的。而中間的X航線雖然距離更短,但沿途大多是淺灘和暗礁——這裡也是英吉利海峽的北部入海口,戰爭開始後,英國海軍在此布放了大量水雷,目前短時間內難以清除。最北邊也是路程最遠的Y航線在海面上倒是肅靜了(最遠端已接近北海,遭遇德軍魚雷艇和潛艇部隊的概率不大),天上的威脅就只有拜託上帝和皇家空軍了(另外兩條航線沒有空軍掩護同樣是走不通的)!那個年代水面戰艦對防空作戰還不是很重視,更何況「臨時參軍」的大量民船?面對來自空中的威脅,大部分水面艦艇就真的是赤手空拳了——這是一場典型的狩獵!

大編隊機群在這種「狩獵」作戰中意義是不大的,因為目標太明顯很容易撲空。所以德軍每一波次的規模都不大,但戰果十分顯著:整個海上撤退期間有226艘英國船和17艘法國船被德軍擊沉,其中大部分是葬身於海上!而皇家空軍也針鋒相對的派出小規模戰機編隊晝夜不間斷的在峽上空巡邏,有時一個機組每天竟要出動五六次之多,同樣給前來攻擊的德國空軍造成重大殺傷。

拚命保衛己方船隻的皇家空軍「噴火」戰鬥機

在影片中,湯姆哈迪飾演的法瑞爾中尉代表的就是當時連續奮戰的英國皇家空軍飛行員——他在戰機受損的情況下依然堅持戰鬥,多次化解了己方的空中威脅,最後耗盡燃油在敦刻爾克的海岸邊上迫降,被德軍俘虜。

法瑞爾中尉是影片中一位英勇的皇家空軍飛行員

關於這一幕,其實背後還有小小的故事。當年的海上撤退因為飽受德國空軍的騷擾,上岸後的英軍士兵將怒火發泄在「無能的皇家空軍」身上,他們在岸上羞辱見到的每一個身穿空軍制服的軍人。但事實上,英國空軍在整個行動期間出動了約3000架次的戰鬥機執行空中掩護任務,參加戰鬥的約半數飛機受損,擊落敵機140餘架…考慮到法國上空的制空權掌握在德軍手中,這一戰果已極為不易!所以諾蘭導演在電影的結尾安排已經飛不回去的法瑞爾中尉用最後的一排子彈幹掉了正在轟炸人群的「斯圖卡」轟炸機,獲得海灘上滿場的歡呼。用這種方式,向當年被誤解的皇家空軍將士致敬!

「發電機」行動在如此險惡的情況下,通過陸、海、空全方面的努力最終創造了奇蹟

敦刻爾克大撤退的意義

6月4日早上10點,經過前後歷時十天的激烈戰鬥,德軍第9裝甲師終於攻進敦刻爾克市區。下午1點50,最後一艘滿載著法國士兵的英軍驅逐艦離開敦刻爾克,至此,「發電機」行動結束。

回到英國後,在開往後方的列車上終於可以睡一個安穩覺的遠征軍官兵

終於拿下敦刻爾克地區的德軍官兵同樣顯得十分疲憊

實際上,英國遠征軍已經在前一天全部撤離。拉姆齊將軍和他的團隊又堅持了一天盡最大可能幫助斷後的法軍撤退。這一天,26000多名法國官兵隨同英國海軍離開了他們的祖國…

最後時刻登船離開的聯軍官兵注視著已經化為一片火海的敦刻爾克市區

那些沒有來得及撤退的戰士最終被德軍俘虜

敦刻爾克大撤退是二戰期間最大規模的有組織撤退行動之一。被圍困的英、法聯軍和比利時軍隊40多萬人在極其險惡的環境下堅持作戰,英國海軍和空軍以及民間力量全力出動,最終將大部分軍隊安全撤回到英國本土。戰後統計:撤回來的英國遠征軍有21.5萬人,法軍9萬多人,比利時軍隊3萬餘人,共計34萬大軍。這些士兵經歷了戰爭的磨難,幾乎所有的重裝備都被丟棄在海灘上——但人,回來了!

被遺棄在敦刻爾克海灘上的英軍坦克

回到英國後受到民眾狂熱歡迎的聯軍官兵

我們都知道,軍隊的核心戰鬥力是合格的軍官和訓練有素的士兵,撤回來的這部分軍隊都是英、法聯軍中最精銳的主力部隊。裝備沒了,憑藉工業強國的生產力可以快速補充,但人員的損失,尤其是打過仗的老兵就不是那麼容易恢復的。俗話說「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李雲龍說「一支部隊的靈魂取決於他首任指揮官的性格」。在戰場上,一支軍隊被重創或全殲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前者還保留著精華,經過後方人員和裝備的補充後將迅速恢復戰鬥力,再次成為不遜於之前的虎狼之師。而被全殲的部隊再次重建後,戰鬥力、作戰經驗和團隊配合都不得不從零開始,重新在戰爭中磨合。所以,在敦刻爾克撤退中被挽救回來的這30多萬官兵雖然在當年狼狽不堪、軍容遠不及後來反攻歐洲大陸的百萬盟軍之壯麗。但他們,正是那百萬大軍的種子、是孕育了西方軍隊反法西斯戰力的熔爐!

幾年後的諾曼底登陸,以十倍的規模重演了當年敦刻爾克的情形,只不過這時一切都反了過來

「戰爭不是靠撤退來取勝的。」丘吉爾如是說

「歐洲大片的土地和許多古老著名的國家即使已經陷入或可能陷入秘密警察和納粹統治的種種罪惡機關的魔掌,我們也毫不動搖,毫不氣餒。我們將戰鬥到底!」

「我們將在法國作戰!我們將在海上和大洋中作戰!我們將具有越來越大的信心和越來越強的力量在空中作戰!我們將不惜任何代價保衛我們的島嶼,我們將在海灘上作戰!我們將在敵人登陸地點作戰!我們將在田野和街頭作戰!我們將在山區作戰!我們決不投降!」

「即使這個島嶼或它大部分被征服並陷入飢餓之中,這是我一分鐘也沒有相信過的。我們在海外的帝國臣民,在英國艦隊的武裝保護之下也會繼續戰鬥!直到新世界在上帝認為適當的時候拿出他所有一切的力量來拯救和解放這箇舊世界!」

6月4日,英國首相丘吉爾在國會下議院發表的這段演講或許就是對敦刻爾克戰鬥的重要作用給出的最好詮釋——這些英勇戰士的回歸,給了在那個黑暗歲月里反抗納粹統治的英國,乃至全歐洲人民期盼勝利的曙光!

下一期《「獅與鷹」——英吉利海峽保衛戰》,敬請期待...

版權聲明:本文由作者陳榮超(大兵)創製,引用發表需經作者許可,歡迎朋友圈轉發。

大兵講軍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兵講軍事 的精彩文章:

TAG:大兵講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