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乙烷的一年,2016讀物總結

乙烷的一年,2016讀物總結

2016年看了45本書,不僅數量沒上去,質量也大幅度下滑。記錄一下有印象的幾本。

《德米安》 赫爾曼·黑塞

第一本黑塞,印象非常深刻。辛克萊的彷徨少年時,幾乎每一句話都叩響了記憶,天堂與地獄,模糊的善惡邊際,從外往內的艱難尋溯,要有多艱難,才能成為自己,才可將心中脫穎欲出的本性付諸於生活。

《霍亂時期的愛情》加西亞·馬爾克斯

愛情到來的那一刻,就將失去自由。人生如捲軸,走筆往來,墨跡以愛的名義向前延伸,山河變遷,四季流轉,留下了大大小小的名字和墓碑,合上最後一頁像過了一生。馬爾克斯太會寫情感,這麼多種面目我們稱之為愛,總是心甘情願為其所困。

《防守》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

納博科夫的文字太漂亮了。之前也看過茨威格的《象棋的故事》對同題材的故事已經不抱多少期待,還是被精彩的描寫緊緊攥住,天才的自毀之路,筆鋒尖刻銳利,不留情面。缺憾如火柴磷擦燃生命,轉瞬即逝,在棋局裡所向披靡,卻在面向生活時潰不成軍。

《甲骨文》彼得·海斯勒(何偉)

這本書我拖拖拉拉差不多看了半年。何偉真的很了解中國,有時候非得透過一個局外人的眼光,才知道我們忽略了多少,遺忘了什麼,有多少習以為常的常識顯得荒唐,有多少嗤之於鼻的故事值得被珍惜。歷史不會自己書寫自己,至少擺在桌上的課本不會,那些時間長河裡被遺忘的沙子,是我們每一個人,每個故事都那麼熟悉,每個面孔都似曾相識,一幅當代中國的畫卷,沒有波瀾壯闊的英雄事迹,有的只是在嘆息聲中艱難行走的不平凡的小人物。

《我的精神家園》&《沉默的大多數》 王小波

看的時候經常在想,如果王小波能活到現在,世界肯定更會可愛些。有時活得太世俗油膩,看幾篇他的文章,就像吃下幾顆特效藥,又能自由那麼一點點。去年有段時間很多人都在說「有趣」,在我心裡,王小波就是標杆,他定義了真正的有趣。

《里爾克詩選》 萊內·馬利亞·里爾克

九月初我收到筆友的來信,附上了里爾克的《秋日》「誰這時沒有房屋,就不必建築/誰這時孤獨,就永遠孤獨/就醒著,讀著,寫著長信/在林蔭道上來回/不安地遊盪,當著落葉紛飛。」感覺一下子就對了。是聲音,是音樂;是色彩,是晚霞;是觸覺和味道,楓葉和銀杏從頭頂滑落,被滿城桂花香醉到微醺。我跑到圖書館讀了一整天的里爾克,像是過了一個盛大的節日。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無知》&《緩慢》米蘭·昆德拉

米蘭·昆德拉在文藝青年裡實在太火了,火到令人反感,他和卡爾維諾都快被某些矯情的群體退化成一個華麗空虛的符號。第一次讀他,正瘋狂迷戀毛姆,《生命》看了兩頁就看不下去。去年正兒八經地看,一發不可收拾,年度打臉,現在昆德拉是我最喜歡的作家之一了。孤兒和流浪者,局外人。思想碰撞出的火花讓人顫慄,「媚俗」——多麼深入骨髓的人性刻畫,愛人是一個順水飄來的嬰兒,浪漫又讓人心碎。看他的書如深夜飲濃咖啡,在思想通明時抵抗身體的昏昏欲睡。請世俗的道德審判遠離小說。

《少年巴比倫》 路內

嘴一撇,就掉下淚來,這是讀了一本真正的青春小說。早知有路內,哪還用去看什麼安妮寶貝。我們這一代總是對父輩們的時代有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和嚮往,想多了,就好像真的在那生活過。影院很久沒有《十七歲的單車》和《陽光燦爛的日子》了。路小路騎著單車穿過街道,這些畫面好像就在眼前,工廠,師傅,打架和無疾而終的愛情,太陽正烈,空氣中有灰塵的味道還有淡淡的青草香。幽默的語言卻被傷感句讀,愛過的少年終會在電梯里陌生地相遇。

《陰獸》江戶川亂步

說個不怎麼文雅的比喻,在看膩了東野圭吾和島田莊司的時候發現了江戶川亂步,就好像啃著窩窩頭突然吃到了個大肉包子。倒不是說島田和東野寫得差,我也很喜歡這兩個,但是偵探小說,一個模式的看多了容易乏。江戶川亂步的「非人世界」太對我的胃口,案件總是匪夷所思,很難把握卻能收放自如,精密推理的同時做到合情合理。雖說不要是古非今,但從前的確實好看啊,前年看的松本清張也是好,「讀死不讀活」也不是沒道理。

《愛的饑渴》三島由紀夫

極致的一個體現,三島由紀夫,寫人物剝皮拆骨掏心挖肺,對扭曲的人性挖掘之狠,使人心悸。三島的筆就是手術刀,沒有一個人物誕生其筆下不被推上解剖台。最後一章高潮來得兇猛如獵豹,誓將黑夜撕碎,沒有一絲一毫猶豫,看得人頭皮發麻,也非常過癮。

The Easter Parade理查德·耶茨

理查德·耶茨的《十一種孤獨》我就很喜歡了,還以為他是一本書作家,後來發現了Easter Parade看了幾頁就被吸引住了,耐著頭皮啃了一半,偶然發現原來有中文譯本,叫《復活節遊行》於是中英對照把這本書看完了。他的故事真的沒什麼出路,沒有多少曲折,總是走向一個糟糕的結局,回過頭看似乎沒有哪一步是走錯了的,但又似乎從一開始就錯了。

Adulthood Is A Myth Sarah Andersen

AIAM是一本漫畫,關於一個格格不入永遠也到達不了成人世界的女孩,像自己的故事被畫出來,喪劇喪書看多了,有時候需要有人說"You"re not alone."

找不到借口了,看了一堆AO3上的同人文,英文出版物沒有好好讀一本。前年愛到要死的社科去年沒看一本,乙烷的一年。

希望還是要有的,今年還是要好好看書好好看電影,順便好好生活一下子。

寫於2016年12月25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夜燈暮曉 的精彩文章:

TAG:夜燈暮曉 |